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哪里?”
“听说纽约的第五大道很有名?”
“是。”第五大道上景点众多,由南至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等。“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好。”
馨颖往帝国大厦的方向开去。
她在心里暗告自己:他们只有半天,一定要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不仅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为他们的关系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帝国大厦距离不远,很快就到。
停好车,馨颖提议:“我们就在外面看看,好吗?”这些著名景点,每一个都雄伟壮观,可以花上半天甚至一天仔细参观。可是,敬诚不能连续走太多的路,她不想他太辛苦。他那个人,就是辛苦也不会说。从前便是,现在一定更是。
“好。”敬诚明白她在想什么,心里暖流暗涌。她还是一如既往,温柔体贴,又不着痕迹。
他们在第五大道上慢行,馨颖配合着敬诚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走在他的身边,她的心里便觉得安宁和舒服,仿佛回到从前。哪怕他们已经分开十年,如今再见,那感觉立刻回到心里,让她觉得十分诧异。
两人在帝国大厦前驻足。馨颖给敬诚介绍:帝国大厦位于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是纽约第一,美国第三,世界第十五高的摩天大楼。它是钢筋水泥结构。地上102层,楼高381米,加上62米高的天线,总高443米。它始建于1930年3月,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它和自由女神像一起被称为纽约的标志。很多经典电影,比方《金刚》(king kong)和《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le)就是在这里拍摄......
敬诚不时抬头看一眼面前雄伟的建筑,余下的时间一直看着颖子。他很高兴她给他讲解,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看看她。她真的,真的好美。特别是她的一双大眼睛,一点没变,清晰见底,明亮闪烁,同时充满灵气。
敬诚觉得自己可以一直这么看着她,直到永远。
“还要看看吗?”馨颖问。
什么?敬诚回过神来,答道:“差不多了,走吧。”
他们沿着第五大道继续前行。
馨颖看到什么,想起什么,便讲给敬诚听。
敬诚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聆听。
从前在一起时,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几乎颖子一个人讲两个人的话。所以,两人都习惯得很,各自心里一片温暖与宁静。
走过几个路口,馨颖问敬诚:“要不要休息一下?”
敬诚说:“待会儿吧。”
两人便继续前行,慢慢走到纽约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第五大道40街和42街之间,整个建筑由乳白大理石构成,镶有古铜色的合金门窗和房顶装饰,以19世纪法国建筑风格为主,兼有欧洲其他各种古典建筑的风格。
馨颖再次建议:“我们坐会儿吧。”心里早已担心。
敬诚看得出来,答道:“好。”
他们在图书馆外的长椅上坐下,正好面对大门外的两个石雕卧狮。
馨颖告诉敬诚,两只石狮名为“阿斯特狮”和“莱努克斯狮”,俗称“阿斯特先生”和“莱努克斯夫人”。其实,两只都是雄狮。在大萧条时期,纽约市长拉瓜地亚为了鼓励市民战胜经济危机,将这两座石狮取名为“忍耐”和“坚强”,现在纽约市民只是根据它们的位置俗称左面的为“上城”(居住区),右面的为“下城”(金融区)......
敬诚有些好奇,问:“你怎么知道这些?”
馨颖微笑回答:“去年我写论文来这里查资料,参观过。”
她接着介绍:
“图书馆的主要阅览室是315号房间。它有90多米长,20多米宽,差不多16米高,非常宽敞。四外都是开放式书架,落地长窗,房顶有大吊灯。室内有长型阅览桌和舒服的椅子,桌上有铜台灯......”
“由于藏有《古腾堡圣经》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里面比宫殿还要豪华,有很多巨大的壁画和雕像......”
图书馆大门口有多级台阶而没有扶手栏杆,里面更是台阶遍地。敬诚不肯接受她的帮助,自己是很难上去的。馨颖便详细地讲给他听。同时心里感到遗憾,还忍不住有些酸楚。
她的用心,敬诚如何不明白?小时候,颖子便是这样,任何他不方便参加的学校活动,她都一定会仔细地讲给他听,连景物描写都详细至极。
记得有一次,颖子给他讲学校的运动会。讲了二十分钟,还在景物描写,生动细致地描述着蓝天、白云、绿树、红旗......
