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舒心的日子。
大虞遭逢这一场惊天乱世, 险些灭国, 好在李承祚的昏君不是真昏而是装的,如今朝中这副模样, 昏君终于装不下去,只好先做暴君再励精图治。
经过皇帝陛下这几年大变活人一样的的整治, 整个大虞终于呈现出了新气象。
以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这样的日子虽然其乐无穷,但是到底累心, 如今与李承祚叫板的各色人等被他雷厉风行的清理了干净,皇帝陛下立刻萌生出了退休的心,恨不得立刻将这一大摊子家业转手交给睿王,自己则马不停蹄的带着丞相远走高飞,天天沉溺温柔乡。
这么天怒人怨的想法儿自然遭了报应,这报应大概姓“耶律“――耶律真在遣使者入京之前来了密信,密信上说,和平条约可以签,但是他只认蒋溪竹的相印,哪怕李承祚的玉玺他都可以当涂鸦。
天天跟鸟抢老婆,如今又被外族觊觎老婆的皇帝陛下怨念深重,气的险些跑到契丹去,掐着耶律真的脖子让他把这密信吃下去。
闹脾气的皇帝智商绝对不超过三岁,变着法子在宫里作天作地作了三天,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被丞相领回了府里。
不知道丞相怎么哄得,反正转天早上的回宫的时候,皇帝陛下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虽然对契丹来使之事仍然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但是终于不再闹着撂挑子,也终于肯耷拉着脸色放丞相出来干活儿,感动哭了一群被他作得痛不欲生的朝臣。
于是在皇帝陛下全程黑脸的配合下,赫赫有名的《辽东条约》终于在大虞京城签订,此约保了大虞后世百年边境安定,被史家评说为天启皇帝在位短短的几年间,最大的功绩。
契丹是大虞边境最大的隐患,如今只靠一纸合约不必损兵折将便能平定边患,朝中气氛着实热烈。
契丹使者离京之前,紫光阁内大排筵席,欢送这位为契丹和大虞都带来了太平的使者。
作者有话要说: 紫光阁内景色如初,紫气与霞光天光云舞。
朱漆墙重新粉刷过后,带着一股透着生命力的红光,琉璃瓦经过几度冬雪的打磨,焕发着蓬勃的光亮;两江总督章义山大人从江南选拔了一波二八年华的女子组为乐班,年前回京述职的时候特意带了回来进献给了皇帝,如今吴侬软语的婉转曲调缭绕在火树银花的宫墙之上,婀娜的丽影与水袖云鬓交错出如梦似幻的仙境。
灯火如昼,烟火漫天,战火的硝烟与离别都模糊的化作了历史漩涡中的背景,眼前方是真正的盛世不夜天。
如今宫宴的座下,再没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贵妃作陪了――宋璎珞如今依旧在席间,只不过顿改昔年妆,一身戎装英姿勃发,与裴文远将军并列而坐,明媚若朝阳。
李承祚派兵助耶律真终于平复契丹之乱那一年,捷报刚刚收到,趁着李承祚心情尚好,朝臣将“立后”一事重提,豁出了倚老卖老随时撞死在金銮殿上的心,没想到没换来皇帝陛下委曲求全的首肯,反而换来了皇帝陛下另一道惊世骇俗的旨意――皇上要放贵妃出宫。
天启皇帝的圣旨是这么写的――贵妃宋氏乃女中巾帼,文韬武略不输男儿,屈居后宫乃权宜之计,朕不忍其枯萎宫中,尊太后懿旨收其为义妹,封安国公主。
皇妃改封公主,此事古往今来未有所闻,险些气死了满朝高呼“不合规矩”的迂腐,纷纷站定了统一战线,分工明确,一波负责上折子,一波负责撞柱子,忙的十分整齐有序。然而任御史文官们闹的如何不可开交,李承祚这皇帝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无论如何都没收回旨意,不仅如此,更是将宋璎珞一指头戳到了江南去办差。
这下朝臣们都傻了眼――正主已经不在宫中更不在京里,他们再怎么闹,也已经成了定局。
旁人都以为李承祚送宋璎珞去江南是避祸的,唯有宋贵妃自己知道,自己这一遭真真是去办苦差事的,如今天下平定,江湖却仍然是一团散沙,李承祚凤凰印在手,退帝位容易,想要彻底的撂下那千钧的担子,却只能是想想了,因此宋璎珞开开心心地给皇帝拍了个任务――隐居可以,但是他仍要统领江湖事。
