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妈妈是温书锦的乳娘,云妈妈是铭哥的乳娘,连同屋里的采青、采蓝两位一等丫鬟,玉簪、芍药、白芷、银杏四位三等小丫鬟,都是两年多前跟着温书锦姐弟从温家老家聊城而来。
大约五年前,本该在医院养病的温书锦,一觉醒来后周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名字依旧没有改变,但却已经不是她生活了快三十年的那个世界。
而她也从大龄女人变成了几岁的小萝莉,当时她发了三天高烧,以为自己所见所闻都是在做梦。
她忽然间多了一位非常漂亮的母亲,还有一位一母同胞的弟弟。
她无法确切地解释这种现象,但她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快五年。从陌生到熟悉,从得到母爱到又一次失去,命运将她再一次推向了相同的轨迹。
她没有父亲,没有母亲。
而不同的是,前世她十岁丧母。这一世,她的母亲在这身体尚且不满九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
她成为客居母舅家的表小姐,在京城平阳公府宋家生活了快三年。
前世她也有舅舅和舅妈,母亲出车祸死后,她和年轻的继母合不来,但也和舅舅一家不亲。
前世的舅舅和舅母根本就没管过她,她也没觉得照管她是舅舅的义务。这一世,舅舅、舅母肯收留她,她很动容。
可将近三年,足够她看清楚三位舅母的为人。大舅母袁氏寡居,性情古怪。三舅母陶氏是宋太老爷的庶出媳妇,素来以张氏马首是瞻。而住持府中中馈的二舅母张氏,对她的母亲宋氏颇有些心结。
因为心里动容,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她都忍耐。而性命攸关的事,她还没洒脱到死了就死了的地步。
前世,她为了活下去,花光所有积蓄,卖掉车子,抵押了房子。即便心里知道没有多大的希望,依旧坚持做化疗,任由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而这个身体的母亲宋氏,缠绵病榻两年。失去丈夫,但为了一双儿女,她坚强地挺了两年。
她能感觉到母亲渴望活下去的心情,却抵不过造化弄人,最终离开人世。
温书锦目光落到弟弟铭哥身上。
再过一个月,铭哥就满五周岁。前几天还肉嘟嘟的脸,不过两天就瘦了一大圈,脸蛋绯红,下巴露尖。即便安睡过去,眉头也难受地蹙成一团,呼吸又急又短。
温书锦前世今生都没学过医,照顾小孩子也头一遭。可她知道弟弟的情形是真的不大好,浑身滚烫的灼人,仿佛烧红的烙铁。
看着这样的铭哥,祝妈妈也深知,再不请大夫来,铭哥就没救了。她又想到宋家四少爷宋汝贤,据说也是小时候发了一次高烧,才把脑子烧糊涂了。
现如今已经十四岁,举止却还像个四五岁的孩子。袁氏守寡,也就这么一个儿子,那日子过得生不如死,也莫怪她性情古怪。
张氏没有发话请太医,宋家的下人只会推三阻四,温书锦这般也的确是迫不得已,毕竟眼下请大夫来救铭哥才是要紧的。
至于以后,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玉簪领着两个小丫鬟将早饭领来,祝妈妈就劝温书锦先吃饭:“昨儿夜里就没好好休息,再不吃饭,姑娘又病了可如何是好?”
去年冬天,温书锦也病了一场,好在那会子她外公宋太老爷和二舅都在家,张氏没耽搁,却也是吃了十来天的药才渐好。
这副身体,在她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头两年,就险些透支完。
温书锦一直很注重保养,早饭当然要吃,即便没什么胃口。
“搬进来吧,我在这里吃。”
采蓝立即出去传话,采青和祝妈妈将炕桌搬来,收拾干净就瞧见采蓝一脸怒意走进来。她张嘴话还没说,采青就忙拉着她出去了。
送来的早饭很简单,两道粥,四样咸菜,却少了点心。
平阳公府宋家家风节俭,这是整个京城人都知道。不过,早饭还不至于连道点心都没有。按照府里的规矩,少爷、姑娘屋里早饭有四道点心,服侍的下人一日三餐是另外的厨房做。
“昨儿早上好歹还有两道,今儿早上却没有!”
