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67章故事简介:北凉国主段业见敦煌太守李暠建国西凉,本欲从沮渠蒙逊兄弟手中夺取国家大权,再派兵征讨李暠,结果反中沮渠蒙逊的反间计,不仅自断臂膀,诛杀了亲信马权,还杀掉了忠心耿耿的沮渠男成,给自己造成了众叛亲离的恶果,沮渠蒙逊借机起兵发难,一举攻下首都张掖,诛杀段业,成为了北凉国主。

    在这个故事中,北凉国主段业终于为自己的昏庸无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北凉政权也随着沮渠蒙逊的篡位成功,而走向了稳定发展的道路。而此时,凉州地区四凉国并立,沮渠蒙逊在取得了北凉国主之位后,同样要按照掌控凉州,称霸西北,再图中原的国家战略来进行自己的对外战争,但是沮渠蒙逊的首要目的自然要对付起兵自立的西凉国主李暠,而李暠要完成霸业也自然要与北凉政权一争高下,所以,北凉政权与西凉政权在凉州西部地区在频繁的战争中相互制衡,而凉州东部地区的南凉国主秃发利鹿孤自然要给本来就已经气息奄奄的后凉政权最后一击,后凉政权同样也不甘心国破家亡,以至于一时间凉州地区狼烟四起。西凉政权和北凉政权征伐不断,南凉政权和后凉政权攻守频繁。在这四个凉国中,也只有后凉政权在风雨飘摇中固守姑臧,想尽办法拖延亡国灭种的时间,其他三个凉国都在战争与和平中竭尽全力的发展国力,逐渐达成三国相互制约的平衡。

    而在几乎同一时间段,占据关中地区的后秦帝国在皇帝姚兴的统治下发展的更是如日中天,时刻准备消灭盘踞陇西地区的西秦政权,由此我们看到,关中地区和西北地区数国林立,相互间征伐不断。相比之下,刚刚占据关东地区的北魏王朝以及退守辽河流域的后燕政权和在山东地区建国的南燕政权却出现了一个相对短暂的和平发展时期。其实这也跟汉化差异比较大的鲜卑慕容部和鲜卑拓跋部需要在关东地区完成汉化,完成融合有很大关系。而西北地区的各个部族间的厮杀同样也折射出来了这样的到来,就是这些游牧民族的部族需要在兼并中获得汉化与融合的契机。

    实际上,在十六国时期的末期,北方大地出现了近十个左右的政权,主要还是因为游牧民族的各个部族需要在封邦建国中来最快速度的完成自己本部族的汉化,而关东地区的鲜卑族群因为汉化的差异比较大,人口规模更大,所以,当鲜卑拓跋部占据关东地区大部分之后,其部众必然要已经基本完成汉化的鲜卑慕容部融合,那么同为鲜卑族群的这两个部族关系并不复杂,所以能够展现出来了相对平和的融合景象,而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的各个部族。汉化差异不大,都停留在汉化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并且这些部族来源广泛,各部族人口规模不大,相互间关系复杂,汉化的方式比较野蛮和低级,所以,相互之间的攻伐更为激烈,展现出来的融合景象也比较纷乱。而由羌氐族群构建的后秦帝国却因为羌氐族群即将基本完成汉化,其国力也必将在鼎盛的瞬间走向衰落。

    我们之前一直在说的四个凉国,在相互的攻伐中必然会有一个政权能最终笑到最后,完成称霸凉州地区的伟业,而现在来看,后凉政权肯定是难以达成再次完成凉州一统的壮举,只有西凉政权,南凉政权和北凉政权有资格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但这三个政权国力相差不大,那就要看哪个政权的统治者具有更高超的政治才能了。

    而我们通过北凉政权的立国和易主的过程中能够看到,作为匈奴卢水胡系的领袖沮渠蒙逊不可不谓是一个很有军事谋略和政治眼光的人物,其个人能力与身世经历和鲜卑慕容部的领袖慕容垂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而北凉国主段业是一个既无根基而又才能平庸的统治者,根本无法驾驭沮渠蒙逊,况且构建北凉政权的主体仍然是匈奴卢水胡系的各个部族,所以,沮渠蒙逊能够轻而易举的取得北凉政权的控制权,而沮渠蒙逊在起兵到篡位的过程中,其高超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相比较而言,西凉国主李暠似乎只是在执政才能上有一定的水平,军事能力并不太突出,而南凉国主秃发利鹿孤则军事能力更为强悍,政治能力似乎也并不太突出,所以只要沮渠蒙逊能够像慕容垂一样,活的时间久一些,称霸凉州的伟业自然非其莫属了。

