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未雨绸缪和报喜
第376章 未雨绸缪和报喜
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里。
王孟德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缸,一边听着领导和鲁院长谈话,时不时的喝两口热茶润润嗓子。
冬季的干燥再加上暖气的作用,每天不喝几缸茶水,喉咙都不舒服。
这时。
鲁院长正好提到了他的名字,并把一迭稿纸递到了办公桌上:
“领导,这是王孟德同志费了无数精力和时间,把这十多年来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案例,都给总结了一下。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里边不仅解析了病症的形成原因和治疗原理,还给出了治疗的方案,以及大量经过实证的验方、秘方。”
“我大概看了一下,里边包含了数百种疑难杂症的病例,给出的治疗方案和验方,也都非常的成熟,因为都有治愈的先例。”
“可以说,这本合集,价值非常的大,如果印一批,然后给全国各地的大型医院当做参考材料,会很合适。”
“噢,原来是王孟德同志这么多年来总结的疑难杂症的经验,那可是太好了。
虽然经过献方运动,国内已经掌握了不少的验方,一部分药方也经过了验证,里边不乏是针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办法。
但这部分还是不够多,大部分药方的功效都和市面上现有的药品有重迭。”
“现在好了,有了王孟德同志历年治病的经验,我相信很多地区的医疗水平,绝对能提高一大截。”
上级领导听了介绍,又随手翻看了一下,便大喜道。
这本疑难杂症合集,他确实看不懂,但相信王孟德的水平。
这么多年来,这个年轻人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的名声,早就传遍了京城。
有了这些,他相信那些医术水平比较高的大夫,只要好好的琢磨里边的内容,肯定有大收获。
“王孟德同志,感谢你的无私分享,我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众和那些中医大夫,给你说一声谢谢。”
上级领导接着,又冲着王孟德感激的说道。
“领导,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是一名d员的基本要求。”
王孟德笑着说道。
其实这本合集,对他影响不大,也就是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每天都要一点时间进行记录。
相反,说不定还有一些好处呢。
除了荣誉之外,只要一部分大夫能学会上边的医术,很多患者就不需要过来找他了。
这样一来,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其他的项目。
看到王孟德这么谦虚,上级领导越看越满意,他不由自主的又夸赞了几句。
一直等到一杯茶水喝完,才停了下来。
等秘书给每个人都重新续了一杯后,上级领导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始说起了其他的话题。
“鲁院长,王孟德同志,你们也知道,今年夏天的时候,国家又派了一批医疗队远赴非洲那边,支援当地的医卫建设。
最近这段时间,医疗队传回来了一些消息,其中就有关于当地传染病肆虐的问题。”
“特别是疟疾和霍乱,因为气候的原因,常年都有爆发,而且因这些病死亡的人数也非常的多。
幸好的是,医疗队在出国的时候,带了大量的特效药,特别是‘左氧氟沙星’和青蒿散,挽救了医疗队里不少人的生命。”
“但现在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因为当地感染的人口太多了,带过去的特效药完全是杯水车薪。
世卫组织、某些非洲国家联合医疗队就申请,想从国内运过去一大批的药品,给当地的患者进行治疗。”
“收到他们的申请之后,现在医卫部门的领导们,分成了两部分,争论不休。
一部分赞同运一批药品到非洲,一来能挽救大量的生命,二来也能获得当地人的友谊,三来国际上的名声也能提高不少。
另一部分人则是不赞同,他们认为非洲的国家没有支付能力,运过去的药品,不会有什么回报。
现在国内的经济也不容乐观,正需要资金进行工业化建设和购买大量的工业设施。”
“我目前也拿不定主意,正准备报给上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自从‘左氧氟沙星’研制成功以后,来不仅等待国内的临床试验,支援非洲的医疗队出发的时候,就带去了不少。
毕竟就算是有副作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霍乱等传染病可是非常要命的,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要沾染上了,重症患者可谓是九死一生。
而且,那边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当地卫生条件非常差,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所以,传染病暴发之后,只能等待着病情自然消退。