李承祚应的十分不情愿,带着蒋溪竹大隐于市是他毕生所愿,退位领江湖事确实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也彻底打破了他曾经妄想的无事一身轻。
皇帝陛下觉得自己有小情绪了。
既然主意是宋璎珞出的,那事情就让宋璎珞去办――江南百废待兴,此时在江南大兴土木不会引人注意,李承祚干脆的将日后统领江湖之处所选在了江南,将宋璎珞派了出去。
只是李承祚没想到,宋璎珞这一趟江南之行,事情办成了不说,更让她和裴文远凑成了双。一个苦差,一个挖泥,实在是缘分,就是这莫名其妙的缘分,让这两个人,在重新焕发生机的江南里产生了惺惺相惜的革命感情,回来请皇帝赐婚。
此事传回京城时,帝相两人正在御书房议事,向来不苟言笑的丞相闻讯难得露出了一个欣慰而温润的笑意,看看皇帝陛下莫名郁卒的脸色,打趣了一声“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承祚愣了半天,才不得不承认丞相确实没说错。
然后就是赐婚。
由于此事得到了蒋丞相的支持,再加上李承祚存了些赶快打发掉这俩东西的心,此事办的无比顺畅。
至于各种吵吵嚷嚷,李承祚早就打定心思拿它们当做了耳旁风。
然而如今,皇帝陛下却有点而后悔。
昔日的贵妃,如今的安国公主兼将军夫人宋璎珞借着敬酒的名头挤到了皇帝陛下身边儿,假模假样地说过几声客气话,又看了看席间与同僚相谈甚欢的丞相,挤眉弄眼道:“皇上,武敦元大善人前几日给我传了书,说江南三十六郡的分舵已经安排停当,临安城的庄园已经完工,问您何时启程赶赴?”
江南一事不能从户部走账,武敦元大包大揽,出了全部费用,因此得了李承祚一句金口玉言的“皇商”,这看起来不划算的买卖儿只有武敦元敢做,背后的得利,岂止几间商铺。
李承祚却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走不了!”
宋璎珞闻言眉开眼笑,仿佛在祝皇帝万寿无疆,张嘴说的话却差点儿把皇帝气死。
宋璎珞:“嫌我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嫌我多嘴多舌没把门儿的是吧?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你走不了!”
皇帝陛下:“……”
混账玩意儿!
然而还未等李承祚反唇相讥,席间弦住歌停,李承祚向座下望去,赫然见那契丹使者出座行礼。
“在下契丹使者,替契丹王问候大虞皇帝,愿大虞皇帝万寿无疆。”
这句话李承祚怎么听怎么觉得耳熟,眼见在座的文武百官变了脸色,这才突然想起,仿佛上次契丹战败求和,那个浑身炸毛的契丹使者说话也是这幅腔调儿。
只不过李承祚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养晦的皇帝,如今他平四境之乱,坐稳王位,纵然不算雄才大略,也毕竟是一代帝王。
“使者平身。”李承祚道,“朕谢过契丹王美意,也谢过使者为大虞和契丹带来的和平,大虞万里疆土海晏河清,愿我们从此只有歌舞美酒,再不动刀兵。”
那契丹使者在原地站立半晌,并未立刻应声。
文武百官对上次契丹人来朝之事记忆犹新,只因这片刻的无声,纷纷将心悬到了嗓子眼儿。
然而那契丹使者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并未如众人所料的出些幺蛾子,反倒展颜一笑:“谢大虞皇帝美意,吾代契丹王领大虞皇帝盛情。”
文武百官纷纷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契丹使者却给他们来了个大喘气:“只是,吾王听闻,昔日契丹曾向贵邦进奉神禽凤凰一只,受吾王所托,在下欲观凤凰一舞,以查其安好。”
众臣心中仍然惴惴,李承祚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这有何难。”李承祚朗声一笑,“凤凰破壳之时乃是我朝丞相在侧,因此凤凰与之分外亲近,凤凰得丞相照料妥当。丞相何在?”
