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庙堂下,一潭死水全然人浮于事的雒阳官吏们,因为相国董卓意志的鞭策与驱使,迅速但低效地逐渐恢复工作。

    武库当中的军械,粮仓里的粮食,京畿周遭的战略物资不断有条不紊开始调度之际,一封来自相国董卓手书的信件,亦是摆在督军汜水的贾诩案上。

    “蜚鸟尽,所以良弓藏;狡兔死,因而走狗烹。像这些个浅薄的道理,就连我这种来自凉州的粗鄙武夫,都是心知肚明。怎么郎中令你就是不懂呢?”

    胡轸阴阳怪气的声音,便是在贾诩读完信时,恰到好处地飘荡在空气当中。伴随着帅帐的帐帘被其掀开,一张堆积满满讥嘲的面庞,出现在抬眼贾诩的视线正中央。

    “我说郎中令,你这般精于算计,将什么都给算到。怎么偏偏就漏算董相国的心,究竟有多黑呢?”

    迎着贾诩不喜不悲的视线,胡轸信步走近帅案。他低下头摆出夸张模样,仔仔细细地审视一番案上摊开的信,良久啧啧嘴,一副惋惜的口吻摇头感慨地说“郎中令运筹帷幄之中,挖出深坑让华雄活活摔死,也让李蒙摔成重伤。

    只可惜,结局却是我胡轸仍旧能任两千石的高官,但你却要从郎中令,跌落成为一个无权无势只能皓首穷经的博士。”

    杀鸡的意义,全然在于儆猴,而非是必须要杀鸡,更不是需要将鸡赶尽杀绝。是以,当凉、并将领们揣测胡轸遭殃的内幕,进而战战兢兢之际,董卓自然也不会对胡轸落井下石,以免刺激这些构筑他权柄的基础。

    甚至因为需要安抚胡轸,并且也是向凉、并将领们显示自己宽宏大量的胸襟,董卓还去信表示,会在事后择机将胡轸擢升至九卿的卫尉。

    “死灰,都会复燃吗?”一副木然神态的贾诩,旁观着胡轸自导自演的炫耀与发泄,嘴里开始自言自语说些胡轸并不能听懂的晦涩言语“果然只要还是人,总归是会对行动,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我也不例外。”

    “只是人做出的每个选择,究竟是否正确,想来也不是仍旧置身在迷局当中的现在的自己,所能够判断的。”

    施施然站起身,全然将胡轸视作无物的贾诩,越过咬牙切齿的胡轸,并且在他恨恨的目光中,信步前行离开帅帐。留下心气不畅的胡轸,在帅帐当中反复地摔砸发泄。

    优哉游哉,漫步离营。不远处,送唐荇归来的何翼,匆匆趋步迎接。

    “昨日忘记询问,不知王妃如何?”

    “破虏将军击溃李蒙、胡轸两部,立即点亲兵一百护送王妃返回颍川。”

    “总算是…做些好事吧。”哂然一笑间,贾诩拍拍何翼的肩膀说“走吧,回雒阳,去见郭嘉。”

    “诺。”

    来时匆匆,去时亦是匆匆。

    平静地坐上何翼提前准备好的马车,身外无物的贾诩,毫无眷恋地离开汜水,启程返回雒阳。

    置身在颠簸旅途中的贾诩已经确信,无论是他月前抵达汜水营地,被要求去撕扯下胡轸的羽翼,进而削弱前线的守备;亦或是此番回归雒阳,总览迁都的各项事宜。所有的事情的背后,都有着相同的名字,郭嘉。

    “胡轸视我为仇寇,只是他始终不曾明白,他心中虚妄的野心,究竟是因谁而生,又是因谁最终烟消云散。当真是可笑、可怜,几近如我。”

    载着贾诩的马车,顺利通过虎牢关,车中的贾诩望着雄关,不悲不喜地说“奉孝,你搅弄的风云,究竟意欲何为?”

