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平板玻璃的市场日趋饱和,毕竟镜子和窗户都是耐用品,购买一次就可以使用许多年。莫钟书就提议制造玻璃器皿。工匠们从去年就开始试制,但做出来的产品并不理想,好不容易等到莫钟书回来,正要叫他想办法解决,谢一鸣却来搅事了。

    建兴帝心里正恼火着,又接到报告,谢一鸣伙同几个松江商人,企图谋夺玻璃工场,他心头那一把火就熊熊燃烧起来了。

    更加让他震怒的是,谢一鸣还恶人先告状,上折子状告莫钟书勾结皇上潜邸的一个老太监在松江欺行霸市为祸乡里,请求朝廷重责。

    吕熠与莫钟书同一条船上相处三年多,回国后又指使人把莫钟书的老底查了个透,包括他小时候给姨娘的菜里下尿,在书院里借着打赌逼谢一鸣脱光裤子游街这些小事都没放过,对他的人品还是了解的。说他傲慢不把官员放在眼里,吕熠会相信;说他下套作弄别的商人,吕熠也会相信;但要说他欺行霸市鱼肉百姓,那简直就是侮辱吕熠的眼力了。

    至于那几个老太监,吕熠也心中有数,他身边的奴才就没有几个不仗势欺人的,但分寸都拿捏得很好,不然他也不会放心把王长贵派到江南去管理玻璃工场。

    谢一鸣以为他身居九重不能尽知天下事便恶意欺瞒,这等于又给吕熠的心火上浇了一勺油,恨不得马上就把他抓来砍头。只是他虽贵为天子,也不能无故杀人,而且谢一鸣那份折子已经引起几位内阁辅臣的注意,吕熠只得派个钦差去松江“调查”,把王长贵调回京城来,又给莫钟书制造子虚乌有的功劳赏个爵位让别人动不了他。

    吕熠以为莫钟书不懂政治才会不满他对于谢一鸣的处理,所以负气带着孩子出洋去。

    其实莫钟书完全理解他的苦衷。一个想做千古明君的皇帝,并不能为所欲为。不然吕熠就不需要依靠玻璃工场的盈利来生活,皇帝要花钱直接向国库伸手就行了。再说,他和谢一鸣之间并没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他很高兴看到谢一鸣碰壁受挫。但没到要人家死无全尸的地步。

    莫钟书这回出海,只单纯地想要让家人开心一下。当他对他们说出要带他们出海的决定后,不但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就连老太太和潘慧言都有几分兴奋,这两个女人都不是毫无见识的后院女流,明知谢一鸣玩不出多大的花样,根本就不担心一家大小的安危,但她们早就盼着有机会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一听说要出海,就忙不迭地开始收拾行李。

    钦差传旨。压住了谢一鸣,但改变不了这一家人的出行计划。莫钟书一到,船就离开了码头。

    李长义今天下午才让人把船上的货物卸光,这会儿是专程为他们一家开的船。倒是方便了两个孩子,在船上你追我赶东奔西跑。莫云逍还好。在家时就不怎么受拘束,爱怎么玩都可以。莫云遥平日却是天天要背《论语》的,这时候简直就是一匹脱缰了的野马。

    潘慧言这是第一次上海船,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拘谨地站在船尾,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许多跑海的人都说女人上船是不吉利的,尤其是不许到船头去。潘慧言不信这个邪,但她也不敢随意走动,生怕有个意外会被责怪。就连老太太也只小心翼翼站在她的房间门口向外张望。

    莫钟书觉得好笑,一手一个地把她们拖到船头,道:“风平浪静的时候,船头的位置才是最舒服的。视野也开阔。”他把老太太扶到甲板上的椅子里,又把妻子也按下去,“你怕什么?李记船队的每一条船都习惯了他们东家太太的晦气,不会再对莫太太的晦气有什么反应了。”

    话音刚落,潘慧言就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笑声。“这是在笑话我还是笑话弟妹啊?”

    莫钟书也笑着答:“大嫂来得正好,我就把祖母和媳妇都托给大嫂照顾了。”

    “去吧,你大哥已经叫人准备好酒菜了,正在找你呢。”

    李长义的妻子乔氏是个奇人,经常跟着丈夫乘船出海,不管别人说什么,她总是坚持与丈夫同出共进。许多人提起她都带着贬斥之意,莫钟书却对她特立独行的品性很是推崇,甚至因此怀疑她是否也和自己一般是个“怪胎”,因为这样的女子在这个时代太过稀有罕见,不过接触多几次之后就发觉她很正常,只不过是比常人更有主见并敢于坚持而已。但这个发现让他更加欣赏这位大嫂,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帮助李长义统领好乌托岛。