蒋溪竹应声出列,观李承祚眼神示下,蒋溪竹不需他的言语便已会意,回身招过宫人吩咐几句,宫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不多时,紫光阁东方的天光暮色里,遥遥飞来一只神禽。
它比众人昔年印象中那遮天蔽日目露凶光的模样显得温和了许多也幼小了许多,旁人以为那是它远在天上的缘故,却只有蒋溪竹和李承祚知道,那只是因为凤凰还是个幼鸟,还没有成年。
可是它如今已经有了成年凤凰的样貌――昔日为重生而燃的涅之火不再,一身五彩的凤羽艳丽异常,璀璨的羽毛与被如昼的灯火遥映,仿佛有万丈华光包裹在他身侧,长长的尾羽拖在身后,摇曳过宫廷的灯火辉煌,直到他发现了蒋溪竹的身影,便在空中盘旋数丈,并不落下仰着那高傲的头,发出一声响彻天地的清啸,在蒋溪竹的手势示意下,才有几分不情不愿的远去了。
地上的人却半晌回不过神来。
蒋溪竹上前一步打破了宴会的安静:“凤凰已归,使者可以安心了。”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丝竹之声重启,歌舞之声重归人间,灯火仿佛在夺目的辉煌后重归了平和的光明。
契丹使者伫立原地,望着凤凰远去的方向许久,又看看面前笑意温和的丞相,不语半晌。
他的眸光一闪,淡漠的神情如夜空的星子,明亮一瞬,便又重归了平静,他从怀中摸出一杆玉箫,弯下腰来行礼:“在下亦略通大虞音律,愿奏《凤凰曲》,为祝宴会雅兴。”
终究是其乐融融的太平。
――――――――――――――――――――――――――
宫宴终究热热闹闹地等到了散场,蒋溪竹回到府中,一推院门,居然见到了比他回来的还早的皇帝,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玩儿金蝉脱壳的。
凤凰委委屈屈地立在廊上,一见到蒋溪竹回来,委委屈屈的在他头顶盘旋数周,发出被折磨的形销骨立的哀鸣――这么短短的时间,长不大的皇帝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找起了它的麻烦,可见是多么不遭待见。
蒋溪竹令凤凰飞下来,摸摸它的头,放它去了。
欺负凤凰欺负得起劲儿的皇帝陛下回头但见来人,立刻眉开眼笑。
春晚天暖,桃花幽幽满枝头,遥遥映衬着天边的浮云聚散。李承祚一双桃花眼亮晶晶,里面映着丞相府廊下一排排素雅的灯,一左一右,足够照亮灯下温雅如玉的影。
蒋溪竹被他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瞧着,想要板着的脸却怎么也板不下去了:“你怎么来了?”
李承祚走上前来,伸手拂去丞相肩头的散落的桃花,曲指一弹:“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有些人打错了算盘,与你同去同归的,终究不会是他,即使他乔装来我宫禁吹彻凤凰的遗声也一样。”
蒋溪竹捉了他在身侧的手,引他
大虞遭逢这一场惊天乱世, 险些灭国, 好在李承祚的昏君不是真昏而是装的,如今朝中这副模样, 昏君终于装不下去,只好先做暴君再励精图治。
经过皇帝陛下这几年大变活人一样的的整治, 整个大虞终于呈现出了新气象。
以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这样的日子虽然其乐无穷,但是到底累心, 如今与李承祚叫板的各色人等被他雷厉风行的清理了干净,皇帝陛下立刻萌生出了退休的心,恨不得立刻将这一大摊子家业转手交给睿王,自己则马不停蹄的带着丞相远走高飞,天天沉溺温柔乡。
这么天怒人怨的想法儿自然遭了报应,这报应大概姓“耶律“――耶律真在遣使者入京之前来了密信,密信上说,和平条约可以签,但是他只认蒋溪竹的相印,哪怕李承祚的玉玺他都可以当涂鸦。
天天跟鸟抢老婆,如今又被外族觊觎老婆的皇帝陛下怨念深重,气的险些跑到契丹去,掐着耶律真的脖子让他把这密信吃下去。
闹脾气的皇帝智商绝对不超过三岁,变着法子在宫里作天作地作了三天,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被丞相领回了府里。
不知道丞相怎么哄得,反正转天早上的回宫的时候,皇帝陛下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虽然对契丹来使之事仍然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但是终于不再闹着撂挑子,也终于肯耷拉着脸色放丞相出来干活儿,感动哭了一群被他作得痛不欲生的朝臣。
于是在皇帝陛下全程黑脸的配合下,赫赫有名的《辽东条约》终于在大虞京城签订,此约保了大虞后世百年边境安定,被史家评说为天启皇帝在位短短的几年间,最大的功绩。