    “就让我拭目以待吧…”

    棋子,也有着棋子的好处。听凭摆布,不需要自己耗费心神,正适合身心俱疲的贾诩。

    一辆马车的归去,换回的是数万虎狼之师的集结、前进。

    就在完成集结的凉、并三万步骑,在相国董卓的亲自率领下,气势汹汹地进驻虎牢关之际。利用华雄对酸枣的突袭造成的影响,在袁绍的居中协调下,关东大多数诸侯总算是完成暂时的妥协。

    登坛、歃血、盟誓。酸枣反董联军在盟主袁绍的号令下,集结军队自多路齐出,只花费半个月的功夫,便是会师在虎牢关下。

    虎牢关上,相国董卓;虎牢关下,盟主袁绍。王与王的对峙,似乎意味着决战,一触即发。

    然而,却也仅仅止步于似乎。

    随着一众诸侯,齐齐抵达前线,无数的流言蜚语,已经不可遏制地传播。当无数人知晓,只要反董联军染指虎牢关,威胁到董卓的安危,袁隗与袁氏一众宗族,都将命丧黄泉时。集结在虎牢关下,试图发起最后总攻的八万联军,一时间彻底偃旗息鼓。

    虎牢关外围,酸枣反董诸侯联军大营。

    一场有关踌躇不能前的联军,将要何去何从的会商,正在展开。然而因为事涉盟主袁绍、后将军袁术,以及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因而众人均是三缄其口,不敢随意言语。

    “盟主。”左顾而右盼,破虏将军孙坚最终率先打破沉默,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等八万雄兵,顿兵于关下,每日所耗费的钱粮,都将是不可胜数之数。

    何况,我等长久僵持,不断地调用民夫输粮,势必将影响到春种秋收。中原百废,河北凋零,只怕长此以往,我等将难以为继,终要落一个不败而自败的结局。”

    旃然河一役的经过,无论是孙坚,还是鲍信都不会提及唐荇、贾诩之事,功劳也自然而然由他们两人均分。藉由此役带来的威望,使得原本只是袁术附庸的孙坚,终于堂堂正正在诸侯中获得一席之地。

    “文台的深谋远虑,也是我最担心的事情。”

    董卓不顾颜面,破坏规矩的威胁,算是击中对名望最是重视的袁绍的七寸。完全将愁苦与纠结写在脸上的袁绍,无可奈何地说“然则,董贼其人,从来不会顾及礼义廉耻。他既然放出风声,以太傅和太傅家人的性命要挟我等。倘若我等挥军攻击虎牢关,只怕太傅是凶多吉少……”

    “董贼之谋,着实阴损狠毒。”陈留太守张邈不无感慨地说“就算盟主愿意舍家为国,但太傅因此遭逢不幸,我等亦将背负一个逼迫盟主,行不孝之事的骂名…”

    在场的一众诸侯们,之所以不敢鼓动袁绍,忽略董卓的要挟进攻虎牢关。一是因为他们全明白,袁绍不可能放弃自己逐鹿天下的重要资本名望,也就不可能放弃孝。二则是因为,他们中也没有人愿意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

    “难道…”济北相鲍信捏紧拳头。他的脑海反复回荡着,因为袁绍的优柔寡断,以及妥协退让,导致董卓称霸雒阳的画面。眉梢全然凝在一块,他不甘心地一拳砸在案上道“战不能战,拖又拖不起。难道我等就这么罢兵各自归去,沦为天下的笑柄吗?”

    鲍信的话语,短时间内引发周遭的纷纷议论。如果联军真如他所言,这么虎头蛇尾地各自散去,只怕不单单是沦为天下的笑柄这么简单,更有着被董卓秋后逐一算账的风险。

    对未来的惊惧,渐渐开始令一众诸侯心中的天平倾斜。就在他们左顾右盼间,犹豫是否一同劝诫袁绍之际,代表冀州牧韩馥参加会盟的耿武,忽然开口说道“董贼有恃无恐,盖因太傅在其手中,而太傅的两位侄儿参加会盟,甚至一人担任盟主。不是吗?”

    “耿长史,此言何意?”

    今番代表后将军袁术,合兵于虎牢关下的人,仍旧是韩胤。他在听完耿武意有所指的话语之后,立即是出言接下话茬。

    只是看似质问的言辞下,韩胤的表情全然没有愤愤不平,只因他已经听出耿武的言外之意。

    “我啊,只是在陈述一个基本事实,仅此而已。”耿武瞟眼袁绍,丝毫不介意来自盟主透着凛冽杀意的眼神警告,淡然自若地说“董贼以太傅要挟我等,只因盟主是袁太守。倘若袁太守以及后将军退出盟约,董贼的阳谋也就不攻自破。诸公以为呢?”

