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可是在说降兵之事?”
甘辉点了点头。
“临阵换将难以指挥,但不临阵换将,可能将就临阵换边了?”
“主公,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看上去解决办法很多,其实说到底就两个选择,一,想办法砍了这些人的脑袋,二,不砍他们的脑袋,堵投降大明的他们为了大明去死。”
文士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主公,吾有上下两策,主公要先听哪策?”
“先听下策吧。”
“此地距离扬州还有百里左右,先找个机会把千总以上的军将全部砍了脑壳,随后从亲兵里面空降人,搬银子封赏那边听话的,再…不过只有两日时间,若是在之前,或许还好去做。”
甘辉一脸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的幽怨表情:“那,上册呢?”
“上策,就是让咱们手上这些可靠的老闽兵,提前同东虏接战!”
“啊?”甘辉脑子一懵:五六千人和对面最少上万人死杠,怎么感觉自己在送死?
“此战,并非要大获全胜,歼敌一营,只需要找软柿子,取得数十个首级,就能够震慑一下身后可能投敌的降军。”
“嗯…”甘辉点了点头。
“要是失败,主公就得早做打算了。”
早做打算,就是要么领着一群前清军投降清军,要么丢掉后面的火药桶在平原上撒腿就跑。甘辉很清楚应该在这两个之间选择什么。无论是对于大明(或者说是郑家)的忠诚,还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他都应该选择跑路。
当天中午,甘辉选择了提前扎营,再次点验各部兵马。一反常态的是,负责点验的亲信对于甘辉的嫡系部队严格,而对于降军却只是例行公事。
“六个千总队,其中第一个千总队下有五个把总队,合计八百七十二人,计有五十支燧发铳,一百三十一支鸟铳,其余杂铳等四十七支,虎蹲炮四门,步弓九十七张,长矛四百五十支……”
“第二千总队下有六个把总队,合计九百九十五人,计有一百二十五支鸟铳,五十七支杂铳…”
“第三千总队下有…”
“合计五千七百七十人,其中火铳手一千三百四十人,,弓箭手九百一十七人,其余皆为肉搏之长矛,刀盾手。”
甘辉沉吟半刻,“让各千总队把自己所辖的燧发铳手都调过来,吾亲自统领。”这五千多人是甘辉手中的底牌,因此可以做出这种听调也听宣的行动。
三百名燧发铳手拄着长长的火铳,按照各自的编制站在空地上,见到满身反光被人簇拥的甘辉,即使没见过他的士兵也能猜到他是谁,一齐在旗哨官的带领下行了军礼。
甘辉还了礼示意他们起来,挑了几个人问了问,看了看,又随手拿起一只士兵的燧发铳。铳管上没有铜箍之类的东西,后侧的机匣也很干净---一点也没有那种陈年火药味儿。
“此铳是在南京开拔之前军中发与你的,还是之后?”甘辉西征之时也曾令随军工匠把鸟铳改成燧发铳,但每日扎营不断行军,加之工匠水平不足,成果并不很多。
“回将军,是南京时候发的。”
拍了拍小兵的肩膀,甘辉又找了另一只命工匠自改的燧发铳,光从外观来看,甘辉都感到了强烈的差异:且不说鸟铳和燧发铳的重量均匀与否,光是残留的火绳口的味道就有些呛人。仔细看去,上面竟然还有漏气的缝隙。
甘辉暴跳如雷,有缝隙就说明放铳的时候射程会缩小,燧发铳相比鸟铳的优点除了射速便是封闭火绳口所增加的威力,这岂不是坑人么?要是放铳起来,南京造的能打四十步,自己造的只能打三十步,那岂不是还得重新编制?重新编制,打乱了原有编制的兵士,哪有原来那么得心应手?
军中的工匠被膀大腰圆的亲兵拎小鸡一样拖到了甘辉面前。
“让汝等改造鸟铳为燧发铳,燧发铳后面是不开口的,汝等却留了这么个砂眼,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面对手握在刀柄上的亲兵,工匠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叩头:“小的们能不上阵打仗就吃饱饭,哪敢偷工减料,只是那些铁料都不堪用,小的们再怎么省,也没法堵住这里。”
甘辉转了转眼珠,自有亲兵去抓军需官。只见那工匠说道,“小的请拿一只原本的和改装的铳对比。”
从后面拆开铳管,就能看到两根铳管的击发机构,很明显,自改的在铁料上面远远不如南京所用的,偷工减料想来毋庸置疑。
“那汝做了这么久,就没有想过来申告?”
“工匠是贱籍,若不是将军问罪我们,我们哪里能见到将军,同咱们打交道的那个军爷以外,咱们谁都不认识,哪里去告?”
