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这是气急了,外头的大夫不知根底,怎么能随便进咱们府里来?太太就给张帖子,将太医请来,有没有病,太太的好他们总会记得的。”
张氏冷笑不已,周妈妈好一番劝,张氏总算稍稍冷静了一些。
京城不比别处,像宋家这样的公府爵户,一般都请太医院的太医问诊。
寻常大夫,倘或能在京城这些权贵府上走一趟,必要嚷嚷得许多人都知道。有心为之,要不了多久满京城的人就都知道了。
传开之后,她还怎么在贵妇圈里走动?指不定他人背地里如何非议!
张氏平息下去的怒意,又一鼓作气的腾升而起:“她和她娘一个德行,如今她娘没了,又换她来折腾我!”
只要与温书锦的母亲,宋廷玉扯上关系,不管怎么劝都没用。周妈妈选择闭上嘴,心里却由不得腹诽:“姑太太已经没了,何苦因为一个死人钻牛角尖?活人还能叫死人逼死吗?”
可这话打死她,她也不敢说。左右思量,这才微笑着道:“马上就是太太的好日子,王妃也要回来,说起来表姑娘还没正儿八经地拜见王妃呢!”
宋大奶奶忽然开了窍,低声道:“过年时去王府,王妃还向我问起锦姐。锦姐守孝,不便出门,王妃归省,家里兄弟姊妹哪有不去拜见的?”
王妃是天家的媳妇,府里的太太老爷见了,也是先行国礼,再行家礼。张氏想到当初宋廷玉那目中无人骄傲的摸样,不由咬紧牙关,不多时又慢慢松开。
就算你是京城明姝又如何?到头来,你的一双儿女还是要向我的女儿行跪礼!
“那就拿了帖子去太医院问问,看看有没有太医得闲,得闲就请一位回来。”
见婆婆松了口,宋大奶奶眉头舒展,朝周妈妈道:“就请沈太医吧!上回善哥不好,他开了一剂药吃下去就好了。”
张氏睃了宋大奶奶一眼,沈太医虽不是太医院的提点,医术声名却与太医院提点不相上下,下一任提点非他莫属。
周妈妈察言观色,看出张氏不喜。可宋大奶奶毕竟是宋家正经奶奶,身为婆婆的张氏可以随便说她的不是。
而自己不过是奴婢下人,张氏心里眼里再不喜欢宋大奶奶,也不乐见别人说自己儿媳妇的不好的话。
周妈妈微笑道:“沈太医怕是不得闲,这气候上最是容易生病。不过,若是能请沈太医来也好。太太前儿念叨胸闷,这两日虽没事,到底请来看看才安心。”
张氏没再说什么,周妈妈接了帖子告退。张氏点头,又见宋大奶奶木头庄子似的立着,顿时语气冷下来:“你也下去吧,好好照顾善哥,等天气暖和了,他也该上学了。”
宋大奶奶屈膝福了一礼,带着两个丫鬟出了张氏的院子。
这会子虽天亮了,太阳还没出来,晨风吹在脸上有些凉,宋大奶奶想了想道:“去看看铭哥吧,可别真的病坏了。”
“奶奶还是别去了,刚才您说请沈太医,太太就不高兴。亏得周妈妈帮着说了几句话,太太才没发作。您这会子去,回头太太要说您无事忙。”丫鬟的语气虽恭敬,却显得有些僵硬。
宋大奶奶不讨张氏喜欢,与丈夫宋汝霖也只能算是相敬如宾,好在她肚子争气,头胎就生了个儿子,在宋家算是站稳了脚。
不过,秦姨娘也生了个庶子,才一岁多现在又怀上了。
宋汝霖已经有一个月没进宋大奶奶的屋子,晚上都歇在秦姨娘屋里,另外两位姨娘不满,宋大奶奶还站在中间调停,跑去劝丈夫,惹得宋汝霖连早饭也在秦姨娘屋里用。
要手段没手段,要能耐没能耐,也莫怪身边的丫头都瞧不起。
宋大奶奶仿佛什么也没察觉,她叹了口气,嘴角掀起一抹苦涩的笑,喃喃自语道:“昨儿锦姐带着铭哥去太太跟前,我瞧着铭哥就不对劲。锦姐几次三番想说话,都被岔开了。”
根本不是张氏说的那样,不出声不出气,而是张氏根本不给她出声的机会。
宋大奶奶就想到姑妈宋廷玉来,虽然已经过了六年,她依旧能清楚地记得姑妈的模样。那是个漂亮的让人想忘也忘不了的人物,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一切在她面前皆黯然失色。
婆婆对姑妈的心结,大抵就来自这里吧。
宋家人都生的十分不错,男子英俊,姑娘漂亮。宋大奶奶其实很能理解婆婆的心情,她面对自己的丈夫也同样如此,总有种自惭形愧配不上的忐忒不安。
而温书锦和铭哥姐弟两,虽然年纪尚小,模样却已隐约可见。特别是铭哥,他的脸慢慢长开,越来越像他母亲宋廷玉。粉雕玉琢像匠人细心打造的瓷娃娃,比小姑娘还惹人喜爱。
温书锦的模样虽长得不像宋廷玉,可也将宋家其他姑娘轻而易举地比下去。
经过一番折腾,快午时沈太医总算在周妈妈引领下来问诊。
四十来岁的沈太医,看了一眼炕上的铭哥,就大惊失色:“怎么不早点请大夫?!”