这样一来,很多人还会被二次、三次感染。
第一批医疗队牺牲的几十名同志,就有不少是在第一次感染,身体正虚弱的时候,又二次被感染了。
幸好的是,这一次的医疗队带了‘左氧氟沙星’,这款药,对于霍乱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不管是国内的临床试验,还是援助非常的医疗队同志们,使用了之后,病情都迅速的好转了起来。
至于青蒿散这款药,那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世界上对于新型疟疾病毒来说,只有青蒿散和青蒿素这两款药有效果。
其他的西医抗生素,对这个新型病毒完全是束手无策。
全球各大研究机构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都没有什么进展。
“领导,我不赞同大量的援助药品,现在‘左氧氟沙星’这款药,国内都还短缺呢,很多民众患病后都没有药品治疗。
而青蒿散的生产成本有些高,援助的数量肯定不会少,这样会影响国内的经济,以及工业建设情况。”
鲁院长想了想,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目前大量的援助药品还不成熟,不如等等以后,看看情况再说。
“嗯,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其他领导也提出了类似的情况。”
上级领导冲着鲁院长点了点头道。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王孟德,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他心里非常期待,毕竟早之前,王孟德出过不少好主意,有时候一起聊天的时候,见解也非常的独到。
“领导,我也和院长一样的想法。”
王孟德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解释道:
“就像院长所说,‘左氧氟沙星’刚研制成功没多久,虽然已经经过了临床试验,证明这款药的功效确实好,副作用也不大。
但生产时间太短,规模也不够大,国内民众的需求还没有满足呢,更别说援助非洲地区了。”
“不过也有一个建议,听说这款药,国内正准备跟西方某些国家进行技术转让。
相比华国工业生产能力,西方老牌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可是厉害许多。
一旦技术转让之后,他们只需要短时间内,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药品。
可以跟世卫组织联系,到时候让他们跟那些国家沟通,看看能不能获得一批药品支援非洲地区。”
其实王孟德说出这话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
实在是在后世见多了那些国家的嘴脸。
不过他说出来,也是想让国内打消勒紧裤腰带援助的念头,算是一个台阶吧。
“哎呀,王孟德同志,你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好。
咱们确实正在跟部分国家谈‘左氧氟沙星’生产技术转让的事情。
要是谈成了,那可是好几个国家都在生产这款药,世卫组织可以跟他们申请援助。”
上级领导恍然道。
他心里其实也不太赞同援助大量的药品,但因为政治因素,不能直接说出口。
现在王孟德给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他于是就顺水推舟,准备把这个建议拿出来堵一部分同志的嘴。
“还有呢,你接着说。”
“领导,青蒿散这款药,可不能轻易的支援外国。
这可是战略物资,大漂亮国目前正在南越陷入战争的泥潭,一部分原因就是传染病的困扰。
真要是运一批青蒿散或者青蒿素到非洲地区,我觉得,非洲人民可能享受不到这款药的福利。
倒是南越那边,大漂亮国的军队会拿到绝大部分,我们可不能做出资敌的行为。
我建议,就算是南越国,也不能他们想要多少就给多少,必须控制住援助的数量,防止落入敌手。”
王孟德又解释道。
这也是未雨绸缪。
他可是知道,再过两年,南越赶走了大漂亮国之后,就会变成白眼狼。
与其到时候援助的物资被敌人利用,还不如提前控制数量,省的再过几年,成为敌人的时候,援助的物资变成了敌人的军需品。
“嗯,青蒿散这款药,肯定不能作为援助药品大量运出国的。
至于南越那边控制数量的问题,我也会跟上边汇报,看看上边领导的意思吧。”
上级领导思考了片刻,然后点头说道。
今天王孟德说的这些话,对他非常的有帮助。
本来还想再聊一段时间,可抬头看到墙上的挂钟,见时间不早了,便略带遗憾的说道:
“好了,今天辛苦你二位过来一趟,等下我还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先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咱们再继续聊。”
等鲁院长和王孟德站起身准备告辞的时候,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了一句:
“对了,王孟德同志,关于尿病炭疽这个并发症的治疗办法,你那边的研究有进展了么?
