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很喜欢走访这样的地区,她说,这些地方才有传统的味儿。“传统也是有生命的,只能让它新生,而不应该扼杀。”她对佳卉说,“对传统的弃绝就意味着对民族的翦灭,然而,传统一成不变就好像一个家族沒有新生代,也是难以为继的。我们真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古国文明,不是简单的留与弃,而应该深入到它的内核,科学地剖析它的理性和反人道的基因,精密的剥离,然后孕育一个健康的试管婴儿。”
“当然,这项工程很浩大也很复杂,它的艰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场真正的物理革命,可惜,我们对它太不重视――我们往往着眼于我们的感官能够直接作用的东西,而对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关注和付出的努力却有很大的落差。相对而言,这一边的投入实在是少得太可怜了,它直接的后果就是:一方面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空前丰富,另一方面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迅速消退,个体的精神世界也越來越荒漠化。”作家总是不失时机的发表感慨。
“是呀,我举双手赞成你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佳卉深有同感,“我教的学生就是,物质生活大多比我富足,但是有的人的思想已经贫乏得來――怎么说呢?我都无法用语言表达了。有时候,看他们活得那么无聊,我就会想,如果他们一辈子都这样,那还算人生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们很不幸,但是,他们根本不懂我心里的难过。”
“他们要是懂了,就不再不幸了――慢慢來吧,我俩的工作名称不一样,但性质是相同的,我们都是清洁工,精神的清洁工。”作家说,“这个工作很关键,本來是搞清洁的,如果成了污染源,那危害就更大了,所以啊,干我们这些行当首先要作好自身的保洁工作哦。”
等到豆花和蘸水都端上桌,作家说,“可不能就这样招待你,你妈知道了会嫌我太小气。”她抽紧鼻子嗅了嗅,说,“老板,这附近哪一家在卖卤菜?”
老板过來说:“好几家呢,你要买哪家的?”
“捡好的买吧,你看哪家味道好……”
“那就‘老陈卤’吧,”老板应声说,“二位喜欢猪头、猪蹄还是卤鸭子?要多少?”
作家用询问的眼光瞧着佳卉,佳卉说:“一定要买的话,就來半个卤鸭子吧。”
“‘老陈卤’,‘老陈卤’,”等卤鸭子上來了,作家并不下箸,而是嗅着卤菜的气味喃喃自语。
“这个‘老陈卤’卖了多少年卤菜了?”她忽然问老板。
“不太清楚,我们在这里开店才两年,只知道那家的卤菜名气最大。”老板看上去和佳卉的年龄差不多。
“怎么,你和‘老陈卤’有什么瓜葛吗?”佳卉问。
“不是,这个名字很早以前就刻在我大脑皮质上了,我沒有办法忘掉――我爷爷就是叫着它的名字过世的。”作家有点感伤。
“你爷爷为什么要叫‘老陈卤’的名字?他什么时候过世的?”佳卉很奇怪。
“唉,应该是六零年的冬天吧,那时候我还小,时间记得不是很准确。”作家说,“反正是三年粮食关的时候――我爷爷很高大,和你爸爸的个头差不多。他身体好,食量大,粮食关特别难熬。他自己是中医,还知道怎样调养,但是,到了沒钱沒粮的时候,仅有知识和方法又能管什么用呢?吃野菜,吃树皮,还吃过一种白色的泥巴,最后得了水肿病,大腿肿得像水桶,手指轻轻往下一戳就是一个深坑儿,半天都长不上來。”
“他熬不过去了,昏迷了好几天,后來忽然清醒了,叫我奶奶说;‘我要吃卤肉,要‘老陈卤’的!’”
奶奶说:“又说胡话了,哪里來的卤肉?饭都沒得吃,谁家还有卤肉卖啊?”
爷爷急了,说:“你不要骗我,我闻到卤肉的香气了!――是‘老陈卤’的!你不要舍不得,我就吃这一回,吃了病就好了!”
奶奶说:“你糊涂呢,不要说沒有卤肉卖,就是有卖的,也是公私合营的,‘老陈卤’的招牌是解放前的了,你到哪里去找啊你?”
爷爷不干,他说:“骗人,骗人!我明明闻到香气了,就从前街口传过來的,你们还骗我!你们看我不中用了,就不给我吃。我吃了病就好了,病好了我就能挣钱了――你给我买啊!”