诚诚忍无可忍,问了一句:“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啰嗦?”
颖子完全不以为意,笑靥如花地回答:“我要让你身临其境啊。”
诚诚一下子呆住,心里如同被她的小手温柔地捏了一把。
那以后,她怎么啰嗦都行。
再后来,越啰嗦越好。
其实,诚诚根本不在乎那些活动,只是,他喜欢听颖子说话,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的声音好听,他好像永远都听不厌。
所以,那次以后,诚诚从来都是一直让颖子说下去。
倒是颖子经常说着说着,猛地记起时间,大叫一声:“哎呀,我得走了,下次再说。”然后一溜烟地出门上楼去,留下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此刻,敬诚的心里和从前每次听颖子讲述一样,暖暖的。唯一不同的是,现在他的鼻子有点发酸。颖子,为什么你一点都没变呢?他希望她已经完全改变,最好毫无过去的痕迹可循,那样,对他来说,也许会容易一些。可是偏偏事与愿违。
馨颖终于讲完,长吁一口气,看着敬诚微笑。她喜欢,喜欢这样详细地讲给他听。他静静地专注地看着她,听她说话,她便觉得无比的舒心与快乐。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愿意跟他分享。
她有些诧异:十年前如此,怎么十年后还是?中间的十年,去了哪里?想一想,觉得实在惭愧,她从来没有对世文如此热情详尽地讲述过什么。
看着馨颖脸上那能化解冰雪的笑容,敬诚的内心忍不住颤抖。真的好想伸手去触摸那笑容。
馨颖停了一下,突然说:“小时候,你的家就是我的图书馆。”
敬诚看着她,轻声地问:“是吗?”
“是啊,我几乎找你借了十年的书。怎么,你不记得了?”
敬诚微笑。不记得?怎么会不记得?想忘都忘不了。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当年的情景。
馨颖第一次借书,是两人正式认识后的第二个星期。
那天,戴雪梅再一次把颖子放在王秋云家,去了医院。回来接她时,发现她正手捧一本小人书在看。
戴雪梅先跟王秋云道了谢,然后叫她:“颖子,咱们回家了。”
书看了一半,故事正在精彩之处,颖子不肯放下,低声哀求:“妈妈,等一下,让我看完再走。”
时间已经很晚,家里还有好多事情,而且也不好继续打扰人家,戴雪梅柔声道:“颖子乖,下次来王阿姨家再接着看。”
“不要,我要今天看。”
王秋云见状,立刻说:“拿回去看吧。”
戴雪梅还想客气,颖子已经站起来,一手牢牢地抓着书,一手牵住她的手,大眼睛里满是请求。
戴雪梅不忍心拒绝,便说:“那你赶紧谢谢王阿姨。”
“谢谢王阿姨。”颖子冲着王秋云说,脸上绽开笑容。
戴雪梅看见诚诚也坐在一旁,提醒颖子:“还有诚诚哥哥。”
“谢谢诚诚哥哥。”颖子转向诚诚,脸上的笑容更大。
看颖子一脸高兴的样子,诚诚自己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就好像颖子的笑容可以传染。而且,她喊他哥哥!从来没有人喊他哥哥,她叫的那声哥哥好像特别动听。
第二天傍晚,颖子的爸爸出差回来。戴雪梅在家里忙着做饭,便让颖子自己下楼去还书,顺便带去老公从北京带回的果脯,并且叮嘱她:“颖子,要有礼貌,记得喊人,还有说谢谢。”
颖子去了。正好是诚诚开的门。
她先递上书:“谢谢你,诚诚哥哥。”再递给他果脯,“这是我爸爸刚从北京带回来的,我妈妈让我拿给你。”
诚诚心里明白,颖子的爸爸回来了,她便不会再来他家了。过去这一个多星期,王阿姨只要晚上去医院,便会将颖子放在他家里。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因为一直一个人,孤单寂寞,反正,他喜欢颖子来,喜欢弹琴给她听,喜欢听她说话,喜欢看她微笑,最喜欢的,还是她叫他“诚诚哥哥”。
可是,以后她不会来了,诚诚的心里十分失落。
从一懂事起,诚诚见得最多的,是同情、怜悯、厌恶和嘲笑的目光,听的最多的,除了“瘸子”、“跛子”等带侮辱性的外号,便是:
“这孩子长得这么俊,怎么会是个跛子呢?”