昨天,国外那几个病患的家属,还特意通过相关部门过来问了一下,被我给搪塞了过去。”
“领导,对于炭疽的病症研究,已经有一些进展了。
不过因为还没有最终确定,还在给一些病患治疗,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明确。
有确定的消息之后,我会和院长一起,及时跟您汇报工作情况。”
王孟德谨慎的说道。
前段时间,他无意间听了冉小梅的话,心有所悟。
这段时间,有调整了药方,让何大师的侄子和其他几个病患接受药物试验呢。
他在来之前,还特意去检查了一下几个人的情况,发现了可喜的变化。
不过最终能不能解决这个病情,还需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这个药方的效果。
“好,你也不要太着急,这个病我们都知道,特别的棘手。
就算是最终没有办法解决,也是正常的情况,毕竟数百年来,多少聪明才智的人都没有办法。”
上级领导笑着安慰了几句道。
他这也是下意识的问一嘴,并没有期待这么快有结果。
回去的路上。
鲁院长坐在车里,紧了紧衣,笑着说道:
“王孟德同志,接下来几天,你又要有的忙了。”
“是呀,马上年底了,各种评选就要开始了,而且今年后勤部门有新的任务。”
王孟德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每年年底,各种表彰会,他必不可少。
像全国和市里的先进个人、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已经连着好些年获得过了,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同时,因为分管后勤,他也有一些新样准备拿出来。
十几天后。
南锣鼓巷。
此时整个胡同里的人,基本上都来到了巷子两旁,争先恐后的看着热闹。
就见一群身穿清河制呢厂工服的工人兄弟姐妹们,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冲着两旁的人挥手。
他们前进的方向,正是95号院。
到了院门口。
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就见领头的那个人,满脸的笑容,双手高举,然后往下压了压。
身后的众人便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这时。
刘海中腆着肚子,和阎埠贵一起,来到了他们的面前,高兴的说道:
“这位同志,您们这是给何胜男同志报喜来了吧。”
这院里,可是只有王孟德媳妇一个人在清河制呢厂上班,这些人身穿制呢厂的工服,肯定八九不离十。
至于报喜,也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胡同里有几个邻居,已经被各自的单位报过喜了。
“没错,我们今天过来,是给何胜男同志报喜,给她戴大红的。”
那个领头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厂里的领导,他冲着人群,大声的说道。
话音一落,周围的邻居,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同时不少人嘴里也发出‘哇~~~’的声音。
(本章完)
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里。
王孟德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缸,一边听着领导和鲁院长谈话,时不时的喝两口热茶润润嗓子。
冬季的干燥再加上暖气的作用,每天不喝几缸茶水,喉咙都不舒服。
这时。
鲁院长正好提到了他的名字,并把一迭稿纸递到了办公桌上:
“领导,这是王孟德同志费了无数精力和时间,把这十多年来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案例,都给总结了一下。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里边不仅解析了病症的形成原因和治疗原理,还给出了治疗的方案,以及大量经过实证的验方、秘方。”
“我大概看了一下,里边包含了数百种疑难杂症的病例,给出的治疗方案和验方,也都非常的成熟,因为都有治愈的先例。”
“可以说,这本合集,价值非常的大,如果印一批,然后给全国各地的大型医院当做参考材料,会很合适。”
“噢,原来是王孟德同志这么多年来总结的疑难杂症的经验,那可是太好了。
虽然经过献方运动,国内已经掌握了不少的验方,一部分药方也经过了验证,里边不乏是针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办法。
但这部分还是不够多,大部分药方的功效都和市面上现有的药品有重迭。”
“现在好了,有了王孟德同志历年治病的经验,我相信很多地区的医疗水平,绝对能提高一大截。”
上级领导听了介绍,又随手翻看了一下,便大喜道。
这本疑难杂症合集,他确实看不懂,但相信王孟德的水平。
这么多年来,这个年轻人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的名声,早就传遍了京城。
有了这些,他相信那些医术水平比较高的大夫,只要好好的琢磨里边的内容,肯定有大收获。
“王孟德同志,感谢你的无私分享,我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众和那些中医大夫,给你说一声谢谢。”
上级领导接着,又冲着王孟德感激的说道。
“领导,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是一名d员的基本要求。”
王孟德笑着说道。
