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全员废物
已近傍晚时分,殿内无有烛火,更显昏暗。
此人话语里挑刺,孟渊眼见大家伙看热闹不嫌事大,就也不多言,只是看向那人。
孟渊不擅长杀人,但杀同僚的经验十分丰富,尤其是杀上官。
“你要是死了师父,你也可畏。”箫滔滔嘿嘿的冷笑,“他七品时将枯荣大士逼到绝境,越阶杀杨玉瓶。松河府之变中,又屡屡越境杀敌,最后还强杀了号为六品无敌的郄亦生。”
“又有谁见了?”那指挥使道。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箫滔滔指了指孟渊,“他才六品,尽可一试。”
殿中再无人言,寂静之中却有杀气升腾。
“阿弥陀佛。”老和尚口宣佛号,“道门清净之地,何必同室操戈?大仇不远,该当齐心协力才是。”
王二身为镇妖司第一人,见没打起来,竟颇有失望,“好了,有力气朝青光子使!”
她点了点那指挥使,道:“应如是的人不能进镇妖司做事?别管是谁的人,能降妖除魔就是我的部下!”
“可是他无有主次之分,乃是将应氏放在了第一位。”那指挥使道。
“本末倒置。”那老儒生忽的开了口,“孟飞元先于清水镇带伤救人,而后破守门大妖,见张百户已死,这才往静园寻应氏。而后与青光子座下的莲奴和烛长老对阵,这才逃出升天。孟飞元所作所为,连杀数头大妖,有功无过。”
那指挥使并不说话,只是冷笑。
“好!”王二抚掌,她看向孟渊,道:“既然境界已到,又有功勋,那就升千户职。以后你跟在我身边,我来调教。”
说完话,王二盯着孟渊的眼睛看,竟似在征求孟渊的意愿。
孟渊自然不会推阻,想要报得怨仇,镇妖司就是最好的地方。
与王不疑出了大殿,眼见晚霞西降,天地一片绯红之色,孟渊驻足远看。
那王不疑站在孟渊身旁,手搭凉棚,也往西边瞧。
两人看了一会儿,孟渊就道:“我要去后山寻赵静声师兄,王兄可要同去?”
“自然。”王不疑立即应下。
走了一会儿,孟渊这才道:“王兄,方才殿内的那位指挥使怎么称呼?”
身为镇妖司的人,孟渊知道镇妖司设督主一人,乃是王二;旗下又有六位指挥使,各有职事。
“那是丁重楼指挥。”王不疑什么话都敢说,“丁指挥不似箫指挥那般风流倜傥,性情向来沉稳寡言,现年五十五岁,进阶武人五品境已有二十年,擅用火法。”
“原来如此。”孟渊没想到王不疑说这么多,便道:“多谢王兄指点。”
“不敢。”王不疑只是百户职,算是位居孟渊之下。
“我上次去京里,在镇妖司见了一个叫王谦的校尉,很是俊雅。”孟渊道。
“那是舍弟,我叔叔家的孩子。”王不疑笑道。
原来你也跟王二是一家人,这王二还真是举贤不避亲!
俩人扯着淡,来到后山处。
只见山上积雪早被扫尽,那处小小院子里热闹的很,有好几个人在席地而坐,似在商议着什么。
“我就不过去了,他们不太欢迎我。”王不疑笑着止住脚步。
孟渊点点头,迈步上前。
“孟贤弟!”赵静声脸通红,见孟渊来了,就摇摇晃晃的起身招呼。
“诸位在此论道?”孟渊来到院中,跟着坐下。
院中总计四个人,除却赵静声和袁静风外,还有两个年轻人。
前番孟渊来冲虚观接香菱,曾见苍山君,彼时这两个年轻道士就在,也是冲虚观子弟。
这四人身上道袍破烂,皆是脏腑,手上脸上也都脏兮兮的,好似在泥沟里爬了几回。
“可别说论道了!”一个青年道士出声,还使劲摇头。
孟渊记得这人,道号静尘,也是爱夸口的,彼时还吹嘘要把青光子灭了呢。
“这是我师弟静尘,行四。”赵静声点了点静尘,又指了指另一个年轻道士,“老小静山。”
“孟师兄。”静山十分文气,虽道袍脏破,可依旧文绉绉的行礼,不似道家人物,反而像是个儒生。
回了礼,孟渊好奇问道:“诸位在此商议什么大事?”
