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后世儒家?”
将书架上的儒家书籍全部看完,荀子颇为失望。
作为儒家弟子,荀子自然想过儒家学说大行于世,成为天下之学,天下人都学儒尊儒,但他想象的不是书中所记载的那样。
在荀子的想象中,儒家是靠真材实料成为天下之学, 而非是毫无底线地魅迎君王,成为君王统治的工具,那时的儒家应当是开明的、包容的,也是有礼有节的,儒家弟子在谨记先贤之道的同时,也在开拓属于他们的道。
可这些书中给他呈现了一个怎样的后世儒家?
为了迎合君王,肆意篡改编造先贤之说,更排斥异己, 贬低打压其他百家学派, 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上千年过去,没有任何进步不说,反而倒退了不少,更没有礼和节,毫无廉耻。
当看到那本记录孔子后人事迹的书时,荀子气得差点蹦起来!
沾着孔子的光,却半点人事不干,膝盖软得一塌糊涂,谁来了都给跪,还恬不知耻地封一异族为“儒教大宗师”。
比狗还不如!
狗养久了,至少还忠心护主,可这些孔子后人毫无忠义廉耻,每到国破家亡时, 跪的比谁都快。
在学问内容上,那些人倒是还弄出了些东西,可都是些什么,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净做些人不干的事,还把四书五经中的先贤之语拿来注释,以佐证他们的学说正确,简直脸都不要了。
先贤留下的话是那个意思?
荀子是真想打人!
在看书时,荀子也敏锐注意到一点,他在后世儒家中的地位似乎不高,他的学说很少在后世儒家书籍中看到。
荀子摇了摇头,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无外乎他的学说不像孔子和孟子的那么讨人“喜欢”,那么好瞎编胡造,所以才被抛于一边。
平复下心绪,荀子向袁白问道:“敢问国师,这书架到‘清朝’而止,莫非到这清朝之后,儒家已经没落消失?”
袁白道:“算得上没落,但没有消失。儒家影响华夏两千多载,哪是这么容易消失的, 只是不再如原来那般昌盛。”
荀子好奇道:“莫非在这清朝之后,有所变故?”
对于后世儒家的没落,荀子很感兴趣,想知道什么原因能让繁荣昌盛了近两千年的儒家没落。
东皇太一也看了过来,他对这个问题,同样很感兴趣。
袁白道:“不错!清朝时,满清朝廷因为是异族统治,担心汉人发展壮大会危及他们,加之又有当时儒家顽固保守的思想影响,满清朝廷实施了‘闭关锁国’之策,这是一种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国家政策。”
“对了,‘汉人’是炎黄子孙的另称,因为汉唐两朝强盛,威名远播,万国来朝,后世炎黄子孙便以‘汉人’、‘唐人’作为称呼。”
简略解释了一番“汉人”的来历,袁白继续道:“闭关锁国,若外界无变化,倒的确是一有利于稳定统治之策,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国外亦有国。荀况先生、东皇阁下应当知晓,在当今七国之外,还有着其他国家!”
荀子和东皇太一点了点头,两人都非浅见寡闻之辈,知道在这世界上不仅有七国,还有其他许多国家,如在北方有狼族,在西域有诸多小国……
“满清朝廷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自然也不知晓当时外边的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西洋诸国先后在变革中完成蜕变,成为工业文明,而当时的满清朝廷仍是农业文明。”
荀子、东皇太一对“农业文明”倒是能理解一些,可“工业文明”是什么东西?
“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洋诸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他们的军事实力也突飞猛进,他们在世界各地大肆开拓殖民,自然而然也瞄上了神州这块大肥肉。他们派遣军队,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逼迫满清朝廷签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朝廷如此,在满清朝廷治下的神州百姓自然也跟着遭受了诸多灾难屈辱,在战争中被人如对待猪狗一般肆意屠戮,战争后也遭受着各种耻辱,如西洋人在神州拥有特权,他们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满清朝廷也不敢拿他们如何,如有西洋人在神州建宅立院,并公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
荀子、东皇太一沉默不言,但袁白感到两人都处在愤怒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在神州大地延续上千年的那套东西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得寻找另外的路,否则华夏将有亡国灭种之危。”
“诸多有识之士开始放弃儒家那套,转而学习西洋诸国凡人学问,以求救亡图存,也是在那时,儒家走向没落,不再为天下之学。”
“但儒家并未消失,儒家并非全是糟粕,也有许多好的东西,如《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荀况先生的《劝学》一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听袁白讲完,荀子怔了好会儿,才道:“没落得好,没落得好啊,后世儒家祸国害民,应当没落!”
从听闻儒家没落的复杂心绪回神,荀子又问道:“敢问国师,何为工业文明?那西洋诸国又在何处?他们因进入那工业化时代,从而强大?”
“一时半刻要给先生讲述清楚,并不容易,先生还是自己去看!”
袁白话落,原本的图书馆场景顿时一变,换之是一方星空,只见一颗明亮的光球在前方悬照,数颗星辰正绕其旋转,每一颗皆各有轨迹,其中第三颗星颜色水蓝,像颗瑰美的蓝色宝石。
那蓝色宝石从旋转的星辰中出列,飞落至荀子、东皇太一面前。
荀子、东皇太一定睛一看,看到上面划分出了诸多不同颜色的块,每块都标有一个秦文撰写的名字,沙俄、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
这些都是国家的名字?
