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爷闻言很是惊喜,三娘不卖关子,直接道:“那人叫莫海天,他是松源县上的一个知名的人物,在当地很有名望,他的爹跟我娘家三爷爷曾是同窗,两人关系极好,他爹去世后,他对我家三爷爷也是亦师亦友。
明天我们先绕道弄口村,去我三爷爷家,请我三爷爷写一封介绍信,这样也不至于太唐突。”
“应该的,应该的。”二爷爷喜上眉梢,有贵人帮助,这事做起来就容易了。
“那三娘,你回去准备准备,明日我们就去县里。”二爷爷吩咐道,又转头对吴煊道:“明日你也一起去。”
吴煊点头应着,这时又听吴均对二爷爷道:“太爷爷,明日我也去。”
“小孩子去凑什么热闹?”吴煊皱眉。
二爷爷却笑着道:“去吧,去见见世面也好。”
闻言,吴煊嘟囔了两句没再说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因为明日要起早,三娘晚上便放过了吴煜,没再掬着他识字,早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吃了吴煜做的早饭便匆匆往二爷爷家去汇合。
到弄口村的时候,那里的人也才吃了早饭不久。
“三爷爷。。。”因为时间比较赶,所以三娘没有回娘家,直接往二爷爷家去了。
“三姐,你怎么来了?”没见到三爷爷,倒是早早过来读书的阿禄听到三娘熟悉的声音黏了过来。
三娘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三爷爷呢?我找他有事。”
“三丫头,我在这儿呢!”三爷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从里间走了出来。
三爷爷比上次见到的又苍老了几分,如今脸拐杖都用上了。
三娘跟阿禄同时上前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
介绍了与三娘同行的人,互相见了礼之后,三娘又将来意给说明。却见三爷爷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吴均瞧。
不错,这吴均年纪轻轻看着却气度不凡。不像阿禄虽然聪慧有余却总觉得不够大气,也许是年纪还小尚未定性吧!
“你都读了什么书了?”三爷爷没理会三娘反倒问起吴均来。
吴均站起身来正襟道:“只读过《三字经》、《弟子规》还有《春秋》。”
三爷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又考了他《春秋》里面的一些问题,吴均对答如流。这让三爷爷满眼的欢喜,抓着三娘的手直道:“是可造之才。你的好好栽培。”
刚刚吴均的回答也让三娘吃了一惊,因为那些都不是自己教的,完全是吴均自己想出来的。
《春秋》这本书,三娘也只看过一遍,二爷爷也没有教过她,所以她能教吴均的不过是认里面的字和这些字的字面上的意思,三爷爷必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会更加觉得吴均难得了。
三爷爷又跟二爷爷寒暄了几句,这才展开笔墨写信,寥寥数语便将事情给交代清楚,教给三娘道:“你莫叔叔的地址你可知道?”
“记得!”三娘没去过。不过莫叔叔的地址她却是记得很清楚,当年二姐离家的时候她还再三嘱咐她记着给家里写信呢!
接着三爷爷又交代了几句,便让三娘早些启程赶路了。
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下半晌了,四人匆匆忙忙进了低矮的关口。
松源虽是县城却远不如云和等县来的气派。整个县全是丘陵地带,占地较其他县虽然广了很多,可是人口却相差不大,因为松源乡耕地少,能养活的人口有限。
二爷爷边走边问路。好不容易才来到莫海天叔叔住的梧桐街。
“就是这儿吧?”三娘抬头看着这石头砌的门匾上写着字态优美的“莫府”两个字,心中不确定。
听三爷爷说,莫府很气派,可是看着这扇开着角落的小门哪像什么大户人家,这门还不如乡下人家的门来的大呢!
“应该就是了吧!”二爷爷心中也犹豫不决,看了看这白白的高高的粉墙然后坚决的上前敲了敲门。
不多时,便有人来开门。
这开门的是头发发白的一个老人,他上下打量了三娘他们,再确定自己不认识他们后问道:“你们是?”
“老人家,您好,请问莫海天莫老爷住这儿么?”二爷爷问道。
这老人家又扫视了他们一眼道:“是这儿,你们找我家老爷有事么?”
三娘忙从怀里掏出三爷爷写的介绍信递过去道:“我是弄口村刘润的孙女,特意来拜访莫叔叔的。”
刘润是三爷爷的名字。
老人家听了这个名字表情微微有些松动,他笑着道:“哦,知道,你们稍等,我进屋去通报一声。”
说着门又关上了。
三娘他们等了半盏茶的功夫,门内传来脚步声,然后门再次打开。
这次除了先前那老人家,眼前又多了一个人。
这人头发挽着整齐的发髻,留着文雅的胡子,身着宽袖长衫,一派文人墨客的打扮。
他面相亲和,温文尔雅,年纪虽然已过半百,可是却给人一种风度翩翩的模样。
三娘猜测他便是莫海天,莫叔叔。
莫海天视线落在三娘身上,温和的问道:“是三妞吗?”