    耿武言谈间,称呼袁绍为袁太守,而非袁绍自号的所谓车骑将军。这番言语的挑衅意味,全然已经跃然于简上,不可谓不足。

    何况,耿武此番言语中暗藏的意思,乃是要袁绍以天下大局为重,请他主动退出反董联军。

    “大胆狂徒!”一声爆喝中,韩胤拍案而起,他道“我主袁术,或能因忠孝不能两全,舍忠而取孝,退避国贼。然盟主身负天下之望,总览英雄,如何能因董贼一言,而弃天下英豪不顾呢?!”

    “请盟主三思,勿要听信谗言!”

    韩胤一番义正辞严的斥责,仿佛他的主公并非是远在鲁阳坐观局势变化的袁术,反而是眼前隐忍未曾言语的袁绍。

    然而任谁都能听明白,韩胤的这一番话,看似是在斥责耿武,实则是夹枪带棒,意在逼迫袁绍就范。

    事实上,就在耿武刚刚开口之初,韩胤就意识到,或许机会到来。因为耿武的言谈间,虽然袁术与袁绍,都属于需要退出联盟避嫌。但相较盟主袁绍的损失,本就因为争夺盟主失败,选择坐观局势变化的袁术,并不会因此产生什么实质的损失。

    韩胤相信,如果是他的主公袁术在这里,他将做出的选择必然是“深明大义”地主动退出。并藉由自己的退出,逼迫袁绍就范。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袁术主动退出反董卓联盟,但其兄弟袁绍却恋栈盟主之位不去,同时也顾忌袁隗而不敢进攻虎牢关。

    如此一来,这位身负天下之望的圣人,将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在士林与百姓的口口相传众口铄金中,成为一个舍不得权柄的沽名钓誉之徒。

    又或者,当袁术主动退出反董卓联盟之后,身为盟主的袁绍,咬牙挥兵攻打虎牢关。那么只要董卓依期言,诛杀袁隗一族,则贪图名利是以枉顾孝道的骂名,将永远地萦绕在袁绍的头顶。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主动退出的袁术,将成为孝之典型。

    归根结底,酸枣反董联军来势汹汹,无论盟主是谁,在天下人眼中,胜利已是必然。袁绍恋栈不去,不会被视作是为国尽忠,只会被视作贪图名利。

    海内的声望,以及百姓们的看法。这些,或许对董卓等人而言,全然都是一文不值。但对袁氏兄弟,特别是袁绍而言,这些光环是他们的根基,较之黄金还要贵重百倍、千倍。

    “他们…”默然不语的袁绍,心中暗暗计较。

    任由着耿武、韩胤,在眼前这么一唱一和,将自己推进左右为难的被动境遇。业已被逼至墙角的袁绍,其实非常疑惑一点,耿武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将矛头对准自己。

    袁绍不清楚,耿武究竟是被袁术收买,还是他本身对自己就存着敌意。

    又或者,是远在冀州,一直兢兢业业负责粮食供应的韩馥的心中,已经生出异心。

    “容我三思…”

    局势的扑朔迷离,使得袁绍不敢擅自决断。而在他凝重的话语中,陷入僵局的商议,也就这般草草落幕。

    各怀心思的一众诸侯,离席之际频繁地交头接耳。交换完各自意见的他们,不多时各自归营。

    耿武今日会中的言语,已经替先前因两害必取其一而左右为难的诸侯们,开辟出一条较为两全其美的道路——以孝的名义,逼迫袁绍退出联军,进而指挥联军攻克虎牢关,诛杀国贼董卓。

    如此一来,他们既可以诛除董卓,免除后患,也不用背负逼迫盟主,行不孝之事的骂名。

    若说唯一的缺点,大抵就是剥夺袁绍赚取名望的机会,会招致袁绍的忌恨。然而世上之事,终究是法不责众。何况袁绍还需要他们的襄助,共同压制、抗衡南阳虎视眈眈的袁术。

    甚至袁绍真的因怒而失去理智,他们单独的势力,或许无法正面与袁绍抗衡。但若因此事摒弃前嫌,拧成一股绳,也未必就不能与袁绍隔黄河分庭抗礼。

章节目录

在希望的汉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悠悠青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悠悠青荇并收藏在希望的汉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