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问话
冲虚观是孟渊来熟的了。
第一次来是跟随三小姐,而后还带着聂青青来过,带着姜丫头来过,更带着香菱和独孤亢来过,其中带香菱来的次数最多,也早跟观里的人混熟的了。
只是今日再来,非为护卫恩主,也非携伴同行,而是拜见长官。
不见赵静声和袁静风等人,也不知他们最后与苍山君如何了。
彼时力有不逮,孟渊当真顾及不到,而且苍山君也确实无有害人之心。
“冲虚观的赵静声道长等人呢?”孟渊问那年轻百户。
“在后山处。”那年轻百户也不隐瞒,“他们师兄弟几个人好似在商量事情,我们也不好打扰。”
“玄机子道长呢?”孟渊又问。
“玄机子道长往平安府去了。”那年轻百户回道。
“那日的紫光确实是玄机子道长?”孟渊追问。
“是。”年轻百户又打量了一下孟渊,说道:“玄机子道长道法通天,年轻时喜着紫衣,听说后来为情所伤,这才披上了破旧道袍。”
眼见人家说这么多,孟渊问道:“还未请教兄台大名。”
“在下王不疑。”年轻百户笑笑,“林千户也当过在下的上官。”
原来不是外人,孟渊拱手一礼。
两人说了几句话,就来到大殿外。
还没等王不疑通报,就听殿内的吵闹声传来,像是大尾尊者在布会。
“稍待。”王不疑面色不变,进殿通报一声,然后就又出来了。
“等会儿,里面正吵着呢。”王不疑笑道。
孟渊只能跟王不疑立在殿外,安心静听。
殿内之人也不避讳,有人说要尽发国中高人,前去讨伐青光子;还有人说这件事应该交给兰若寺处置,他们的高僧愿意去解决青光子;还有人说道门正该除魔卫道。
“行了行了!”殿内传来王二的疲惫声音,“三品的佛门菩萨,当真以为好对付?外面来了亲身经历之人,让他说一说彼时情形。”
“走吧。”王不疑听到这句话,这才带着孟渊入内。
只见大殿内颇为晦暗,一女子居首,正是王二。
两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在下首,其中一人是箫滔滔,另一人应也是指挥使。
箫滔滔白衣胜雪,只是俊秀的面上却有几分疲累之感,看来他这几天没少挨批,毕竟葫芦山一事就是他主持的。另一人胡须泛白,面上无有表情,双目更没半分神采,不似武道高人。
对面坐了三人,都是老者。看其装束,竟是儒释道三教之人。其中的道长是曾见过的,来自国师府的任道长。
那老和尚不认识,身后所立之人是觉明和尚。
那老儒生也不认识,身后所立之人是一中年男子。
殿内一众人全都移了移目光,纷纷审视孟渊。
一时之间,孟渊只觉着儒释道三人都非寻常之人,自身好似要被看透了一般。
催动焚心之法,孟渊上前朝王二行了一礼,道:“镇妖司松河府卫所百户孟渊,拜见王督主!”
“精气神足,双目隐光。有焕然一心之态,不见颓然之气。”王二面上带着一丝浅笑,问道:“几时入的六品?”
“今日晨间。”孟渊道。
王二微微点头,指头动了动,似在算孟渊入品到六品用了多久。
“你就是孟飞元?”那老和尚其实不算老,眉毛尚且浓黑,看着比身后的觉明大师还年轻些。
“正是。”孟渊拱手,“多谢兰若寺菩提灭道绝技,否则断难有今日。”
“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十,慈悲道:“世间无有杀人之技,只有杀人之心。小施主既能引动菩提灭道,可见怀慈悲之心,有无上毅力,却也不必囿于三教之别,道门之分。”
“孟飞元,”箫滔滔出了声,“你把那日情形说来,从你去清水镇,而后遇到龚自华等人,再到城中见闻,都遇到了那些人,都有谁出了手,细细说来。”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彼时孟渊是带香菱进山开诗会,而后为救香菱,这才开了杀戒。
之后下山,遇郄亦生等人伏击,见清水镇之变,继而再入城中,恰逢静园之变。
最后便是仓皇出城,逃得生天。
孟渊并不隐瞒,一一将所遇所见之事全都说了。王二和箫滔滔没问什么,倒是那儒释道三人不时插话,细究详情。
“那黑衣人最后所用之法,当真是蜉蝣天地?”任道长不似第一次见面时的冷清淡然,反而往前探了探身子,凝视着孟渊,问道:“武人天机神通不知凡几,破命之法、拼死之法更是无数,蓄力之法也有不少,如龙蛇之变,伏地金蟾等,你当真确定那黑衣人用的是蜉蝣天地?”
