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
靳飞炀扭过头来,诧异地看着丢下一颗炸弹之后就头也不抬的崇明。
《少年阿泱》在国外获得大奖之后,国内就掀起一股热潮,各种话题不断,然而虽然普遍对此的评价甚高,票房却依旧差强人意。这种现象,凌钧和也只能苦笑一下,在国内,这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并不是他独此一家。十年浩劫,中国文脉几乎断绝,也就近十年,中国人的生活才逐渐富裕起来,才能闲暇赏个秋月秋香,在贫瘠了几十年的思想土壤上要长出瑰丽的花朵,谈何容易?他们简单的思维已经习惯了爆米花电影,高科技堆砌出来的视觉效果更能刺激他们的肾上腺素。好在凌钧和早就料到这种情况,转身投入下一步电影的准备工作。
不管《少年阿泱》怎么样,崇明的关注度确实在呈直线上升。首次触电轻轻松松就捧回个新人奖,第二部电影就获戛纳最佳男主角,十九岁的影帝,国内最年轻的影帝,备受关注的第三部电影就跟奥斯卡最佳导演合作,拍的是具有争议性的同志片——他的每一次决定,总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小小年纪,已经非常沉得住气,这样的人,似乎体现着天意,让人感觉到上帝的偏爱。再加上纷纷扰扰莫衷一是的对他来历的猜测,那些神秘的过往,更为他添了不少噱头。
那么,这样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底好不好?靳飞炀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不好!
古往今来多少天才、神童今何在?小小年纪本来就承担不起过多的名利,只能像一件商品一样被过度消费,提前进入回收站。说“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二十五岁之前就写完了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在所有人都在暗赞靳飞炀的好运气、好眼光时,靳飞炀却忧愁地皱紧了眉头。她怕崇明成为又一个“伤仲永”。所以,戛纳回来之后,她给他挑片慎之又慎,却没有想到,崇明会提出出国——
“去哪里?”
崇明想了想,说:“法国吧。”
“怎么忽然想到要出国了?”
“也不是忽然想到,在戛纳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娱乐圈就是个大染缸,在里面越久,就会越看不清楚,崇明不能保证自己能永远做个头脑清醒的人,何不就适时跳出来,隔着一段距离观望,也许才是明智的做法。演员就是个不断向外倾倒的职业,他如今才十九岁,能拿出来的东西不过是上天赋予给他的,等掏空了这些,他还剩什么呢?何况,他并不想一辈子做演员。
“去法国,学什么呢?”
“不知道,什么都可以。”
“不学电影?”
“不学。”
靳飞炀眯着眼睛笑起来,十分愉悦的样子,“这件事等你拍完手头上的电影我们再谈。”
《坏孩子》的剧情已经迈入高、潮,也是最考验崇明和穆潇演技的时候。为避免两个孩子尴尬,赵安格很贴心地清了场。这一幕的地点是在张看的房间,他的房间老旧逼仄,一张书桌,一张单人床,一个小书架加一把椅子,已经将小房间挤得没有转身之地。窗户向外开着,黄昏,楼下传来嘈杂鼎沸的人声,大排档的油烟味似乎都从窗口飘进来——这个房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从那天孟骄阳将张看从不良少年眼皮下带走,他们就成了朋友,孟骄阳常常上张看家玩,躺在他的床上看书听音乐,同他说话,饿的时候,他们从楼下叫一碗麻辣烫,两个人对着一只碗呼哧呼哧地吃完,心满意足地拍拍肚皮,躺回床上。
