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营养餐,联系了一下老妈,如他所料,果然还在其中一个牌友家中,显摆完了她的优秀遗传成果,正在打麻将。说了几句就被老妈挂了电话,苏光光无奈的关了手机,准备研究一下昨天的那篇经文,他可不想谁来打扰他。现在需要等新订制的硬件送到才能升级诸葛智的硬件,其他实验也没钱去做;西瓜还要看它的长势才能决定下一步做什么;现在有空就研究一下那篇经文。
    重新把那篇以“水族盗天经”为名存储起来的经文调出来,显示在屏幕墙上。之所以命名为“水族盗天经”,是因为经文中的大概意思。首先,“水族”二字指明这是古老的水族中的修行功法或者是他们重要的传承;“盗天”二字说明了经文的主要思想,就是盗得天之物,以壮大自己;不用法、诀、功之类而用“经”,是因为苏光光觉得这篇经文并没有那么简单,只能用“经”字才可以说明它的重要与博大。
    先认真地通读了一遍,了解一下大概的意思。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的,然后再逐条语句的研读。
    在研读的过程中,还要断句,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原经文没有断句,还是诸葛智翻译了才让苏光光能看得懂文字,诸葛智却不能断句。诸葛智虽然知识库非常庞大,关于修行的知识更是苏光光比不了的。但是有一点诸葛智做不到的,就是真实地修行,去修炼每一种功法,这点他现在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能做的,只是按照功法的要求,再与知识库中的人体知识对比,模拟修行。再把模拟的结果告诉苏光光,作为苏光光修行的参考。所以诸葛智不能断句,他没有修行人那种对修行功法的灵性,所以即使断句也会错大部分。
    苏光光一边读一边断句:“道可盗非常盗天地之道有余人之道不足天地之物补人之不足圣人之道他人之余补己之不足帝王之道。这是第一句,可以断句为:道,可盗,非,常盗。天地之道有余,人之道不足。天地之物补人之不足,圣人道;他人之余补己之不足,帝王之道。”
    诸葛智却有不同意见:“你说的也只是一种断法,还可以这样断:道可盗?非!常盗天地之道有余,人之道不足,天地之物补人之不足,圣人之道。”
    苏光光反驳道:“如果道不可盗,怎么有后面的盗天地之道?所以你的断句是错的。”
    诸葛智却是不承认,道:“你才是错的,你想一想天地之道……”
    与以前一样,在遇到类似的远古文字写就的经文方面,苏光光与诸葛智都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如果遇到不一致的想法,就开始争辩,尽量的说服对方,说服不了,就暂时求同存异。再找苏老道做仲裁,如果苏老道也不能给于双方满意的答案,就让苏光光修行两种方法,找到正确的。
    为了找到正确的经文,苏光光为此没少受罪,每次者会时不时的有酸、麻、痒、痛之类的感受伴随,严重的时候差点直接完蛋。不过每次都有苏老道护着,只是点罪,太大的危害都被苏老道出手化解了。
    苏老道对苏光光的这种做法是比较支持的,这也是他们家的家训:寻找自己的修行之路。
    经过近六个小时的争论,终于把最终经文定下来。其中发现十三处翻译错误,有七处断句错误被诸葛智发现并纠正过来。
    苏光光读了两遍新经文之后,感觉舒畅了许多,这才是读了一篇修行鸿著之后的感觉。身心具爽,念头通达,去除心头的迷雾,使人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读了这两遍之后,经文的主要内容也理解了三成左右,抓住大概的思想脉络。前五百字左右与《道德经》中《道》篇的作用差不多,是从另一个角度论述天地之理;后面部分论述的是如何达到把天地之理纳入体内,很有点像理学中一个分支,以万物之理入自心而达到万物一体,只是这篇经文更深奥。
    天地之理部分与《道德经》中的道篇论述的思想有很大区别,这里把天地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宇宙,而地就是指的是地球,“地之大,不知几万里也;似圆非圆,容天之内,乎之一体。”很明确的指出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这点其他的典籍之中也是有记载的,并不只是这篇经文中所独有,不过都没这么明确表达出来。
    大约在公元前30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继承人托勒密一世开始建造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几代人举国之力,使得图书馆非常庞大,藏书为当时世界之最。于此同时,也云集了当时的大部分学者,使当时的研究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欧几里得、埃拉托斯特尼、赫罗菲拉斯、卡利马楚斯,这些历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研究过。馆藏书籍绝大多数是东方文献,包括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有没有中国古文献就搞不清楚了。有一位名叫阿利斯塔克的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曾经出任过此图书馆的馆长,在他留下的文件中记录了一个理论: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理论比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早了1800年,文件中还说,其实这并不是他自己发现的,而是他从图书馆中的书籍中读到的。
