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罗醒了独自来到了师傅所在的小亭子。
李伯驹仍然是背着手在晒太阳。
“师傅您喝茶。”
“嗯,现在的状态还不错,没有早也没有晚。说说吧,你这几天都看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我这几天看的,都是经过岁月磨砺和积淀的已经定型的老人。这应该看的是时间。由后往前看,由浅入深的开始。”
“都知道看时间了?是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你看出什么来了?”
“学生鲁钝,只是自己的一点儿小心思。如果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您再指正。这些已近暮年的老人观察起来比较容易,用您的话讲就是已经定型了。我发现了几点有意思的地方,越是年轻时经历过坎坷的人,老了以后就越是从容。这是见识的积累,后期受习气、秉性的影响不大。不是没了棱角,而是见识的多了也就淡然了。
还有就是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气质。却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习惯。而且习惯很难隐藏,总会在不经意之间表露。情绪会带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可以反映出最真实的情绪。如果一个人习惯的肢体语言和情绪不符,那么它所表述的真实意图就要有待商榷。
再有就是,我慢慢发觉自己观察这些阅历丰富的人很吃力。因为自己的见识、阅历和他们并不对等,我的积累太少了。在这种不对等的条件下尝试着去分析,会产生您所说的不必要的误区。从而最终影响我的判断。”
李伯驹慢慢的转过身,上下打量着罗醒了。点了点头。
“不错,有长进。没有拘泥于师傅给你划的小圈子。看任何事物只有跳到圈子外,才能客观公正的去判断。这点你做的很不错。那你再说说,你这几天看的这些老人里谁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最高?”
“我想应该是崇大爷。虽然年轻时家道中落,但那时他所接触的人和事的层次还是比较高端的,和所谓的“贵族”也沾点边儿。所以见识和修养应该属于较高的档次,现在的爱好虽然有些另类,但他在目前周围的圈子里还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李伯驹摇头。
“难道是合唱团的指挥徐大爷?”
“说说。”李伯驹点头。
“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呀?其实从一开始您给我定观察规矩的时候,我就发现您并没有禁止我去和大爷们聊天儿。也就是没有禁止我去打听他们的个人经历。所以我觉得今天的考试应该是有答案的。
如果我判断的答案是错误的,那就证明我观察的还是不够仔细。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就是见识和阅历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我和徐大爷聊过,他只是音乐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虽然职称是教授,但那也只能证明他的学历比较高。他没有出国进修的经历,也不是音乐世家,只能说文化素养比较高。在见识和阅历方面我觉得还是有局限性。因此我还是觉得崇大爷的综合素养比徐大爷高。”
“你说的不错。你的见识、阅历的确局限了你的思维,但你的观察同样不够仔细。你只注意到了徐老头儿的穿着打扮很整洁,一丝不苟。但你发现没有,徐老头儿每隔三天都会理发和修面。有这种老礼儿和老习惯的人,曾经的家世绝对不简单。
修面不是洁面,修面有一套很繁琐的工序。热敷、紧皮、修眉、洁五孔,是一种很奢侈的老习惯。你再看他的皮鞋,样式是很复古的布洛克风格。虽然没有你们年轻人喜好的标牌,但是是纯手工的。
这种雕花的布洛克风格皮鞋的鞋头很硬,脚弓处有支撑的弹性垫板。走不了长路,长距离行走会磨损脚趾表皮和侧缘。但适合长时间的站立而不累。符合他的职业习惯。
而他回去的时候会换成软底的皮鞋。这么热的天依然只穿皮鞋和深色袜子,裤腿儿从不露脚踝。到现在这个阶段依然能保持奢侈的习惯和刻板的规矩,你说他的见识、阅历和家世能差吗?崇大爷的素质和他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
罗醒了在低头回忆着师傅说的这些细节,默默地思索着。
“既然说到了见识和阅历,那你再说说这些人里谁的见识阅历最丰富。”
“徐大爷?”罗醒了有些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李伯驹摇头。
罗醒了挠头。
“看不出来?您指点。”
“看来不只是你心急了,我也着急了。这么几天又能学什么。”李伯驹继续摇头、叹气。
看着师傅的样子,罗醒了脑海里突然划过一道亮光。阅历多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动作习惯,在罗醒了认识的这群大爷里面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师傅,那我试着分析一下。我觉得下象棋的苏大爷,有可能是见识阅历最丰富的人。具体的我说不出来,就是一种感觉。他的动作习惯和平常人不大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也说不出。反正感觉就是很别扭,怪怪的。”
“噢?说说看,哪里不一样?”李伯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罗醒了在脑海里仔细回忆着苏大爷的言谈举止,没有留意到师傅的眼神变化。
“苏大爷走路习惯溜边儿,无论路的宽窄、周围有没有人都溜边儿。上身走路板得很直,腿脚儿并没有不灵活的地方。走路不看脚下却能随高就低,走路的姿势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苏大爷还习惯摸索东西。不只是摸索,神情专注时还经常无意识的抓紧周围的固定物。好像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性格却又很豁达随和。我没有问过他的职业,好像他曾经也没有什么职业。他的受教育程度好像不高,可是却会说英语。会不会书写不知道,但是发音的腔调儿很标准。
还会借用一些俚语,高兴或生气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蹦出一两句。现在仔细想来的确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受教育程度不高还会流利的英语,并且有意无意的隐晦自己的职业,难道以前的职业是汉奸?”
