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裴逸之和段氏便一直陪着这位大舅在聊家常,诉离别。
裴子慧坐在一侧一边哄着裴子洋睡觉,一边听着三个大人聊天,一心二用中,便也听明白了七八分。
原来这男子叫段新民,是段氏的同胞哥哥。他们的父亲曾经是知县大人的师爷,此人心思活络,善于谋划,交际也颇广,更是帮知县大人破了一些难缠的案件,也曾经是县府中名噪一时的大人物,人称八面玲珑段师爷。
在当时,知县的官职一般都是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然后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后方才步入仕途的。所以这样的人读书时一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久而久之,便与现实的百姓生活产生了一些脱节。到真正为官时,遇到一些书上不曾有的问题,便很难圆满的解决,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颇有谋略和计策的师爷傍在身边,方能高枕无忧。
而做为师爷的人,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功名在身上的。或是因为读书不刻苦,或是家贫无钱读书,总之就是没有什么机会发展官场仕途。但是往往这些人却是最懂人情世故的,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眼纳四海,八面玲珑,所以有了这样的人在身边,方能弥补知县的不足。
所以知县与师爷之间就存在着一种依存的关系。知县通过师爷来与各方人物沟通,从而达成目地。而师爷则为知县献计献策,知县的眼睛看到哪?师爷的手就已经伸到哪,甚至知县还没有看到的,师爷得想方设法让他看到。
于是知县在官海沉浮中,有的两袖清风,有的腰缠万贯。而这位段师爷所拥护的县官则是后者,因为这位县官的庇护,段师爷获得了不少的财富和利益。
温饱思淫欲。古而往之。
段师爷自然也不例外。
家境日渐发达之后,段师爷不单单只是宅子变大了,丫鬟婆子厨子等下人多了,就连那妾氏也是接二连三的领进了家中。
在当时,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倒也平常。只是这段师爷的爱好却不同一般。他想纳妾。不但不纳那良家女子,还偏偏只喜欢往那烟花柳巷里面钻。今儿遇见个小桃红,领回家做了二姨太;明儿又遇见了小凤仙。领回家做了三姨太……
虽然身在官场,但又不是在朝中真的为官。所以也不图个什么人品方正之说,只消那知县大人离不开他,他就可以肆意而行。
如此这般一折腾,终于将本就病态缠身的段氏的母亲,也就是段师爷的正妻,气得口吐鲜血,一口气吞进去,就再也没上来。双目白眼一翻。双手一撒,仍下一双还未成年儿女就那么含恨而去了。
数月之后,段师爷便娶了继室。
但是,这位继室不但不是来自烟花之地,而且还非常的有背景。
她不是别人,正是知县的亲生女儿。
本来知县怎会同意自己的女儿给人当继室。而且只是一个毫无功名,只靠一个脑袋一张嘴吃饭的师爷。但是段师爷为了抱住知县这个大靠山,外加摇钱树,竟暗中与知县女儿有了私情,令知县女儿怀胎腹中。
知县无奈。只好将女儿下嫁。
但是这知县女儿嫁过来之后,可并不像段氏的娘亲那般懦弱。她不但将段师爷先前的一众妾氏们都赶出了家门,就连年幼的段新民和段香瑶她也不放在眼中。想骂就张口,想打就伸手。但是段师爷碍于她是知县的女儿,很多事情都视而不见一般,所以,很多事就当看不见就那么过去了。
幼时丧母,从小受尽继母欺凌,还好有一个奶娘将这对相依为命的兄妹视为心尖上的肉一般照顾着。
兄妹二人在担惊受怕中长大,后来奶娘去世了,哥哥也娶了嫂嫂,又添了侄女。
一直到了段香瑶十四岁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继母不顾兄妹二人的反对,非要将段香瑶许配给一个叫孔二刀的屠夫为妻。
那孔二刀不但人长得五大三粗令人恐惧,而且还是个有虐待倾向的,前面两任的妻子听说都是被他活活打死的,第二个妻子还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段香瑶不同意,继母就又掐又打。
