当今太后身体不好,早已退出朝堂和后宫,闲暇时多是在皇上特意为她建的一间禅房念佛诵经,这一日,她手执楠木串珠,拨一颗便是立下一个心愿,这一跪又是一个上午。
若换成往日,宫女嬷嬷们即使担心她的身体,也绝不会上前打断她,而这一日,玉嬷嬷却在太后耳边耳语了几句,太后闭着的眼睛忽然睁开,伸出一只手,在玉嬷嬷的搀扶下便站起来了。
“儿臣参见母后。”孟璋单膝跪地,向太后请安。
当今太后只是位年过四十的妇人,但看起来却要比真实年龄苍老很多,笑起来眼角有细密的皱纹,她没有说话,而是亲自上前扶起了自己这位二儿子。
太后笑的温和,“你这孩子,若是没有事也不会来看哀家。”
“儿臣有违孝道,实在惭愧。”
太后叹了口气,多年的心结也非一朝能解开的,但若有一方低了头,另一方也乐得装傻,“你的事,哀家听你皇兄说了,这次真的想好了?”
这话问的多此一举,孟璋不是那鲁莽草率的人,既然他肯奏上,定是拿定了主意,谁拦着他都没有用。
太后拉着孟璋坐下,“若说君臣之礼,你为天朝戎马倥偬、出生入死,还耽误了终生大事,哀家和皇上断断不应连你一个小小心愿都不满足的。”太后看孟璋眉眼之间熟悉的神采,更是爱儿心切,“但哀家不仅是太后,还是你的母后。你要娶那个落魄商户的女儿,那她也算是哀家的儿媳妇,不是哀家嫌弃她,只是论出身、论家事、论才学,她哪点配的起你?京都里那么多待字闺中的姑娘,都是清清白白的黄花闺女,你都不挑,偏选中被人休弃的寡妇……哀家和皇上也是为你着想,你娶回来这样的女人,何以服众?何以帮你操持璋王府偌大的家业?”
这是孟璋回京后,第一次听太后对他说那么多话,他不是油盐不进的人,这些道理他都明白。
人生在世,实在是很难随心所欲,但若有一丝得偿所愿的希望,他都愿意尽力一试。
“母后,儿臣不需要让陈芸服众,因为儿臣成婚之后并不打算留在京中。”
孟璋无视太后的一脸惊色,接着说道,“天下已定,四海太平,就算是贼寇小有动作,有三皇子在,必能将蛮夷驱逐出境。而皇兄雄才大略,又懂知人善用、举贤纳谏之理,内有平王、张相的辅佐,儿臣留下只是让皇兄平添不快,倒不如让儿臣自生自灭,去过想要的逍遥日子。”
“璋儿,你可还是怪皇上逼你杀岭南王?怪哀家不为你求情?”
“儿臣不敢。”
太后发觉自己越来越不懂自己这个二儿子了。
这个儿子曾经与她最亲,可自从先皇驾崩,孟璋便再不亲近与她。这个中缘由,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
这么多年,太后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他定是知道了什么事。
“璋儿,你当真想娶那个商户女?”
孟璋与太后对视,坚定地答,“儿臣非卿不娶。”
太后有些妥协,“你若执意如此,哀家会为你和皇上说情,但是,你最多立她为侧妃。”
孟璋笑了,“既然如此,那儿臣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立正妃了。”
太后:“……”
~~
孟璋向长公主府下了帖子,请长公主前来赏花,他相信,以毓秀的聪慧肯定知道他的用意,肯定也会将陈芸一起带来。
结果,送信的小厮去了没一阵,孟璋就开始坐不住了。
是不是他亲自去接她比较好?
可是这样会不会显的他太多此一举了?
孟璋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跨上马往长公主府奔去。
管家望着来去如风的璋王殿下,幽幽的叹了口气,“年轻人呐!沾了情爱之事,就是容易一时冲动,就连我们王爷都不能免俗……”
而这一头,毓秀却在给陈芸送行。
“芸姐姐,你这么一走,要是让我皇兄知道,我可就惨了!你真的不和他道个别再走?”
陈芸扯扯嘴角,“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和承诺,不需要特地去道别。更何况,我父母已经不在京中,我在京中也无处可去,是时候该回家了。”
毓秀仍是有些不死心,“我昨天进宫,母后问了许多有关你的事,她不反对你再嫁二皇兄的,你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呢?你前几天也承认对我皇兄有好感的啊!”
