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长年叛乱过后,皇帝深知军屯之弊,当时就决定要撤消军屯,取消各屯田将军的编制,将田地授给一直在耕作的将士,将他们都变为编户齐民。
但是他并没有立即动手,因为时间段太敏感,刚反了贺长年,就要收拾其他的屯田将军,万一这些人被逼急了也跟着造反怎么办?
皇帝在左冯翊时,安排了抚民营屯田,南城营在弘农屯田,当时是划作了几块,抚民营分成四大块,分属四个屯田都尉,南城营有两个屯田都尉。
皇帝初入长安时解散了赤眉军大营,有些将军和士卒不愿意归民,皇帝便临时设了六个屯田营,分别在上林苑和高陵等地屯田。后来逄安从陈仓回到长安,他手下的老卒又留了一个营在右扶风屯田,加上六个屯田都尉,除了边郡之外,大汉一共有十三个营从事军屯,归七个将军和六个都尉管理。
等到上林苑两营覆灭,屯田营就只剩下了十一个。这十一个屯田营是相对规模较大的,还有一些零星的小营,都可以忽略不计。
屯田营由屯田将军和屯田都尉管理,将军几乎一人说了算,自治度很高,都尉还要对抚民将军和南城将军负责,自治度稍差。屯田营自己养活自己,每年向朝廷上缴军粮,之后便没什么别的事儿了。
军屯在一开始的时候,为皇帝提供了军粮支撑,主要是抚民营和南城营下属的六个营,管理比较正规,也很卖力地耕作,在长安朝廷建立的初期发挥了大作用。抚民将军和南城将军也因此得到皇帝重用,六个屯田都尉得到赏赐,都被赐爵关内侯。
但是到了后期,屯田将军和都尉都有点偷奸耍滑了,渐渐开始为自己谋私利,而屯田所得不是交朝廷,就是交营里,个人没什么所得,士兵们的积极性也不高。反不如后期兴起的民屯,流民们可以自留五成到六成,有耕作积极性,在管理上也比较正规。
因为贺长年和吕岩谋反案,皇帝看到了军屯的隐患,想用雷霆手段撤消军屯,又担心这些人兔死狐悲,想起贺长年和吕岩的下场,铤而走险,起兵反抗,毕竟从实际上来说,这是要砸各位屯田将军和屯田都尉的金饭碗。
对这些以造反起家的将领们,不能以常理度之,一般的朝廷大员、世袭的侯爵要举事前都会前思后想,考虑考虑后果,这些人却可能脑袋一热,说反就反了。
皇帝要降低成本,避免动乱,于是借着正旦大朝各位将军都尉都在长安的时机,下令裁撤军屯,并派官吏去收田,再直接将田授予将士们。将屯田将军的私人部曲变为朝廷的编户齐民。
底层士卒肯定是支持这条政令的,当年他们跟着将军和都尉屯田就错了,人家几年前转民的兄弟们都得到授田,通过努力劳作,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唯有他们又多受了几年盘剥。虽然各屯田营都多少干些老本行,偷偷做点没本钱的买卖,但是大头是将军和都尉的,其余各级将领也跟着吃肉喝汤,普通士兵恐怕连汤都喝不上几口。
屯田营的头头脑脑们肯定不情愿,他们也是屯田营的受益者。屯田官兵可是有武装的,所以这事儿得有军方配合,但是鸟无头不飞,只要屯田将军都尉们不在场,这事儿就好办多了。他们的属下将领没那么大的胆量和能量。
等到这事做完了,将军都尉们再回去也不济事了,队伍已经散了,士兵们早就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对于屯田将军都尉们来说,这事儿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好地在长安过年,怎么就被拆家了?皇帝这么干不讲究啊!
皇帝才不管他们怎么想,跟他们讲究什么?爵位都给了,都是好吃好喝的人上人,朝廷对得起他们了,现在朝廷要行政令,还得征求每个人同意?