“屁的大事!”袁静风往地上吐了口,“师父嫌咱几个没出息,抵不上大师兄的一根毫毛,就让大家散伙算了!”
孟渊觉得玄机子道长说话还是比较委婉的,除了大师兄静虚李唯真外,还真没拿的上台面的。
这赵静声平时还有些师长风范,但却是酒迷糊,且一喝酒就醉,醉了就乱扯些有的没的。
而袁静风是个混不吝的,一天天没个正行,没见做过功课,倒是吃吃喝喝少不了。
至于另两位,那静尘显然是个好说大话的;而静山看似文气,还没瞧出有什么缺点。
“师父不管咱们了,大师兄也没个音信。”赵静声虽已喝的迷糊了,但毕竟是师兄,拉住孟渊的手,“日子没法过了啊!”
“……”孟渊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问道:“那怎么弄的身上脏污?”
一听这个,赵静声都快哭出来了,“咱这几天去城里搬尸体,没少出力!镇妖司的人,死了这么多人,做个法事吧!”
袁静风气的捶地,“国师府的牛鼻子说咱打个醮都不会!丢冲虚观的脸!”
“那你们会吗?”孟渊问。
“怎么不会!”静尘也气的不行,“我们的就是对的,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
“诸位师兄勿要心急,平心静气才是我道门之法。”那静山文文气气的开了口,“再说,人都死了,打醮有用乎?这满城的怨气,是打醮能消除的?是法事能超度的?”
静山很有道理,他接着道:“依小道来看,这天下本就坏了,乃是腐朽之木,青光子恰好是咬出木屑的蛀虫罢了!此时造反之机已到,咱只要举起义旗,必定应者四起,天下景从!到时什么臭和尚、老道士、酸儒生,世家大族,积年老妖,全都扫个干干净净!”
赵静声等人也不接话,静山期待的目光最后落到孟渊身上,而后抓住孟渊的胳膊,目光灼灼,道:“孟兄,干吧!晚反不如早反,早反不如现在就反!”
孟渊这时算是知道静山的缺点了。
(本章完)
已近傍晚时分,殿内无有烛火,更显昏暗。
此人话语里挑刺,孟渊眼见大家伙看热闹不嫌事大,就也不多言,只是看向那人。
孟渊不擅长杀人,但杀同僚的经验十分丰富,尤其是杀上官。
“你要是死了师父,你也可畏。”箫滔滔嘿嘿的冷笑,“他七品时将枯荣大士逼到绝境,越阶杀杨玉瓶。松河府之变中,又屡屡越境杀敌,最后还强杀了号为六品无敌的郄亦生。”
“又有谁见了?”那指挥使道。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箫滔滔指了指孟渊,“他才六品,尽可一试。”
殿中再无人言,寂静之中却有杀气升腾。
“阿弥陀佛。”老和尚口宣佛号,“道门清净之地,何必同室操戈?大仇不远,该当齐心协力才是。”
王二身为镇妖司第一人,见没打起来,竟颇有失望,“好了,有力气朝青光子使!”
她点了点那指挥使,道:“应如是的人不能进镇妖司做事?别管是谁的人,能降妖除魔就是我的部下!”
“可是他无有主次之分,乃是将应氏放在了第一位。”那指挥使道。
“本末倒置。”那老儒生忽的开了口,“孟飞元先于清水镇带伤救人,而后破守门大妖,见张百户已死,这才往静园寻应氏。而后与青光子座下的莲奴和烛长老对阵,这才逃出升天。孟飞元所作所为,连杀数头大妖,有功无过。”
那指挥使并不说话,只是冷笑。
“好!”王二抚掌,她看向孟渊,道:“既然境界已到,又有功勋,那就升千户职。以后你跟在我身边,我来调教。”
说完话,王二盯着孟渊的眼睛看,竟似在征求孟渊的意愿。
孟渊自然不会推阻,想要报得怨仇,镇妖司就是最好的地方。
与王不疑出了大殿,眼见晚霞西降,天地一片绯红之色,孟渊驻足远看。
那王不疑站在孟渊身旁,手搭凉棚,也往西边瞧。
两人看了一会儿,孟渊就道:“我要去后山寻赵静声师兄,王兄可要同去?”
