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梁国的国都一片春意盎然,柳树已经抽芽,河两岸有袅娜的桃花开放,仿佛空气中带着桃花的粉色气息。
如今梁国的皇帝赵澜轻装微服在宰相侯睿的陪同下沿着河慢慢走着。
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城市,总是多一份从容和安然。赵澜冷眼看着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大声叫卖的商贩们,心头上总算不再只萦绕着那些无法诉说的黑暗的悲伤。他是经历过南逃的,他清楚地记得南下的那一路上见过的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故而他登基之后,才会如此重视民生。他不希望他的子民生活在无助当中,哪怕现在他还没有能力重新夺回都城,他也希望百姓安然。
宰相侯睿是当初力主与北周作战的大臣之一,也是他如今能成为宰相的重要原因。他行伍出身,较之那些武举出身的武官更多一份坎坷经历。他更能懂得百姓所求是什么,也更能明白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战。
“看到这些,我会忍不住想起从前的旧都。”赵澜向侯睿说道,“从前旧都也是这般繁华,我曾经与皇兄们一起在街上闲逛——可惜如今只剩下我这么一个孤家寡人了。”
“老臣曾回去过旧都。”侯睿说道,“只不过现在的旧都只是一片废墟,连居住的人都没有了。”
“这样吗?”赵澜的脸上闪过一分失落,“我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去,哪怕是一片废墟,我也要亲眼看到。”顿了顿,他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又道,“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收复河山,让北周人尝一尝当初我们尝过的滋味。”
“王大人与柳大人已经带着那些被俘虏去北周的人们回来,您已经办到了先帝未曾办到的事情。”侯睿的眼中闪过了几分泪花,“哪怕迟了这些年,但您已经做到了。”
“若更早一些,或许还能救回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赵澜轻叹了一声,“在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来从前的事情——”
听着这话,侯睿沉默了下去,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一行人顺着人流走过了一座桥,停在了一株桃树下,灼灼桃花,开得艳丽极了。
“我记得姐妹当中柔安最喜欢杏花,柔嘉最喜欢牡丹,柔祯喜欢桃花……”赵澜轻轻地说道,“那时候柔祯年纪还小,最是活泼好动。”
侯睿沉默地听着,没有接话。
“不知道柔祯柔嘉都是否还安好……”赵澜轻叹了一声,“希望她们都还安好,都能平安回来。”
这时,一个太监模样的宫人匆匆忙忙过来,将一份加急奏则交到了赵澜手中,压低了声音,道:“从北周传来的加急。”
赵澜皱了皱眉头,拆开奏则看了一眼,冷笑了一声,将这奏则递予侯睿,口中道:“这真是老天注定,不用我们多动手脚,北周自己便能乱起来。看看,太后暴毙宫中,姚氏逼宫,这真是热闹得很!”
侯睿一目十行地将奏则看完,笑了起来,道:“这是老天助您!这姚氏胆子也大,竟然敢逼宫……真不知他们到底是何种打算。”
几乎同时,北周皇宫中又是一片混乱,姜崇诗带着人避走到了行宫,如今皇宫中四处挂着白幡,只是太后薨逝,却形同皇帝驾崩一样,四处静悄悄一片,见不到任何宫人,唯有太后宫中一片哭声。
太后之死似是偶然,却又仿佛是人为,姚氏如今一门出了一个太后一个皇后,早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而姜崇诗也早早看出了姚氏图谋不轨,早做了打算安排了后手,在太后去世的当天,便避走到了行宫,姚氏气势汹汹带着人逼宫,冲进去只看到一个空荡荡的皇宫——而事情也就这么突然之间变得紧张起来。
若姜崇诗死了,姚氏自然可以推举一个新帝或者自立为帝,但如今姜崇诗还活着,他们便名不正言不顺,只能与之对峙,看一看谁到底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北周之乱仿佛来得十分突然,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皇族的衰弱,外戚的强大,这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历史上已经出现了种种前车之鉴,似乎也能印证之后北周即将会走向何方。
不过在姚氏看来,这次他们是逼不得已,因为姜崇诗已经察觉到外戚的强大,甚至已经准备先下手为强,所以他们迫不得已才发起了反击。
“皇后如今是在宫中,还是随他一起去了行宫?”姚迅骑在马上,看向站在面前的宫人。他是姚氏族长,也是北周丞相,权倾朝野。
宫人忙道:“皇后去了行宫,如今并不在宫中。”
姚迅皱了皱眉头,命身后的禁军先控制了整座皇宫,然后带着人一路往都城向北的行宫去了。
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行宫跟前,行宫之外围得严严实实的是姜崇诗从幽州带来的亲兵。
姚迅下了马,却仍然做出恭敬姿态来上前去请人进去传话。
“请陛下回宫主持太后的葬礼。”他这样说道,“一国之太后去世,皇上却在行宫,叫人知道了不成体统。”
那出来传话的宫人迅速进到行宫当中,过了许久才重新出来,那宫人道:“陛下已经知道了,到时候自然会回宫去,请姚大人先回吧!”