    但是,因为匈奴卢水胡系远没有鲜卑慕容部强大,所以卢水胡系所构建的北凉政权自然没有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强大,不过,在足智多谋的沮渠蒙逊的带领下,北凉政权也必将在凉州地区的争霸战中占的便宜更多。而且,我们从西北地区的各个政权的开国国君的创业过程,我们能够看到鲜卑乞伏部建立的西秦政权,鲜卑秃发部建立的南凉政权,都是在兼并周围小部族的过程中开始走上封邦建国的道路,西凉政权则是通过敦煌太守李暠的自立而建国的。只有匈奴卢水胡系建立的北凉政权是通过在夺取后凉政权的城池来确定自己立国的基础,所以说,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中,匈奴卢水胡系汉化的程度可能要高于鲜卑乞伏部和鲜卑秃发部,而在西北地区的所有政权中,北凉政权经历的战争和政变更多,多难兴邦的道理,北凉政权自然要在这些政权中更为坚韧,所以北凉政权在整体国力上可能也要略高于南凉政权、西秦政权和西凉政权,总的来看北凉政权应该是最有希望最终成为凉州地区的霸主的。

    事实上,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活到了花甲之年,在其统治下,北凉政权接连击败南凉政权,攻灭西凉政权,完成了称霸凉州的伟业,但是凉州之地终究难以与中原王朝所能抗衡,不过由于地域原因,北凉政权还是保有了一定的享国时间,成为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被北魏王朝攻灭的政权,其亡国时间正是十六国时期结束的时间,即公元439年。

    而关于北凉政权的立国时间,现在的历史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沮渠蒙逊兄弟拥立段业为凉州牧的时间,即公元397年,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的时间,即公元401年,我认为将公元397年作为北凉政权的立国时间更为准确,尽管北凉政权统治者易主,但是北凉政权的整个国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段业在位期间,并不是沮渠蒙逊兄的傀儡,但是北凉政权的大部分权力还是由沮渠蒙逊兄弟所掌控的,所以说段业和沮渠蒙逊所掌控的政权是一脉相传的,不应该存在两个立国时间的说法,北凉政权易主的情况,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氏代齐,都是国姓改变,而国号未改,国家统治结构也未有变化,我们将公元397年作为北凉政权立国的时间更为恰当,否则我们无法对段业作为凉州牧的政权做出合适的称呼,即使随便命名一个东凉什么的称呼也太过牵强和随意,那么,段业之政权与沮渠蒙逊之政权同为一个国号,则恰到好处,这么算下来,北凉政权的享国时间就是42年,确实是十六国中存在时间比较长的一个政权。

    我们通过北凉政权的享国时间,似乎看到了十六国时期享国时间最长的前凉政权的影子,其实凉州地区的这个五个凉国政权的建立和灭亡,不正是整个十六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缩影吗?前凉政权就好比十六国时期以前的由汉族先民构建的大一统王朝,而北凉政权则类似于所有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最后基本完成汉化的北魏王朝,后凉政权,西凉政权以及南凉政权完全就等同于汉族先民与游牧民族在血腥的民族大融合战争中走向消亡的十六国的各个政权,只不过凉州地区的游牧民族族群比较小,这些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往往没有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影响深远,所以造成了现在的人们对十六国时期的五个凉国政权知之甚少,但是,十六国时期的五个凉政权却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我们今天人们最应该铭记在心的。

    事实上,直到十六国时期结束,北凉政权和西凉政权的后人依然活跃于西北地区的政治舞台,西凉政权灭亡后,李暠之孙李宝带领残部逃到了西域地区,就在今天的新疆哈密地区重新建立西凉政权,史称后西凉,也称伊吾西凉、伊吾王国,而北凉政权在灭亡之后,沮渠蒙逊之子沮渠无讳同样率残部逃往西域地区,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也重新建立北凉政权,史称后北凉,也称高昌北凉,至今高昌古城仍然是旅游胜地,我们可想而知,这两个在我们中原王朝看来完全是袖珍政权的两个小国,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章节目录

说说十六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望臣高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臣高升并收藏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