其实这本合集,对他影响不大,也就是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每天都要一点时间进行记录。
相反,说不定还有一些好处呢。
除了荣誉之外,只要一部分大夫能学会上边的医术,很多患者就不需要过来找他了。
这样一来,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其他的项目。
看到王孟德这么谦虚,上级领导越看越满意,他不由自主的又夸赞了几句。
一直等到一杯茶水喝完,才停了下来。
等秘书给每个人都重新续了一杯后,上级领导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始说起了其他的话题。
“鲁院长,王孟德同志,你们也知道,今年夏天的时候,国家又派了一批医疗队远赴非洲那边,支援当地的医卫建设。
最近这段时间,医疗队传回来了一些消息,其中就有关于当地传染病肆虐的问题。”
“特别是疟疾和霍乱,因为气候的原因,常年都有爆发,而且因这些病死亡的人数也非常的多。
幸好的是,医疗队在出国的时候,带了大量的特效药,特别是‘左氧氟沙星’和青蒿散,挽救了医疗队里不少人的生命。”
“但现在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因为当地感染的人口太多了,带过去的特效药完全是杯水车薪。
世卫组织、某些非洲国家联合医疗队就申请,想从国内运过去一大批的药品,给当地的患者进行治疗。”
“收到他们的申请之后,现在医卫部门的领导们,分成了两部分,争论不休。
一部分赞同运一批药品到非洲,一来能挽救大量的生命,二来也能获得当地人的友谊,三来国际上的名声也能提高不少。
另一部分人则是不赞同,他们认为非洲的国家没有支付能力,运过去的药品,不会有什么回报。
现在国内的经济也不容乐观,正需要资金进行工业化建设和购买大量的工业设施。”
“我目前也拿不定主意,正准备报给上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自从‘左氧氟沙星’研制成功以后,来不仅等待国内的临床试验,支援非洲的医疗队出发的时候,就带去了不少。
毕竟就算是有副作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霍乱等传染病可是非常要命的,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要沾染上了,重症患者可谓是九死一生。
而且,那边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当地卫生条件非常差,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所以,传染病暴发之后,只能等待着病情自然消退。
这样一来,很多人还会被二次、三次感染。
第一批医疗队牺牲的几十名同志,就有不少是在第一次感染,身体正虚弱的时候,又二次被感染了。
幸好的是,这一次的医疗队带了‘左氧氟沙星’,这款药,对于霍乱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不管是国内的临床试验,还是援助非常的医疗队同志们,使用了之后,病情都迅速的好转了起来。
至于青蒿散这款药,那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世界上对于新型疟疾病毒来说,只有青蒿散和青蒿素这两款药有效果。
其他的西医抗生素,对这个新型病毒完全是束手无策。
全球各大研究机构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都没有什么进展。
“领导,我不赞同大量的援助药品,现在‘左氧氟沙星’这款药,国内都还短缺呢,很多民众患病后都没有药品治疗。
而青蒿散的生产成本有些高,援助的数量肯定不会少,这样会影响国内的经济,以及工业建设情况。”
鲁院长想了想,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目前大量的援助药品还不成熟,不如等等以后,看看情况再说。
“嗯,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其他领导也提出了类似的情况。”
上级领导冲着鲁院长点了点头道。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王孟德,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他心里非常期待,毕竟早之前,王孟德出过不少好主意,有时候一起聊天的时候,见解也非常的独到。
“领导,我也和院长一样的想法。”
王孟德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解释道:
“就像院长所说,‘左氧氟沙星’刚研制成功没多久,虽然已经经过了临床试验,证明这款药的功效确实好,副作用也不大。
但生产时间太短,规模也不够大,国内民众的需求还没有满足呢,更别说援助非洲地区了。”
“不过也有一个建议,听说这款药,国内正准备跟西方某些国家进行技术转让。
相比华国工业生产能力,西方老牌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可是厉害许多。
一旦技术转让之后,他们只需要短时间内,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药品。
可以跟世卫组织联系,到时候让他们跟那些国家沟通,看看能不能获得一批药品支援非洲地区。”
其实王孟德说出这话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