姚迅看了一眼那宫人,道:“我想见陛下一面,请你代为通传。”
宫人不敢多看姚迅,只低着头重新进行宫里面去。
姚迅眯了眯眼睛,思索着是不是要趁着这个机会让禁军攻入行宫,转念一想,想到皇后姚氏还在这行宫当中,终究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又过了许久,宫人复又出来,道:“陛下请姚大人先回,这会儿不想见您。”
姚迅没有继续坚持,只低声吩咐了禁军头领几句,然后便带着人重新往皇都去了。
行宫之中,皇后姚氏瘫软在地上,而姜崇诗坐在她面前的椅子上,脸上的笑容有几分狰狞。“你的兄长虽然心狠,但对你是真好。”姜崇诗说,“他可以忍受太后去死,却为了你的性命而没有攻入这行宫来。”
皇后姚氏神色有些恍惚,听着姜崇诗的话语下意识抬起头来,露出一个惨淡的笑,道:“这是你逼我们的,如果你听我的话,现在我们还能在皇宫里面过得好好的,我的姐姐不会死,你也不用避到行宫来……”
“这天下是我姜家的天下,让我听从于你们?想都别想!”姜崇诗冷笑一声,“你们姚氏心太大了,还是以为我只是个傀儡,不敢不对你们低头?”
皇后姚氏艰难地动了动手指,她的双腿已经被打断,如今完全无法站立起来。她拉住了姜崇诗的衣摆,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道:“你们姜家已经完了,等你死了,这天下是谁的还未可知呢……”说到这里,她病态而张狂地笑了起来,双目充血,神色癫狂,“若不是我,你哪里有机会能坐上这皇帝的位置……若不是我你怎么可能逃得出皇宫……若不是我……你以为你现在还活着么?姜崇诗,我对不起姜家,但却从来没有对不起你!不过没关系,就算我死了……你也会马上到地府来陪我的哈哈哈哈……”
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勾住衣摆的手指忽地失去了力气,啪嗒一声掉落在了地上,然后再没有任何动静。
一室安静。
姜崇诗盯着她,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从他成为皇帝,到匆忙逃出皇宫,不过数日的功夫,却比之前在幽州过了几年还要漫长。成为皇帝的那一瞬间他是开心的,他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坐上龙椅,坐拥北周的天下。他与他最爱的女人一起笑看江山——
然后,就好像是做梦一样,他最爱的女人和她的姐妹家族一起谋划着要架空他,使他成为傀儡,他被迫反击,匆忙逃出了皇宫,到了行宫当中……
这一切发生得这样迅速,他几乎是做出了下意识的反应,然后——他看着她死在了他的面前。
他起了身,慢慢地朝外走去。
这行宫中种了许多桃花,这正值桃花花期,放眼看去是深深浅浅的红色,婀娜多姿。
“姚迅已经走了吗?”他问身边的一个宫人。
“是,已经离开很久了。”宫人答道。
“外面除了朕的亲兵,还有谁么?”他又问道。
“姚大人留下了一部分禁卫。”宫人说。
“朕知道,你下去吧!”他说。
一边说着,他重新走回到大殿当中,亲自关上了门,挡住了那照射进来的阳光。
他重新坐回到皇后姚氏面前的椅子上,仿佛是自言自语一样喃喃,没有人能听清楚他到底在说些什么,或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北周注定会陷入混乱,而这混乱会持续多久,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一切都还是未知——但对于梁国而言,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赵澜已经迫不及待地制定北上的战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柳下汶与王淮带着俘虏回到京城。
如今梁国的皇帝赵澜轻装微服在宰相侯睿的陪同下沿着河慢慢走着。
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城市,总是多一份从容和安然。赵澜冷眼看着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大声叫卖的商贩们,心头上总算不再只萦绕着那些无法诉说的黑暗的悲伤。他是经历过南逃的,他清楚地记得南下的那一路上见过的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故而他登基之后,才会如此重视民生。他不希望他的子民生活在无助当中,哪怕现在他还没有能力重新夺回都城,他也希望百姓安然。