周妈妈闻声望去,也唬得一惊。温书锦更是心冷了半截,忙问道:“还有没有救?”
“哥儿这病虽是急症,之前也该有发作的迹象。比如不思饮食,没精神,想喝水。”沈太医一面说一面搭脉,凝神诊断脉象。
大伙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该说话打搅,云妈妈和祝妈妈更是紧紧咬住嘴唇。
温书锦想到母亲宋氏,她病重的时候,请了济南致仕的老太医问诊,老太医看一眼连脉象都没诊断就走了,之后宋氏就再也没好起来过。
铭哥虽凶险,沈太医却没走,还准确地说出之前发作的症状,也就是说还有救。
她冷静下来,又给云妈妈、祝妈妈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半盏茶的功夫过去,沈太医收手,要了笔墨开了一个方子:“先抓药,煎一剂吃下去。”
云妈妈立即上前接了方子,火急火燎地出了门。
周妈妈见沈太医神色凝重,就有些不安起来:“我们还需要做别的么?”
“等药吃下去,过一两个时辰,我再来问诊。”沈太医顿了顿道,“虽是急症,哥儿年纪尚小,药用急了只怕不妥,须得循循渐进。明儿后儿还得来诊断,若我不得闲,会派其他人来。不过请贵府老爷、太太安心,定能让哥儿好起来。”
周妈妈这才松了口气,不日就是张氏的寿辰,彼时老爷也会回来,若铭哥那会子还病着,老爷见了又要和太太闹。
沈太医又留了一个方子,这才离开。
周妈妈送到院子外,就交给其他丫鬟引领,自己却返回来。
------题外话------
每天送包子上幼儿园是个难题,都两个星期了,还没适应过来,不知道别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十月尽量做到上午更新吧。
以前不写文不知道,自己真正开始写才知道,这比带孩子更费力。不过万事开头难,相信开了头会慢慢好起来吧。
初次尝试写文,希望大家能多多给予鼓励。
张氏冷笑不已,周妈妈好一番劝,张氏总算稍稍冷静了一些。
京城不比别处,像宋家这样的公府爵户,一般都请太医院的太医问诊。
寻常大夫,倘或能在京城这些权贵府上走一趟,必要嚷嚷得许多人都知道。有心为之,要不了多久满京城的人就都知道了。
传开之后,她还怎么在贵妇圈里走动?指不定他人背地里如何非议!
张氏平息下去的怒意,又一鼓作气的腾升而起:“她和她娘一个德行,如今她娘没了,又换她来折腾我!”
只要与温书锦的母亲,宋廷玉扯上关系,不管怎么劝都没用。周妈妈选择闭上嘴,心里却由不得腹诽:“姑太太已经没了,何苦因为一个死人钻牛角尖?活人还能叫死人逼死吗?”
可这话打死她,她也不敢说。左右思量,这才微笑着道:“马上就是太太的好日子,王妃也要回来,说起来表姑娘还没正儿八经地拜见王妃呢!”
宋大奶奶忽然开了窍,低声道:“过年时去王府,王妃还向我问起锦姐。锦姐守孝,不便出门,王妃归省,家里兄弟姊妹哪有不去拜见的?”
王妃是天家的媳妇,府里的太太老爷见了,也是先行国礼,再行家礼。张氏想到当初宋廷玉那目中无人骄傲的摸样,不由咬紧牙关,不多时又慢慢松开。
就算你是京城明姝又如何?到头来,你的一双儿女还是要向我的女儿行跪礼!
