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寓应李芳泽之请,叫人在八字墙上贴上大红纸条,上书:近遇奇书,名曰熙宁二年,字字珠玑,欲与诸君共赏。
不得不说,在一县之中,知县大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不少人得了信立刻去书铺里寻《熙宁二年》,结果掌柜赵同说现在还没,过几天才有。
之后的几天又有一批一批的人问这本书,赵同心下奇怪,便问他们怎么知道这本书的,在对方的解释之下,赵同得到了答案。
心道,这李小相公果然是一个很有法子的人。
第五天,张寓把序言写出来了,李芳泽立刻拿到书坊去印,与还没装订的书装订在一处。
第七天,《熙宁二年》才入书铺,便被学子们抢购一空。
当然,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虽然熙宁二年的名声已经在玉山县传遍了,但得到评价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
读者们都认为作者脑子坏掉了。
读者们都认为作者是哗众取宠之辈,当然,如今李芳泽的群众名声甚好,他们还不敢明着骂她。
于是学子们办了赏书辩论会,专为【批】斗熙宁二年,并选了一个人去请李芳泽,叫她那日去辩论。
何明德被认为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背景深,按理说最有能力去请李芳泽。
何明德自己也是很乐意看李芳泽吃瘪的,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之下,去了李府。
……………………………………………………………………………………………………
“辩书会?”李芳泽手中拿着请柬,心中明白,这玩意虽明为请柬,倒不如说是挑战书。
何明德点头:“一是学长学弟们有些疑问想请教你,二是有些不同见解的地方须得辩论辩论,这道理么,是越辩越明,正如释家门派,遇异端,便要以理服之。”
李芳泽不咸不淡地回道:“不知怀仁兄是想见我被拔舌还是想看到师兄师弟们被拔舌?”
何明德提到释家,又说异端,是在暗示自己的学说是异端,且她若与正道相对抗的下场不会好。佛教在建立之初,印度有各种各样的宗教,这些宗教被佛教定为异端外道,于是佛教与这些异端发生了无数次的辩论,佛教逻辑学发达,最终打败异端,而输了的异端,轻则被拔舌,重则被要命,斗争不可谓不残酷。
何明德打哈哈:“贤弟所言何至于此?为兄只是提醒贤弟要小心,实乃一片好心。”
“你的好心我已收到,谢谢。”李芳泽冷冷道,朝外面大声唤道:“高贺,送客!”
说完,起身离开。
何明德被甩了脸子,心中也不生气,想到李芳泽将要吃瘪的样子,他老脸泛春!
最近因为李芳泽得了案首,他成天被家里的老头子拉着和李芳泽对比,说李芳泽如何如何了得,可怜他也是有孩子的人了,却叫孩子们见了他这般落魄样,父纲不振,以后如何教训孩子?
何明德觉得相当没面子,早就盼着李芳泽倒一场大霉。
这回可好了,李芳泽自找苦吃,他不推波助澜一把,简直对不住老天!
……………………………………………………………………………………………………
“明知他们不怀好意,叔叔为何还要去?”霁云有些担忧,虽然他看不起酸儒们,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群人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李芳泽一个人要对抗那么多人,战斗力够么?
李芳泽一边埋首写小学数学课本,一边回答:“不去,会被他们说成是心虚,是懦夫,不敢应战。所以啊,这辩书会是不得不去,不过,你不必当心。”她轻笑一声,抬起头对他说:“他们要问什么,反驳什么,我心中有数,早就做好准备了,后天,我也学学昔日诸葛孔明舌战群儒!”
“哎呀!”李芳泽一拍脑袋,“后天的场面应当十分壮观,我要买一套新衣裳,盛装打扮一番,得好好展现出我的风采呀!”
说完,李芳泽放下纸笔,拉着周霁云出门去:“走,和我一起去成衣铺买衣服去,也给我提点意见……”
“叔叔……你真是……”周霁云表示十分诧异,他的李叔叔竟然这么……这么……!