就像往常一样,孟骄阳躺在床上,身上只穿了一件白色的跨栏背心,短裤,两条修长的腿光溜溜地直挺着。张看在白色背心外批了件浅蓝色的短袖衬衫,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做作业,老电风扇放在书桌上,呼啦啦地转着,然而却似乎没有带来一点点凉爽,正午,楼下一丝声音也没有,所有人都在午睡,天气热得冒烟,看过去所有的景物都变了形。
心烦体燥,有些东西便开始在身体里孳生。孟骄阳忽然起身,下床,将张看压在桌子上。张看的背磕在桌角,疼得皱了脸,孟骄阳却不管不顾,像头野兽,剥掉了他的衬衫短袖,两手抓住背心的下摆,往上一掀,就将张看的背心脱掉了,露出他白皙清瘦的身体。张看没有反抗,清亮的眼睛从镜片后面镇定地望着孟骄阳,眼底里有暗火。几乎是同时,两个人忽然就吻到了一起,四片嘴唇黏在一起辗转吮吸啃咬,没有任何温柔,像最原始的两只野兽,笨拙、直接、凶蛮——他们摔在床上,互相抚摸,焦灼的喘息、暗哑的哼声表露最直接的欲、望——
他们并不知道,本不该这时候回来的张母在门后目睹了一切。她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压下满脸的震惊和愤怒,故意弄出声响惊醒屋里的人,等孟骄阳离开,她一巴掌狠狠甩在张看的脸上,并且任凭张看怎样哀求哭喊,毅然将他锁在房间里。
张母在沙发上坐了一夜,眼睛已经流不出眼泪了,她站起来,洗了把脸,做了早饭,开门将早饭送进去,张看一下子就惊醒了,睁着通红的眼睛看着自己的母亲,“妈——”他的声音已经哑得不成样子,听着令人心酸,然而张母的脸却不动容分毫,她一张脸像石头一样坚硬,说:“我一个人辛苦养你这么大,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我绝对不会让你走上这条歪路的。”
孟骄阳和张看再见面,已是几个月后。那是在孟骄阳外婆的葬礼上,明明不过几个月,再见面却有隔了好几世的沧桑,孟骄阳的嘴角有伤,背上更有被他爸用皮带抽出的血痕,穿着一件白衬衫,漆黑的眼睛落拓不羁,身边跟着娇俏可爱的女孩子。张看远远站在街角,依旧干净挺拔,看着他微笑,太多的眷恋和思念都压成平平常常的一句“孟骄阳”。
孟骄阳忽然大步地朝他走去,抓住他的手朝前面跑去,张看一愣,忽然反应过来,脸上绽出一个笑容,跟着飞跑起来,后面女孩子急得追了几步,没追上,大声喊:“孟骄阳,你去哪儿?”
孟骄阳说:“张看,不如我们私奔吧。”他笑得像个顽童,好像玩一场好玩的游戏。
他们坐在无人的巴士,摇摇晃晃朝未知的地方开去,窗外是大片的海芋田,阳光大把大把地洒进来,在他们紧扣的十指间、相互依靠着的脑袋之间跳跃,这是他们最后的快乐。
张看最后一次见孟骄阳,是在孟骄阳出院的时候,他远远地看着,那个少年苍白的脸,单薄的身体刺痛了他的眼,他张张嘴,翻来覆去只有那句“孟骄阳”,然而他的脚却像生了根,无论怎样都走不到他身边去,他的眼泪忽然决堤,哭得撕心裂肺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孟骄阳,我爱你,可是如果我的爱只会带给你伤害,我会停止这份爱,退得远远的。
孟骄阳再没见过张看,他用小刀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刻满张看的名字,但随着搬家,他离开了这个满是思念和绝望的房间。再然后,少年褪去青涩,终于加入了成人的行列,年少时的那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仿佛只是一场热病,病好之后,身体不留任何痕迹。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秋意浓重的深夜,他接到一个无声的电话,电话里有潇潇秋雨,他忽然一个激灵,好像又听到当年那个声音叫他“孟骄阳”。早晨醒来,却觉得像是自己的一个梦,但很多天,他无法释怀,终于跟家人告别,开车回了他长大的地方,少年时住的那所房子已经准备卖了,院子里杂草丛生,他打开门,沿着楼梯上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墙壁的名字已经旧了,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却有了另一个名字——孟骄阳。刻痕也已经旧了,但比他的要新,很深,可以想见刻它的人用了多大的劲——
