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锦长长睫毛下的目光不由微微闪动,眼风瞥了张氏一眼。
张氏见宋大奶奶愣着不动,忍着不悦生硬地道:“杵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宋大奶奶回过神忙答应,一面朝外头,一面对温书锦姐弟投来和善的笑容。
两年前宋大奶奶也时常带善哥去温书锦哪儿,关心这一对表妹表弟。不知道到底是因什么缘故,善哥每次去了之后,都会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不管宋大奶奶和温书锦怎么小心都没用。
后来就有下人背地里议论,说善哥和铭哥的生辰八字相克。虽不是大病,张氏也过问了,然后宋大奶奶就不怎么带善哥去温书锦哪儿。
去年他们叔侄一块读书,没几天善哥就病了一回,因为上门问诊的沈太医开一剂药,吃下去就好了,倒也没再传出这样的话。
不过,两人年纪虽相仿,私下也没一块玩。
这些事润三太太霍氏也略有耳闻,今儿张氏忽然这样说,她不由挑了挑眉。又把目光落到温书锦身上,见她眸子出奇的平静,好像一口古井,即便丢进石子也看不见起涟漪,心里却是感叹。
好像从三年前,她跟着张氏和丈夫去聊城,就再也没见过温书锦天真的一面了。被迫成熟形同拔苗助长,终究不是好事。温书锦已然如此,也不知铭哥以后会怎么样?
宋大奶奶很快就将善哥带来,张氏看到孙子,神情在她本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柔和起来。
善哥一点儿也不怕她,“蹬蹬”地跑过去,扑进张氏怀里,就“祖母、祖母”地叫,张氏搂着他一叠声地答应。
铭哥羡慕地望着张氏和善哥,霍氏咳嗽了一声,张氏就让善哥给霍氏行李。善哥喊了“润三祖母”,忽地眼前一亮,他发现铭哥在场,作势就要和铭哥说话,又仿佛想起什么,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张氏。
张氏微笑道:“你们两个年纪相仿,一块玩吧。等会儿就摆饭,别跑远了。”
善哥笑呵呵地答应,主动走过来和铭哥说话,他听宋大奶奶的吩咐,叫铭哥表叔,叫温书锦表姑。
善哥比铭哥年长半岁,已经五岁多,长得更像宋大奶奶,身高和铭哥差不多,白白净净虽不胖,面色红润很健康。大概是因为在张氏屋里,他和铭哥说话也有些拘束,两个人小声嘀咕着。
张氏也不管他们,和霍氏说起些宴客的事。
等周妈妈领着人把晚饭提来,宋大奶奶协理摆上桌,大家便围着饭桌坐下来。两个年纪小的坐在一块,有善哥在,铭哥渐渐放开,一顿饭吃得算不得其乐融融,倒也平平静静。
祝妈妈在屋里左等右等,等到天全黑了才见温书锦牵着铭哥回来,她忙迎上问:“舅太太怎么留姑娘和哥儿在那边吃饭?”
温书锦不甚在意地笑道:“润三舅母和三舅母在那边,把善哥也叫来了。”
祝妈妈想了想就释怀。
隔天早上,温书锦带铭哥去张氏屋里时,宋大奶奶也带着善哥去了,请安之后两人就玩在一块。
张氏屋里人来人往,怕磕着碰着两孩子,就让乳娘、丫鬟们带着去后面的小花厅玩耍。温书锦留了采青、祝妈妈在那边盯着,就回去继续忙抄经书的事。
祝妈妈一早出去送信,差不多午时才回来,前脚进门,后脚就有张氏屋里的丫鬟过来传话:“表少爷留在太太屋里吃饭。”
祝妈妈惊疑,待传话的丫鬟一走,她就道:“昨儿就罢了,怎么今儿又……舅太太那边事多人也多,姑娘怎么不过去?万一咱们哥儿不小心,两个孩子出事可怎么办?”