陈芸想起了在首饰铺遇见的妇人,那妇人将她请到茶楼喝茶,那人告诉她,嫁给孟璋可以,但是要有自知之明。
她看那妇人的谈吐气度和衣容服饰,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宫里的人。而她的言下之意,无非是告诉自己她配不上孟璋,她若是想嫁入璋王府,除了做妾没别的法子。
这件事她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它并不影响她最终的决定。
和郑远池那一段失败的婚姻除了告诉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重要性,就是警示她:在这个时代,家世门第永远是择偶的重要元素。灰姑娘嫁入豪门的故事存在,但嫁人的灰姑娘幸福不幸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郑远池那样的小康家庭都看不上她这样的富户,孟璋这样食物链顶端的皇家怎么会看的上她呢?
她可不想把上一段的悲惨经历重复一次。
更何况,还是做妾,更不可能。
所以,即使她对孟璋动心,但也不会和他在一起。
反正她情事不顺已经习惯了,本来也没对自己的姻缘报多大希望。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得说,“殿下英勇盖世,京都是个女子都会对他有几分好感,我对殿下的好感和其他人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那你还回来吗?”
陈芸也有些不舍,“如果公主有一日如愿以偿,陈芸定当亲自前来道贺。”
毓秀脸一红,有些女儿家的羞怯,但又马上被几分担忧所取代,“芸姐姐,说实话,我很不喜欢郑家的人。如果郑远松不和他母亲分家,我都不想嫁给他了。”
“你是长公主,没人敢欺负你的。”陈芸只能这么安慰她。
两人话别了许久,马儿都有些不耐烦,不安分的用前蹄蹭着地面,陈芸便笑道,“再说下去,它都等不及了呢。”
正在此时,璋王府的小厮也到了,见到长公主府外这送别的画面,面上露出疑惑神色,他将帖子呈上,转述了璋王的邀请之意。
毓秀现在哪敢面对孟璋,只得道,“本宫今日身体不适,改日再和皇兄赏花吧!”
“这……”小厮还真没想到自己碰了钉子。
陈芸掏出一串铜板,赏给这小厮,“小哥儿辛苦了,殿下一向疼爱公主,一定会体谅公主近日劳累憔悴的。”
小厮拿了赏,也不好意思不走人了,谁知刚转了个身走了几步,又看见殿下骑着马赶过来,难不成殿下不信任他办事?
孟璋无视自家的小奴才,他刚进巷子口就见到毓秀和陈芸站在远处,几日不见,她怎么感觉瘦了不少呢?还有,她身边停了辆马车是怎么回事?
他见到两人时便勒了马缰,跳下来牵着马走过去。
陈芸没想到孟璋说话不算话,还不到三天就来见她,而且还是在自己要走的这种关键时刻。虽说她在看见他的那一秒心里有些欣喜,可是很快又转化成忧愁,下意识的往后躲了躲。
而毓秀有一种当场被抓包的郁闷,因为心虚,她对孟璋更热情了,“咦?皇兄怎么来了?”
孟璋说,“我来接你们过去赏花。”
这个时候,小厮也跟过来,说了一句,“王爷,公主说她身体不……”
毓秀赶忙打断小厮,心想真是个没眼力介的家伙,“皇兄真是好雅兴啊!不过,你府上的花木也没几年,还没我府上的花开的繁盛,赏花就不必了嘛!”
陈芸有点想笑,若真比起来,孟璋的花园和毓秀的花园相比简直是简陋,他还好意思请人家过去赏花。
孟璋冷冷的扫了毓秀一眼,对她拆台的行为表示不满,但他也注意到陈芸嘴角弯起,自己心情也变的好起来。
“你这是要去哪?”孟璋问她。
“额……”陈芸总不能和他说离开京都,只得扯谎道,“我正要上街转转呢,听说翠玉斋新进了一批首饰,做工精致,卖的也很不错,而我的铺子却生意惨淡,我得现场调研实习一下。”
人在说谎时总是话特别多,生怕一个不具体就露出了破绽。
“我同你一起吧,正好本王也想去琳目轩看看家具。”
陈芸说,“这有些不太好吧……殿下不是要赏花吗?”