“哈哈~~”李伯驹笑得很开心。
“汉奸还有职业的?不过你观察的还算仔细,我收回刚才的话。那么这些习惯特点结合起来,你还分析不出来他的职业吗?苏老头还是个左撇子,但左右手的关节一样很粗大。年龄大了以后虽然肌肉变得松弛了,但以前肯定很发达。
肩膀很宽,脸色也和常年户外劳作的人有些差别,颜色晦暗且并不油光。你再想想?体力劳动者,风吹日晒、没什么文化却会外语。走路看似头重脚轻还爱摸索东西。。。”
“苏大爷以前是海员!跑货轮的海员,还是外籍货轮,所以见识阅历较多。而且时间应该是在解放前,因此他现在才不愿意提起自己的职业。”
“不错,老海员已经不多了。在北方就更难见到,你能想到也算是有点见识。”
“承蒙师傅夸赞,那您看今天的考试是不是就算过了?”罗醒了又开始习惯性的顺杆儿爬。
“考试算过了。不过“看”的练习还要继续。这里的人员成份比较固定,基本都是二环以里的常住居民,从事的职业也都不复杂。过两天你去大钟寺的农贸市场,那里山南海北的人都有。带上胖子和疯子一起去。后续的我会安排你去市区的几个刑警队,跟着他们一起出几次任务。还是以看为主,早些积累点经验。”
“是,师傅。那我继续去看大爷大妈了。”
“慢走,不送。”
李伯驹仍然是背着手在晒太阳。
“师傅您喝茶。”
“嗯,现在的状态还不错,没有早也没有晚。说说吧,你这几天都看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我这几天看的,都是经过岁月磨砺和积淀的已经定型的老人。这应该看的是时间。由后往前看,由浅入深的开始。”
“都知道看时间了?是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你看出什么来了?”
“学生鲁钝,只是自己的一点儿小心思。如果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您再指正。这些已近暮年的老人观察起来比较容易,用您的话讲就是已经定型了。我发现了几点有意思的地方,越是年轻时经历过坎坷的人,老了以后就越是从容。这是见识的积累,后期受习气、秉性的影响不大。不是没了棱角,而是见识的多了也就淡然了。
还有就是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气质。却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习惯。而且习惯很难隐藏,总会在不经意之间表露。情绪会带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可以反映出最真实的情绪。如果一个人习惯的肢体语言和情绪不符,那么它所表述的真实意图就要有待商榷。
再有就是,我慢慢发觉自己观察这些阅历丰富的人很吃力。因为自己的见识、阅历和他们并不对等,我的积累太少了。在这种不对等的条件下尝试着去分析,会产生您所说的不必要的误区。从而最终影响我的判断。”
李伯驹慢慢的转过身,上下打量着罗醒了。点了点头。
“不错,有长进。没有拘泥于师傅给你划的小圈子。看任何事物只有跳到圈子外,才能客观公正的去判断。这点你做的很不错。那你再说说,你这几天看的这些老人里谁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最高?”
“我想应该是崇大爷。虽然年轻时家道中落,但那时他所接触的人和事的层次还是比较高端的,和所谓的“贵族”也沾点边儿。所以见识和修养应该属于较高的档次,现在的爱好虽然有些另类,但他在目前周围的圈子里还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李伯驹摇头。
“难道是合唱团的指挥徐大爷?”