整个房间的“张看”和“孟骄阳”,并列在一起,好像要天荒地老。孟骄阳终于泣不成声——
成年后的孟骄阳由笵盛扮演,笵盛四十出头,演绎经验丰富,当年届中年的男人对着那满墙的名字流下眼泪的时候,即便是旁观的人也不禁动容。
这部片子前期麻烦一大堆,后期却拍得无比顺利。导演最担心两个演员因为别扭而使得感情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当张看在医院外面最后一次见孟骄阳,导演在摄像机后面紧张得捏了一把汗,穆潇的眼泪在一声“a”之后唰的就下来了,那种张大嘴的无声的悲鸣,单薄的身体承受不住那样沉重的自我放弃,令一旁的人也跟着入戏,心脏为之揪紧。
直到导演喊了卡,穆潇的眼泪还在流,崇明叫他,“穆潇——”
他呆呆地转过头,看了他一眼,目光里有着些什么东西,崇明还没看清,他就一声不吭地回了休息棚,低着头拿出魔方飞快地转着。
《坏孩子》因为题材的原因,通过审核颇费了一点功夫,不过好在赵安格这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名头还是有些用处的,《坏孩子》于国庆准时上映,然后迅速掀起了一股狂潮。
当然,也有苛刻的批评,著名网络影评人“笔落惊风雨”就写道:华语电影导演中,赵安格是难得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纲常拍得入味的导演,尽管外国人将凌钧和当做代表,但事实上,那些满眼的红色,粗犷张扬的爱恨,宛若舞台剧般的绚丽是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是符合他们的审美的,非常的不中国。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性格其实都是收的,相当内敛,相当闷骚,相当中庸,触水不惊,不动声色,这一点,赵安格的《守望者》做得最出色。
然而这一次,赵安格无疑让人失望了。尽管《坏孩子》的镜头运用、剪辑、配乐和演员的表演堪称出色,但依旧掩盖不了它是一部媚俗之作的本质。太过煽情的剧情,除了骗取观众的眼泪还剩下些什么?作为一个大师级导演,我看不到他从前的那种温和而怀疑的批判态度,看不到他电影中的文化使命。
不过显然底下的读者并不大买账,温和点的就说“作者太苛刻了,赵安格还是不错的。”
“看电影嘛,图的就是个享受,要真拍成个说教片,谁还花钱进电影院买罪受?”
嘴巴坏一点的,就直接人身攻击了“哪里来的装逼的傻x,快回火星吧。”
“我就喜欢《坏孩子》怎么了,崇明和穆潇美死了,坚决支持。”
“是吧是吧,看到后来都快哭死了,好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啊。”
有反对当然也有支持,“我倒觉得作者说得挺中肯,电影到后来,确实有点流于恶俗了,导演自己也说,《坏孩子》就是他的一部玩笑之作,当不得真的。”
不过很快被后面的评论淹没了,“赵安格还说《守望者》是他拍得最差的电影呢,还不是一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呢,难道评委都是傻子吗?”
“楼主到底要有多天真啊,人家导演谦虚,怎么说自己的片子都没关系,你还当真?”
“什么笔落惊风雨,真当自己是李白杜甫呢,一看就是个自视甚高又不得志的愤青,见不得人好,有本事你也拍一部!”
借着《坏孩子》大热,秦瑶适时推出自己的首张同名专辑,主打歌《坏孩子》的mv就借用了电影里的画面,一时之间,大街小巷都是那句“我们不是坏孩子,我们只是太相爱”。然而电影的两个主角,却似乎销声匿迹了,一点动静也没有。网络上纷纷猜测两人最新动向,有人戏称“两人不会私奔了吧!”,结果下面一片热烈附和,“楼主真相!”