    乔氏是个很热情的主人,对第一次出海的老太太和潘慧言照顾极其周到,漫长的航程就在三个女人说说笑笑间过去了。

    三个月后,他们就到了乌托岛。

    这时候的乌托岛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岩石岛了,到处都是鲜花绿草。每次出船,不管是去大食还是中国,李长义都让人顺便运了许多泥土回来,除了道路和房屋,其余地方基本上都铺上了一层土壤,上面种些容易养活的植物。有些地方不易覆盖土层,他就叫人天天去浇上几次清水,养出厚厚一层青苔来。过往的船只从旁边驶过,只见这小岛上一片绿色生机盎然,几乎没有人能将它和那个寸草不生的乱石堆联系起来。

    莫钟书已经有两年多没到过乌托岛,尽管这运土绿化的主意还是他提出来的,可这旧貌新颜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太太也爱极了这个地方,住了几天就对前来探望的乔氏建议,乌托岛上少有大树,阳光太猛烈,不如搭些棚架,种些爬藤类植物,一来遮荫,二来造景。乔氏记在心里,第二天就叫人操办起来。

    李长义的儿子李跃龙和莫云遥年纪差不多,天天拉着莫家姐弟去海边。三人比赛拣贝壳,瞧谁拣得又多又美,谁输谁赢没人知道,海滩上倒是天天笑声不绝。后来李跃龙又拉着两个小朋友下海游泳。发现这两姐弟只勉强会划几下水,他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游泳教练,倾囊相授。

    直到一个多月后,莫记船队的一条船经过乌托岛回国,一家人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船走出老远,潘慧言还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暮色中的乌托岛。

    莫钟书安慰她道:“你要是喜欢,我给你另外找个小岛,随便你怎么拾掇,让你也过一把当岛主的瘾。”这个世界的人口不多,大海中的小岛。尤其是土地贫瘠的孤岛,多数都是无主的,想要做个岛主真的不难。

    潘慧言忙道:“千万不要,我受不了。偶然到这种地方来做客,自是快活似神仙。可是这些天我冷眼瞧着。李大哥李大嫂整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我就庆幸你没想要做那岛主。我家当家的太懒,连船队的财务都不耐烦管理,全都扔给了我。要是他做了岛主,肯定要拘着我垂帘听政,太辛苦了。”潘慧言说着就皱起了脸,摇头摆手。生怕表态晚一步她丈夫就要塞个小岛过来。

    莫钟书就搂着妻子哈哈大笑起来。潘慧言的脾气绝对算不上温柔,这几年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俩更是没少吵嘴,每次都要莫钟书让一大步她才让一小步。但她有一点好处,从不勉强她的丈夫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这让莫钟书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不敢想象,假如娶了一个不顾丈夫意愿迫着他上进求名求利的所谓贤惠的女人。这一辈子将是如何悲惨。

    走到福建的时候,莫钟书让停船几天,带着家人上岸游玩。

    老太太七十好几的高龄,莫钟书都怕累着她,为了照顾她。一路走走停停,老太太却玩得比两个曾孙还要起劲。这老太太年轻时有才有貌有魄力,却被关在深宅大院里一辈子,除了出嫁到澄州和后来跟着莫钟书搬迁到江南,这还是她第一次出门旅行,因此一路上兴致勃勃,就连最初的晕船也被她当成一次有趣的经历,准备回到松江就向别家的老太太们炫耀。

    莫钟书还顺道去看了看玻璃工场,询问了关于生产销售的几个常规问题。他晾着吕熠这些天也够了,该做个姿态给他看了。

    当他们回到松江的时候,已经又是一番新局面了。

    原来的莫府,虽然不能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但到底不是豪门大族,莫钟书又不喜热闹,来往的人家不多,有客来也是见潘慧言或老太太的。但现在上门求见他的宾客却是一拨接着一拨。莫钟书不耐烦,就叫管家对人说,他不堪旅途劳顿,病倒了,不能见客。不料这般一说之后,前来探病问安的人更多了。

    只怪吕熠的圣旨上语焉不详,道他屡立奇功,却又不具体明说,让众多擅长于揣摩上意的官绅们琢磨了大半年。

    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自号陶朱公。现在建兴帝封莫钟书为“陶朱候”,是不是说莫钟书也有范蠡那样的功劳?难道他立下的是“从龙之功”?大家越想就越觉得像那么回事,越商量就越肯定这就是事实。

    想当年莫钟书小小年纪就高中一省解元是何等风光,却忽然就放弃科举前途要出海去,这个中缘由曾让多少人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来却又完全可以理解了,因为他早就搭上了福王这条线!

    难怪他平日对人总是爱答不理的,连给知府送礼都只是派个管事去,自己连面都不露一个。过去大家认为这个人太傲慢狂妄,现在才知道人家傲慢狂妄得有理由。

    于是大家就开始竭力回想,自己过去有没有得罪过这样一位简在帝心的人物。没有的就心中窃喜,而那些曾经与之有过不愉快的就战战兢兢。不管如何,一听到莫钟书回到松江的消息,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上门来增进友谊或者修复关系了。

章节目录

海阔天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艮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艮龙并收藏海阔天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