三娘见他问自己忙道:“莫叔叔,是我。我今天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嗯,事情我已经从信上知道了,你们先进来坐坐吧。”随后莫叔叔热情的将三娘等人迎了进去。
在客厅里坐定。
“这位想必就是吴老伯了?”莫海天说着就要给二爷爷行礼。
二爷爷忙站起来扶住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不过乡下粗鄙之人,怎么受的起莫老爷的礼。”
“论年龄,您是长辈。”读书人最讲礼,因此莫叔叔不管二爷爷怎么拦硬是行了礼。
见他礼数这般周到,二爷爷也忙让三娘和吴煊吴均纷纷给莫叔叔行了礼。
这时候那老人家端了茶水进来,莫叔叔对他道:“培伯。你去厨房说一声,加些饭菜。”
培伯恭敬的应了声下去,莫叔叔道:“今天天色已经不早了。你们先住一晚,明日我再去衙门说一声。等这事处理好了,你们再回去。”
“真是麻烦莫老爷了。”二爷爷由心的感激。
莫叔叔笑道:“这没什么,你们之前没有户籍这事如果搁在太平年代确实是个罪,可是搁在这个年代,只要衙门松一些,不追究,便什么事也没有。
如今在县衙里主事的是我的学生。你们且放宽心。”
听了这话,三娘松了口气。在各代,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有莫叔叔这层关系在。就不用怕了。
“谢谢莫叔叔。”三娘笑着道。
莫叔叔又看向三娘问道:“你三爷爷最近身体可好?我们已经有两三年的没见了。以前他每一次来总要跟我炫耀他收了个天资聪颖的女学生,我那时一直感叹无缘得见,不想今日倒见到了。”
记得三爷爷从没承认自己是他学生,怎么跟别人倒是承认了,还这般称赞自己。这让三娘脸上发热。
“我不过就读过几本书,认识了几个字,莫叔叔别听三爷爷这夸张的话!”三娘道,这话她可真没谦虚。
可莫叔叔却以为三娘是谦虚的说辞了。他笑着又看了眼三娘,余光瞥见坐在三娘下手的那个年纪轻轻的男孩。他眉毛微挑,有些吃惊。
他记得那是三娘的堂侄儿,他那时只是微微一撇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这孩子眉宇清秀,现在他再仔细一看越觉得不凡,他阅人无数,自然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出息。
此时他对吴均甚是好奇。
“吴均小兄弟可有上过学?”他问道。
吴均站起身来行了礼站着毕恭毕敬的答道:“莫爷爷,您叫我阿均就好。我去年6月上的学,跟三娘先生学了《弟子规》、《三字经》还有《春秋》三本书。”
“哦?”莫叔叔闻言很是惊奇,他又颇有意味的看了眼三娘。他知道三娘有学识,可是毕竟是个奶娃子,读过的书有限,见识也不多,况且,这个吴均又比三娘年长几岁,三娘怎么教的了?
三娘知道莫叔叔的疑问,也怕他笑自己班门弄斧便笑着解释道:“因为在家里闲来无事,就随便教了他们几个字。”
莫海天笑着没有说话反倒跟三爷爷一样考起了吴均,他问道:“既然你读了春秋,那也知些国事,那我问你,你对朝代更替怎么看?”
三娘咋舌,这个跟春秋没什么关系吧?
吴均想了想毫不迟疑的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些不过都是自然之道。。。”
接下去吴均凯凯而谈,引用的都是《春秋》里面的句子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还有三娘讲的三国里面的那些事情,这让莫叔叔听得津津有味。
末了,莫叔叔笑着拍手称赞道:“不错,不错,有见识,只是可惜上学的日子尚短,学识还是有些浅薄。”
二爷爷跟吴煊听了心头均是一喜,今天连续两个懂学问的人说吴均有才,这怎么能让他们不开心?只是。。。他们又不免担心,三娘说了她教不了吴均几年,那以后吴均该去哪儿进学?
“莫叔叔说的是,我学问有限,再过些时日我怕就教不了他了,莫叔叔,咱们处州这片地方有没有好的学堂?”三娘问道。
“该县倒是有个学堂,不过那先生我不看好,你们放心,吴均这个好苗子我也看好他,我会给他好好留意着。”莫叔叔道。
二爷爷他们又是一阵道谢。
就在这时,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传来:“爷爷,饭要摆在哪儿?”