孟璋看她有意推辞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他便看向毓秀,毓秀最怕孟璋的冷脸,只得说,“花什么时候赏都可以,好的首饰家具被人买走了可就追不回来了,我就不打扰皇兄你了。”
孟璋眼里闪过一丝赞赏,毓秀可真没让他失望。
原本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悲伤情绪被这么一打岔反而烟消云散。
“去拿顶帽纱来。”孟璋吩咐一旁的丫鬟,又将自己的马交给长公主府的小厮牵到马厩,自己和陈芸上了马车。
陈芸接过丫鬟送来的帽纱正要无奈的戴上,被孟璋拦住,“现在不用戴。”
若换成往日,宫女嬷嬷们即使担心她的身体,也绝不会上前打断她,而这一日,玉嬷嬷却在太后耳边耳语了几句,太后闭着的眼睛忽然睁开,伸出一只手,在玉嬷嬷的搀扶下便站起来了。
“儿臣参见母后。”孟璋单膝跪地,向太后请安。
当今太后只是位年过四十的妇人,但看起来却要比真实年龄苍老很多,笑起来眼角有细密的皱纹,她没有说话,而是亲自上前扶起了自己这位二儿子。
太后笑的温和,“你这孩子,若是没有事也不会来看哀家。”
“儿臣有违孝道,实在惭愧。”
太后叹了口气,多年的心结也非一朝能解开的,但若有一方低了头,另一方也乐得装傻,“你的事,哀家听你皇兄说了,这次真的想好了?”
这话问的多此一举,孟璋不是那鲁莽草率的人,既然他肯奏上,定是拿定了主意,谁拦着他都没有用。
太后拉着孟璋坐下,“若说君臣之礼,你为天朝戎马倥偬、出生入死,还耽误了终生大事,哀家和皇上断断不应连你一个小小心愿都不满足的。”太后看孟璋眉眼之间熟悉的神采,更是爱儿心切,“但哀家不仅是太后,还是你的母后。你要娶那个落魄商户的女儿,那她也算是哀家的儿媳妇,不是哀家嫌弃她,只是论出身、论家事、论才学,她哪点配的起你?京都里那么多待字闺中的姑娘,都是清清白白的黄花闺女,你都不挑,偏选中被人休弃的寡妇……哀家和皇上也是为你着想,你娶回来这样的女人,何以服众?何以帮你操持璋王府偌大的家业?”
这是孟璋回京后,第一次听太后对他说那么多话,他不是油盐不进的人,这些道理他都明白。
人生在世,实在是很难随心所欲,但若有一丝得偿所愿的希望,他都愿意尽力一试。
“母后,儿臣不需要让陈芸服众,因为儿臣成婚之后并不打算留在京中。”
孟璋无视太后的一脸惊色,接着说道,“天下已定,四海太平,就算是贼寇小有动作,有三皇子在,必能将蛮夷驱逐出境。而皇兄雄才大略,又懂知人善用、举贤纳谏之理,内有平王、张相的辅佐,儿臣留下只是让皇兄平添不快,倒不如让儿臣自生自灭,去过想要的逍遥日子。”
“璋儿,你可还是怪皇上逼你杀岭南王?怪哀家不为你求情?”
“儿臣不敢。”
太后发觉自己越来越不懂自己这个二儿子了。
这个儿子曾经与她最亲,可自从先皇驾崩,孟璋便再不亲近与她。这个中缘由,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
这么多年,太后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他定是知道了什么事。
“璋儿,你当真想娶那个商户女?”
孟璋与太后对视,坚定地答,“儿臣非卿不娶。”
太后有些妥协,“你若执意如此,哀家会为你和皇上说情,但是,你最多立她为侧妃。”
孟璋笑了,“既然如此,那儿臣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立正妃了。”
太后:“……”
~~
孟璋向长公主府下了帖子,请长公主前来赏花,他相信,以毓秀的聪慧肯定知道他的用意,肯定也会将陈芸一起带来。
结果,送信的小厮去了没一阵,孟璋就开始坐不住了。
是不是他亲自去接她比较好?
可是这样会不会显的他太多此一举了?
孟璋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跨上马往长公主府奔去。
管家望着来去如风的璋王殿下,幽幽的叹了口气,“年轻人呐!沾了情爱之事,就是容易一时冲动,就连我们王爷都不能免俗……”
而这一头,毓秀却在给陈芸送行。
“芸姐姐,你这么一走,要是让我皇兄知道,我可就惨了!你真的不和他道个别再走?”
陈芸扯扯嘴角,“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和承诺,不需要特地去道别。更何况,我父母已经不在京中,我在京中也无处可去,是时候该回家了。”
毓秀仍是有些不死心,“我昨天进宫,母后问了许多有关你的事,她不反对你再嫁二皇兄的,你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呢?你前几天也承认对我皇兄有好感的啊!”
