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这鬼天气怎么突然冷了,”几个卫国的什长瑟缩在营火边,远远的看着申国的士兵精神抖擞的举着火把巡营。
“申国这些兵鬼都不怕冷么,”
“和他们将军一样,没有人味。”
而被卫国士兵称没有人味的吴斗南刚领着一个罩着斗篷的人进了兵营的主大帐。
罩着斗篷的人一进军帐,就将连帽放下,跪倒在地道,“拜见吾王。”
吴斗南将来者所持的密封好的绢帛呈给了申坤。申坤看了眼绢帛外封的印记,对吴斗南摆了摆手,吴斗南便微微躬身退出了大帐。
申坤看完手中的绢帛的内容,抬眼看向阶下微微弯腰的人道,“你回去告诉他,太后就是太后。”
阶下人微微一怔,点头道,“小人知道了,如果王没有什么吩咐的,小人就告退了。”
申坤颔首,阶下人便慢慢的倒退出了大帐。
申坤站起来将手中的绢帛扔进炭盆之中,面无表情的看着炭盆中因绢帛而跳跃的细小火焰。
这时外面有人通报,申坤应了一声,吴斗南便大步走了进来向申坤行礼,并将前锋部队的最新战绩禀告了申坤,申坤立刻让侍卫将申卫两国的将领召集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冬日因为气候原因本来并不是作战的好时节,可是对于地处南方的申卫征讨更南方的小国和部落而言,却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处暑(1)之后,申国和卫国就联合开始对其南方的小国和部落展开了摧古拉朽般的进攻,所到之地攻无不克,到了此时,已经将南方的大部分小国和部落纳入了申卫的领土之内。
卫国因为新推行的兵制由军功的大小授予官爵,可是没有大量的战争,又怎么有军功,加之卫国因为改革,国内的矛盾冲突剧烈,也需要一个外因的来转移攻击新政之派别的视线,所以申国邀请卫国一起扫清南方小国正中改革派的下怀。
对于申坤来说,即使没有卫国的军队,他想扫荡南方的各个小国部落也不是困难的事情,但是他需要和卫国军队的接触和链接频繁而又紧密,毕竟他所图的不仅仅是南方而已。
在申卫联军下,这些南方的诸小国和部落如同蝼蚁,北方的诸国虽然听闻申坤最近的行动有所忌惮,可是不会因为南方的诸小国和部落就出手的,这是各国之间的默契。和昔年魏旭灭了林胡,诸国除了祝贺,却不会干涉魏国的行为一样。自从百年前魏国开始兼并周边的小国开始,本来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中原,现在也不过剩下十几个国家而已。
只要不牵扯他国利益,互不干涉兼并自己周边的小国已经是各大国之间的默契了,当然,如果这个小国能去他国求助又是另一回事。
战争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除了一些残兵败将,申卫更南方已经没有独立的小国和部落了。
虽然申卫联军名义上是联军,可实际上军队的最高指挥只有申坤而已,毕竟现在卫国地位能与申坤相较的,一位是申含光,是女性;另一位卫彰,只是刚过总角的孩童,不可能直接参与前线的战争。所以卫军的指挥权几乎全权在申坤的手中,由申坤来调配。
只是每当战争结束的时候,申含光会来到军营,一是劳军,二是和申王进行战后利益的分配。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在军中也有些影影倬倬的传言。
在军中的主帐中,除了从小一直伺候申坤的寺人,所有的近侍都退出大帐。
喘息渐停,战争让申坤格外的兴奋,战争后拥有一个女人让他完全的放松,而且这个人还是阿姊,让他心身都愉悦了起来。
申坤抚摸着申含光的脊背,突然将申含光托起,凝视她的双眼道,“阿姊,给我生个孩子吧。”
申含光细白的双手撑在申坤的胸前,吃了一惊,“阿弟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
申坤亲了亲申含光的脸颊,笑道,“只有阿姊生的孩子才配做我的太子。”
申含光软倒在申坤的身上,头枕在申坤颈窝中,掩饰住自己的表情,“阿弟,我是卫国的掌政太后,时常要临朝听政,如果怀孕生子,根本瞒不得世人。况且,你那边要怎么处理这个孩子?”