如果周霁云生活在后世,他一定会知道闷【骚】这一词。
辩书会所选的场地在城隍庙前面的大空地上,李芳泽看到地址的时候,也不禁赞了一下这群书生的机智。
按理说读书人之间的交流场地选在读书的地方比较好,比如书院和县学,但他们偏偏选在了城隍庙前面,无非是看中了那里人流量大,百姓多,若是她在那里败了,她在老百姓心中的名望大概会因此而有所降低。
当日,阳光明媚,有清风徐徐,是个极为明朗宜人的日子。
李芳泽穿上新买的、熨得没有一个褶皱的银色丝麻深衣,把头发梳得光亮整齐,带上霁云和神秀精神抖擞的应战去了。
不过他二人可不算帮手,只是凑热闹长下见识去的罢了。
城隍庙前的空地很大,可容下近五百人,这日空地上摆放了三四十张矮几,矮几旁放置了席子,是打算让人跪坐于上的。
看来这群人挺好古的么,竟然这么布置。
李芳泽昂首挺胸地走入场地,何明德早等地饥【渴】难耐了,见了她,立刻迎上去,大声招呼:“哎呀呀,纯阳学弟叫学长们好等!来来来,我来为你介绍……”
何明德以十二分的热情把李芳泽拉到人群中:“各位,我们的主角可算是到了!”
众人抱拳,笑地不怀好意:“久闻大名。”
李芳泽亦抱拳,淡笑:“不敢当。”
周霁云和在场的书生们是同学,都相熟的很,众人知他和李芳泽关系匪浅,故意问道:“还真也看过熙宁二年么?”
周霁云道:“盛名之下,敢不读焉?”
有一人冷不不热出声:“恐盛名之下名实难副,还真以为呢?”
李芳泽心道,这些一个真是迫不及待了啊,还没招呼完就干上了。
但见周霁云淡淡一笑,没表现出丝毫动怒的样子,对那人说:“读第一遍时我也如永台兄这般认为,待读第二遍时心中震撼不已,读第三遍时,便不得不承认此处乃是旷世奇书。我读书少,学问不足,本以为诸位读第一篇时便读懂了此书,如今看来,诸位尚不如我。”
和李芳泽相处久了,潜移默化地也受了一些影响,为人处事变得沉稳老成了许多,不再是当初那个一激就动怒的少年了。
被叫做永台兄的那人听了这话好不生气!这周霁云先说自己读书少学问不足,然后又说他们连他都不如,不是在说他们读书少没学问么?
只是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得愤怒地盯着周霁云。
李芳泽侧头看了周霁云一眼,心道这小子辩才无碍么,适才的表现很好,终于有点长大的样子了。
另有一人不阴不阳道:“甚好,稍后还望还真贤弟不吝赐教。”
周霁云抱拳,笑道:“客气。”
火药味十足。
于是,连暖场都没来得及进行,就直接进入主题了。
某君质问李芳泽:“览君之书,专述拗相公理财之事,然我观拗相公诸法,皆为与民争利,以充国库。昔子罕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拗相公,其取利之法,乱国乱民,小人也,吾等耻之!“
李芳泽觉得这厮大抵孟子读的不错,孟子开篇就是梁惠王问利,然而梁惠王所问之利,是指富国强兵之利,因为那时魏国西有霸秦,东有强齐,南有猛楚,魏国吃了这三家许多亏,所以欲要变法图强,这才是他所说的利,非是私人之财利。然而孟子却偷换概念,说“王何必言利?”把这个“利”说成是私人之利。这一点,明初大臣刘三吾也曾指出,孟子答非所问。
此时,这位质问李芳泽的秀才,也学孟老夫子这一招,偷换概念,把王安石的强国富民之利说成私人之小利,哼,李芳泽也耻之!而且还故意蔑称王安石为拗相公,她表示非常生气!
李芳泽道:“诸君须明白,荆公之理财,非是为己,而是为国。荆公所言之利,非是为己,亦是为国,是为国之大利,岂是诸君所言之小利也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诸君岂能说君子不言利乎?且昔日苏辙言‘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可见财利于国之重,而诸君却说以之为耻,敢问诸君,国财不足,士大夫与将兵之俸禄如何而来?一旦某处有灾,赈灾之款从何处拨?”