她找父亲做主,父亲却说从来婚姻之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有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道理。在临近婚期的日子里,她曾经上过吊,但是被段新民救了下来。
后来就在婚期的前一天,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她趁乱冒雨逃出了家中。
一个常年深锁闺阁的未婚女子,突然一个人孤伶伶地走在大街上,那种孤独无助与心生的恐惧,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大雨一直未停,她就一边哭一边向前跑,不知道前面是何处,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终于,她跑不动了,“扑嗵”一声直接晕倒在了路边。
说来也巧,此时跑到她身边救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初次去县里赶考的裴逸之。
裴逸之素来心肠柔软,又是读圣贤书之人,自然不能看着她晕倒路边而不相救。大雨不停,他只好将段氏背到了一个破庙里,解下自己的行囊给她喂水、喂干粮,又跑到几里路以外的镇上给她买了一套干爽的衣服,和几副退烧的汤药。
三天三夜里,裴逸之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她。
但是三天之后,虽然她完全清醒了,身子也好了,裴逸之的科考却因此耽误了。
正在段香瑶对此事耿耿于怀,懊悔至极之时,段新民找到了破庙。
段香瑶将这几天的经过对段新民一说,段新民对裴逸之不惜耽误科考。但仍对妹妹倾力相救之事十分感激。连连拱手,谢道不止的同时,又见他少年俊逸,文质彬彬,一脸书香之气。与段香瑶倒是极为般配的。虽然是个贫寒学子。身上没有任何功名,但是没有赶上科考,也皆是因为救妹妹所影响。若不是如此,也许今年就已高中。
思虑如此,便有了将段香瑶的终生托咐与他的打算。一则他对段香瑶有恩,古人有言:有恩不报非君子,二则裴逸之果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好少见。若是段香瑶能嫁给他,不知道要比嫁给孔二刀好上多少倍。
主意打定,段新民便趁裴逸之不在时与段香瑶商量,没想到段香瑶却也直爽,红着脸就点了头。
于是在那个破庙里。段新民问明了裴逸之也有此意后,便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妹妹交给了他。
兄妹二人痛哭离别后,段新民回了县里的家中,只说没有找到段香瑶。段师爷气得直拍桌子,吹着胡子嚷着:“跑就跑吧,我就当没生过这个闺女!从今以后就当她死在外面了。家中上上下下谁也不许提。”
由此一来,在段府里段香瑶这个人就真的如同死了一般,再也没有在段家出现过,一干人等自是谁也不敢提及。
而裴逸之带着段香瑶回到了兰家沟后,便将这几天发生的事说与了裴玉与叶氏听。
裴玉倒是表现淡定。也没说出责怪裴逸之的话来。
倒是叶氏将那烟袋在鞋底上拍得“啪啪”直响,扭着头就嚷道:“我说老二,家里供你读书容易吗?我和你爹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到了科考的日子,你可倒好,因为救一个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姑娘,竟然耽误了科考的日子,你倒是说说,你想做甚?”
“娘,当时我也没多想,我就是看着香瑶她躺在雨中太可怜了,于是,就,就……”
“躺在雨中就可怜了?”叶氏皱着脸道:“那外面可怜的人多了,你个个都要救吗?你自己还活不活?”说罢,她瞥了段氏一眼,鄙夷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娶妻娶贤,不能只图长得好看,那娶回来又不能当画看。更何况你对她不知根不知底,若是个青楼跑出来的女子可怎么办?”
“娘,这怎么会?”裴逸之急道:“您看香瑶的样子就知道是好人家的姑娘。”
叶氏冷冷一笑,哼道:“看样子?她的样子我倒是看了,细皮嫩肉的。你看她那双手,嫩得跟水葱似的,哪像是干过活的人家的姑娘。”说罢,撇了撇嘴问段氏道:“你倒是说说你会做什么,会下田锄地吗?会插秧栽苗吗?会用我们农家这种大黑锅做饭吗?”