“看起来这么灵气的孩子,偏偏瘸腿,真是!”
说话的人,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这些话,比那些侮辱性的言语更加刺伤诚诚。正因为如此,诚诚痛恨自己生得聪明,长得英俊,因为大家都认为,腿瘸了,已经是个悲剧。聪明英俊的瘸子,是个更大的悲剧,更加让人惋惜。
他不明白为什么,任何人看见他,就只看到了他的残腿,对于其它,什么都看不见。
他对此愤恨,又无可奈何。
只有一个人,看他,看到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残疾。
这个人,便是颖子。
小孩子心地纯净,不会想太多,特别是颖子和诚诚。
颖子生来一双清澈的眼,一张澄明的脸,她的所思所想,可以从她脸上眼里清楚地读出。
因为颖子看他是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个跛子,这让诚诚觉得温暖和舒服。
人都渴望与让自己觉得温暖和舒服的人在一起,那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思考。
“我走了。”颖子转身。她还了书,说了谢谢,还送了礼物,她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急着回家,因为爸爸刚回来,给她带回不少礼物。
“颖子。”诚诚脱口而出。
颖子回过头来,问:“什么?”
“你要不要拿几本书回去看?”
颖子看着他,不说话,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看她脸上疑惑的神情,诚诚解释说:“我的书我都看完了,它们就放在那里。如果你想看,可以拿去看。”
“真的吗?”颖子霎时一脸的惊喜。
诚诚点头,真的。每次看到她的笑脸,他便觉得开心。
“今天就可以吗?”
诚诚接着点头。
“那太好了。”颖子已经笑得跟春天的花儿一样灿烂。
她随诚诚进了书房,挑了本《少儿画报》,又真心实意地说了声:“谢谢诚诚哥哥。”然后欢天喜地地上楼去了。
她走后,诚诚一个人坐在那里。坐了半天,脸上看不出喜悦的表情,心里却是十分高兴。因为他知道,颖子还会再来,他还可以见到那张让他快乐的小脸,听到她叫他诚诚哥哥。
“听说纽约的第五大道很有名?”
“是。”第五大道上景点众多,由南至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等。“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好。”
馨颖往帝国大厦的方向开去。
她在心里暗告自己:他们只有半天,一定要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不仅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为他们的关系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帝国大厦距离不远,很快就到。
停好车,馨颖提议:“我们就在外面看看,好吗?”这些著名景点,每一个都雄伟壮观,可以花上半天甚至一天仔细参观。可是,敬诚不能连续走太多的路,她不想他太辛苦。他那个人,就是辛苦也不会说。从前便是,现在一定更是。
“好。”敬诚明白她在想什么,心里暖流暗涌。她还是一如既往,温柔体贴,又不着痕迹。
他们在第五大道上慢行,馨颖配合着敬诚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走在他的身边,她的心里便觉得安宁和舒服,仿佛回到从前。哪怕他们已经分开十年,如今再见,那感觉立刻回到心里,让她觉得十分诧异。
两人在帝国大厦前驻足。馨颖给敬诚介绍:帝国大厦位于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是纽约第一,美国第三,世界第十五高的摩天大楼。它是钢筋水泥结构。地上102层,楼高381米,加上62米高的天线,总高443米。它始建于1930年3月,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它和自由女神像一起被称为纽约的标志。很多经典电影,比方《金刚》(king kong)和《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le)就是在这里拍摄......
敬诚不时抬头看一眼面前雄伟的建筑,余下的时间一直看着颖子。他很高兴她给他讲解,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看看她。她真的,真的好美。特别是她的一双大眼睛,一点没变,清晰见底,明亮闪烁,同时充满灵气。
敬诚觉得自己可以一直这么看着她,直到永远。
“还要看看吗?”馨颖问。
什么?敬诚回过神来,答道:“差不多了,走吧。”
他们沿着第五大道继续前行。
馨颖看到什么,想起什么,便讲给敬诚听。
敬诚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聆听。
从前在一起时,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几乎颖子一个人讲两个人的话。所以,两人都习惯得很,各自心里一片温暖与宁静。
走过几个路口,馨颖问敬诚:“要不要休息一下?”