每个屯田营都是将军都尉的摇钱树,他们靠着这个中饱私囊,压榨士卒,个个都是恶霸,一方巨富,谁能同意?万一再闹出个谋反之事还得乱上一阵子。
各位将军都尉离了自己的地盘,那就是离了水的龙,没什么能为,只能是吵闹,他们又不敢去找皇帝闹,只好去找身在长安的樊崇和谢禄等首领,说皇帝过河拆桥,要对赤眉系下手。
他们想让老头领们帮着出头,让他们回去种田。
没想到樊崇眼睛一瞪,斥道:“种什么田!从前没看到你们这么爱种田!在长安不好吗?陛下又没有亏了你们,原来你就是个泥腿子,现在是堂堂侯爵,还想怎么样?那么多兄弟都在长安安下了家,陛下皆赐给宅第,日子过得好着呢,人家都能行,你们怎么就不行?”
将军和都尉们见老首领都不支持,顿时就泄了气,满腔怒火憋了回去,无处发泄。
琅琊将军将球票撕得粉碎,生气地道:“什么破球赛?有什么好看的!皇帝欺负我们也就罢了,当年都是兄弟,如今怎么就没人站出来帮我们说话?”
他哪里想得到,这些闲在长安的侯爷们,对于屯田将军都尉的油水都垂涎三尺,早就在心里不平衡了,巴不得他们散了,怎么会为他们说话呢?
有的还当面说些风凉话,“你们这几年也捞得不少了,我们在长安的,只能靠那点固定的采邑收入,跟你们相比,我们都是穷人!”
说到底屯田将军都尉这些年是赚到了,至少攒下了一份大家业,皇帝要是做的绝,来一场反腐,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原泰山将军桃山侯崔老实就好心地劝琅琊将军,“老弟,不是我老崔说你,你还闹腾什么?家业你早就挣下了,够本了,偷偷地眯着算了,万一被陛下知道你屯田时攒下了这么大的家业,还不得抄了你的家!赚几年好钱,赶紧收手,在长安过过舒心日子,多好!这是咱兄弟感情好,我老崔这么劝你,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琅琊将军不信邪,非要讲讲理,联合在高陵屯田的北海将军,勇敢地上了一封奏书,向皇帝申诉,中心意思是,我们给国家种田,每年上缴收入,有功于国,凭什么这屯田营说撤就给我撤了,我们不干,老子要回去为国种田!
上书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找他们了,可不是什么好事,琅琊将军和北海将军一道被下狱了!
皇帝的旨意都下了,你们还在这儿瞎吵吵,公开唱反调,妨碍国家政令通行,真以为皇帝是吃素的,把你们惯的!先把家产都清点清点,看看他们是怎么为国家种田的。
没多久,右扶风和高陵传来两张清单,上面一笔笔列着琅琊将军和北海将军的家产,那数目简直是触目惊心,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现在来说说,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朝廷给你们的钱是有数的,就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攒下这么大家业的?说不清来源,那就是你们贪的、抢的。放到现在来说,那就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两个将军一倒,什么黑料都爆出来了,他们在地方上做的一些案子,地方官平时都不敢管,现在墙倒众人推,全堆到他们身上。两营的将领被抓了一大批,挨个审讯,结果不出所料。
这屯田营简直就是地方上的毒瘤,就是一个合法黑社会,严重扰乱社会治安,民愤极大。
原本还想保他们的樊崇和谢禄等人,这下子都没话说了,心里还得暗骂,这小子手太黑了,几年时间,居然搞了这么多钱,比老子这万户侯都有钱!
这两个将军就属于拎不清的,你们都发达成这样了,还不知足,还要继续贪占,终于惹得皇帝发怒,拿你们当鸡杀了。
两个将军被褫夺爵位,除了封国,抄没财产,琅琊将军被杀,北海将军被废为庶民。
目前为止,这是赤眉一系除了谋反的蒋震、贺长年和吕岩之外,唯二的两个被废的侯爵。
那些一直在叫着撞天屈的屯田将军都尉们早就老实了,一个个猫在家里瑟瑟发抖,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哪里还敢到处吵嚷?