一人又说:“李兄之言不无道理,然则观荆公之助役法,竟也要官绅僧道出免役钱,何太功利!”
助役法和免役法是一起进行的,那时候的百姓要服役,这对于百姓是很苦的,于是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让百姓出一点钱,然后政【府】用钱去招工,就像先前李芳泽招商修路一样,是花钱请工人修路,而不是叫百姓无偿修路。
以前士绅官吏僧道是不用服役的,然而王安石推行助役法让这层人也交钱,这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了。
可以想见王安石遭到了多大的反对。
李芳泽想到了宋神宗和文彦博的一次对话。
神宗说,变法导致士大夫不满意,然而却于百姓很有利的。
文彦博说,因为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与百姓。
王安石改革初期,就减免了士大夫的诸多福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遭到了士大夫的强烈反对,苏轼也曾说:自古以来,服役的人要用乡户,就像吃饭一定要用五谷一样。士大夫背井离乡去做官,为国效力之余享有一些乐趣是人之常情。如果厨房都变得萧条,就像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连饮食都变得这样粗糙,这不是太平盛世的景象。
苏轼算是一位名满古今的人物了,可是他也能说出这样的话,认为百姓服役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那时候有多少人为了免役不惜与兄弟分家,不惜残害自己的肢体,不惜自杀以逃避服役,他难道不知道吗?
李芳泽在写熙宁二年的时候着重写了免役法和助役法,因为她想要国家免除百姓的徭役,改用募役法。当然,她并不希望免除了徭役却还要交免役钱,她希望的是彻底没有徭役,可是这能不能成功她没有把握,但若不能成功,可以和王安石一样,行免役法和助役法。
要交钱,不能百姓独交,那些当官的也要交!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想到这些,李芳泽开口了:“为何官吏就不能服役交助役钱?敢问圣人可有明言?”
那人听李芳泽这么问,立刻愣住了,因为圣人确实没有明说官吏不需服役的话。
他有些牵强地反驳:“历朝历代都是这么个章法!祖宗之法,怎可轻变?”
李芳泽不想和他在祖宗的问题上纠缠,否则就会被扣上不敬祖宗的帽子。
她说:“百姓困顿,无钱可交,乡绅大夫,家有余粮。此间若是国家边疆有难,需钱打战,敢问诸公是支持继续叫百姓出钱呢,还是叫乡绅大夫出钱?”
那些读书人不是傻子,知道李芳泽这是挖了个大坑让他们跳,若说叫乡绅出钱,前面的问题就不攻自破。若是叫百姓出钱,那不是显得自己残忍无道?
于是现场出现了短暂的静默。
李芳泽冷笑,这群人和后来的东林党没什么两样,东林党背后是富庶的商家和地主,所以把商税往死里了降,北方因为打战穷的不成样子了,可是南方经济发达,富庶的不得了。国家之难他们不在乎,在乎的只是个人利益,他们不肯出钱给前方,好嘛,国家亡了,后来鞑子去了南方,还不把他们搜刮的一干二净,还来了个扬州十日屠杀?
典型地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要是当了官,一定把你们这群地主豪绅折腾折腾!
李芳泽一想到大明亡国的事,胸中就豪气万丈了。
见面前的人窃窃私语却不说话,李芳泽添油加醋:“何为天之道?”
有人接话:“道,乃仁也。”
李芳泽却说:“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有人咬牙切齿道:“昔日王安石变法,以至天下大旱,饿殍遍地,此合于天道乎?”
李芳泽不答反问:“先帝是好皇帝乎?”
“先帝恭俭有制、勤政爱民,自然是好皇帝。”就算先帝不是个好皇帝,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要稍加美化的,更何况先帝本就是一个好皇帝呢?
李芳泽心道,很好,进了我的笼子了。
“先帝是个好皇帝,可先帝朝时,黄河水患不断。还有咱们江西的一件事,就是弘治十七年六月,庐山暴雨,淹死无数民众。此亦是天灾,若如尔等所说,想必这灾是预示先帝不是个好皇帝,否则怎有此等灾祸?”