奶奶身体虚弱,沒有精神多说话,看他要坚持,也就不管他了。爷爷看沒人理他,就挣扎着想自己爬起來,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沒有。他只好躺在那里反反复复的念叨:“‘老陈卤’,给我买‘老陈卤’,我闻到卤肉香气了,你们不要骗我――”
“我爷爷那是回光返照,当天晚上他就过世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还是要吃‘老陈卤’。”作家悲伤的说,“那时候我小,觉得爷爷很老很老,现在想一想,其实还不足六十岁,放到现在还不能算是资格的老年人呢。”
佳卉不知道该说什么,作家自己又接着往下说:“我爷爷是个很好的中医,悬壶济世,当时很有些名气。我还记得有一次他把一个盲童的眼睛治好了,那孩子看上去可能十二三岁吧,被他家人领着,到我们院子里來给我爷爷磕头。那一家人感恩戴德的样子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那时觉得我爷爷真是了不起。”作家对着自己的记忆微微一笑,“我记得他们还牵來一头羊,死活要送给我爷爷,我爷爷坚决不收,在院里争执了好一会儿,最后爷爷还是让那家人把羊赶回去了。我们这帮孩子都气哭了,谁都埋怨爷爷,大家都想和那只羊玩。”
“你爷爷多好啊!”佳卉说,“现在的医生可不会推辞的,他们巴不得把你的腰包掏干净。”
“是啊,你看现在多少医患纠纷,就为着一个‘钱’字。居然还有伤风感冒医出上万元药费的天价,简直匪夷所思!”
“生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佳卉接过去说。
“您二位还觉得新鲜是吧?你们不知道早就有人说,现在的人不但是活不起,还死不起呢――火葬场独家经营,把你敲够!”老板笑嘻嘻的从旁幽默一句。
两人对老板笑笑算是应和,作家又掉过头來对佳卉说:“对了,我爷爷留下好多医书,家里沒人继承他的行当,那些书就堆在楼板上。后來你爸自学中医,來要了好多去。剩下的在文革初期‘破四旧’的时候,被挨家挨户搜查的红卫兵一把火烧了,真是可惜!”
“我爸学过中医?他做过医生吗?”佳卉问。
“沒有正式行业,他又沒有行医许可证,他只是私下帮人看病开处方,别人照着方子到中药铺配药,效果很不错,慕名找他的人还不少。他不收费,那些人愿意给他什么他就收什么,给多少就收多少,不给他也不要――那应当是在和你妈离婚后,他整天泡病不去挑粪,关在屋里自学医术。我想或许他希望另外开辟一条生路,向你妈证明自己。”作家环顾了一下四周,觉得说话不太方便,就收了口。
午饭后,两人顺着江岸散了一会儿步,天南海北地聊了些闲话,然后在绿化区找了个清静的角落坐下來,作家又续上了佳卉父母的话題。
“你爸成天泡病,单位上的人已经很不满了,说他逃避劳动改造,思想意识有严重问題,革命领导多次对他训话,沒有效果。你爸给人开处方,刚开始还是秘密的,后來传开了,这可严重了。革命领导说:‘既然能开处方,就说明根本沒病。沒病泡病,不服从国家分配去挑粪,是公然和革命对抗!什么人才和革命对抗?肯定是反革命分子了!对反革命分子应该怎么办,就是要把它斗倒斗臭,让它臭不可闻,再踏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
“接下來就是大大小小的批斗会,三天两头的不得消停。你爸最怕的是游街,就是在胸膛上吊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坏分子某某某’或者‘反革命某某某’,再在你的名字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黑叉。这些还不算,还要你自己敲着铜锣,一边敲一边喊:我是坏分子某某某,我做了什么什么坏事,我罪该万死,我死有余辜,我死了喂狗,狗都不吃这样一些自辱的话。你爸最怕的是被你妈看到,但是那些人当然知道他的心理,他们就是要强迫他低头,所以他们偏偏要多走那条街,还要他喊得特别高声,喊不大声说明他思想上对革命专政还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就还要加大对他的批斗力度。”
“这样折腾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批斗下來,你爸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把仅有的两床被褥夹在腋下,出了后门,使劲地把它们抛到长江里去。那时正是冬天,晚上那两父子什么御寒的东西都沒有,你爸就整夜的唱歌――其实不是唱,是吼叫――就那么几首革命歌曲,颠來倒去的吼,吼得來全院子的人都睡不着觉。到天亮的时候,那声音全嘶哑了,听得出來嗓子都充血了,还是在吼。那以后,大家就说他疯了。”
佳卉低下头,作家轻声问她:“还要听吗?”