在这样一片热闹期待中,崇明却收拾了行李,飞去了法国,唯一知情的只有靳飞炀。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第一卷到此结束,只有一千多字另开一张也不太合适,就在这里添加上去了。
终于要写到第二卷了,裴雁终于要出来了,崇明的过往终于要揭开了,有点小激动,需要酝酿一下,这几天可能不会更了,大家不要急哟~更新虽然慢,但不会坑。
感谢suiyu童鞋的地雷。
靳飞炀扭过头来,诧异地看着丢下一颗炸弹之后就头也不抬的崇明。
《少年阿泱》在国外获得大奖之后,国内就掀起一股热潮,各种话题不断,然而虽然普遍对此的评价甚高,票房却依旧差强人意。这种现象,凌钧和也只能苦笑一下,在国内,这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并不是他独此一家。十年浩劫,中国文脉几乎断绝,也就近十年,中国人的生活才逐渐富裕起来,才能闲暇赏个秋月秋香,在贫瘠了几十年的思想土壤上要长出瑰丽的花朵,谈何容易?他们简单的思维已经习惯了爆米花电影,高科技堆砌出来的视觉效果更能刺激他们的肾上腺素。好在凌钧和早就料到这种情况,转身投入下一步电影的准备工作。
不管《少年阿泱》怎么样,崇明的关注度确实在呈直线上升。首次触电轻轻松松就捧回个新人奖,第二部电影就获戛纳最佳男主角,十九岁的影帝,国内最年轻的影帝,备受关注的第三部电影就跟奥斯卡最佳导演合作,拍的是具有争议性的同志片——他的每一次决定,总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小小年纪,已经非常沉得住气,这样的人,似乎体现着天意,让人感觉到上帝的偏爱。再加上纷纷扰扰莫衷一是的对他来历的猜测,那些神秘的过往,更为他添了不少噱头。
那么,这样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底好不好?靳飞炀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不好!
古往今来多少天才、神童今何在?小小年纪本来就承担不起过多的名利,只能像一件商品一样被过度消费,提前进入回收站。说“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二十五岁之前就写完了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在所有人都在暗赞靳飞炀的好运气、好眼光时,靳飞炀却忧愁地皱紧了眉头。她怕崇明成为又一个“伤仲永”。所以,戛纳回来之后,她给他挑片慎之又慎,却没有想到,崇明会提出出国——
“去哪里?”
崇明想了想,说:“法国吧。”
“怎么忽然想到要出国了?”
“也不是忽然想到,在戛纳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娱乐圈就是个大染缸,在里面越久,就会越看不清楚,崇明不能保证自己能永远做个头脑清醒的人,何不就适时跳出来,隔着一段距离观望,也许才是明智的做法。演员就是个不断向外倾倒的职业,他如今才十九岁,能拿出来的东西不过是上天赋予给他的,等掏空了这些,他还剩什么呢?何况,他并不想一辈子做演员。
“去法国,学什么呢?”
“不知道,什么都可以。”
“不学电影?”
“不学。”
靳飞炀眯着眼睛笑起来,十分愉悦的样子,“这件事等你拍完手头上的电影我们再谈。”
《坏孩子》的剧情已经迈入高、潮,也是最考验崇明和穆潇演技的时候。为避免两个孩子尴尬,赵安格很贴心地清了场。这一幕的地点是在张看的房间,他的房间老旧逼仄,一张书桌,一张单人床,一个小书架加一把椅子,已经将小房间挤得没有转身之地。窗户向外开着,黄昏,楼下传来嘈杂鼎沸的人声,大排档的油烟味似乎都从窗口飘进来——这个房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从那天孟骄阳将张看从不良少年眼皮下带走,他们就成了朋友,孟骄阳常常上张看家玩,躺在他的床上看书听音乐,同他说话,饿的时候,他们从楼下叫一碗麻辣烫,两个人对着一只碗呼哧呼哧地吃完,心满意足地拍拍肚皮,躺回床上。