段氏一听,果真是样样不会。随即眼睛一亮道:“我会绣花。”
“绣花?”叶氏更是冷笑不止,“绣花有啥用?我们这样的穷人家一年到头都买不起一块布料,还绣什么花。你若是想和我们家老二好,就把绣花的念想忘了吧,收下心来学这些屋里屋外的活计就行了。你们俩的婚事我倒是也可以成全,不过你一没嫁妆二没亲人,又是个来路不明的,那我们家对你也就不能厚礼相待了。给你们买两床铺盖,一人一套新衣服就算结婚了吧。”
那天,段香瑶是忍着委屈和裴逸之成的亲。
婚后,若不是有人求她帮忙绣点东西时,她果真没有再摸绣花针。
对于家里家外的活计,她不懂就问,问完就学,没过多久,就和其它村里的妇女一样,成了一把农家院里的好手。
裴子慧坐在一侧一边哄着裴子洋睡觉,一边听着三个大人聊天,一心二用中,便也听明白了七八分。
原来这男子叫段新民,是段氏的同胞哥哥。他们的父亲曾经是知县大人的师爷,此人心思活络,善于谋划,交际也颇广,更是帮知县大人破了一些难缠的案件,也曾经是县府中名噪一时的大人物,人称八面玲珑段师爷。
在当时,知县的官职一般都是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然后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后方才步入仕途的。所以这样的人读书时一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久而久之,便与现实的百姓生活产生了一些脱节。到真正为官时,遇到一些书上不曾有的问题,便很难圆满的解决,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颇有谋略和计策的师爷傍在身边,方能高枕无忧。
而做为师爷的人,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功名在身上的。或是因为读书不刻苦,或是家贫无钱读书,总之就是没有什么机会发展官场仕途。但是往往这些人却是最懂人情世故的,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眼纳四海,八面玲珑,所以有了这样的人在身边,方能弥补知县的不足。
所以知县与师爷之间就存在着一种依存的关系。知县通过师爷来与各方人物沟通,从而达成目地。而师爷则为知县献计献策,知县的眼睛看到哪?师爷的手就已经伸到哪,甚至知县还没有看到的,师爷得想方设法让他看到。
于是知县在官海沉浮中,有的两袖清风,有的腰缠万贯。而这位段师爷所拥护的县官则是后者,因为这位县官的庇护,段师爷获得了不少的财富和利益。
温饱思淫欲。古而往之。
段师爷自然也不例外。
家境日渐发达之后,段师爷不单单只是宅子变大了,丫鬟婆子厨子等下人多了,就连那妾氏也是接二连三的领进了家中。
在当时,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倒也平常。只是这段师爷的爱好却不同一般。他想纳妾。不但不纳那良家女子,还偏偏只喜欢往那烟花柳巷里面钻。今儿遇见个小桃红,领回家做了二姨太;明儿又遇见了小凤仙。领回家做了三姨太……
虽然身在官场,但又不是在朝中真的为官。所以也不图个什么人品方正之说,只消那知县大人离不开他,他就可以肆意而行。
如此这般一折腾,终于将本就病态缠身的段氏的母亲,也就是段师爷的正妻,气得口吐鲜血,一口气吞进去,就再也没上来。双目白眼一翻。双手一撒,仍下一双还未成年儿女就那么含恨而去了。
数月之后,段师爷便娶了继室。
但是,这位继室不但不是来自烟花之地,而且还非常的有背景。
她不是别人,正是知县的亲生女儿。
本来知县怎会同意自己的女儿给人当继室。而且只是一个毫无功名,只靠一个脑袋一张嘴吃饭的师爷。但是段师爷为了抱住知县这个大靠山,外加摇钱树,竟暗中与知县女儿有了私情,令知县女儿怀胎腹中。
知县无奈。只好将女儿下嫁。
但是这知县女儿嫁过来之后,可并不像段氏的娘亲那般懦弱。她不但将段师爷先前的一众妾氏们都赶出了家门,就连年幼的段新民和段香瑶她也不放在眼中。想骂就张口,想打就伸手。但是段师爷碍于她是知县的女儿,很多事情都视而不见一般,所以,很多事就当看不见就那么过去了。
幼时丧母,从小受尽继母欺凌,还好有一个奶娘将这对相依为命的兄妹视为心尖上的肉一般照顾着。
兄妹二人在担惊受怕中长大,后来奶娘去世了,哥哥也娶了嫂嫂,又添了侄女。
一直到了段香瑶十四岁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继母不顾兄妹二人的反对,非要将段香瑶许配给一个叫孔二刀的屠夫为妻。
那孔二刀不但人长得五大三粗令人恐惧,而且还是个有虐待倾向的,前面两任的妻子听说都是被他活活打死的,第二个妻子还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段香瑶不同意,继母就又掐又打。
她找父亲做主,父亲却说从来婚姻之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有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道理。在临近婚期的日子里,她曾经上过吊,但是被段新民救了下来。