“采青、祝妈妈在呢。还有大表嫂屋里的几个丫鬟,善哥的乳娘跟着,那么多人怎么会出事?”
她气定神闲,祝妈妈却怎么也不能放心:“难道姑娘忘了自个儿也受伤的事?那会子身边也跟着不少人呢!”
温书锦知道但亲身经历的人不是她,不过那件事应该是个意外。可张氏一直记得,那件事让宋汝成受了伤,额头鬓角磕破了,留了个指甲大小的疤在额头鬓角。
“弟弟一直很怕二舅妈,见了生人也害怕,这么下去他以后会越来越怕见人。”温书锦宽慰祝妈妈,“这节骨眼上,二舅妈怎么会允许家里出事?”
“话是这么说没错,就怕万一。”
温书锦不是真的一点儿也不担心,可她更担心的是铭哥的未来。在这样的环境里,铭哥会养成什么样的性子?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多东西,温书锦给不了,就只能顺应坏境寻求其他方法。
俗话说三岁孩子看到老,铭哥快满五岁,他的性子已有些畏手畏脚。
“祝妈妈实在不放心,过去看看吧。”
祝妈妈忙忙地去了,温书锦也无心再继续写字。采蓝见她搁了笔,立即送了茶来,沉吟道:“奴婢怎么觉得舅太太是要咱们哥儿疏远姑娘?难道是错觉。哥儿自出生就和姑娘形影不离,初来京城时那么小,也没见舅太太在哥儿身上费心,又不许咱们的哥儿和善哥一块玩。”
她顺着思路琢磨下去,大惊道:“莫不是舅太太要接了哥儿去她屋里?”
张氏或许真有这样的打算,如果她能好好教铭哥倒也罢了,但明显不可能。
教好一个孩子不容易,但教坏一个孩子方法多的数不完。
“姑娘,如果舅太太真这么做可怎么办?”采蓝脸色都变了。
“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她的冷静让采蓝镇定下来,吃了午饭,见祝妈妈也没回来,采蓝不放心跑过去看,原来铭哥和善哥已经在张氏屋里午睡了。
温书锦抄经文的笔锋顿了顿。
明天就是宴客的日子,今天二舅要回来。
她写完最后一个字,宋二老爷到家的话就传过来。
四十有四的宋二老爷身形高大,自幼行伍和常年在外奔走经受吹风日晒,没让他显得苍老,反而精神抖擞,虎虎生威。因宋家相貌本来就让人显得年轻,表面看起来,比他年轻四岁的张氏似乎比他还大。
早有门上的婆子在宋二老爷进入内宅之前就赶来通报,然而,不管外面的下人们如何忙得热火朝天,荣合院却还和往常一样,这个时辰出奇地宁静。
秋菊、红婵扶着张氏迎出来,宋二老爷前脚进门,宋汝庥后脚气喘吁吁地跑来,脚步声有些重,张氏忙给秋菊打了颜色,秋菊迎上去朝宋汝庥行了礼就低声道:“善哥和表少爷在里头午睡,二爷说话小声些。”
她声音不大不小,恰如其分地传入宋二老爷耳中,他颇有些意外:“铭哥在你这儿?”
张氏亲自倒了送到宋二老爷手里,点头微笑道:“两个孩子玩了一上午,玩累了又出了一身汗,就让他们在这里午睡,没得吹了风背汗。前些日子,铭哥就病了一回,年纪还小,不能不小心些。”
宋二老爷毕竟是大男人,与张氏夫妻二十多年,聚少离多。张氏在他面前从不反驳什么,给他的印象,妻子就是个恭顺贤良,不爱说笑的人。
“铭哥生病了?”宋二老爷才吃了一口茶,就忙搁了茶碗起身去里间。
张氏盯着丈夫故意放轻却依旧有些急迫步伐,笑容从眼里淡去,紧紧抿着嘴唇才没让脸上的神情也跟着变化。
爷俩一个德行!回来给她过生日,听到那一对姐弟但凡有个不好,就忘了东南西北!