“自然。”王不疑立即应下。
走了一会儿,孟渊这才道:“王兄,方才殿内的那位指挥使怎么称呼?”
身为镇妖司的人,孟渊知道镇妖司设督主一人,乃是王二;旗下又有六位指挥使,各有职事。
“那是丁重楼指挥。”王不疑什么话都敢说,“丁指挥不似箫指挥那般风流倜傥,性情向来沉稳寡言,现年五十五岁,进阶武人五品境已有二十年,擅用火法。”
“原来如此。”孟渊没想到王不疑说这么多,便道:“多谢王兄指点。”
“不敢。”王不疑只是百户职,算是位居孟渊之下。
“我上次去京里,在镇妖司见了一个叫王谦的校尉,很是俊雅。”孟渊道。
“那是舍弟,我叔叔家的孩子。”王不疑笑道。
原来你也跟王二是一家人,这王二还真是举贤不避亲!
俩人扯着淡,来到后山处。
只见山上积雪早被扫尽,那处小小院子里热闹的很,有好几个人在席地而坐,似在商议着什么。
“我就不过去了,他们不太欢迎我。”王不疑笑着止住脚步。
孟渊点点头,迈步上前。
“孟贤弟!”赵静声脸通红,见孟渊来了,就摇摇晃晃的起身招呼。
“诸位在此论道?”孟渊来到院中,跟着坐下。
院中总计四个人,除却赵静声和袁静风外,还有两个年轻人。
前番孟渊来冲虚观接香菱,曾见苍山君,彼时这两个年轻道士就在,也是冲虚观子弟。
这四人身上道袍破烂,皆是脏腑,手上脸上也都脏兮兮的,好似在泥沟里爬了几回。
“可别说论道了!”一个青年道士出声,还使劲摇头。
孟渊记得这人,道号静尘,也是爱夸口的,彼时还吹嘘要把青光子灭了呢。
“这是我师弟静尘,行四。”赵静声点了点静尘,又指了指另一个年轻道士,“老小静山。”
“孟师兄。”静山十分文气,虽道袍脏破,可依旧文绉绉的行礼,不似道家人物,反而像是个儒生。
回了礼,孟渊好奇问道:“诸位在此商议什么大事?”
“屁的大事!”袁静风往地上吐了口,“师父嫌咱几个没出息,抵不上大师兄的一根毫毛,就让大家散伙算了!”
孟渊觉得玄机子道长说话还是比较委婉的,除了大师兄静虚李唯真外,还真没拿的上台面的。
这赵静声平时还有些师长风范,但却是酒迷糊,且一喝酒就醉,醉了就乱扯些有的没的。
而袁静风是个混不吝的,一天天没个正行,没见做过功课,倒是吃吃喝喝少不了。
至于另两位,那静尘显然是个好说大话的;而静山看似文气,还没瞧出有什么缺点。
“师父不管咱们了,大师兄也没个音信。”赵静声虽已喝的迷糊了,但毕竟是师兄,拉住孟渊的手,“日子没法过了啊!”
“……”孟渊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问道:“那怎么弄的身上脏污?”
一听这个,赵静声都快哭出来了,“咱这几天去城里搬尸体,没少出力!镇妖司的人,死了这么多人,做个法事吧!”
袁静风气的捶地,“国师府的牛鼻子说咱打个醮都不会!丢冲虚观的脸!”
“那你们会吗?”孟渊问。
“怎么不会!”静尘也气的不行,“我们的就是对的,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
“诸位师兄勿要心急,平心静气才是我道门之法。”那静山文文气气的开了口,“再说,人都死了,打醮有用乎?这满城的怨气,是打醮能消除的?是法事能超度的?”
静山很有道理,他接着道:“依小道来看,这天下本就坏了,乃是腐朽之木,青光子恰好是咬出木屑的蛀虫罢了!此时造反之机已到,咱只要举起义旗,必定应者四起,天下景从!到时什么臭和尚、老道士、酸儒生,世家大族,积年老妖,全都扫个干干净净!”
赵静声等人也不接话,静山期待的目光最后落到孟渊身上,而后抓住孟渊的胳膊,目光灼灼,道:“孟兄,干吧!晚反不如早反,早反不如现在就反!”
孟渊这时算是知道静山的缺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