实在是在后世见多了那些国家的嘴脸。
不过他说出来,也是想让国内打消勒紧裤腰带援助的念头,算是一个台阶吧。
“哎呀,王孟德同志,你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好。
咱们确实正在跟部分国家谈‘左氧氟沙星’生产技术转让的事情。
要是谈成了,那可是好几个国家都在生产这款药,世卫组织可以跟他们申请援助。”
上级领导恍然道。
他心里其实也不太赞同援助大量的药品,但因为政治因素,不能直接说出口。
现在王孟德给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他于是就顺水推舟,准备把这个建议拿出来堵一部分同志的嘴。
“还有呢,你接着说。”
“领导,青蒿散这款药,可不能轻易的支援外国。
这可是战略物资,大漂亮国目前正在南越陷入战争的泥潭,一部分原因就是传染病的困扰。
真要是运一批青蒿散或者青蒿素到非洲地区,我觉得,非洲人民可能享受不到这款药的福利。
倒是南越那边,大漂亮国的军队会拿到绝大部分,我们可不能做出资敌的行为。
我建议,就算是南越国,也不能他们想要多少就给多少,必须控制住援助的数量,防止落入敌手。”
王孟德又解释道。
这也是未雨绸缪。
他可是知道,再过两年,南越赶走了大漂亮国之后,就会变成白眼狼。
与其到时候援助的物资被敌人利用,还不如提前控制数量,省的再过几年,成为敌人的时候,援助的物资变成了敌人的军需品。
“嗯,青蒿散这款药,肯定不能作为援助药品大量运出国的。
至于南越那边控制数量的问题,我也会跟上边汇报,看看上边领导的意思吧。”
上级领导思考了片刻,然后点头说道。
今天王孟德说的这些话,对他非常的有帮助。
本来还想再聊一段时间,可抬头看到墙上的挂钟,见时间不早了,便略带遗憾的说道:
“好了,今天辛苦你二位过来一趟,等下我还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先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咱们再继续聊。”
等鲁院长和王孟德站起身准备告辞的时候,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了一句:
“对了,王孟德同志,关于尿病炭疽这个并发症的治疗办法,你那边的研究有进展了么?
昨天,国外那几个病患的家属,还特意通过相关部门过来问了一下,被我给搪塞了过去。”
“领导,对于炭疽的病症研究,已经有一些进展了。
不过因为还没有最终确定,还在给一些病患治疗,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明确。
有确定的消息之后,我会和院长一起,及时跟您汇报工作情况。”
王孟德谨慎的说道。
前段时间,他无意间听了冉小梅的话,心有所悟。
这段时间,有调整了药方,让何大师的侄子和其他几个病患接受药物试验呢。
他在来之前,还特意去检查了一下几个人的情况,发现了可喜的变化。
不过最终能不能解决这个病情,还需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这个药方的效果。
“好,你也不要太着急,这个病我们都知道,特别的棘手。
就算是最终没有办法解决,也是正常的情况,毕竟数百年来,多少聪明才智的人都没有办法。”
上级领导笑着安慰了几句道。
他这也是下意识的问一嘴,并没有期待这么快有结果。
回去的路上。
鲁院长坐在车里,紧了紧衣,笑着说道:
“王孟德同志,接下来几天,你又要有的忙了。”
“是呀,马上年底了,各种评选就要开始了,而且今年后勤部门有新的任务。”
王孟德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每年年底,各种表彰会,他必不可少。
像全国和市里的先进个人、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已经连着好些年获得过了,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同时,因为分管后勤,他也有一些新样准备拿出来。
十几天后。
南锣鼓巷。
此时整个胡同里的人,基本上都来到了巷子两旁,争先恐后的看着热闹。
就见一群身穿清河制呢厂工服的工人兄弟姐妹们,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冲着两旁的人挥手。
他们前进的方向,正是95号院。
到了院门口。
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就见领头的那个人,满脸的笑容,双手高举,然后往下压了压。
身后的众人便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这时。
刘海中腆着肚子,和阎埠贵一起,来到了他们的面前,高兴的说道:
“这位同志,您们这是给何胜男同志报喜来了吧。”
这院里,可是只有王孟德媳妇一个人在清河制呢厂上班,这些人身穿制呢厂的工服,肯定八九不离十。
至于报喜,也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胡同里有几个邻居,已经被各自的单位报过喜了。
“没错,我们今天过来,是给何胜男同志报喜,给她戴大红的。”
那个领头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厂里的领导,他冲着人群,大声的说道。
话音一落,周围的邻居,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同时不少人嘴里也发出‘哇~~~’的声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