就像往常一样,孟骄阳躺在床上,身上只穿了一件白色的跨栏背心,短裤,两条修长的腿光溜溜地直挺着。张看在白色背心外批了件浅蓝色的短袖衬衫,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做作业,老电风扇放在书桌上,呼啦啦地转着,然而却似乎没有带来一点点凉爽,正午,楼下一丝声音也没有,所有人都在午睡,天气热得冒烟,看过去所有的景物都变了形。
心烦体燥,有些东西便开始在身体里孳生。孟骄阳忽然起身,下床,将张看压在桌子上。张看的背磕在桌角,疼得皱了脸,孟骄阳却不管不顾,像头野兽,剥掉了他的衬衫短袖,两手抓住背心的下摆,往上一掀,就将张看的背心脱掉了,露出他白皙清瘦的身体。张看没有反抗,清亮的眼睛从镜片后面镇定地望着孟骄阳,眼底里有暗火。几乎是同时,两个人忽然就吻到了一起,四片嘴唇黏在一起辗转吮吸啃咬,没有任何温柔,像最原始的两只野兽,笨拙、直接、凶蛮——他们摔在床上,互相抚摸,焦灼的喘息、暗哑的哼声表露最直接的欲、望——
他们并不知道,本不该这时候回来的张母在门后目睹了一切。她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压下满脸的震惊和愤怒,故意弄出声响惊醒屋里的人,等孟骄阳离开,她一巴掌狠狠甩在张看的脸上,并且任凭张看怎样哀求哭喊,毅然将他锁在房间里。
张母在沙发上坐了一夜,眼睛已经流不出眼泪了,她站起来,洗了把脸,做了早饭,开门将早饭送进去,张看一下子就惊醒了,睁着通红的眼睛看着自己的母亲,“妈——”他的声音已经哑得不成样子,听着令人心酸,然而张母的脸却不动容分毫,她一张脸像石头一样坚硬,说:“我一个人辛苦养你这么大,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我绝对不会让你走上这条歪路的。”
孟骄阳和张看再见面,已是几个月后。那是在孟骄阳外婆的葬礼上,明明不过几个月,再见面却有隔了好几世的沧桑,孟骄阳的嘴角有伤,背上更有被他爸用皮带抽出的血痕,穿着一件白衬衫,漆黑的眼睛落拓不羁,身边跟着娇俏可爱的女孩子。张看远远站在街角,依旧干净挺拔,看着他微笑,太多的眷恋和思念都压成平平常常的一句“孟骄阳”。
孟骄阳忽然大步地朝他走去,抓住他的手朝前面跑去,张看一愣,忽然反应过来,脸上绽出一个笑容,跟着飞跑起来,后面女孩子急得追了几步,没追上,大声喊:“孟骄阳,你去哪儿?”
孟骄阳说:“张看,不如我们私奔吧。”他笑得像个顽童,好像玩一场好玩的游戏。
他们坐在无人的巴士,摇摇晃晃朝未知的地方开去,窗外是大片的海芋田,阳光大把大把地洒进来,在他们紧扣的十指间、相互依靠着的脑袋之间跳跃,这是他们最后的快乐。
张看最后一次见孟骄阳,是在孟骄阳出院的时候,他远远地看着,那个少年苍白的脸,单薄的身体刺痛了他的眼,他张张嘴,翻来覆去只有那句“孟骄阳”,然而他的脚却像生了根,无论怎样都走不到他身边去,他的眼泪忽然决堤,哭得撕心裂肺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孟骄阳,我爱你,可是如果我的爱只会带给你伤害,我会停止这份爱,退得远远的。
孟骄阳再没见过张看,他用小刀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刻满张看的名字,但随着搬家,他离开了这个满是思念和绝望的房间。再然后,少年褪去青涩,终于加入了成人的行列,年少时的那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仿佛只是一场热病,病好之后,身体不留任何痕迹。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秋意浓重的深夜,他接到一个无声的电话,电话里有潇潇秋雨,他忽然一个激灵,好像又听到当年那个声音叫他“孟骄阳”。早晨醒来,却觉得像是自己的一个梦,但很多天,他无法释怀,终于跟家人告别,开车回了他长大的地方,少年时住的那所房子已经准备卖了,院子里杂草丛生,他打开门,沿着楼梯上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墙壁的名字已经旧了,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却有了另一个名字——孟骄阳。刻痕也已经旧了,但比他的要新,很深,可以想见刻它的人用了多大的劲——