三娘转头看见一个穿着鹅黄色裙子的少女婷婷玉立的站在大厅。
叫莫叔叔爷爷,那就是莫叔叔的孙女喽?三娘心想刚想收回视线却发现吴均突然不如往常那般淡定,有些坐立不安,就连双颊也止不住的红了起来。
她正好奇的时候,莫叔叔已经咳了一声对孙女道:“莫莲,休得无礼。”
原来是莫莲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吴均。三娘差点嗤笑出声,吴均这孩子以外都是一副淡定的模样,怎么被一个小姑娘给看的不好意思起来?
难道。。。三娘心里暗暗吃惊。难道吴均跟莫莲来电?
“爷爷,您还没答我饭摆哪儿呢!”被爷爷说无理。莫莲还是依旧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不过终于收回了视线,声音清脆的问爷爷。
莫叔叔对这个孙女颇为无奈,只得瞪着眼睛道:“还能摆哪儿?你不要没事找事?”
莫莲闻言朝爷爷吐了吐舌头,一溜烟就溜走了。
莫叔叔讪笑着对三娘等人道:“呵呵,那是我大孙女,莫莲。从小古灵精怪的,我都管不住。”说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着话,莫叔叔带着三娘他们移步饭堂。
三娘原本以为莫叔叔家大门那般的小,这莫府定然也小。也没有二爷爷说的那帮气派。
可是待三娘跟着莫叔叔走过一道门之后竟是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园子,园子里有假山,有盆景,有鱼池,还有凉亭。园子四周是游廊。
三娘跟着莫叔叔走过一段游廊又走过一道圆形拱门,便到了饭堂。
此时饭菜已经摆好,碗碟是均一色的青色瓷器。
三娘知道松源县产这种瓷器。
“快坐。”莫叔叔招待着。
可三娘突然不好意思坐下了。她突然发现她不该来的,这一桌子就自己一个女人,刚刚那莫莲不在这一桌。莫莲的母亲也不在这一桌。
如果这是在现代,那是无所谓,可是这是古代。这里也不是讲礼数的乡下人家而是在县城里的大户人家。
男女分桌吃饭,这个三娘还是知道。
莫叔叔似乎也发现不妥了,忙对旁边的下人道:“带刘姑娘去内屋吃饭。”
被解了尴尬,三娘脸上一喜,对莫叔叔福了礼便下去了。
可是这事给三娘带了深思。三娘第一次发现自己对古代的礼数一点都不懂,第一次发现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女娃子,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果进了城或者进大户人家必定会惹人笑话。
不行,她住在乡下可以,可是绝对不能不懂这些礼节和礼仪,可是该去哪儿学呢?
三娘叹了口气。
“你叫三娘?”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三娘抬头看去,是莫莲,于是她笑着点了点头。
“我叫莫莲。”她笑着跑过来拉着三娘让她坐下,可三娘却不敢无理,对坐在上位的一位年轻的夫人行了礼,她不知道如何称呼,只道:“夫人。”
莫莲不等那夫人说话已经笑着道:“那是我娘。”
说着又指着一边安安静静的坐着一个小女孩道:“这是我妹妹,那不肯吃饭的家伙是我弟弟。”
三娘一一点头致意,神情有些拘谨。
那妇人温和的对三娘笑道:“来,快坐下。也别夫人夫人的叫了。你爷爷跟我爷爷是同窗,两人兄弟相称,按辈分,你只要叫我莫嫂子即可。”
三娘还没说话,莫莲已经嘟着嘴不开的道:“那我不是小三娘一辈?我的叫她姑姑?哎呀。。这。。。三娘我还是叫你三娘好不好?”
莫夫人敲了敲莫莲的头道:“只是辈分,怎么可以乱?”
莫莲嘟着嘴又问三娘:“三娘,你今年几岁?”