众人无法应答。
这一战,李芳泽大胜。
作者有话要说:表示非常抱歉,最近有事要忙,所以更新地慢了点,大家担待一些。鞠躬!
不得不说,在一县之中,知县大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不少人得了信立刻去书铺里寻《熙宁二年》,结果掌柜赵同说现在还没,过几天才有。
之后的几天又有一批一批的人问这本书,赵同心下奇怪,便问他们怎么知道这本书的,在对方的解释之下,赵同得到了答案。
心道,这李小相公果然是一个很有法子的人。
第五天,张寓把序言写出来了,李芳泽立刻拿到书坊去印,与还没装订的书装订在一处。
第七天,《熙宁二年》才入书铺,便被学子们抢购一空。
当然,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虽然熙宁二年的名声已经在玉山县传遍了,但得到评价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
读者们都认为作者脑子坏掉了。
读者们都认为作者是哗众取宠之辈,当然,如今李芳泽的群众名声甚好,他们还不敢明着骂她。
于是学子们办了赏书辩论会,专为【批】斗熙宁二年,并选了一个人去请李芳泽,叫她那日去辩论。
何明德被认为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背景深,按理说最有能力去请李芳泽。
何明德自己也是很乐意看李芳泽吃瘪的,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之下,去了李府。
……………………………………………………………………………………………………
“辩书会?”李芳泽手中拿着请柬,心中明白,这玩意虽明为请柬,倒不如说是挑战书。
何明德点头:“一是学长学弟们有些疑问想请教你,二是有些不同见解的地方须得辩论辩论,这道理么,是越辩越明,正如释家门派,遇异端,便要以理服之。”
李芳泽不咸不淡地回道:“不知怀仁兄是想见我被拔舌还是想看到师兄师弟们被拔舌?”
何明德提到释家,又说异端,是在暗示自己的学说是异端,且她若与正道相对抗的下场不会好。佛教在建立之初,印度有各种各样的宗教,这些宗教被佛教定为异端外道,于是佛教与这些异端发生了无数次的辩论,佛教逻辑学发达,最终打败异端,而输了的异端,轻则被拔舌,重则被要命,斗争不可谓不残酷。
何明德打哈哈:“贤弟所言何至于此?为兄只是提醒贤弟要小心,实乃一片好心。”
“你的好心我已收到,谢谢。”李芳泽冷冷道,朝外面大声唤道:“高贺,送客!”
说完,起身离开。
何明德被甩了脸子,心中也不生气,想到李芳泽将要吃瘪的样子,他老脸泛春!
最近因为李芳泽得了案首,他成天被家里的老头子拉着和李芳泽对比,说李芳泽如何如何了得,可怜他也是有孩子的人了,却叫孩子们见了他这般落魄样,父纲不振,以后如何教训孩子?
何明德觉得相当没面子,早就盼着李芳泽倒一场大霉。
这回可好了,李芳泽自找苦吃,他不推波助澜一把,简直对不住老天!
……………………………………………………………………………………………………
“明知他们不怀好意,叔叔为何还要去?”霁云有些担忧,虽然他看不起酸儒们,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群人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李芳泽一个人要对抗那么多人,战斗力够么?
李芳泽一边埋首写小学数学课本,一边回答:“不去,会被他们说成是心虚,是懦夫,不敢应战。所以啊,这辩书会是不得不去,不过,你不必当心。”她轻笑一声,抬起头对他说:“他们要问什么,反驳什么,我心中有数,早就做好准备了,后天,我也学学昔日诸葛孔明舌战群儒!”
“哎呀!”李芳泽一拍脑袋,“后天的场面应当十分壮观,我要买一套新衣裳,盛装打扮一番,得好好展现出我的风采呀!”
说完,李芳泽放下纸笔,拉着周霁云出门去:“走,和我一起去成衣铺买衣服去,也给我提点意见……”
“叔叔……你真是……”周霁云表示十分诧异,他的李叔叔竟然这么……这么……!