整个房间的“张看”和“孟骄阳”,并列在一起,好像要天荒地老。孟骄阳终于泣不成声——
成年后的孟骄阳由笵盛扮演,笵盛四十出头,演绎经验丰富,当年届中年的男人对着那满墙的名字流下眼泪的时候,即便是旁观的人也不禁动容。
这部片子前期麻烦一大堆,后期却拍得无比顺利。导演最担心两个演员因为别扭而使得感情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当张看在医院外面最后一次见孟骄阳,导演在摄像机后面紧张得捏了一把汗,穆潇的眼泪在一声“a”之后唰的就下来了,那种张大嘴的无声的悲鸣,单薄的身体承受不住那样沉重的自我放弃,令一旁的人也跟着入戏,心脏为之揪紧。
直到导演喊了卡,穆潇的眼泪还在流,崇明叫他,“穆潇——”
他呆呆地转过头,看了他一眼,目光里有着些什么东西,崇明还没看清,他就一声不吭地回了休息棚,低着头拿出魔方飞快地转着。
《坏孩子》因为题材的原因,通过审核颇费了一点功夫,不过好在赵安格这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名头还是有些用处的,《坏孩子》于国庆准时上映,然后迅速掀起了一股狂潮。
当然,也有苛刻的批评,著名网络影评人“笔落惊风雨”就写道:华语电影导演中,赵安格是难得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纲常拍得入味的导演,尽管外国人将凌钧和当做代表,但事实上,那些满眼的红色,粗犷张扬的爱恨,宛若舞台剧般的绚丽是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是符合他们的审美的,非常的不中国。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性格其实都是收的,相当内敛,相当闷骚,相当中庸,触水不惊,不动声色,这一点,赵安格的《守望者》做得最出色。
然而这一次,赵安格无疑让人失望了。尽管《坏孩子》的镜头运用、剪辑、配乐和演员的表演堪称出色,但依旧掩盖不了它是一部媚俗之作的本质。太过煽情的剧情,除了骗取观众的眼泪还剩下些什么?作为一个大师级导演,我看不到他从前的那种温和而怀疑的批判态度,看不到他电影中的文化使命。
不过显然底下的读者并不大买账,温和点的就说“作者太苛刻了,赵安格还是不错的。”
“看电影嘛,图的就是个享受,要真拍成个说教片,谁还花钱进电影院买罪受?”
嘴巴坏一点的,就直接人身攻击了“哪里来的装逼的傻x,快回火星吧。”
“我就喜欢《坏孩子》怎么了,崇明和穆潇美死了,坚决支持。”
“是吧是吧,看到后来都快哭死了,好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啊。”
有反对当然也有支持,“我倒觉得作者说得挺中肯,电影到后来,确实有点流于恶俗了,导演自己也说,《坏孩子》就是他的一部玩笑之作,当不得真的。”
不过很快被后面的评论淹没了,“赵安格还说《守望者》是他拍得最差的电影呢,还不是一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呢,难道评委都是傻子吗?”
“楼主到底要有多天真啊,人家导演谦虚,怎么说自己的片子都没关系,你还当真?”
“什么笔落惊风雨,真当自己是李白杜甫呢,一看就是个自视甚高又不得志的愤青,见不得人好,有本事你也拍一部!”
借着《坏孩子》大热,秦瑶适时推出自己的首张同名专辑,主打歌《坏孩子》的mv就借用了电影里的画面,一时之间,大街小巷都是那句“我们不是坏孩子,我们只是太相爱”。然而电影的两个主角,却似乎销声匿迹了,一点动静也没有。网络上纷纷猜测两人最新动向,有人戏称“两人不会私奔了吧!”,结果下面一片热烈附和,“楼主真相!”
在这样一片热闹期待中,崇明却收拾了行李,飞去了法国,唯一知情的只有靳飞炀。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第一卷到此结束,只有一千多字另开一张也不太合适,就在这里添加上去了。
终于要写到第二卷了,裴雁终于要出来了,崇明的过往终于要揭开了,有点小激动,需要酝酿一下,这几天可能不会更了,大家不要急哟~更新虽然慢,但不会坑。
感谢suiyu童鞋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