温书锦不怎么会做饭,所以也不挑食,她拿起碗筷,淡淡道:“过些日子二舅母要做生,厨房现在忙着准备也很正常。”
外头屋檐下,采蓝、玉簪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自家小姐料事如神,可却半点也不会叫她们觉得高兴。
今儿厨房的人的确是找了这样的借口少给了,玉簪年纪小,没什么脾气,厨房给什么她就领什么,采蓝却没这么好的气性:“难不成其他少爷、姑娘屋里也这样?!”
玉簪还当采蓝说她不会做事,委屈地道:“我们去迟了些,不过听说四姑娘哪儿也只领了两道点心。”
采蓝冷哼一声,她不喜欢比邻而居的宋家四姑娘,总觉得她言行举止爱模仿温书锦。
“她是什么身份?咱们姑娘是正儿八经的嫡出。”
是嫡出没错,可没爹没娘,嫡出又如何?
温书锦姐弟身在平阳公府,说好听点儿是客居,说难听点儿,是寄人篱下。
采青低声道:“你就少说两句吧,别给姑娘惹麻烦。”
采蓝心里也知道,不管私底下怎么说都没用,她就是气不过,不吐不快。
温书锦这边还没吃完早饭,云妈妈出府去请大夫的事就传到了张氏耳朵里。彼时,张氏也在用饭,满桌子各式各样的菜色,却气得她顿时胃口全无。
“她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病的那么厉害,就不能来我跟前说一说?”
宋大奶奶被吓得浑身一颤,紧着退了两步。张氏见她这畏手畏脚的模样,更添了一层气:“不吭声不出气,非要闹得整个京城人都说我苛待他们姐弟才甘心?真正是遇上克星了,养不熟的白眼狼!”
周妈妈急忙劝道:“门上的人将云妈妈拦住了,太太莫要气坏了身子,也是奴婢失职,该早些去瞧瞧具体如何,也好禀明太太知晓……”
话没说完,张氏气道:“何必阻拦,她要请外头的大夫,就请外头的大夫得了!”
大约五年前,本该在医院养病的温书锦,一觉醒来后周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名字依旧没有改变,但却已经不是她生活了快三十年的那个世界。
而她也从大龄女人变成了几岁的小萝莉,当时她发了三天高烧,以为自己所见所闻都是在做梦。
她忽然间多了一位非常漂亮的母亲,还有一位一母同胞的弟弟。
她无法确切地解释这种现象,但她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快五年。从陌生到熟悉,从得到母爱到又一次失去,命运将她再一次推向了相同的轨迹。
她没有父亲,没有母亲。
而不同的是,前世她十岁丧母。这一世,她的母亲在这身体尚且不满九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
她成为客居母舅家的表小姐,在京城平阳公府宋家生活了快三年。
前世她也有舅舅和舅妈,母亲出车祸死后,她和年轻的继母合不来,但也和舅舅一家不亲。
前世的舅舅和舅母根本就没管过她,她也没觉得照管她是舅舅的义务。这一世,舅舅、舅母肯收留她,她很动容。
可将近三年,足够她看清楚三位舅母的为人。大舅母袁氏寡居,性情古怪。三舅母陶氏是宋太老爷的庶出媳妇,素来以张氏马首是瞻。而住持府中中馈的二舅母张氏,对她的母亲宋氏颇有些心结。
因为心里动容,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她都忍耐。而性命攸关的事,她还没洒脱到死了就死了的地步。
前世,她为了活下去,花光所有积蓄,卖掉车子,抵押了房子。即便心里知道没有多大的希望,依旧坚持做化疗,任由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而这个身体的母亲宋氏,缠绵病榻两年。失去丈夫,但为了一双儿女,她坚强地挺了两年。
她能感觉到母亲渴望活下去的心情,却抵不过造化弄人,最终离开人世。
温书锦目光落到弟弟铭哥身上。
再过一个月,铭哥就满五周岁。前几天还肉嘟嘟的脸,不过两天就瘦了一大圈,脸蛋绯红,下巴露尖。即便安睡过去,眉头也难受地蹙成一团,呼吸又急又短。
温书锦前世今生都没学过医,照顾小孩子也头一遭。可她知道弟弟的情形是真的不大好,浑身滚烫的灼人,仿佛烧红的烙铁。
看着这样的铭哥,祝妈妈也深知,再不请大夫来,铭哥就没救了。她又想到宋家四少爷宋汝贤,据说也是小时候发了一次高烧,才把脑子烧糊涂了。
现如今已经十四岁,举止却还像个四五岁的孩子。袁氏守寡,也就这么一个儿子,那日子过得生不如死,也莫怪她性情古怪。
张氏没有发话请太医,宋家的下人只会推三阻四,温书锦这般也的确是迫不得已,毕竟眼下请大夫来救铭哥才是要紧的。
至于以后,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玉簪领着两个小丫鬟将早饭领来,祝妈妈就劝温书锦先吃饭:“昨儿夜里就没好好休息,再不吃饭,姑娘又病了可如何是好?”