申坤翻身,伏在申含光身上,一手轻抚申含光修长的颈项,另一只手已经顺着申含光曼妙的身躯抚摸了下去,“我这边阿姊自然不用担心,只需给他找一个身份高贵又听话的养母即可。人选我已经有几个,阿姊可以从中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至于卫国,阿姊可以以养病的借口远离朝政,把朝政交给手下的大臣一年,毕武子或者方锈,一年的时间而已,他们也闹不出什么大问题。外面我也可以帮阿姊看着。”
申坤低头吻着申含光的颈项,含糊的说,“阿姊,我年纪也不小了,需要一个太子了。”
申坤一直是强势的,这样近乎撒娇的话语在他六岁之后,申含光就再没有听到过了,让她一时有些恍惚。
申含光被申坤弄的喘息渐起,按住申坤的抚摸她的手道,“我总是觉得不妥,万一这件事情暴漏,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阿弟,你是申国的王,不能如此任性。况且举申国还没有合格淑女做太子的生母么?”
申坤抬起头道,“阿姊不愿意么?”
申含光看着申坤,斟酌道,“阿弟,你突然如此,让阿姊措手不及。等几年让阿姊考虑一下好么?现在阿彰还小,卫国的改革也正在关键的时候。我这时候离开前朝,实在有些不放心。”
申坤垂下眼睑,掩盖眼睛里幽深的光。
、、、、、
宿国和滑国同样都是宋国的边陲小国,名义上都是依附宋国的小伯国,两国唇齿相领,而宿国的西边便是戚栎所在的宋国城池。宿王素无大志,只喜欢宝物和美人,戚栎投其所好,和宿王的关系还不错。
戚栎若是要向东方做生意,最便捷的路程就要先通过宿国,然后再路过滑国。当日宋玹提出让戚栎向魏国贩卖丹砂的时候,戚栎并不担心宿国,只是担心首鼠两端的滑王。
而宋王的当即便给予戚栎答复,告诉他接下来的征伐滑国的行动。
滑国因常年挑衅宋滑边境,所以在宋滑边境修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屯驻了重兵。以宋国的实力想要攻克一个滑国易如反掌,可是宋玹想要最快的时间和最少的伤亡,于是便想通过宿国借道而直取滑国的王都。
宋玹派关欣通过戚栎的关系找到了宿王宠爱的臣子左纪,送上了一份大礼,让左纪将关欣引荐给了宿王。关欣向宿王说明了宋国讨伐滑国要借道宿国的请求,有送给了宿王一些宝物,并且承诺一旦攻克滑国的王都,滑国王室的宝物都归于宿王。宿王连连点头,就想当场应允。
不过左纪虽然不过是一介佞臣,可是也懂得这种借道的国家大事是不可能在暗室中决定的,于是含蓄的制止了迫不及待的宿王,让关欣等待明日的朝会的结果。
左纪怕关欣不悦,又安抚关欣,此事一定能成。
待到第二日朝会时,左纪便奏明宋王要借道伐滑的请求。刚说完,还未等宿王表示意见,一个长须长者便道,“大王不知唇亡齿寒之道理?若是今日我们借道给宋王,让其灭亡滑国,明日恐怕滑国的下场就是吾国了!”
左纪瞟了一眼长须长者,“颜大夫何须如此担忧,滑国身为宋国的伯国,却屡次挑衅宋国的边土,此乃不义。滑王穷兵黩武,倒行逆施,使滑国民不聊生,国人不堪忍受,此乃不仁。如今宋王讨伐滑国也是理所应当,而宋王不愿意从宋滑边界伐滑,也是为了不想折损更多的百姓。如此仁义之君所行大事,吾等岂能不予以助力,反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宿王听的连连点头,其实让这位以爱美人宝物著称的宿王真正动心的,并不是左纪所说的那些所谓的仁义之道,而是关欣送来的那些宝物,但是这些条件都属于秘密协定的,并不好放在朝堂上说出。
颜大夫一看宿王完全同意左纪的摸样,自知借道之事早已是定局,如今拿到朝堂上说,也只不过是为了过个明路罢了。不由得暗叹一声,心里想着回去收拾细软,要遁去哪个国家才好避祸,于是不再言语。
而宋玹早就陈兵于宋滑边界了,以宋玹对于宿王的了解,此次借道的结果不言而喻。
宿王为表示恭敬,还出了国都前来迎接宋玹,并且表示自己一定要协助宋王征讨滑国。
宋玹很高兴,二王一路上言笑晏晏,宿王虽然政事和治国上一塌糊涂,可是对于宝物的鉴赏却别具一格,宋玹有时和他讨论起来,发现宿王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收集宝物上,果然是有所造诣,品评宝物的能力就比宋玹要高出一筹。