    犹太人的经典《卡巴拉》中也提到过,大概意思是:“人类所居住的地方,像球一样旋转着。当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时,其他的人就在上面。当地球的某一地区是黑夜时,其他地区是白昼。当某一地区人在迎接黎明时,其他地区正笼罩在夜幕之下。”让学者们奇怪的是,《卡巴拉》并不是这一观点的发现者,它也是在转述更古老的文献。
    类似的说法,苏光光也在其他书籍中读到过,当时非常惊讶于古人的知识,甚至有些怀疑。
    苏光光把前部分天地之理中与其他典籍相同的部分忽略掉,将其中不同的部分筛选出来仔细研究,其中关于地的部分更是研究重点。可惜的是,文中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详细论述,不知道更详细的内容在哪里,也可能遗失了。
    把其中能理解的部分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其他不能理解的部分做了标记,希望以后能有那个福缘再遇到吧。因为这里面关于地的部分并不是真的说地形,而是讲述地之理,比如“山者,土之质,火可生焉”,这里应该指的是火山,还有其他语句都含有类似地之至理。
    另一大部分的具体修行部分还是比较好弄清楚的,即使有些专用的术语,查一下其他典籍资料再加上联想也就能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了,毕竟水书也不是独立的一种文明。
    这里面的主体思想比较独特,就是认为天地万事万物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有点像能量守恒定律。不过它比能量守恒定律更进一步,认为整个“道”是圆满得自给自足处于平衡状态的。但是在局部会产生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被允许的,随处可见的,它们的不平衡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不影响整体的平衡和发展。利用这种允许不平衡的规则,来壮大自己,使自己成为最大的不平衡个体;同时兼顾整个道的平衡,最终达到把整个“道”融入自己的身心,从而取代“道”进而“得道”。
    这种不平衡思想有部分见于其他道家典籍,《老子》第七十章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苏光光理解后认为,天地自然调节有余的部分来补不足的部分,比如自然生态调节,也可以说是“道”的法则在调节;人大多都是奉献出的部分不足以补充真正缺少的部分,这样是不能补足的。人不足造成的后果就是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大,欲望永远满足不了,欲壑难填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而谁能以有余来补天下人之不足?只有“圣人”,也就是“得道者”才可以,也就是掌握了“道”的人才可以,因为圣人可以教化并纠正人的过剩欲望。
    经文其后又用了大量篇幅讲解如何把自己伪装为“道”认可的“不足”,并以之欺骗“有余”来弥补自己,以天地的有余补自己的不足,让天地认为是“道”在调节。不断地壮大自己,当与这部分道更契合时就可以把“道”融合,进而取代“道”。可能庄子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就是盗取天地之道的人,因为按天地规则,是不可能产生圣人的,有圣人出现了,就是有bug了。
    补足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是三个境界:顺、逆、空。顺阶段,就是顺着“道”的规律来补足自己;第二个阶段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逆“道”的规律来补足自己,也就是掠夺;第三个阶段,把自己放“空”,使“道”都可以容进自身,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真正的随心所欲,也就是“得道”了。另外还有一个阶段,经文中只提了一句,就是超脱“道”,没给出具体方法,只有一句:“自然也,太初也”。“道法自然”,已经自然了,当然超出道了,也就是太初了。

章节目录

一半生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三棵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棵树人并收藏一半生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