佳卉抬起头來,看定作家,坚决地说:“要!我要听你知道的一切,我一定要都知道!”
“当然,这项工程很浩大也很复杂,它的艰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场真正的物理革命,可惜,我们对它太不重视――我们往往着眼于我们的感官能够直接作用的东西,而对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关注和付出的努力却有很大的落差。相对而言,这一边的投入实在是少得太可怜了,它直接的后果就是:一方面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空前丰富,另一方面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迅速消退,个体的精神世界也越來越荒漠化。”作家总是不失时机的发表感慨。
“是呀,我举双手赞成你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佳卉深有同感,“我教的学生就是,物质生活大多比我富足,但是有的人的思想已经贫乏得來――怎么说呢?我都无法用语言表达了。有时候,看他们活得那么无聊,我就会想,如果他们一辈子都这样,那还算人生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们很不幸,但是,他们根本不懂我心里的难过。”
“他们要是懂了,就不再不幸了――慢慢來吧,我俩的工作名称不一样,但性质是相同的,我们都是清洁工,精神的清洁工。”作家说,“这个工作很关键,本來是搞清洁的,如果成了污染源,那危害就更大了,所以啊,干我们这些行当首先要作好自身的保洁工作哦。”
等到豆花和蘸水都端上桌,作家说,“可不能就这样招待你,你妈知道了会嫌我太小气。”她抽紧鼻子嗅了嗅,说,“老板,这附近哪一家在卖卤菜?”
老板过來说:“好几家呢,你要买哪家的?”
“捡好的买吧,你看哪家味道好……”
“那就‘老陈卤’吧,”老板应声说,“二位喜欢猪头、猪蹄还是卤鸭子?要多少?”
作家用询问的眼光瞧着佳卉,佳卉说:“一定要买的话,就來半个卤鸭子吧。”
“‘老陈卤’,‘老陈卤’,”等卤鸭子上來了,作家并不下箸,而是嗅着卤菜的气味喃喃自语。
“这个‘老陈卤’卖了多少年卤菜了?”她忽然问老板。
“不太清楚,我们在这里开店才两年,只知道那家的卤菜名气最大。”老板看上去和佳卉的年龄差不多。
“怎么,你和‘老陈卤’有什么瓜葛吗?”佳卉问。
“不是,这个名字很早以前就刻在我大脑皮质上了,我沒有办法忘掉――我爷爷就是叫着它的名字过世的。”作家有点感伤。
“你爷爷为什么要叫‘老陈卤’的名字?他什么时候过世的?”佳卉很奇怪。
“唉,应该是六零年的冬天吧,那时候我还小,时间记得不是很准确。”作家说,“反正是三年粮食关的时候――我爷爷很高大,和你爸爸的个头差不多。他身体好,食量大,粮食关特别难熬。他自己是中医,还知道怎样调养,但是,到了沒钱沒粮的时候,仅有知识和方法又能管什么用呢?吃野菜,吃树皮,还吃过一种白色的泥巴,最后得了水肿病,大腿肿得像水桶,手指轻轻往下一戳就是一个深坑儿,半天都长不上來。”
“他熬不过去了,昏迷了好几天,后來忽然清醒了,叫我奶奶说;‘我要吃卤肉,要‘老陈卤’的!’”
奶奶说:“又说胡话了,哪里來的卤肉?饭都沒得吃,谁家还有卤肉卖啊?”
爷爷急了,说:“你不要骗我,我闻到卤肉的香气了!――是‘老陈卤’的!你不要舍不得,我就吃这一回,吃了病就好了!”
奶奶说:“你糊涂呢,不要说沒有卤肉卖,就是有卖的,也是公私合营的,‘老陈卤’的招牌是解放前的了,你到哪里去找啊你?”
爷爷不干,他说:“骗人,骗人!我明明闻到香气了,就从前街口传过來的,你们还骗我!你们看我不中用了,就不给我吃。我吃了病就好了,病好了我就能挣钱了――你给我买啊!”