去年冬天,温书锦也病了一场,好在那会子她外公宋太老爷和二舅都在家,张氏没耽搁,却也是吃了十来天的药才渐好。
这副身体,在她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头两年,就险些透支完。
温书锦一直很注重保养,早饭当然要吃,即便没什么胃口。
“搬进来吧,我在这里吃。”
采蓝立即出去传话,采青和祝妈妈将炕桌搬来,收拾干净就瞧见采蓝一脸怒意走进来。她张嘴话还没说,采青就忙拉着她出去了。
送来的早饭很简单,两道粥,四样咸菜,却少了点心。
平阳公府宋家家风节俭,这是整个京城人都知道。不过,早饭还不至于连道点心都没有。按照府里的规矩,少爷、姑娘屋里早饭有四道点心,服侍的下人一日三餐是另外的厨房做。
“昨儿早上好歹还有两道,今儿早上却没有!”
温书锦不怎么会做饭,所以也不挑食,她拿起碗筷,淡淡道:“过些日子二舅母要做生,厨房现在忙着准备也很正常。”
外头屋檐下,采蓝、玉簪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自家小姐料事如神,可却半点也不会叫她们觉得高兴。
今儿厨房的人的确是找了这样的借口少给了,玉簪年纪小,没什么脾气,厨房给什么她就领什么,采蓝却没这么好的气性:“难不成其他少爷、姑娘屋里也这样?!”
玉簪还当采蓝说她不会做事,委屈地道:“我们去迟了些,不过听说四姑娘哪儿也只领了两道点心。”
采蓝冷哼一声,她不喜欢比邻而居的宋家四姑娘,总觉得她言行举止爱模仿温书锦。
“她是什么身份?咱们姑娘是正儿八经的嫡出。”
是嫡出没错,可没爹没娘,嫡出又如何?
温书锦姐弟身在平阳公府,说好听点儿是客居,说难听点儿,是寄人篱下。
采青低声道:“你就少说两句吧,别给姑娘惹麻烦。”
采蓝心里也知道,不管私底下怎么说都没用,她就是气不过,不吐不快。
温书锦这边还没吃完早饭,云妈妈出府去请大夫的事就传到了张氏耳朵里。彼时,张氏也在用饭,满桌子各式各样的菜色,却气得她顿时胃口全无。
“她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病的那么厉害,就不能来我跟前说一说?”
宋大奶奶被吓得浑身一颤,紧着退了两步。张氏见她这畏手畏脚的模样,更添了一层气:“不吭声不出气,非要闹得整个京城人都说我苛待他们姐弟才甘心?真正是遇上克星了,养不熟的白眼狼!”
周妈妈急忙劝道:“门上的人将云妈妈拦住了,太太莫要气坏了身子,也是奴婢失职,该早些去瞧瞧具体如何,也好禀明太太知晓……”
话没说完,张氏气道:“何必阻拦,她要请外头的大夫,就请外头的大夫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