“是。”孟渊道。
“蜉蝣天地,好啊!一粒蜉蝣见青天。他人意欲以蜉蝣天地破应氏存续,这应氏岂非就是青天?奈何蜉蝣难高飞,扯什么见青天而不畏青天!”任道长冷笑不止,“蜉蝣就是蜉蝣,寿短而力薄,尽是无用之物!”
那老儒生叹了口气,不愿多言。兰若寺的老和尚双手合十,呢喃佛号。
“敢问道长,那黑衣人所属何方?”孟渊高声问。
任道长抬眉,见孟渊双目有光,手按刀柄,便道:“别以为你越阶杀了一人,就以为人人可杀。蜉蝣无能,可承载蜉蝣的乃是脏污水潭,你如今还不足以踏水而行。”
这是说黑衣人身后的人势力很大,孟渊就也不多问,只待来日找三小姐便是。
“我听你说了许多,也就是说,你护着应氏出了城,就逃往河东县避难?”那箫滔滔身旁的另一位指挥使看向孟渊,说道:“松河府卫所死伤过半,张龟年更是以身殉职。你先在城外胡闹,而后直奔静园。你是应氏的护卫,还是镇妖司的百户?”
“是应氏的护卫如何,是镇妖司的百户又如何?”孟渊挺直腰杆,按着腰间刀柄,看向那人。
那人冷笑一声,看了眼孟渊的手中刀,道:“后生可畏,竟敢显露杀气。”
一众人看向孟渊,好似都有鼓励之意,连王二都兴致勃勃起来。
(本章完)
冲虚观是孟渊来熟的了。
第一次来是跟随三小姐,而后还带着聂青青来过,带着姜丫头来过,更带着香菱和独孤亢来过,其中带香菱来的次数最多,也早跟观里的人混熟的了。
只是今日再来,非为护卫恩主,也非携伴同行,而是拜见长官。
不见赵静声和袁静风等人,也不知他们最后与苍山君如何了。
彼时力有不逮,孟渊当真顾及不到,而且苍山君也确实无有害人之心。
“冲虚观的赵静声道长等人呢?”孟渊问那年轻百户。
“在后山处。”那年轻百户也不隐瞒,“他们师兄弟几个人好似在商量事情,我们也不好打扰。”
“玄机子道长呢?”孟渊又问。
“玄机子道长往平安府去了。”那年轻百户回道。
“那日的紫光确实是玄机子道长?”孟渊追问。
“是。”年轻百户又打量了一下孟渊,说道:“玄机子道长道法通天,年轻时喜着紫衣,听说后来为情所伤,这才披上了破旧道袍。”
眼见人家说这么多,孟渊问道:“还未请教兄台大名。”
“在下王不疑。”年轻百户笑笑,“林千户也当过在下的上官。”
原来不是外人,孟渊拱手一礼。
两人说了几句话,就来到大殿外。
还没等王不疑通报,就听殿内的吵闹声传来,像是大尾尊者在布会。
“稍待。”王不疑面色不变,进殿通报一声,然后就又出来了。
“等会儿,里面正吵着呢。”王不疑笑道。
孟渊只能跟王不疑立在殿外,安心静听。
殿内之人也不避讳,有人说要尽发国中高人,前去讨伐青光子;还有人说这件事应该交给兰若寺处置,他们的高僧愿意去解决青光子;还有人说道门正该除魔卫道。
“行了行了!”殿内传来王二的疲惫声音,“三品的佛门菩萨,当真以为好对付?外面来了亲身经历之人,让他说一说彼时情形。”
“走吧。”王不疑听到这句话,这才带着孟渊入内。
只见大殿内颇为晦暗,一女子居首,正是王二。
两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在下首,其中一人是箫滔滔,另一人应也是指挥使。
箫滔滔白衣胜雪,只是俊秀的面上却有几分疲累之感,看来他这几天没少挨批,毕竟葫芦山一事就是他主持的。另一人胡须泛白,面上无有表情,双目更没半分神采,不似武道高人。
对面坐了三人,都是老者。看其装束,竟是儒释道三教之人。其中的道长是曾见过的,来自国师府的任道长。
那老和尚不认识,身后所立之人是觉明和尚。
那老儒生也不认识,身后所立之人是一中年男子。
殿内一众人全都移了移目光,纷纷审视孟渊。
一时之间,孟渊只觉着儒释道三人都非寻常之人,自身好似要被看透了一般。
催动焚心之法,孟渊上前朝王二行了一礼,道:“镇妖司松河府卫所百户孟渊,拜见王督主!”