敬诚说:“待会儿吧。”
两人便继续前行,慢慢走到纽约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第五大道40街和42街之间,整个建筑由乳白大理石构成,镶有古铜色的合金门窗和房顶装饰,以19世纪法国建筑风格为主,兼有欧洲其他各种古典建筑的风格。
馨颖再次建议:“我们坐会儿吧。”心里早已担心。
敬诚看得出来,答道:“好。”
他们在图书馆外的长椅上坐下,正好面对大门外的两个石雕卧狮。
馨颖告诉敬诚,两只石狮名为“阿斯特狮”和“莱努克斯狮”,俗称“阿斯特先生”和“莱努克斯夫人”。其实,两只都是雄狮。在大萧条时期,纽约市长拉瓜地亚为了鼓励市民战胜经济危机,将这两座石狮取名为“忍耐”和“坚强”,现在纽约市民只是根据它们的位置俗称左面的为“上城”(居住区),右面的为“下城”(金融区)......
敬诚有些好奇,问:“你怎么知道这些?”
馨颖微笑回答:“去年我写论文来这里查资料,参观过。”
她接着介绍:
“图书馆的主要阅览室是315号房间。它有90多米长,20多米宽,差不多16米高,非常宽敞。四外都是开放式书架,落地长窗,房顶有大吊灯。室内有长型阅览桌和舒服的椅子,桌上有铜台灯......”
“由于藏有《古腾堡圣经》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里面比宫殿还要豪华,有很多巨大的壁画和雕像......”
图书馆大门口有多级台阶而没有扶手栏杆,里面更是台阶遍地。敬诚不肯接受她的帮助,自己是很难上去的。馨颖便详细地讲给他听。同时心里感到遗憾,还忍不住有些酸楚。
她的用心,敬诚如何不明白?小时候,颖子便是这样,任何他不方便参加的学校活动,她都一定会仔细地讲给他听,连景物描写都详细至极。
记得有一次,颖子给他讲学校的运动会。讲了二十分钟,还在景物描写,生动细致地描述着蓝天、白云、绿树、红旗......
诚诚忍无可忍,问了一句:“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啰嗦?”
颖子完全不以为意,笑靥如花地回答:“我要让你身临其境啊。”
诚诚一下子呆住,心里如同被她的小手温柔地捏了一把。
那以后,她怎么啰嗦都行。
再后来,越啰嗦越好。
其实,诚诚根本不在乎那些活动,只是,他喜欢听颖子说话,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的声音好听,他好像永远都听不厌。
所以,那次以后,诚诚从来都是一直让颖子说下去。
倒是颖子经常说着说着,猛地记起时间,大叫一声:“哎呀,我得走了,下次再说。”然后一溜烟地出门上楼去,留下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此刻,敬诚的心里和从前每次听颖子讲述一样,暖暖的。唯一不同的是,现在他的鼻子有点发酸。颖子,为什么你一点都没变呢?他希望她已经完全改变,最好毫无过去的痕迹可循,那样,对他来说,也许会容易一些。可是偏偏事与愿违。
馨颖终于讲完,长吁一口气,看着敬诚微笑。她喜欢,喜欢这样详细地讲给他听。他静静地专注地看着她,听她说话,她便觉得无比的舒心与快乐。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愿意跟他分享。
她有些诧异:十年前如此,怎么十年后还是?中间的十年,去了哪里?想一想,觉得实在惭愧,她从来没有对世文如此热情详尽地讲述过什么。
看着馨颖脸上那能化解冰雪的笑容,敬诚的内心忍不住颤抖。真的好想伸手去触摸那笑容。
馨颖停了一下,突然说:“小时候,你的家就是我的图书馆。”
敬诚看着她,轻声地问:“是吗?”
“是啊,我几乎找你借了十年的书。怎么,你不记得了?”