将书架上的儒家书籍全部看完,荀子颇为失望。
作为儒家弟子,荀子自然想过儒家学说大行于世,成为天下之学,天下人都学儒尊儒,但他想象的不是书中所记载的那样。
在荀子的想象中,儒家是靠真材实料成为天下之学, 而非是毫无底线地魅迎君王,成为君王统治的工具,那时的儒家应当是开明的、包容的,也是有礼有节的,儒家弟子在谨记先贤之道的同时,也在开拓属于他们的道。
可这些书中给他呈现了一个怎样的后世儒家?
为了迎合君王,肆意篡改编造先贤之说,更排斥异己, 贬低打压其他百家学派, 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上千年过去,没有任何进步不说,反而倒退了不少,更没有礼和节,毫无廉耻。
当看到那本记录孔子后人事迹的书时,荀子气得差点蹦起来!
沾着孔子的光,却半点人事不干,膝盖软得一塌糊涂,谁来了都给跪,还恬不知耻地封一异族为“儒教大宗师”。
比狗还不如!
狗养久了,至少还忠心护主,可这些孔子后人毫无忠义廉耻,每到国破家亡时, 跪的比谁都快。
在学问内容上,那些人倒是还弄出了些东西,可都是些什么,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净做些人不干的事,还把四书五经中的先贤之语拿来注释,以佐证他们的学说正确,简直脸都不要了。
先贤留下的话是那个意思?
荀子是真想打人!
在看书时,荀子也敏锐注意到一点,他在后世儒家中的地位似乎不高,他的学说很少在后世儒家书籍中看到。
荀子摇了摇头,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无外乎他的学说不像孔子和孟子的那么讨人“喜欢”,那么好瞎编胡造,所以才被抛于一边。
平复下心绪,荀子向袁白问道:“敢问国师,这书架到‘清朝’而止,莫非到这清朝之后,儒家已经没落消失?”
袁白道:“算得上没落,但没有消失。儒家影响华夏两千多载,哪是这么容易消失的, 只是不再如原来那般昌盛。”
荀子好奇道:“莫非在这清朝之后,有所变故?”
对于后世儒家的没落,荀子很感兴趣,想知道什么原因能让繁荣昌盛了近两千年的儒家没落。
东皇太一也看了过来,他对这个问题,同样很感兴趣。
袁白道:“不错!清朝时,满清朝廷因为是异族统治,担心汉人发展壮大会危及他们,加之又有当时儒家顽固保守的思想影响,满清朝廷实施了‘闭关锁国’之策,这是一种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国家政策。”
“对了,‘汉人’是炎黄子孙的另称,因为汉唐两朝强盛,威名远播,万国来朝,后世炎黄子孙便以‘汉人’、‘唐人’作为称呼。”
简略解释了一番“汉人”的来历,袁白继续道:“闭关锁国,若外界无变化,倒的确是一有利于稳定统治之策,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国外亦有国。荀况先生、东皇阁下应当知晓,在当今七国之外,还有着其他国家!”
荀子和东皇太一点了点头,两人都非浅见寡闻之辈,知道在这世界上不仅有七国,还有其他许多国家,如在北方有狼族,在西域有诸多小国……
“满清朝廷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自然也不知晓当时外边的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西洋诸国先后在变革中完成蜕变,成为工业文明,而当时的满清朝廷仍是农业文明。”
荀子、东皇太一对“农业文明”倒是能理解一些,可“工业文明”是什么东西?
“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洋诸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他们的军事实力也突飞猛进,他们在世界各地大肆开拓殖民,自然而然也瞄上了神州这块大肥肉。他们派遣军队,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逼迫满清朝廷签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朝廷如此,在满清朝廷治下的神州百姓自然也跟着遭受了诸多灾难屈辱,在战争中被人如对待猪狗一般肆意屠戮,战争后也遭受着各种耻辱,如西洋人在神州拥有特权,他们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满清朝廷也不敢拿他们如何,如有西洋人在神州建宅立院,并公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
荀子、东皇太一沉默不言,但袁白感到两人都处在愤怒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在神州大地延续上千年的那套东西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得寻找另外的路,否则华夏将有亡国灭种之危。”
“诸多有识之士开始放弃儒家那套,转而学习西洋诸国凡人学问,以求救亡图存,也是在那时,儒家走向没落,不再为天下之学。”
“但儒家并未消失,儒家并非全是糟粕,也有许多好的东西,如《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荀况先生的《劝学》一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听袁白讲完,荀子怔了好会儿,才道:“没落得好,没落得好啊,后世儒家祸国害民,应当没落!”
从听闻儒家没落的复杂心绪回神,荀子又问道:“敢问国师,何为工业文明?那西洋诸国又在何处?他们因进入那工业化时代,从而强大?”
“一时半刻要给先生讲述清楚,并不容易,先生还是自己去看!”
袁白话落,原本的图书馆场景顿时一变,换之是一方星空,只见一颗明亮的光球在前方悬照,数颗星辰正绕其旋转,每一颗皆各有轨迹,其中第三颗星颜色水蓝,像颗瑰美的蓝色宝石。
那蓝色宝石从旋转的星辰中出列,飞落至荀子、东皇太一面前。
荀子、东皇太一定睛一看,看到上面划分出了诸多不同颜色的块,每块都标有一个秦文撰写的名字,沙俄、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
这些都是国家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