作者有话要说:(1)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秋收的时节。
“申国这些兵鬼都不怕冷么,”
“和他们将军一样,没有人味。”
而被卫国士兵称没有人味的吴斗南刚领着一个罩着斗篷的人进了兵营的主大帐。
罩着斗篷的人一进军帐,就将连帽放下,跪倒在地道,“拜见吾王。”
吴斗南将来者所持的密封好的绢帛呈给了申坤。申坤看了眼绢帛外封的印记,对吴斗南摆了摆手,吴斗南便微微躬身退出了大帐。
申坤看完手中的绢帛的内容,抬眼看向阶下微微弯腰的人道,“你回去告诉他,太后就是太后。”
阶下人微微一怔,点头道,“小人知道了,如果王没有什么吩咐的,小人就告退了。”
申坤颔首,阶下人便慢慢的倒退出了大帐。
申坤站起来将手中的绢帛扔进炭盆之中,面无表情的看着炭盆中因绢帛而跳跃的细小火焰。
这时外面有人通报,申坤应了一声,吴斗南便大步走了进来向申坤行礼,并将前锋部队的最新战绩禀告了申坤,申坤立刻让侍卫将申卫两国的将领召集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冬日因为气候原因本来并不是作战的好时节,可是对于地处南方的申卫征讨更南方的小国和部落而言,却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处暑(1)之后,申国和卫国就联合开始对其南方的小国和部落展开了摧古拉朽般的进攻,所到之地攻无不克,到了此时,已经将南方的大部分小国和部落纳入了申卫的领土之内。
卫国因为新推行的兵制由军功的大小授予官爵,可是没有大量的战争,又怎么有军功,加之卫国因为改革,国内的矛盾冲突剧烈,也需要一个外因的来转移攻击新政之派别的视线,所以申国邀请卫国一起扫清南方小国正中改革派的下怀。
对于申坤来说,即使没有卫国的军队,他想扫荡南方的各个小国部落也不是困难的事情,但是他需要和卫国军队的接触和链接频繁而又紧密,毕竟他所图的不仅仅是南方而已。
在申卫联军下,这些南方的诸小国和部落如同蝼蚁,北方的诸国虽然听闻申坤最近的行动有所忌惮,可是不会因为南方的诸小国和部落就出手的,这是各国之间的默契。和昔年魏旭灭了林胡,诸国除了祝贺,却不会干涉魏国的行为一样。自从百年前魏国开始兼并周边的小国开始,本来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中原,现在也不过剩下十几个国家而已。
只要不牵扯他国利益,互不干涉兼并自己周边的小国已经是各大国之间的默契了,当然,如果这个小国能去他国求助又是另一回事。
战争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除了一些残兵败将,申卫更南方已经没有独立的小国和部落了。
虽然申卫联军名义上是联军,可实际上军队的最高指挥只有申坤而已,毕竟现在卫国地位能与申坤相较的,一位是申含光,是女性;另一位卫彰,只是刚过总角的孩童,不可能直接参与前线的战争。所以卫军的指挥权几乎全权在申坤的手中,由申坤来调配。
只是每当战争结束的时候,申含光会来到军营,一是劳军,二是和申王进行战后利益的分配。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在军中也有些影影倬倬的传言。
在军中的主帐中,除了从小一直伺候申坤的寺人,所有的近侍都退出大帐。
喘息渐停,战争让申坤格外的兴奋,战争后拥有一个女人让他完全的放松,而且这个人还是阿姊,让他心身都愉悦了起来。
申坤抚摸着申含光的脊背,突然将申含光托起,凝视她的双眼道,“阿姊,给我生个孩子吧。”
申含光细白的双手撑在申坤的胸前,吃了一惊,“阿弟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
申坤亲了亲申含光的脸颊,笑道,“只有阿姊生的孩子才配做我的太子。”
申含光软倒在申坤的身上,头枕在申坤颈窝中,掩饰住自己的表情,“阿弟,我是卫国的掌政太后,时常要临朝听政,如果怀孕生子,根本瞒不得世人。况且,你那边要怎么处理这个孩子?”