奶奶身体虚弱,沒有精神多说话,看他要坚持,也就不管他了。爷爷看沒人理他,就挣扎着想自己爬起來,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沒有。他只好躺在那里反反复复的念叨:“‘老陈卤’,给我买‘老陈卤’,我闻到卤肉香气了,你们不要骗我――”
“我爷爷那是回光返照,当天晚上他就过世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还是要吃‘老陈卤’。”作家悲伤的说,“那时候我小,觉得爷爷很老很老,现在想一想,其实还不足六十岁,放到现在还不能算是资格的老年人呢。”
佳卉不知道该说什么,作家自己又接着往下说:“我爷爷是个很好的中医,悬壶济世,当时很有些名气。我还记得有一次他把一个盲童的眼睛治好了,那孩子看上去可能十二三岁吧,被他家人领着,到我们院子里來给我爷爷磕头。那一家人感恩戴德的样子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那时觉得我爷爷真是了不起。”作家对着自己的记忆微微一笑,“我记得他们还牵來一头羊,死活要送给我爷爷,我爷爷坚决不收,在院里争执了好一会儿,最后爷爷还是让那家人把羊赶回去了。我们这帮孩子都气哭了,谁都埋怨爷爷,大家都想和那只羊玩。”
“你爷爷多好啊!”佳卉说,“现在的医生可不会推辞的,他们巴不得把你的腰包掏干净。”
“是啊,你看现在多少医患纠纷,就为着一个‘钱’字。居然还有伤风感冒医出上万元药费的天价,简直匪夷所思!”
“生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佳卉接过去说。
“您二位还觉得新鲜是吧?你们不知道早就有人说,现在的人不但是活不起,还死不起呢――火葬场独家经营,把你敲够!”老板笑嘻嘻的从旁幽默一句。
两人对老板笑笑算是应和,作家又掉过头來对佳卉说:“对了,我爷爷留下好多医书,家里沒人继承他的行当,那些书就堆在楼板上。后來你爸自学中医,來要了好多去。剩下的在文革初期‘破四旧’的时候,被挨家挨户搜查的红卫兵一把火烧了,真是可惜!”
“我爸学过中医?他做过医生吗?”佳卉问。
“沒有正式行业,他又沒有行医许可证,他只是私下帮人看病开处方,别人照着方子到中药铺配药,效果很不错,慕名找他的人还不少。他不收费,那些人愿意给他什么他就收什么,给多少就收多少,不给他也不要――那应当是在和你妈离婚后,他整天泡病不去挑粪,关在屋里自学医术。我想或许他希望另外开辟一条生路,向你妈证明自己。”作家环顾了一下四周,觉得说话不太方便,就收了口。
午饭后,两人顺着江岸散了一会儿步,天南海北地聊了些闲话,然后在绿化区找了个清静的角落坐下來,作家又续上了佳卉父母的话題。
“你爸成天泡病,单位上的人已经很不满了,说他逃避劳动改造,思想意识有严重问題,革命领导多次对他训话,沒有效果。你爸给人开处方,刚开始还是秘密的,后來传开了,这可严重了。革命领导说:‘既然能开处方,就说明根本沒病。沒病泡病,不服从国家分配去挑粪,是公然和革命对抗!什么人才和革命对抗?肯定是反革命分子了!对反革命分子应该怎么办,就是要把它斗倒斗臭,让它臭不可闻,再踏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
“接下來就是大大小小的批斗会,三天两头的不得消停。你爸最怕的是游街,就是在胸膛上吊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坏分子某某某’或者‘反革命某某某’,再在你的名字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黑叉。这些还不算,还要你自己敲着铜锣,一边敲一边喊:我是坏分子某某某,我做了什么什么坏事,我罪该万死,我死有余辜,我死了喂狗,狗都不吃这样一些自辱的话。你爸最怕的是被你妈看到,但是那些人当然知道他的心理,他们就是要强迫他低头,所以他们偏偏要多走那条街,还要他喊得特别高声,喊不大声说明他思想上对革命专政还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就还要加大对他的批斗力度。”
“这样折腾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批斗下來,你爸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把仅有的两床被褥夹在腋下,出了后门,使劲地把它们抛到长江里去。那时正是冬天,晚上那两父子什么御寒的东西都沒有,你爸就整夜的唱歌――其实不是唱,是吼叫――就那么几首革命歌曲,颠來倒去的吼,吼得來全院子的人都睡不着觉。到天亮的时候,那声音全嘶哑了,听得出來嗓子都充血了,还是在吼。那以后,大家就说他疯了。”
佳卉低下头,作家轻声问她:“还要听吗?”
佳卉抬起头來,看定作家,坚决地说:“要!我要听你知道的一切,我一定要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