如果周霁云生活在后世,他一定会知道闷【骚】这一词。
辩书会所选的场地在城隍庙前面的大空地上,李芳泽看到地址的时候,也不禁赞了一下这群书生的机智。
按理说读书人之间的交流场地选在读书的地方比较好,比如书院和县学,但他们偏偏选在了城隍庙前面,无非是看中了那里人流量大,百姓多,若是她在那里败了,她在老百姓心中的名望大概会因此而有所降低。
当日,阳光明媚,有清风徐徐,是个极为明朗宜人的日子。
李芳泽穿上新买的、熨得没有一个褶皱的银色丝麻深衣,把头发梳得光亮整齐,带上霁云和神秀精神抖擞的应战去了。
不过他二人可不算帮手,只是凑热闹长下见识去的罢了。
城隍庙前的空地很大,可容下近五百人,这日空地上摆放了三四十张矮几,矮几旁放置了席子,是打算让人跪坐于上的。
看来这群人挺好古的么,竟然这么布置。
李芳泽昂首挺胸地走入场地,何明德早等地饥【渴】难耐了,见了她,立刻迎上去,大声招呼:“哎呀呀,纯阳学弟叫学长们好等!来来来,我来为你介绍……”
何明德以十二分的热情把李芳泽拉到人群中:“各位,我们的主角可算是到了!”
众人抱拳,笑地不怀好意:“久闻大名。”
李芳泽亦抱拳,淡笑:“不敢当。”
周霁云和在场的书生们是同学,都相熟的很,众人知他和李芳泽关系匪浅,故意问道:“还真也看过熙宁二年么?”
周霁云道:“盛名之下,敢不读焉?”
有一人冷不不热出声:“恐盛名之下名实难副,还真以为呢?”
李芳泽心道,这些一个真是迫不及待了啊,还没招呼完就干上了。
但见周霁云淡淡一笑,没表现出丝毫动怒的样子,对那人说:“读第一遍时我也如永台兄这般认为,待读第二遍时心中震撼不已,读第三遍时,便不得不承认此处乃是旷世奇书。我读书少,学问不足,本以为诸位读第一篇时便读懂了此书,如今看来,诸位尚不如我。”
和李芳泽相处久了,潜移默化地也受了一些影响,为人处事变得沉稳老成了许多,不再是当初那个一激就动怒的少年了。
被叫做永台兄的那人听了这话好不生气!这周霁云先说自己读书少学问不足,然后又说他们连他都不如,不是在说他们读书少没学问么?
只是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得愤怒地盯着周霁云。
李芳泽侧头看了周霁云一眼,心道这小子辩才无碍么,适才的表现很好,终于有点长大的样子了。
另有一人不阴不阳道:“甚好,稍后还望还真贤弟不吝赐教。”
周霁云抱拳,笑道:“客气。”
火药味十足。
于是,连暖场都没来得及进行,就直接进入主题了。
某君质问李芳泽:“览君之书,专述拗相公理财之事,然我观拗相公诸法,皆为与民争利,以充国库。昔子罕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拗相公,其取利之法,乱国乱民,小人也,吾等耻之!“
李芳泽觉得这厮大抵孟子读的不错,孟子开篇就是梁惠王问利,然而梁惠王所问之利,是指富国强兵之利,因为那时魏国西有霸秦,东有强齐,南有猛楚,魏国吃了这三家许多亏,所以欲要变法图强,这才是他所说的利,非是私人之财利。然而孟子却偷换概念,说“王何必言利?”把这个“利”说成是私人之利。这一点,明初大臣刘三吾也曾指出,孟子答非所问。
此时,这位质问李芳泽的秀才,也学孟老夫子这一招,偷换概念,把王安石的强国富民之利说成私人之小利,哼,李芳泽也耻之!而且还故意蔑称王安石为拗相公,她表示非常生气!
李芳泽道:“诸君须明白,荆公之理财,非是为己,而是为国。荆公所言之利,非是为己,亦是为国,是为国之大利,岂是诸君所言之小利也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诸君岂能说君子不言利乎?且昔日苏辙言‘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可见财利于国之重,而诸君却说以之为耻,敢问诸君,国财不足,士大夫与将兵之俸禄如何而来?一旦某处有灾,赈灾之款从何处拨?”
一人又说:“李兄之言不无道理,然则观荆公之助役法,竟也要官绅僧道出免役钱,何太功利!”