陈芸想起了在首饰铺遇见的妇人,那妇人将她请到茶楼喝茶,那人告诉她,嫁给孟璋可以,但是要有自知之明。
她看那妇人的谈吐气度和衣容服饰,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宫里的人。而她的言下之意,无非是告诉自己她配不上孟璋,她若是想嫁入璋王府,除了做妾没别的法子。
这件事她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它并不影响她最终的决定。
和郑远池那一段失败的婚姻除了告诉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重要性,就是警示她:在这个时代,家世门第永远是择偶的重要元素。灰姑娘嫁入豪门的故事存在,但嫁人的灰姑娘幸福不幸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郑远池那样的小康家庭都看不上她这样的富户,孟璋这样食物链顶端的皇家怎么会看的上她呢?
她可不想把上一段的悲惨经历重复一次。
更何况,还是做妾,更不可能。
所以,即使她对孟璋动心,但也不会和他在一起。
反正她情事不顺已经习惯了,本来也没对自己的姻缘报多大希望。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得说,“殿下英勇盖世,京都是个女子都会对他有几分好感,我对殿下的好感和其他人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那你还回来吗?”
陈芸也有些不舍,“如果公主有一日如愿以偿,陈芸定当亲自前来道贺。”
毓秀脸一红,有些女儿家的羞怯,但又马上被几分担忧所取代,“芸姐姐,说实话,我很不喜欢郑家的人。如果郑远松不和他母亲分家,我都不想嫁给他了。”
“你是长公主,没人敢欺负你的。”陈芸只能这么安慰她。
两人话别了许久,马儿都有些不耐烦,不安分的用前蹄蹭着地面,陈芸便笑道,“再说下去,它都等不及了呢。”
正在此时,璋王府的小厮也到了,见到长公主府外这送别的画面,面上露出疑惑神色,他将帖子呈上,转述了璋王的邀请之意。
毓秀现在哪敢面对孟璋,只得道,“本宫今日身体不适,改日再和皇兄赏花吧!”
“这……”小厮还真没想到自己碰了钉子。
陈芸掏出一串铜板,赏给这小厮,“小哥儿辛苦了,殿下一向疼爱公主,一定会体谅公主近日劳累憔悴的。”
小厮拿了赏,也不好意思不走人了,谁知刚转了个身走了几步,又看见殿下骑着马赶过来,难不成殿下不信任他办事?
孟璋无视自家的小奴才,他刚进巷子口就见到毓秀和陈芸站在远处,几日不见,她怎么感觉瘦了不少呢?还有,她身边停了辆马车是怎么回事?
他见到两人时便勒了马缰,跳下来牵着马走过去。
陈芸没想到孟璋说话不算话,还不到三天就来见她,而且还是在自己要走的这种关键时刻。虽说她在看见他的那一秒心里有些欣喜,可是很快又转化成忧愁,下意识的往后躲了躲。
而毓秀有一种当场被抓包的郁闷,因为心虚,她对孟璋更热情了,“咦?皇兄怎么来了?”
孟璋说,“我来接你们过去赏花。”
这个时候,小厮也跟过来,说了一句,“王爷,公主说她身体不……”
毓秀赶忙打断小厮,心想真是个没眼力介的家伙,“皇兄真是好雅兴啊!不过,你府上的花木也没几年,还没我府上的花开的繁盛,赏花就不必了嘛!”
陈芸有点想笑,若真比起来,孟璋的花园和毓秀的花园相比简直是简陋,他还好意思请人家过去赏花。
孟璋冷冷的扫了毓秀一眼,对她拆台的行为表示不满,但他也注意到陈芸嘴角弯起,自己心情也变的好起来。
“你这是要去哪?”孟璋问她。
“额……”陈芸总不能和他说离开京都,只得扯谎道,“我正要上街转转呢,听说翠玉斋新进了一批首饰,做工精致,卖的也很不错,而我的铺子却生意惨淡,我得现场调研实习一下。”
人在说谎时总是话特别多,生怕一个不具体就露出了破绽。
“我同你一起吧,正好本王也想去琳目轩看看家具。”
陈芸说,“这有些不太好吧……殿下不是要赏花吗?”
孟璋看她有意推辞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他便看向毓秀,毓秀最怕孟璋的冷脸,只得说,“花什么时候赏都可以,好的首饰家具被人买走了可就追不回来了,我就不打扰皇兄你了。”
孟璋眼里闪过一丝赞赏,毓秀可真没让他失望。
原本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悲伤情绪被这么一打岔反而烟消云散。
“去拿顶帽纱来。”孟璋吩咐一旁的丫鬟,又将自己的马交给长公主府的小厮牵到马厩,自己和陈芸上了马车。
陈芸接过丫鬟送来的帽纱正要无奈的戴上,被孟璋拦住,“现在不用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