宰相侯睿是当初力主与北周作战的大臣之一,也是他如今能成为宰相的重要原因。他行伍出身,较之那些武举出身的武官更多一份坎坷经历。他更能懂得百姓所求是什么,也更能明白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战。
“看到这些,我会忍不住想起从前的旧都。”赵澜向侯睿说道,“从前旧都也是这般繁华,我曾经与皇兄们一起在街上闲逛——可惜如今只剩下我这么一个孤家寡人了。”
“老臣曾回去过旧都。”侯睿说道,“只不过现在的旧都只是一片废墟,连居住的人都没有了。”
“这样吗?”赵澜的脸上闪过一分失落,“我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去,哪怕是一片废墟,我也要亲眼看到。”顿了顿,他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又道,“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收复河山,让北周人尝一尝当初我们尝过的滋味。”
“王大人与柳大人已经带着那些被俘虏去北周的人们回来,您已经办到了先帝未曾办到的事情。”侯睿的眼中闪过了几分泪花,“哪怕迟了这些年,但您已经做到了。”
“若更早一些,或许还能救回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赵澜轻叹了一声,“在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来从前的事情——”
听着这话,侯睿沉默了下去,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一行人顺着人流走过了一座桥,停在了一株桃树下,灼灼桃花,开得艳丽极了。
“我记得姐妹当中柔安最喜欢杏花,柔嘉最喜欢牡丹,柔祯喜欢桃花……”赵澜轻轻地说道,“那时候柔祯年纪还小,最是活泼好动。”
侯睿沉默地听着,没有接话。
“不知道柔祯柔嘉都是否还安好……”赵澜轻叹了一声,“希望她们都还安好,都能平安回来。”
这时,一个太监模样的宫人匆匆忙忙过来,将一份加急奏则交到了赵澜手中,压低了声音,道:“从北周传来的加急。”
赵澜皱了皱眉头,拆开奏则看了一眼,冷笑了一声,将这奏则递予侯睿,口中道:“这真是老天注定,不用我们多动手脚,北周自己便能乱起来。看看,太后暴毙宫中,姚氏逼宫,这真是热闹得很!”
侯睿一目十行地将奏则看完,笑了起来,道:“这是老天助您!这姚氏胆子也大,竟然敢逼宫……真不知他们到底是何种打算。”
几乎同时,北周皇宫中又是一片混乱,姜崇诗带着人避走到了行宫,如今皇宫中四处挂着白幡,只是太后薨逝,却形同皇帝驾崩一样,四处静悄悄一片,见不到任何宫人,唯有太后宫中一片哭声。
太后之死似是偶然,却又仿佛是人为,姚氏如今一门出了一个太后一个皇后,早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而姜崇诗也早早看出了姚氏图谋不轨,早做了打算安排了后手,在太后去世的当天,便避走到了行宫,姚氏气势汹汹带着人逼宫,冲进去只看到一个空荡荡的皇宫——而事情也就这么突然之间变得紧张起来。
若姜崇诗死了,姚氏自然可以推举一个新帝或者自立为帝,但如今姜崇诗还活着,他们便名不正言不顺,只能与之对峙,看一看谁到底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北周之乱仿佛来得十分突然,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皇族的衰弱,外戚的强大,这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历史上已经出现了种种前车之鉴,似乎也能印证之后北周即将会走向何方。
不过在姚氏看来,这次他们是逼不得已,因为姜崇诗已经察觉到外戚的强大,甚至已经准备先下手为强,所以他们迫不得已才发起了反击。
“皇后如今是在宫中,还是随他一起去了行宫?”姚迅骑在马上,看向站在面前的宫人。他是姚氏族长,也是北周丞相,权倾朝野。
宫人忙道:“皇后去了行宫,如今并不在宫中。”
姚迅皱了皱眉头,命身后的禁军先控制了整座皇宫,然后带着人一路往都城向北的行宫去了。
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行宫跟前,行宫之外围得严严实实的是姜崇诗从幽州带来的亲兵。
姚迅下了马,却仍然做出恭敬姿态来上前去请人进去传话。
“请陛下回宫主持太后的葬礼。”他这样说道,“一国之太后去世,皇上却在行宫,叫人知道了不成体统。”
那出来传话的宫人迅速进到行宫当中,过了许久才重新出来,那宫人道:“陛下已经知道了,到时候自然会回宫去,请姚大人先回吧!”