但是皇帝并没有做绝,杀鸡儆猴不是为了把猴子都杀了,主要是立威。他们都是赤眉一系的将领,做得太绝了,容易产生舆论引导作用,让人想歪了,引发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军屯就这样被撤消了,地方上皆大欢喜,将军都尉们回到长安,老老实实地过起了闲散侯爷的日子,但是这次皇帝没有赐田宅,自已花钱买吧,反正他们有的是钱,皇帝不找他们麻烦就算网开一面了。
这件事属于贺长年吕岩谋反案的余波,这四个将军的下场让赤眉系功臣诸侯彻底认清了形势,现在全都老实了。
军屯撤消对于朝廷的粮食收入影响并不大,因为大汉屯田如今主要靠的是民屯,民屯遍布各郡,由有政务经验的地方官吏管理,招募流民分发田地和农具。
屯田农民分春秋两季上缴粮食,屯田小吏亲自到田里,监督收获,收取粮食,这一套流程都很正规,很少有军屯的弊端。
裁撤军屯之事发生之时,在京诸侯纷纷踏上归途,等过了正月,天气慢慢转暖,这时只有两个诸侯没有还乡,一个是广宁侯耿况,一个是平邑侯闵堪。
广宁侯耿况是自己不想走,他直接留在长安,收拾田宅,准备等全家搬来居住了。
而平邑侯闵堪去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对他说:“闵卿地处边郡,路途遥远,好不容易来一次长安,朕不忍与卿分别,卿再多呆些日子吧!”
皇帝把他留下来了。
闵堪心里有点纳闷,河西窦融不比他近,为什么皇帝不留他呢?交州的诸侯更是比他远得多,为啥皇帝都放走了呢?难道皇帝真的是看自己顺眼?
但是他又想了想,全国的诸侯,包括边郡的都走了,说明皇帝不是想夺各个侯国的权,想必也不会特意难为他一个,过一阵子总会放他回去的吧!
但是他并没有立即动手,因为时间段太敏感,刚反了贺长年,就要收拾其他的屯田将军,万一这些人被逼急了也跟着造反怎么办?
皇帝在左冯翊时,安排了抚民营屯田,南城营在弘农屯田,当时是划作了几块,抚民营分成四大块,分属四个屯田都尉,南城营有两个屯田都尉。
皇帝初入长安时解散了赤眉军大营,有些将军和士卒不愿意归民,皇帝便临时设了六个屯田营,分别在上林苑和高陵等地屯田。后来逄安从陈仓回到长安,他手下的老卒又留了一个营在右扶风屯田,加上六个屯田都尉,除了边郡之外,大汉一共有十三个营从事军屯,归七个将军和六个都尉管理。
等到上林苑两营覆灭,屯田营就只剩下了十一个。这十一个屯田营是相对规模较大的,还有一些零星的小营,都可以忽略不计。
屯田营由屯田将军和屯田都尉管理,将军几乎一人说了算,自治度很高,都尉还要对抚民将军和南城将军负责,自治度稍差。屯田营自己养活自己,每年向朝廷上缴军粮,之后便没什么别的事儿了。
军屯在一开始的时候,为皇帝提供了军粮支撑,主要是抚民营和南城营下属的六个营,管理比较正规,也很卖力地耕作,在长安朝廷建立的初期发挥了大作用。抚民将军和南城将军也因此得到皇帝重用,六个屯田都尉得到赏赐,都被赐爵关内侯。
但是到了后期,屯田将军和都尉都有点偷奸耍滑了,渐渐开始为自己谋私利,而屯田所得不是交朝廷,就是交营里,个人没什么所得,士兵们的积极性也不高。反不如后期兴起的民屯,流民们可以自留五成到六成,有耕作积极性,在管理上也比较正规。
因为贺长年和吕岩谋反案,皇帝看到了军屯的隐患,想用雷霆手段撤消军屯,又担心这些人兔死狐悲,想起贺长年和吕岩的下场,铤而走险,起兵反抗,毕竟从实际上来说,这是要砸各位屯田将军和屯田都尉的金饭碗。
对这些以造反起家的将领们,不能以常理度之,一般的朝廷大员、世袭的侯爵要举事前都会前思后想,考虑考虑后果,这些人却可能脑袋一热,说反就反了。