“精气神足,双目隐光。有焕然一心之态,不见颓然之气。”王二面上带着一丝浅笑,问道:“几时入的六品?”
“今日晨间。”孟渊道。
王二微微点头,指头动了动,似在算孟渊入品到六品用了多久。
“你就是孟飞元?”那老和尚其实不算老,眉毛尚且浓黑,看着比身后的觉明大师还年轻些。
“正是。”孟渊拱手,“多谢兰若寺菩提灭道绝技,否则断难有今日。”
“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十,慈悲道:“世间无有杀人之技,只有杀人之心。小施主既能引动菩提灭道,可见怀慈悲之心,有无上毅力,却也不必囿于三教之别,道门之分。”
“孟飞元,”箫滔滔出了声,“你把那日情形说来,从你去清水镇,而后遇到龚自华等人,再到城中见闻,都遇到了那些人,都有谁出了手,细细说来。”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彼时孟渊是带香菱进山开诗会,而后为救香菱,这才开了杀戒。
之后下山,遇郄亦生等人伏击,见清水镇之变,继而再入城中,恰逢静园之变。
最后便是仓皇出城,逃得生天。
孟渊并不隐瞒,一一将所遇所见之事全都说了。王二和箫滔滔没问什么,倒是那儒释道三人不时插话,细究详情。
“那黑衣人最后所用之法,当真是蜉蝣天地?”任道长不似第一次见面时的冷清淡然,反而往前探了探身子,凝视着孟渊,问道:“武人天机神通不知凡几,破命之法、拼死之法更是无数,蓄力之法也有不少,如龙蛇之变,伏地金蟾等,你当真确定那黑衣人用的是蜉蝣天地?”
“是。”孟渊道。
“蜉蝣天地,好啊!一粒蜉蝣见青天。他人意欲以蜉蝣天地破应氏存续,这应氏岂非就是青天?奈何蜉蝣难高飞,扯什么见青天而不畏青天!”任道长冷笑不止,“蜉蝣就是蜉蝣,寿短而力薄,尽是无用之物!”
那老儒生叹了口气,不愿多言。兰若寺的老和尚双手合十,呢喃佛号。
“敢问道长,那黑衣人所属何方?”孟渊高声问。
任道长抬眉,见孟渊双目有光,手按刀柄,便道:“别以为你越阶杀了一人,就以为人人可杀。蜉蝣无能,可承载蜉蝣的乃是脏污水潭,你如今还不足以踏水而行。”
这是说黑衣人身后的人势力很大,孟渊就也不多问,只待来日找三小姐便是。
“我听你说了许多,也就是说,你护着应氏出了城,就逃往河东县避难?”那箫滔滔身旁的另一位指挥使看向孟渊,说道:“松河府卫所死伤过半,张龟年更是以身殉职。你先在城外胡闹,而后直奔静园。你是应氏的护卫,还是镇妖司的百户?”
“是应氏的护卫如何,是镇妖司的百户又如何?”孟渊挺直腰杆,按着腰间刀柄,看向那人。
那人冷笑一声,看了眼孟渊的手中刀,道:“后生可畏,竟敢显露杀气。”
一众人看向孟渊,好似都有鼓励之意,连王二都兴致勃勃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