姚迅看了一眼那宫人,道:“我想见陛下一面,请你代为通传。”
宫人不敢多看姚迅,只低着头重新进行宫里面去。
姚迅眯了眯眼睛,思索着是不是要趁着这个机会让禁军攻入行宫,转念一想,想到皇后姚氏还在这行宫当中,终究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又过了许久,宫人复又出来,道:“陛下请姚大人先回,这会儿不想见您。”
姚迅没有继续坚持,只低声吩咐了禁军头领几句,然后便带着人重新往皇都去了。
行宫之中,皇后姚氏瘫软在地上,而姜崇诗坐在她面前的椅子上,脸上的笑容有几分狰狞。“你的兄长虽然心狠,但对你是真好。”姜崇诗说,“他可以忍受太后去死,却为了你的性命而没有攻入这行宫来。”
皇后姚氏神色有些恍惚,听着姜崇诗的话语下意识抬起头来,露出一个惨淡的笑,道:“这是你逼我们的,如果你听我的话,现在我们还能在皇宫里面过得好好的,我的姐姐不会死,你也不用避到行宫来……”
“这天下是我姜家的天下,让我听从于你们?想都别想!”姜崇诗冷笑一声,“你们姚氏心太大了,还是以为我只是个傀儡,不敢不对你们低头?”
皇后姚氏艰难地动了动手指,她的双腿已经被打断,如今完全无法站立起来。她拉住了姜崇诗的衣摆,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道:“你们姜家已经完了,等你死了,这天下是谁的还未可知呢……”说到这里,她病态而张狂地笑了起来,双目充血,神色癫狂,“若不是我,你哪里有机会能坐上这皇帝的位置……若不是我你怎么可能逃得出皇宫……若不是我……你以为你现在还活着么?姜崇诗,我对不起姜家,但却从来没有对不起你!不过没关系,就算我死了……你也会马上到地府来陪我的哈哈哈哈……”
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勾住衣摆的手指忽地失去了力气,啪嗒一声掉落在了地上,然后再没有任何动静。
一室安静。
姜崇诗盯着她,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从他成为皇帝,到匆忙逃出皇宫,不过数日的功夫,却比之前在幽州过了几年还要漫长。成为皇帝的那一瞬间他是开心的,他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坐上龙椅,坐拥北周的天下。他与他最爱的女人一起笑看江山——
然后,就好像是做梦一样,他最爱的女人和她的姐妹家族一起谋划着要架空他,使他成为傀儡,他被迫反击,匆忙逃出了皇宫,到了行宫当中……
这一切发生得这样迅速,他几乎是做出了下意识的反应,然后——他看着她死在了他的面前。
他起了身,慢慢地朝外走去。
这行宫中种了许多桃花,这正值桃花花期,放眼看去是深深浅浅的红色,婀娜多姿。
“姚迅已经走了吗?”他问身边的一个宫人。
“是,已经离开很久了。”宫人答道。
“外面除了朕的亲兵,还有谁么?”他又问道。
“姚大人留下了一部分禁卫。”宫人说。
“朕知道,你下去吧!”他说。
一边说着,他重新走回到大殿当中,亲自关上了门,挡住了那照射进来的阳光。
他重新坐回到皇后姚氏面前的椅子上,仿佛是自言自语一样喃喃,没有人能听清楚他到底在说些什么,或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北周注定会陷入混乱,而这混乱会持续多久,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一切都还是未知——但对于梁国而言,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赵澜已经迫不及待地制定北上的战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柳下汶与王淮带着俘虏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