皇帝要降低成本,避免动乱,于是借着正旦大朝各位将军都尉都在长安的时机,下令裁撤军屯,并派官吏去收田,再直接将田授予将士们。将屯田将军的私人部曲变为朝廷的编户齐民。
底层士卒肯定是支持这条政令的,当年他们跟着将军和都尉屯田就错了,人家几年前转民的兄弟们都得到授田,通过努力劳作,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唯有他们又多受了几年盘剥。虽然各屯田营都多少干些老本行,偷偷做点没本钱的买卖,但是大头是将军和都尉的,其余各级将领也跟着吃肉喝汤,普通士兵恐怕连汤都喝不上几口。
屯田营的头头脑脑们肯定不情愿,他们也是屯田营的受益者。屯田官兵可是有武装的,所以这事儿得有军方配合,但是鸟无头不飞,只要屯田将军都尉们不在场,这事儿就好办多了。他们的属下将领没那么大的胆量和能量。
等到这事做完了,将军都尉们再回去也不济事了,队伍已经散了,士兵们早就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对于屯田将军都尉们来说,这事儿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好地在长安过年,怎么就被拆家了?皇帝这么干不讲究啊!
皇帝才不管他们怎么想,跟他们讲究什么?爵位都给了,都是好吃好喝的人上人,朝廷对得起他们了,现在朝廷要行政令,还得征求每个人同意?
每个屯田营都是将军都尉的摇钱树,他们靠着这个中饱私囊,压榨士卒,个个都是恶霸,一方巨富,谁能同意?万一再闹出个谋反之事还得乱上一阵子。
各位将军都尉离了自己的地盘,那就是离了水的龙,没什么能为,只能是吵闹,他们又不敢去找皇帝闹,只好去找身在长安的樊崇和谢禄等首领,说皇帝过河拆桥,要对赤眉系下手。
他们想让老头领们帮着出头,让他们回去种田。
没想到樊崇眼睛一瞪,斥道:“种什么田!从前没看到你们这么爱种田!在长安不好吗?陛下又没有亏了你们,原来你就是个泥腿子,现在是堂堂侯爵,还想怎么样?那么多兄弟都在长安安下了家,陛下皆赐给宅第,日子过得好着呢,人家都能行,你们怎么就不行?”
将军和都尉们见老首领都不支持,顿时就泄了气,满腔怒火憋了回去,无处发泄。
琅琊将军将球票撕得粉碎,生气地道:“什么破球赛?有什么好看的!皇帝欺负我们也就罢了,当年都是兄弟,如今怎么就没人站出来帮我们说话?”
他哪里想得到,这些闲在长安的侯爷们,对于屯田将军都尉的油水都垂涎三尺,早就在心里不平衡了,巴不得他们散了,怎么会为他们说话呢?
有的还当面说些风凉话,“你们这几年也捞得不少了,我们在长安的,只能靠那点固定的采邑收入,跟你们相比,我们都是穷人!”
说到底屯田将军都尉这些年是赚到了,至少攒下了一份大家业,皇帝要是做的绝,来一场反腐,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原泰山将军桃山侯崔老实就好心地劝琅琊将军,“老弟,不是我老崔说你,你还闹腾什么?家业你早就挣下了,够本了,偷偷地眯着算了,万一被陛下知道你屯田时攒下了这么大的家业,还不得抄了你的家!赚几年好钱,赶紧收手,在长安过过舒心日子,多好!这是咱兄弟感情好,我老崔这么劝你,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琅琊将军不信邪,非要讲讲理,联合在高陵屯田的北海将军,勇敢地上了一封奏书,向皇帝申诉,中心意思是,我们给国家种田,每年上缴收入,有功于国,凭什么这屯田营说撤就给我撤了,我们不干,老子要回去为国种田!