申坤翻身,伏在申含光身上,一手轻抚申含光修长的颈项,另一只手已经顺着申含光曼妙的身躯抚摸了下去,“我这边阿姊自然不用担心,只需给他找一个身份高贵又听话的养母即可。人选我已经有几个,阿姊可以从中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至于卫国,阿姊可以以养病的借口远离朝政,把朝政交给手下的大臣一年,毕武子或者方锈,一年的时间而已,他们也闹不出什么大问题。外面我也可以帮阿姊看着。”
申坤低头吻着申含光的颈项,含糊的说,“阿姊,我年纪也不小了,需要一个太子了。”
申坤一直是强势的,这样近乎撒娇的话语在他六岁之后,申含光就再没有听到过了,让她一时有些恍惚。
申含光被申坤弄的喘息渐起,按住申坤的抚摸她的手道,“我总是觉得不妥,万一这件事情暴漏,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阿弟,你是申国的王,不能如此任性。况且举申国还没有合格淑女做太子的生母么?”
申坤抬起头道,“阿姊不愿意么?”
申含光看着申坤,斟酌道,“阿弟,你突然如此,让阿姊措手不及。等几年让阿姊考虑一下好么?现在阿彰还小,卫国的改革也正在关键的时候。我这时候离开前朝,实在有些不放心。”
申坤垂下眼睑,掩盖眼睛里幽深的光。
、、、、、
宿国和滑国同样都是宋国的边陲小国,名义上都是依附宋国的小伯国,两国唇齿相领,而宿国的西边便是戚栎所在的宋国城池。宿王素无大志,只喜欢宝物和美人,戚栎投其所好,和宿王的关系还不错。
戚栎若是要向东方做生意,最便捷的路程就要先通过宿国,然后再路过滑国。当日宋玹提出让戚栎向魏国贩卖丹砂的时候,戚栎并不担心宿国,只是担心首鼠两端的滑王。
而宋王的当即便给予戚栎答复,告诉他接下来的征伐滑国的行动。
滑国因常年挑衅宋滑边境,所以在宋滑边境修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屯驻了重兵。以宋国的实力想要攻克一个滑国易如反掌,可是宋玹想要最快的时间和最少的伤亡,于是便想通过宿国借道而直取滑国的王都。
宋玹派关欣通过戚栎的关系找到了宿王宠爱的臣子左纪,送上了一份大礼,让左纪将关欣引荐给了宿王。关欣向宿王说明了宋国讨伐滑国要借道宿国的请求,有送给了宿王一些宝物,并且承诺一旦攻克滑国的王都,滑国王室的宝物都归于宿王。宿王连连点头,就想当场应允。
不过左纪虽然不过是一介佞臣,可是也懂得这种借道的国家大事是不可能在暗室中决定的,于是含蓄的制止了迫不及待的宿王,让关欣等待明日的朝会的结果。
左纪怕关欣不悦,又安抚关欣,此事一定能成。
待到第二日朝会时,左纪便奏明宋王要借道伐滑的请求。刚说完,还未等宿王表示意见,一个长须长者便道,“大王不知唇亡齿寒之道理?若是今日我们借道给宋王,让其灭亡滑国,明日恐怕滑国的下场就是吾国了!”
左纪瞟了一眼长须长者,“颜大夫何须如此担忧,滑国身为宋国的伯国,却屡次挑衅宋国的边土,此乃不义。滑王穷兵黩武,倒行逆施,使滑国民不聊生,国人不堪忍受,此乃不仁。如今宋王讨伐滑国也是理所应当,而宋王不愿意从宋滑边界伐滑,也是为了不想折损更多的百姓。如此仁义之君所行大事,吾等岂能不予以助力,反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宿王听的连连点头,其实让这位以爱美人宝物著称的宿王真正动心的,并不是左纪所说的那些所谓的仁义之道,而是关欣送来的那些宝物,但是这些条件都属于秘密协定的,并不好放在朝堂上说出。
颜大夫一看宿王完全同意左纪的摸样,自知借道之事早已是定局,如今拿到朝堂上说,也只不过是为了过个明路罢了。不由得暗叹一声,心里想着回去收拾细软,要遁去哪个国家才好避祸,于是不再言语。
而宋玹早就陈兵于宋滑边界了,以宋玹对于宿王的了解,此次借道的结果不言而喻。
宿王为表示恭敬,还出了国都前来迎接宋玹,并且表示自己一定要协助宋王征讨滑国。
宋玹很高兴,二王一路上言笑晏晏,宿王虽然政事和治国上一塌糊涂,可是对于宝物的鉴赏却别具一格,宋玹有时和他讨论起来,发现宿王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收集宝物上,果然是有所造诣,品评宝物的能力就比宋玹要高出一筹。
作者有话要说:(1)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秋收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