甘辉又问现在还能改几只,得到的结果是铁料用完了,没法再改。无奈,甘辉只好接受这个痛苦的现实,他也忘了之前来这是干什么的,低着头往回走。
然而,甘辉不能改变自己手下鸟铳兵的击发率,却能够改变那个食铁兽的命运,血淋淋的人头被撒上石灰,传首各营。
起了这么一番波折,军队再次开拔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这六个千总队就吃了干粮,喝了水先开拔了。等到后面的降军被叫骂着拖起来的时候,他们看到的,只有前方挖过灶坑的一片空地。
此时大军一日行军大约四五十里,甘辉带着这五千多人略高于这个平均速度,只用了半日,先锋斥候就接触到了清军。
连续派出了两拨斥候,大概确定了清军所在的位置,甘辉命令全军转换阵型。
各级军官的旗帜不断挥舞,打出各种各样的信号。按照部署,甘辉摆了一个变形的品字型方阵:上面一个口略窄,下面两个口略长。上面那个略窄的口前方由单独的燧发铳与殿后的长矛手组成。而后面两个略长的口也是同样的排列方式,只是前头排列的是鸟铳手和弓箭手。
在甘辉的设想中,前面那个略窄的口在发射了一轮过后突然加快发射速度,引导清军试图从两侧突破----随后被两个长口里的长矛阵打出反冲击。如果不拿出三倍的鸟铳,那么清军中军就会被打的很惨,而在战场上做出这种微操,难度无异于无保护状态下走钢丝。
而如果清军真的大费周章做出这种操作,甘辉觉得只要命令后面两个品跟上来就可以了,用鸟铳轰击已经缺乏鸟铳的清军两翼。
至于清军骑兵的优势,后面两个拉长的口本身就构成了较长的纵深,给了自家骑兵足够的空间用于周旋。虽说没有必然的胜利,但只要胜算很高就可以做。
骑兵,并不能正面冲击训练有素的步兵阵型。只要保护好侧翼,清军骑兵就只能拿着玩具一样的弓在几步的距离上玩骑射。又或者直接下马充当骑马步兵对射。可清军大量装备的重箭飞的并不很远,足够近的距离上则会被当成近在眼前的靶子……
甘辉略显自信的认为,即使自己的兵里出了一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他仍然能够面对对方一倍半到两倍的兵力而坚持杠下去。
总之,计划通。
甘辉点了点头。
“临阵换将难以指挥,但不临阵换将,可能将就临阵换边了?”
“主公,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看上去解决办法很多,其实说到底就两个选择,一,想办法砍了这些人的脑袋,二,不砍他们的脑袋,堵投降大明的他们为了大明去死。”
文士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主公,吾有上下两策,主公要先听哪策?”
“先听下策吧。”
“此地距离扬州还有百里左右,先找个机会把千总以上的军将全部砍了脑壳,随后从亲兵里面空降人,搬银子封赏那边听话的,再…不过只有两日时间,若是在之前,或许还好去做。”
甘辉一脸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的幽怨表情:“那,上册呢?”
“上策,就是让咱们手上这些可靠的老闽兵,提前同东虏接战!”
“啊?”甘辉脑子一懵:五六千人和对面最少上万人死杠,怎么感觉自己在送死?
“此战,并非要大获全胜,歼敌一营,只需要找软柿子,取得数十个首级,就能够震慑一下身后可能投敌的降军。”
“嗯…”甘辉点了点头。
“要是失败,主公就得早做打算了。”
早做打算,就是要么领着一群前清军投降清军,要么丢掉后面的火药桶在平原上撒腿就跑。甘辉很清楚应该在这两个之间选择什么。无论是对于大明(或者说是郑家)的忠诚,还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他都应该选择跑路。
当天中午,甘辉选择了提前扎营,再次点验各部兵马。一反常态的是,负责点验的亲信对于甘辉的嫡系部队严格,而对于降军却只是例行公事。
“六个千总队,其中第一个千总队下有五个把总队,合计八百七十二人,计有五十支燧发铳,一百三十一支鸟铳,其余杂铳等四十七支,虎蹲炮四门,步弓九十七张,长矛四百五十支……”
“第二千总队下有六个把总队,合计九百九十五人,计有一百二十五支鸟铳,五十七支杂铳…”
“第三千总队下有…”
“合计五千七百七十人,其中火铳手一千三百四十人,,弓箭手九百一十七人,其余皆为肉搏之长矛,刀盾手。”
甘辉沉吟半刻,“让各千总队把自己所辖的燧发铳手都调过来,吾亲自统领。”这五千多人是甘辉手中的底牌,因此可以做出这种听调也听宣的行动。
三百名燧发铳手拄着长长的火铳,按照各自的编制站在空地上,见到满身反光被人簇拥的甘辉,即使没见过他的士兵也能猜到他是谁,一齐在旗哨官的带领下行了军礼。
甘辉还了礼示意他们起来,挑了几个人问了问,看了看,又随手拿起一只士兵的燧发铳。铳管上没有铜箍之类的东西,后侧的机匣也很干净---一点也没有那种陈年火药味儿。
“此铳是在南京开拔之前军中发与你的,还是之后?”甘辉西征之时也曾令随军工匠把鸟铳改成燧发铳,但每日扎营不断行军,加之工匠水平不足,成果并不很多。
“回将军,是南京时候发的。”
拍了拍小兵的肩膀,甘辉又找了另一只命工匠自改的燧发铳,光从外观来看,甘辉都感到了强烈的差异:且不说鸟铳和燧发铳的重量均匀与否,光是残留的火绳口的味道就有些呛人。仔细看去,上面竟然还有漏气的缝隙。
甘辉暴跳如雷,有缝隙就说明放铳的时候射程会缩小,燧发铳相比鸟铳的优点除了射速便是封闭火绳口所增加的威力,这岂不是坑人么?要是放铳起来,南京造的能打四十步,自己造的只能打三十步,那岂不是还得重新编制?重新编制,打乱了原有编制的兵士,哪有原来那么得心应手?