契丹是大虞边境最大的隐患,如今只靠一纸合约不必损兵折将便能平定边患,朝中气氛着实热烈。
契丹使者离京之前,紫光阁内大排筵席,欢送这位为契丹和大虞都带来了太平的使者。
作者有话要说: 紫光阁内景色如初,紫气与霞光天光云舞。
朱漆墙重新粉刷过后,带着一股透着生命力的红光,琉璃瓦经过几度冬雪的打磨,焕发着蓬勃的光亮;两江总督章义山大人从江南选拔了一波二八年华的女子组为乐班,年前回京述职的时候特意带了回来进献给了皇帝,如今吴侬软语的婉转曲调缭绕在火树银花的宫墙之上,婀娜的丽影与水袖云鬓交错出如梦似幻的仙境。
灯火如昼,烟火漫天,战火的硝烟与离别都模糊的化作了历史漩涡中的背景,眼前方是真正的盛世不夜天。
如今宫宴的座下,再没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贵妃作陪了――宋璎珞如今依旧在席间,只不过顿改昔年妆,一身戎装英姿勃发,与裴文远将军并列而坐,明媚若朝阳。
李承祚派兵助耶律真终于平复契丹之乱那一年,捷报刚刚收到,趁着李承祚心情尚好,朝臣将“立后”一事重提,豁出了倚老卖老随时撞死在金銮殿上的心,没想到没换来皇帝陛下委曲求全的首肯,反而换来了皇帝陛下另一道惊世骇俗的旨意――皇上要放贵妃出宫。
天启皇帝的圣旨是这么写的――贵妃宋氏乃女中巾帼,文韬武略不输男儿,屈居后宫乃权宜之计,朕不忍其枯萎宫中,尊太后懿旨收其为义妹,封安国公主。
皇妃改封公主,此事古往今来未有所闻,险些气死了满朝高呼“不合规矩”的迂腐,纷纷站定了统一战线,分工明确,一波负责上折子,一波负责撞柱子,忙的十分整齐有序。然而任御史文官们闹的如何不可开交,李承祚这皇帝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无论如何都没收回旨意,不仅如此,更是将宋璎珞一指头戳到了江南去办差。
这下朝臣们都傻了眼――正主已经不在宫中更不在京里,他们再怎么闹,也已经成了定局。
旁人都以为李承祚送宋璎珞去江南是避祸的,唯有宋贵妃自己知道,自己这一遭真真是去办苦差事的,如今天下平定,江湖却仍然是一团散沙,李承祚凤凰印在手,退帝位容易,想要彻底的撂下那千钧的担子,却只能是想想了,因此宋璎珞开开心心地给皇帝拍了个任务――隐居可以,但是他仍要统领江湖事。
李承祚应的十分不情愿,带着蒋溪竹大隐于市是他毕生所愿,退位领江湖事确实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也彻底打破了他曾经妄想的无事一身轻。
皇帝陛下觉得自己有小情绪了。
既然主意是宋璎珞出的,那事情就让宋璎珞去办――江南百废待兴,此时在江南大兴土木不会引人注意,李承祚干脆的将日后统领江湖之处所选在了江南,将宋璎珞派了出去。
只是李承祚没想到,宋璎珞这一趟江南之行,事情办成了不说,更让她和裴文远凑成了双。一个苦差,一个挖泥,实在是缘分,就是这莫名其妙的缘分,让这两个人,在重新焕发生机的江南里产生了惺惺相惜的革命感情,回来请皇帝赐婚。
此事传回京城时,帝相两人正在御书房议事,向来不苟言笑的丞相闻讯难得露出了一个欣慰而温润的笑意,看看皇帝陛下莫名郁卒的脸色,打趣了一声“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承祚愣了半天,才不得不承认丞相确实没说错。
然后就是赐婚。
由于此事得到了蒋丞相的支持,再加上李承祚存了些赶快打发掉这俩东西的心,此事办的无比顺畅。
至于各种吵吵嚷嚷,李承祚早就打定心思拿它们当做了耳旁风。
然而如今,皇帝陛下却有点而后悔。
昔日的贵妃,如今的安国公主兼将军夫人宋璎珞借着敬酒的名头挤到了皇帝陛下身边儿,假模假样地说过几声客气话,又看了看席间与同僚相谈甚欢的丞相,挤眉弄眼道:“皇上,武敦元大善人前几日给我传了书,说江南三十六郡的分舵已经安排停当,临安城的庄园已经完工,问您何时启程赶赴?”
江南一事不能从户部走账,武敦元大包大揽,出了全部费用,因此得了李承祚一句金口玉言的“皇商”,这看起来不划算的买卖儿只有武敦元敢做,背后的得利,岂止几间商铺。
李承祚却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走不了!”
宋璎珞闻言眉开眼笑,仿佛在祝皇帝万寿无疆,张嘴说的话却差点儿把皇帝气死。
宋璎珞:“嫌我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嫌我多嘴多舌没把门儿的是吧?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你走不了!”
皇帝陛下:“……”
混账玩意儿!