后来就在婚期的前一天,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她趁乱冒雨逃出了家中。
一个常年深锁闺阁的未婚女子,突然一个人孤伶伶地走在大街上,那种孤独无助与心生的恐惧,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大雨一直未停,她就一边哭一边向前跑,不知道前面是何处,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终于,她跑不动了,“扑嗵”一声直接晕倒在了路边。
说来也巧,此时跑到她身边救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初次去县里赶考的裴逸之。
裴逸之素来心肠柔软,又是读圣贤书之人,自然不能看着她晕倒路边而不相救。大雨不停,他只好将段氏背到了一个破庙里,解下自己的行囊给她喂水、喂干粮,又跑到几里路以外的镇上给她买了一套干爽的衣服,和几副退烧的汤药。
三天三夜里,裴逸之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她。
但是三天之后,虽然她完全清醒了,身子也好了,裴逸之的科考却因此耽误了。
正在段香瑶对此事耿耿于怀,懊悔至极之时,段新民找到了破庙。
段香瑶将这几天的经过对段新民一说,段新民对裴逸之不惜耽误科考。但仍对妹妹倾力相救之事十分感激。连连拱手,谢道不止的同时,又见他少年俊逸,文质彬彬,一脸书香之气。与段香瑶倒是极为般配的。虽然是个贫寒学子。身上没有任何功名,但是没有赶上科考,也皆是因为救妹妹所影响。若不是如此,也许今年就已高中。
思虑如此,便有了将段香瑶的终生托咐与他的打算。一则他对段香瑶有恩,古人有言:有恩不报非君子,二则裴逸之果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好少见。若是段香瑶能嫁给他,不知道要比嫁给孔二刀好上多少倍。
主意打定,段新民便趁裴逸之不在时与段香瑶商量,没想到段香瑶却也直爽,红着脸就点了头。
于是在那个破庙里。段新民问明了裴逸之也有此意后,便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妹妹交给了他。
兄妹二人痛哭离别后,段新民回了县里的家中,只说没有找到段香瑶。段师爷气得直拍桌子,吹着胡子嚷着:“跑就跑吧,我就当没生过这个闺女!从今以后就当她死在外面了。家中上上下下谁也不许提。”
由此一来,在段府里段香瑶这个人就真的如同死了一般,再也没有在段家出现过,一干人等自是谁也不敢提及。
而裴逸之带着段香瑶回到了兰家沟后,便将这几天发生的事说与了裴玉与叶氏听。
裴玉倒是表现淡定。也没说出责怪裴逸之的话来。
倒是叶氏将那烟袋在鞋底上拍得“啪啪”直响,扭着头就嚷道:“我说老二,家里供你读书容易吗?我和你爹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到了科考的日子,你可倒好,因为救一个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姑娘,竟然耽误了科考的日子,你倒是说说,你想做甚?”
“娘,当时我也没多想,我就是看着香瑶她躺在雨中太可怜了,于是,就,就……”
“躺在雨中就可怜了?”叶氏皱着脸道:“那外面可怜的人多了,你个个都要救吗?你自己还活不活?”说罢,她瞥了段氏一眼,鄙夷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娶妻娶贤,不能只图长得好看,那娶回来又不能当画看。更何况你对她不知根不知底,若是个青楼跑出来的女子可怎么办?”
“娘,这怎么会?”裴逸之急道:“您看香瑶的样子就知道是好人家的姑娘。”
叶氏冷冷一笑,哼道:“看样子?她的样子我倒是看了,细皮嫩肉的。你看她那双手,嫩得跟水葱似的,哪像是干过活的人家的姑娘。”说罢,撇了撇嘴问段氏道:“你倒是说说你会做什么,会下田锄地吗?会插秧栽苗吗?会用我们农家这种大黑锅做饭吗?”
段氏一听,果真是样样不会。随即眼睛一亮道:“我会绣花。”
“绣花?”叶氏更是冷笑不止,“绣花有啥用?我们这样的穷人家一年到头都买不起一块布料,还绣什么花。你若是想和我们家老二好,就把绣花的念想忘了吧,收下心来学这些屋里屋外的活计就行了。你们俩的婚事我倒是也可以成全,不过你一没嫁妆二没亲人,又是个来路不明的,那我们家对你也就不能厚礼相待了。给你们买两床铺盖,一人一套新衣服就算结婚了吧。”
那天,段香瑶是忍着委屈和裴逸之成的亲。
婚后,若不是有人求她帮忙绣点东西时,她果真没有再摸绣花针。
对于家里家外的活计,她不懂就问,问完就学,没过多久,就和其它村里的妇女一样,成了一把农家院里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