助役法和免役法是一起进行的,那时候的百姓要服役,这对于百姓是很苦的,于是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让百姓出一点钱,然后政【府】用钱去招工,就像先前李芳泽招商修路一样,是花钱请工人修路,而不是叫百姓无偿修路。
以前士绅官吏僧道是不用服役的,然而王安石推行助役法让这层人也交钱,这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了。
可以想见王安石遭到了多大的反对。
李芳泽想到了宋神宗和文彦博的一次对话。
神宗说,变法导致士大夫不满意,然而却于百姓很有利的。
文彦博说,因为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与百姓。
王安石改革初期,就减免了士大夫的诸多福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遭到了士大夫的强烈反对,苏轼也曾说:自古以来,服役的人要用乡户,就像吃饭一定要用五谷一样。士大夫背井离乡去做官,为国效力之余享有一些乐趣是人之常情。如果厨房都变得萧条,就像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连饮食都变得这样粗糙,这不是太平盛世的景象。
苏轼算是一位名满古今的人物了,可是他也能说出这样的话,认为百姓服役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那时候有多少人为了免役不惜与兄弟分家,不惜残害自己的肢体,不惜自杀以逃避服役,他难道不知道吗?
李芳泽在写熙宁二年的时候着重写了免役法和助役法,因为她想要国家免除百姓的徭役,改用募役法。当然,她并不希望免除了徭役却还要交免役钱,她希望的是彻底没有徭役,可是这能不能成功她没有把握,但若不能成功,可以和王安石一样,行免役法和助役法。
要交钱,不能百姓独交,那些当官的也要交!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想到这些,李芳泽开口了:“为何官吏就不能服役交助役钱?敢问圣人可有明言?”
那人听李芳泽这么问,立刻愣住了,因为圣人确实没有明说官吏不需服役的话。
他有些牵强地反驳:“历朝历代都是这么个章法!祖宗之法,怎可轻变?”
李芳泽不想和他在祖宗的问题上纠缠,否则就会被扣上不敬祖宗的帽子。
她说:“百姓困顿,无钱可交,乡绅大夫,家有余粮。此间若是国家边疆有难,需钱打战,敢问诸公是支持继续叫百姓出钱呢,还是叫乡绅大夫出钱?”
那些读书人不是傻子,知道李芳泽这是挖了个大坑让他们跳,若说叫乡绅出钱,前面的问题就不攻自破。若是叫百姓出钱,那不是显得自己残忍无道?
于是现场出现了短暂的静默。
李芳泽冷笑,这群人和后来的东林党没什么两样,东林党背后是富庶的商家和地主,所以把商税往死里了降,北方因为打战穷的不成样子了,可是南方经济发达,富庶的不得了。国家之难他们不在乎,在乎的只是个人利益,他们不肯出钱给前方,好嘛,国家亡了,后来鞑子去了南方,还不把他们搜刮的一干二净,还来了个扬州十日屠杀?
典型地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要是当了官,一定把你们这群地主豪绅折腾折腾!
李芳泽一想到大明亡国的事,胸中就豪气万丈了。
见面前的人窃窃私语却不说话,李芳泽添油加醋:“何为天之道?”
有人接话:“道,乃仁也。”
李芳泽却说:“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有人咬牙切齿道:“昔日王安石变法,以至天下大旱,饿殍遍地,此合于天道乎?”
李芳泽不答反问:“先帝是好皇帝乎?”
“先帝恭俭有制、勤政爱民,自然是好皇帝。”就算先帝不是个好皇帝,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要稍加美化的,更何况先帝本就是一个好皇帝呢?
李芳泽心道,很好,进了我的笼子了。
“先帝是个好皇帝,可先帝朝时,黄河水患不断。还有咱们江西的一件事,就是弘治十七年六月,庐山暴雨,淹死无数民众。此亦是天灾,若如尔等所说,想必这灾是预示先帝不是个好皇帝,否则怎有此等灾祸?”
众人无法应答。
这一战,李芳泽大胜。
作者有话要说:表示非常抱歉,最近有事要忙,所以更新地慢了点,大家担待一些。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