然而还未等李承祚反唇相讥,席间弦住歌停,李承祚向座下望去,赫然见那契丹使者出座行礼。
“在下契丹使者,替契丹王问候大虞皇帝,愿大虞皇帝万寿无疆。”
这句话李承祚怎么听怎么觉得耳熟,眼见在座的文武百官变了脸色,这才突然想起,仿佛上次契丹战败求和,那个浑身炸毛的契丹使者说话也是这幅腔调儿。
只不过李承祚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养晦的皇帝,如今他平四境之乱,坐稳王位,纵然不算雄才大略,也毕竟是一代帝王。
“使者平身。”李承祚道,“朕谢过契丹王美意,也谢过使者为大虞和契丹带来的和平,大虞万里疆土海晏河清,愿我们从此只有歌舞美酒,再不动刀兵。”
那契丹使者在原地站立半晌,并未立刻应声。
文武百官对上次契丹人来朝之事记忆犹新,只因这片刻的无声,纷纷将心悬到了嗓子眼儿。
然而那契丹使者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并未如众人所料的出些幺蛾子,反倒展颜一笑:“谢大虞皇帝美意,吾代契丹王领大虞皇帝盛情。”
文武百官纷纷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契丹使者却给他们来了个大喘气:“只是,吾王听闻,昔日契丹曾向贵邦进奉神禽凤凰一只,受吾王所托,在下欲观凤凰一舞,以查其安好。”
众臣心中仍然惴惴,李承祚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这有何难。”李承祚朗声一笑,“凤凰破壳之时乃是我朝丞相在侧,因此凤凰与之分外亲近,凤凰得丞相照料妥当。丞相何在?”
蒋溪竹应声出列,观李承祚眼神示下,蒋溪竹不需他的言语便已会意,回身招过宫人吩咐几句,宫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不多时,紫光阁东方的天光暮色里,遥遥飞来一只神禽。
它比众人昔年印象中那遮天蔽日目露凶光的模样显得温和了许多也幼小了许多,旁人以为那是它远在天上的缘故,却只有蒋溪竹和李承祚知道,那只是因为凤凰还是个幼鸟,还没有成年。
可是它如今已经有了成年凤凰的样貌――昔日为重生而燃的涅之火不再,一身五彩的凤羽艳丽异常,璀璨的羽毛与被如昼的灯火遥映,仿佛有万丈华光包裹在他身侧,长长的尾羽拖在身后,摇曳过宫廷的灯火辉煌,直到他发现了蒋溪竹的身影,便在空中盘旋数丈,并不落下仰着那高傲的头,发出一声响彻天地的清啸,在蒋溪竹的手势示意下,才有几分不情不愿的远去了。
地上的人却半晌回不过神来。
蒋溪竹上前一步打破了宴会的安静:“凤凰已归,使者可以安心了。”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丝竹之声重启,歌舞之声重归人间,灯火仿佛在夺目的辉煌后重归了平和的光明。
契丹使者伫立原地,望着凤凰远去的方向许久,又看看面前笑意温和的丞相,不语半晌。
他的眸光一闪,淡漠的神情如夜空的星子,明亮一瞬,便又重归了平静,他从怀中摸出一杆玉箫,弯下腰来行礼:“在下亦略通大虞音律,愿奏《凤凰曲》,为祝宴会雅兴。”
终究是其乐融融的太平。
――――――――――――――――――――――――――
宫宴终究热热闹闹地等到了散场,蒋溪竹回到府中,一推院门,居然见到了比他回来的还早的皇帝,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玩儿金蝉脱壳的。
凤凰委委屈屈地立在廊上,一见到蒋溪竹回来,委委屈屈的在他头顶盘旋数周,发出被折磨的形销骨立的哀鸣――这么短短的时间,长不大的皇帝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找起了它的麻烦,可见是多么不遭待见。
蒋溪竹令凤凰飞下来,摸摸它的头,放它去了。
欺负凤凰欺负得起劲儿的皇帝陛下回头但见来人,立刻眉开眼笑。
春晚天暖,桃花幽幽满枝头,遥遥映衬着天边的浮云聚散。李承祚一双桃花眼亮晶晶,里面映着丞相府廊下一排排素雅的灯,一左一右,足够照亮灯下温雅如玉的影。
蒋溪竹被他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瞧着,想要板着的脸却怎么也板不下去了:“你怎么来了?”
李承祚走上前来,伸手拂去丞相肩头的散落的桃花,曲指一弹:“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有些人打错了算盘,与你同去同归的,终究不会是他,即使他乔装来我宫禁吹彻凤凰的遗声也一样。”
蒋溪竹捉了他在身侧的手,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