她气得差点咬碎一口银牙!
张氏见宋大奶奶愣着不动,忍着不悦生硬地道:“杵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宋大奶奶回过神忙答应,一面朝外头,一面对温书锦姐弟投来和善的笑容。
两年前宋大奶奶也时常带善哥去温书锦哪儿,关心这一对表妹表弟。不知道到底是因什么缘故,善哥每次去了之后,都会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不管宋大奶奶和温书锦怎么小心都没用。
后来就有下人背地里议论,说善哥和铭哥的生辰八字相克。虽不是大病,张氏也过问了,然后宋大奶奶就不怎么带善哥去温书锦哪儿。
去年他们叔侄一块读书,没几天善哥就病了一回,因为上门问诊的沈太医开一剂药,吃下去就好了,倒也没再传出这样的话。
不过,两人年纪虽相仿,私下也没一块玩。
这些事润三太太霍氏也略有耳闻,今儿张氏忽然这样说,她不由挑了挑眉。又把目光落到温书锦身上,见她眸子出奇的平静,好像一口古井,即便丢进石子也看不见起涟漪,心里却是感叹。
好像从三年前,她跟着张氏和丈夫去聊城,就再也没见过温书锦天真的一面了。被迫成熟形同拔苗助长,终究不是好事。温书锦已然如此,也不知铭哥以后会怎么样?
宋大奶奶很快就将善哥带来,张氏看到孙子,神情在她本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柔和起来。
善哥一点儿也不怕她,“蹬蹬”地跑过去,扑进张氏怀里,就“祖母、祖母”地叫,张氏搂着他一叠声地答应。
铭哥羡慕地望着张氏和善哥,霍氏咳嗽了一声,张氏就让善哥给霍氏行李。善哥喊了“润三祖母”,忽地眼前一亮,他发现铭哥在场,作势就要和铭哥说话,又仿佛想起什么,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张氏。
张氏微笑道:“你们两个年纪相仿,一块玩吧。等会儿就摆饭,别跑远了。”
善哥笑呵呵地答应,主动走过来和铭哥说话,他听宋大奶奶的吩咐,叫铭哥表叔,叫温书锦表姑。
善哥比铭哥年长半岁,已经五岁多,长得更像宋大奶奶,身高和铭哥差不多,白白净净虽不胖,面色红润很健康。大概是因为在张氏屋里,他和铭哥说话也有些拘束,两个人小声嘀咕着。
张氏也不管他们,和霍氏说起些宴客的事。
等周妈妈领着人把晚饭提来,宋大奶奶协理摆上桌,大家便围着饭桌坐下来。两个年纪小的坐在一块,有善哥在,铭哥渐渐放开,一顿饭吃得算不得其乐融融,倒也平平静静。
祝妈妈在屋里左等右等,等到天全黑了才见温书锦牵着铭哥回来,她忙迎上问:“舅太太怎么留姑娘和哥儿在那边吃饭?”
温书锦不甚在意地笑道:“润三舅母和三舅母在那边,把善哥也叫来了。”
祝妈妈想了想就释怀。
隔天早上,温书锦带铭哥去张氏屋里时,宋大奶奶也带着善哥去了,请安之后两人就玩在一块。
张氏屋里人来人往,怕磕着碰着两孩子,就让乳娘、丫鬟们带着去后面的小花厅玩耍。温书锦留了采青、祝妈妈在那边盯着,就回去继续忙抄经书的事。
祝妈妈一早出去送信,差不多午时才回来,前脚进门,后脚就有张氏屋里的丫鬟过来传话:“表少爷留在太太屋里吃饭。”
祝妈妈惊疑,待传话的丫鬟一走,她就道:“昨儿就罢了,怎么今儿又……舅太太那边事多人也多,姑娘怎么不过去?万一咱们哥儿不小心,两个孩子出事可怎么办?”
“采青、祝妈妈在呢。还有大表嫂屋里的几个丫鬟,善哥的乳娘跟着,那么多人怎么会出事?”