“那就拿了帖子去太医院问问,看看有没有太医得闲,得闲就请一位回来。”
见婆婆松了口,宋大奶奶眉头舒展,朝周妈妈道:“就请沈太医吧!上回善哥不好,他开了一剂药吃下去就好了。”
张氏睃了宋大奶奶一眼,沈太医虽不是太医院的提点,医术声名却与太医院提点不相上下,下一任提点非他莫属。
周妈妈察言观色,看出张氏不喜。可宋大奶奶毕竟是宋家正经奶奶,身为婆婆的张氏可以随便说她的不是。
而自己不过是奴婢下人,张氏心里眼里再不喜欢宋大奶奶,也不乐见别人说自己儿媳妇的不好的话。
周妈妈微笑道:“沈太医怕是不得闲,这气候上最是容易生病。不过,若是能请沈太医来也好。太太前儿念叨胸闷,这两日虽没事,到底请来看看才安心。”
张氏没再说什么,周妈妈接了帖子告退。张氏点头,又见宋大奶奶木头庄子似的立着,顿时语气冷下来:“你也下去吧,好好照顾善哥,等天气暖和了,他也该上学了。”
宋大奶奶屈膝福了一礼,带着两个丫鬟出了张氏的院子。
这会子虽天亮了,太阳还没出来,晨风吹在脸上有些凉,宋大奶奶想了想道:“去看看铭哥吧,可别真的病坏了。”
“奶奶还是别去了,刚才您说请沈太医,太太就不高兴。亏得周妈妈帮着说了几句话,太太才没发作。您这会子去,回头太太要说您无事忙。”丫鬟的语气虽恭敬,却显得有些僵硬。
宋大奶奶不讨张氏喜欢,与丈夫宋汝霖也只能算是相敬如宾,好在她肚子争气,头胎就生了个儿子,在宋家算是站稳了脚。
不过,秦姨娘也生了个庶子,才一岁多现在又怀上了。
宋汝霖已经有一个月没进宋大奶奶的屋子,晚上都歇在秦姨娘屋里,另外两位姨娘不满,宋大奶奶还站在中间调停,跑去劝丈夫,惹得宋汝霖连早饭也在秦姨娘屋里用。
要手段没手段,要能耐没能耐,也莫怪身边的丫头都瞧不起。
宋大奶奶仿佛什么也没察觉,她叹了口气,嘴角掀起一抹苦涩的笑,喃喃自语道:“昨儿锦姐带着铭哥去太太跟前,我瞧着铭哥就不对劲。锦姐几次三番想说话,都被岔开了。”
根本不是张氏说的那样,不出声不出气,而是张氏根本不给她出声的机会。
宋大奶奶就想到姑妈宋廷玉来,虽然已经过了六年,她依旧能清楚地记得姑妈的模样。那是个漂亮的让人想忘也忘不了的人物,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一切在她面前皆黯然失色。
婆婆对姑妈的心结,大抵就来自这里吧。
宋家人都生的十分不错,男子英俊,姑娘漂亮。宋大奶奶其实很能理解婆婆的心情,她面对自己的丈夫也同样如此,总有种自惭形愧配不上的忐忒不安。
而温书锦和铭哥姐弟两,虽然年纪尚小,模样却已隐约可见。特别是铭哥,他的脸慢慢长开,越来越像他母亲宋廷玉。粉雕玉琢像匠人细心打造的瓷娃娃,比小姑娘还惹人喜爱。
温书锦的模样虽长得不像宋廷玉,可也将宋家其他姑娘轻而易举地比下去。
经过一番折腾,快午时沈太医总算在周妈妈引领下来问诊。
四十来岁的沈太医,看了一眼炕上的铭哥,就大惊失色:“怎么不早点请大夫?!”
周妈妈闻声望去,也唬得一惊。温书锦更是心冷了半截,忙问道:“还有没有救?”
“哥儿这病虽是急症,之前也该有发作的迹象。比如不思饮食,没精神,想喝水。”沈太医一面说一面搭脉,凝神诊断脉象。
大伙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该说话打搅,云妈妈和祝妈妈更是紧紧咬住嘴唇。
温书锦想到母亲宋氏,她病重的时候,请了济南致仕的老太医问诊,老太医看一眼连脉象都没诊断就走了,之后宋氏就再也没好起来过。
铭哥虽凶险,沈太医却没走,还准确地说出之前发作的症状,也就是说还有救。
她冷静下来,又给云妈妈、祝妈妈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半盏茶的功夫过去,沈太医收手,要了笔墨开了一个方子:“先抓药,煎一剂吃下去。”
云妈妈立即上前接了方子,火急火燎地出了门。
周妈妈见沈太医神色凝重,就有些不安起来:“我们还需要做别的么?”
“等药吃下去,过一两个时辰,我再来问诊。”沈太医顿了顿道,“虽是急症,哥儿年纪尚小,药用急了只怕不妥,须得循循渐进。明儿后儿还得来诊断,若我不得闲,会派其他人来。不过请贵府老爷、太太安心,定能让哥儿好起来。”
周妈妈这才松了口气,不日就是张氏的寿辰,彼时老爷也会回来,若铭哥那会子还病着,老爷见了又要和太太闹。
沈太医又留了一个方子,这才离开。
周妈妈送到院子外,就交给其他丫鬟引领,自己却返回来。
------题外话------
每天送包子上幼儿园是个难题,都两个星期了,还没适应过来,不知道别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十月尽量做到上午更新吧。
以前不写文不知道,自己真正开始写才知道,这比带孩子更费力。不过万事开头难,相信开了头会慢慢好起来吧。
初次尝试写文,希望大家能多多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