“说说。”李伯驹点头。
“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呀?其实从一开始您给我定观察规矩的时候,我就发现您并没有禁止我去和大爷们聊天儿。也就是没有禁止我去打听他们的个人经历。所以我觉得今天的考试应该是有答案的。
如果我判断的答案是错误的,那就证明我观察的还是不够仔细。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就是见识和阅历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我和徐大爷聊过,他只是音乐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虽然职称是教授,但那也只能证明他的学历比较高。他没有出国进修的经历,也不是音乐世家,只能说文化素养比较高。在见识和阅历方面我觉得还是有局限性。因此我还是觉得崇大爷的综合素养比徐大爷高。”
“你说的不错。你的见识、阅历的确局限了你的思维,但你的观察同样不够仔细。你只注意到了徐老头儿的穿着打扮很整洁,一丝不苟。但你发现没有,徐老头儿每隔三天都会理发和修面。有这种老礼儿和老习惯的人,曾经的家世绝对不简单。
修面不是洁面,修面有一套很繁琐的工序。热敷、紧皮、修眉、洁五孔,是一种很奢侈的老习惯。你再看他的皮鞋,样式是很复古的布洛克风格。虽然没有你们年轻人喜好的标牌,但是是纯手工的。
这种雕花的布洛克风格皮鞋的鞋头很硬,脚弓处有支撑的弹性垫板。走不了长路,长距离行走会磨损脚趾表皮和侧缘。但适合长时间的站立而不累。符合他的职业习惯。
而他回去的时候会换成软底的皮鞋。这么热的天依然只穿皮鞋和深色袜子,裤腿儿从不露脚踝。到现在这个阶段依然能保持奢侈的习惯和刻板的规矩,你说他的见识、阅历和家世能差吗?崇大爷的素质和他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
罗醒了在低头回忆着师傅说的这些细节,默默地思索着。
“既然说到了见识和阅历,那你再说说这些人里谁的见识阅历最丰富。”
“徐大爷?”罗醒了有些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李伯驹摇头。
罗醒了挠头。
“看不出来?您指点。”
“看来不只是你心急了,我也着急了。这么几天又能学什么。”李伯驹继续摇头、叹气。
看着师傅的样子,罗醒了脑海里突然划过一道亮光。阅历多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动作习惯,在罗醒了认识的这群大爷里面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师傅,那我试着分析一下。我觉得下象棋的苏大爷,有可能是见识阅历最丰富的人。具体的我说不出来,就是一种感觉。他的动作习惯和平常人不大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也说不出。反正感觉就是很别扭,怪怪的。”
“噢?说说看,哪里不一样?”李伯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罗醒了在脑海里仔细回忆着苏大爷的言谈举止,没有留意到师傅的眼神变化。
“苏大爷走路习惯溜边儿,无论路的宽窄、周围有没有人都溜边儿。上身走路板得很直,腿脚儿并没有不灵活的地方。走路不看脚下却能随高就低,走路的姿势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苏大爷还习惯摸索东西。不只是摸索,神情专注时还经常无意识的抓紧周围的固定物。好像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性格却又很豁达随和。我没有问过他的职业,好像他曾经也没有什么职业。他的受教育程度好像不高,可是却会说英语。会不会书写不知道,但是发音的腔调儿很标准。
还会借用一些俚语,高兴或生气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蹦出一两句。现在仔细想来的确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受教育程度不高还会流利的英语,并且有意无意的隐晦自己的职业,难道以前的职业是汉奸?”
“哈哈~~”李伯驹笑得很开心。
“汉奸还有职业的?不过你观察的还算仔细,我收回刚才的话。那么这些习惯特点结合起来,你还分析不出来他的职业吗?苏老头还是个左撇子,但左右手的关节一样很粗大。年龄大了以后虽然肌肉变得松弛了,但以前肯定很发达。
肩膀很宽,脸色也和常年户外劳作的人有些差别,颜色晦暗且并不油光。你再想想?体力劳动者,风吹日晒、没什么文化却会外语。走路看似头重脚轻还爱摸索东西。。。”
“苏大爷以前是海员!跑货轮的海员,还是外籍货轮,所以见识阅历较多。而且时间应该是在解放前,因此他现在才不愿意提起自己的职业。”
“不错,老海员已经不多了。在北方就更难见到,你能想到也算是有点见识。”
“承蒙师傅夸赞,那您看今天的考试是不是就算过了?”罗醒了又开始习惯性的顺杆儿爬。
“考试算过了。不过“看”的练习还要继续。这里的人员成份比较固定,基本都是二环以里的常住居民,从事的职业也都不复杂。过两天你去大钟寺的农贸市场,那里山南海北的人都有。带上胖子和疯子一起去。后续的我会安排你去市区的几个刑警队,跟着他们一起出几次任务。还是以看为主,早些积累点经验。”
“是,师傅。那我继续去看大爷大妈了。”
“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