她气定神闲,祝妈妈却怎么也不能放心:“难道姑娘忘了自个儿也受伤的事?那会子身边也跟着不少人呢!”
温书锦知道但亲身经历的人不是她,不过那件事应该是个意外。可张氏一直记得,那件事让宋汝成受了伤,额头鬓角磕破了,留了个指甲大小的疤在额头鬓角。
“弟弟一直很怕二舅妈,见了生人也害怕,这么下去他以后会越来越怕见人。”温书锦宽慰祝妈妈,“这节骨眼上,二舅妈怎么会允许家里出事?”
“话是这么说没错,就怕万一。”
温书锦不是真的一点儿也不担心,可她更担心的是铭哥的未来。在这样的环境里,铭哥会养成什么样的性子?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多东西,温书锦给不了,就只能顺应坏境寻求其他方法。
俗话说三岁孩子看到老,铭哥快满五岁,他的性子已有些畏手畏脚。
“祝妈妈实在不放心,过去看看吧。”
祝妈妈忙忙地去了,温书锦也无心再继续写字。采蓝见她搁了笔,立即送了茶来,沉吟道:“奴婢怎么觉得舅太太是要咱们哥儿疏远姑娘?难道是错觉。哥儿自出生就和姑娘形影不离,初来京城时那么小,也没见舅太太在哥儿身上费心,又不许咱们的哥儿和善哥一块玩。”
她顺着思路琢磨下去,大惊道:“莫不是舅太太要接了哥儿去她屋里?”
张氏或许真有这样的打算,如果她能好好教铭哥倒也罢了,但明显不可能。
教好一个孩子不容易,但教坏一个孩子方法多的数不完。
“姑娘,如果舅太太真这么做可怎么办?”采蓝脸色都变了。
“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她的冷静让采蓝镇定下来,吃了午饭,见祝妈妈也没回来,采蓝不放心跑过去看,原来铭哥和善哥已经在张氏屋里午睡了。
温书锦抄经文的笔锋顿了顿。
明天就是宴客的日子,今天二舅要回来。
她写完最后一个字,宋二老爷到家的话就传过来。
四十有四的宋二老爷身形高大,自幼行伍和常年在外奔走经受吹风日晒,没让他显得苍老,反而精神抖擞,虎虎生威。因宋家相貌本来就让人显得年轻,表面看起来,比他年轻四岁的张氏似乎比他还大。
早有门上的婆子在宋二老爷进入内宅之前就赶来通报,然而,不管外面的下人们如何忙得热火朝天,荣合院却还和往常一样,这个时辰出奇地宁静。
秋菊、红婵扶着张氏迎出来,宋二老爷前脚进门,宋汝庥后脚气喘吁吁地跑来,脚步声有些重,张氏忙给秋菊打了颜色,秋菊迎上去朝宋汝庥行了礼就低声道:“善哥和表少爷在里头午睡,二爷说话小声些。”
她声音不大不小,恰如其分地传入宋二老爷耳中,他颇有些意外:“铭哥在你这儿?”
张氏亲自倒了送到宋二老爷手里,点头微笑道:“两个孩子玩了一上午,玩累了又出了一身汗,就让他们在这里午睡,没得吹了风背汗。前些日子,铭哥就病了一回,年纪还小,不能不小心些。”
宋二老爷毕竟是大男人,与张氏夫妻二十多年,聚少离多。张氏在他面前从不反驳什么,给他的印象,妻子就是个恭顺贤良,不爱说笑的人。
“铭哥生病了?”宋二老爷才吃了一口茶,就忙搁了茶碗起身去里间。
张氏盯着丈夫故意放轻却依旧有些急迫步伐,笑容从眼里淡去,紧紧抿着嘴唇才没让脸上的神情也跟着变化。
爷俩一个德行!回来给她过生日,听到那一对姐弟但凡有个不好,就忘了东南西北!
她气得差点咬碎一口银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