军中的工匠被膀大腰圆的亲兵拎小鸡一样拖到了甘辉面前。
“让汝等改造鸟铳为燧发铳,燧发铳后面是不开口的,汝等却留了这么个砂眼,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面对手握在刀柄上的亲兵,工匠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叩头:“小的们能不上阵打仗就吃饱饭,哪敢偷工减料,只是那些铁料都不堪用,小的们再怎么省,也没法堵住这里。”
甘辉转了转眼珠,自有亲兵去抓军需官。只见那工匠说道,“小的请拿一只原本的和改装的铳对比。”
从后面拆开铳管,就能看到两根铳管的击发机构,很明显,自改的在铁料上面远远不如南京所用的,偷工减料想来毋庸置疑。
“那汝做了这么久,就没有想过来申告?”
“工匠是贱籍,若不是将军问罪我们,我们哪里能见到将军,同咱们打交道的那个军爷以外,咱们谁都不认识,哪里去告?”
甘辉又问现在还能改几只,得到的结果是铁料用完了,没法再改。无奈,甘辉只好接受这个痛苦的现实,他也忘了之前来这是干什么的,低着头往回走。
然而,甘辉不能改变自己手下鸟铳兵的击发率,却能够改变那个食铁兽的命运,血淋淋的人头被撒上石灰,传首各营。
起了这么一番波折,军队再次开拔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这六个千总队就吃了干粮,喝了水先开拔了。等到后面的降军被叫骂着拖起来的时候,他们看到的,只有前方挖过灶坑的一片空地。
此时大军一日行军大约四五十里,甘辉带着这五千多人略高于这个平均速度,只用了半日,先锋斥候就接触到了清军。
连续派出了两拨斥候,大概确定了清军所在的位置,甘辉命令全军转换阵型。
各级军官的旗帜不断挥舞,打出各种各样的信号。按照部署,甘辉摆了一个变形的品字型方阵:上面一个口略窄,下面两个口略长。上面那个略窄的口前方由单独的燧发铳与殿后的长矛手组成。而后面两个略长的口也是同样的排列方式,只是前头排列的是鸟铳手和弓箭手。
在甘辉的设想中,前面那个略窄的口在发射了一轮过后突然加快发射速度,引导清军试图从两侧突破----随后被两个长口里的长矛阵打出反冲击。如果不拿出三倍的鸟铳,那么清军中军就会被打的很惨,而在战场上做出这种微操,难度无异于无保护状态下走钢丝。
而如果清军真的大费周章做出这种操作,甘辉觉得只要命令后面两个品跟上来就可以了,用鸟铳轰击已经缺乏鸟铳的清军两翼。
至于清军骑兵的优势,后面两个拉长的口本身就构成了较长的纵深,给了自家骑兵足够的空间用于周旋。虽说没有必然的胜利,但只要胜算很高就可以做。
骑兵,并不能正面冲击训练有素的步兵阵型。只要保护好侧翼,清军骑兵就只能拿着玩具一样的弓在几步的距离上玩骑射。又或者直接下马充当骑马步兵对射。可清军大量装备的重箭飞的并不很远,足够近的距离上则会被当成近在眼前的靶子……
甘辉略显自信的认为,即使自己的兵里出了一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他仍然能够面对对方一倍半到两倍的兵力而坚持杠下去。
总之,计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