敬诚微笑。不记得?怎么会不记得?想忘都忘不了。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当年的情景。
馨颖第一次借书,是两人正式认识后的第二个星期。
那天,戴雪梅再一次把颖子放在王秋云家,去了医院。回来接她时,发现她正手捧一本小人书在看。
戴雪梅先跟王秋云道了谢,然后叫她:“颖子,咱们回家了。”
书看了一半,故事正在精彩之处,颖子不肯放下,低声哀求:“妈妈,等一下,让我看完再走。”
时间已经很晚,家里还有好多事情,而且也不好继续打扰人家,戴雪梅柔声道:“颖子乖,下次来王阿姨家再接着看。”
“不要,我要今天看。”
王秋云见状,立刻说:“拿回去看吧。”
戴雪梅还想客气,颖子已经站起来,一手牢牢地抓着书,一手牵住她的手,大眼睛里满是请求。
戴雪梅不忍心拒绝,便说:“那你赶紧谢谢王阿姨。”
“谢谢王阿姨。”颖子冲着王秋云说,脸上绽开笑容。
戴雪梅看见诚诚也坐在一旁,提醒颖子:“还有诚诚哥哥。”
“谢谢诚诚哥哥。”颖子转向诚诚,脸上的笑容更大。
看颖子一脸高兴的样子,诚诚自己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就好像颖子的笑容可以传染。而且,她喊他哥哥!从来没有人喊他哥哥,她叫的那声哥哥好像特别动听。
第二天傍晚,颖子的爸爸出差回来。戴雪梅在家里忙着做饭,便让颖子自己下楼去还书,顺便带去老公从北京带回的果脯,并且叮嘱她:“颖子,要有礼貌,记得喊人,还有说谢谢。”
颖子去了。正好是诚诚开的门。
她先递上书:“谢谢你,诚诚哥哥。”再递给他果脯,“这是我爸爸刚从北京带回来的,我妈妈让我拿给你。”
诚诚心里明白,颖子的爸爸回来了,她便不会再来他家了。过去这一个多星期,王阿姨只要晚上去医院,便会将颖子放在他家里。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因为一直一个人,孤单寂寞,反正,他喜欢颖子来,喜欢弹琴给她听,喜欢听她说话,喜欢看她微笑,最喜欢的,还是她叫他“诚诚哥哥”。
可是,以后她不会来了,诚诚的心里十分失落。
从一懂事起,诚诚见得最多的,是同情、怜悯、厌恶和嘲笑的目光,听的最多的,除了“瘸子”、“跛子”等带侮辱性的外号,便是:
“这孩子长得这么俊,怎么会是个跛子呢?”
“看起来这么灵气的孩子,偏偏瘸腿,真是!”
说话的人,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这些话,比那些侮辱性的言语更加刺伤诚诚。正因为如此,诚诚痛恨自己生得聪明,长得英俊,因为大家都认为,腿瘸了,已经是个悲剧。聪明英俊的瘸子,是个更大的悲剧,更加让人惋惜。
他不明白为什么,任何人看见他,就只看到了他的残腿,对于其它,什么都看不见。
他对此愤恨,又无可奈何。
只有一个人,看他,看到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残疾。
这个人,便是颖子。
小孩子心地纯净,不会想太多,特别是颖子和诚诚。
颖子生来一双清澈的眼,一张澄明的脸,她的所思所想,可以从她脸上眼里清楚地读出。
因为颖子看他是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个跛子,这让诚诚觉得温暖和舒服。
人都渴望与让自己觉得温暖和舒服的人在一起,那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思考。
“我走了。”颖子转身。她还了书,说了谢谢,还送了礼物,她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急着回家,因为爸爸刚回来,给她带回不少礼物。
“颖子。”诚诚脱口而出。
颖子回过头来,问:“什么?”
“你要不要拿几本书回去看?”
颖子看着他,不说话,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看她脸上疑惑的神情,诚诚解释说:“我的书我都看完了,它们就放在那里。如果你想看,可以拿去看。”
“真的吗?”颖子霎时一脸的惊喜。
诚诚点头,真的。每次看到她的笑脸,他便觉得开心。
“今天就可以吗?”
诚诚接着点头。
“那太好了。”颖子已经笑得跟春天的花儿一样灿烂。
她随诚诚进了书房,挑了本《少儿画报》,又真心实意地说了声:“谢谢诚诚哥哥。”然后欢天喜地地上楼去了。
她走后,诚诚一个人坐在那里。坐了半天,脸上看不出喜悦的表情,心里却是十分高兴。因为他知道,颖子还会再来,他还可以见到那张让他快乐的小脸,听到她叫他诚诚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