上书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找他们了,可不是什么好事,琅琊将军和北海将军一道被下狱了!
皇帝的旨意都下了,你们还在这儿瞎吵吵,公开唱反调,妨碍国家政令通行,真以为皇帝是吃素的,把你们惯的!先把家产都清点清点,看看他们是怎么为国家种田的。
没多久,右扶风和高陵传来两张清单,上面一笔笔列着琅琊将军和北海将军的家产,那数目简直是触目惊心,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现在来说说,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朝廷给你们的钱是有数的,就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攒下这么大家业的?说不清来源,那就是你们贪的、抢的。放到现在来说,那就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两个将军一倒,什么黑料都爆出来了,他们在地方上做的一些案子,地方官平时都不敢管,现在墙倒众人推,全堆到他们身上。两营的将领被抓了一大批,挨个审讯,结果不出所料。
这屯田营简直就是地方上的毒瘤,就是一个合法黑社会,严重扰乱社会治安,民愤极大。
原本还想保他们的樊崇和谢禄等人,这下子都没话说了,心里还得暗骂,这小子手太黑了,几年时间,居然搞了这么多钱,比老子这万户侯都有钱!
这两个将军就属于拎不清的,你们都发达成这样了,还不知足,还要继续贪占,终于惹得皇帝发怒,拿你们当鸡杀了。
两个将军被褫夺爵位,除了封国,抄没财产,琅琊将军被杀,北海将军被废为庶民。
目前为止,这是赤眉一系除了谋反的蒋震、贺长年和吕岩之外,唯二的两个被废的侯爵。
那些一直在叫着撞天屈的屯田将军都尉们早就老实了,一个个猫在家里瑟瑟发抖,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哪里还敢到处吵嚷?
但是皇帝并没有做绝,杀鸡儆猴不是为了把猴子都杀了,主要是立威。他们都是赤眉一系的将领,做得太绝了,容易产生舆论引导作用,让人想歪了,引发不必要的政治风波。
军屯就这样被撤消了,地方上皆大欢喜,将军都尉们回到长安,老老实实地过起了闲散侯爷的日子,但是这次皇帝没有赐田宅,自已花钱买吧,反正他们有的是钱,皇帝不找他们麻烦就算网开一面了。
这件事属于贺长年吕岩谋反案的余波,这四个将军的下场让赤眉系功臣诸侯彻底认清了形势,现在全都老实了。
军屯撤消对于朝廷的粮食收入影响并不大,因为大汉屯田如今主要靠的是民屯,民屯遍布各郡,由有政务经验的地方官吏管理,招募流民分发田地和农具。
屯田农民分春秋两季上缴粮食,屯田小吏亲自到田里,监督收获,收取粮食,这一套流程都很正规,很少有军屯的弊端。
裁撤军屯之事发生之时,在京诸侯纷纷踏上归途,等过了正月,天气慢慢转暖,这时只有两个诸侯没有还乡,一个是广宁侯耿况,一个是平邑侯闵堪。
广宁侯耿况是自己不想走,他直接留在长安,收拾田宅,准备等全家搬来居住了。
而平邑侯闵堪去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对他说:“闵卿地处边郡,路途遥远,好不容易来一次长安,朕不忍与卿分别,卿再多呆些日子吧!”
皇帝把他留下来了。
闵堪心里有点纳闷,河西窦融不比他近,为什么皇帝不留他呢?交州的诸侯更是比他远得多,为啥皇帝都放走了呢?难道皇帝真的是看自己顺眼?
但是他又想了想,全国的诸侯,包括边郡的都走了,说明皇帝不是想夺各个侯国的权,想必也不会特意难为他一个,过一阵子总会放他回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