“十二了。”三娘答。
“我也十二呢!你几月生日?”莫莲似乎非要分出谁大谁小。
“正月。”
“啊,比我大,我三月生的。不管,以后我就叫你三娘。”莫莲不依不饶。
三娘也喜欢她叫自己三娘,不喜欢她按着辈分叫自己姑姑,毕竟两人一样的年纪被叫的那么老,确实挺怪的。
莫夫人也拿莫莲没辙,只得随她去。
“快坐下吃饭吧!”莫夫人道。
菜色很丰富,可以说是三娘这辈子吃的最丰盛的一次,可以跟在现代的时候去店里吃炒菜时那般了。
三娘很想多吃两碗,可终究怕被笑话,便停了筷子。
那边莫莲的三岁的弟弟很是顽皮,一会儿爬上桌捣乱,一会儿又躲起了猫猫,把追着他喂饭的下人累的够呛,莫莲见了时不时的骂了他几句。
莫夫人对三娘道:“你跟莫莲年纪相近,晚上就一起睡吧!我再去收拾几间客房出来。”
主人家这么安排,三娘自然没有二话,莫莲听了异常开心,拉着三娘的手就往她闺房去,将自己的弟弟妹妹抛到了一边。
“总算有人跟我说话了,你不知道,我天天被关在家里快闷死了。我那妹妹你看到没,才8岁呀,却老是装的一副小大人模样,每天粘着我娘,一句话也不跟我说,还有我那弟弟,你看到没,就一个捣乱鬼,吵得要命。
哎,三娘,是不是乡下比较好玩?在乡下是不是可以到处去玩?”莫莲噼里啪啦的一通抱怨。
三娘笑道:“乡下是比这儿自有,可是在乡下也的做很多农活呀!每种生活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坏处。”
莫莲嘟了嘟嘴,道:“你怎么跟我爷爷和我爹一样,也爱讲道理?”
“啊?”三娘一怔,她讲道理了么?她突然笑了起来,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变得爱将大道理了,什么事情都要扯上点道理。
这也许从当了夫子开始的吧!
明天我们先绕道弄口村,去我三爷爷家,请我三爷爷写一封介绍信,这样也不至于太唐突。”
“应该的,应该的。”二爷爷喜上眉梢,有贵人帮助,这事做起来就容易了。
“那三娘,你回去准备准备,明日我们就去县里。”二爷爷吩咐道,又转头对吴煊道:“明日你也一起去。”
吴煊点头应着,这时又听吴均对二爷爷道:“太爷爷,明日我也去。”
“小孩子去凑什么热闹?”吴煊皱眉。
二爷爷却笑着道:“去吧,去见见世面也好。”
闻言,吴煊嘟囔了两句没再说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因为明日要起早,三娘晚上便放过了吴煜,没再掬着他识字,早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吃了吴煜做的早饭便匆匆往二爷爷家去汇合。
到弄口村的时候,那里的人也才吃了早饭不久。
“三爷爷。。。”因为时间比较赶,所以三娘没有回娘家,直接往二爷爷家去了。
“三姐,你怎么来了?”没见到三爷爷,倒是早早过来读书的阿禄听到三娘熟悉的声音黏了过来。
三娘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三爷爷呢?我找他有事。”
“三丫头,我在这儿呢!”三爷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从里间走了出来。
三爷爷比上次见到的又苍老了几分,如今脸拐杖都用上了。
三娘跟阿禄同时上前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
介绍了与三娘同行的人,互相见了礼之后,三娘又将来意给说明。却见三爷爷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吴均瞧。
不错,这吴均年纪轻轻看着却气度不凡。不像阿禄虽然聪慧有余却总觉得不够大气,也许是年纪还小尚未定性吧!
“你都读了什么书了?”三爷爷没理会三娘反倒问起吴均来。
吴均站起身来正襟道:“只读过《三字经》、《弟子规》还有《春秋》。”
三爷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又考了他《春秋》里面的一些问题,吴均对答如流。这让三爷爷满眼的欢喜,抓着三娘的手直道:“是可造之才。你的好好栽培。”
刚刚吴均的回答也让三娘吃了一惊,因为那些都不是自己教的,完全是吴均自己想出来的。
《春秋》这本书,三娘也只看过一遍,二爷爷也没有教过她,所以她能教吴均的不过是认里面的字和这些字的字面上的意思,三爷爷必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会更加觉得吴均难得了。
三爷爷又跟二爷爷寒暄了几句,这才展开笔墨写信,寥寥数语便将事情给交代清楚,教给三娘道:“你莫叔叔的地址你可知道?”
“记得!”三娘没去过。不过莫叔叔的地址她却是记得很清楚,当年二姐离家的时候她还再三嘱咐她记着给家里写信呢!
接着三爷爷又交代了几句,便让三娘早些启程赶路了。
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下半晌了,四人匆匆忙忙进了低矮的关口。
松源虽是县城却远不如云和等县来的气派。整个县全是丘陵地带,占地较其他县虽然广了很多,可是人口却相差不大,因为松源乡耕地少,能养活的人口有限。
二爷爷边走边问路。好不容易才来到莫海天叔叔住的梧桐街。
“就是这儿吧?”三娘抬头看着这石头砌的门匾上写着字态优美的“莫府”两个字,心中不确定。
听三爷爷说,莫府很气派,可是看着这扇开着角落的小门哪像什么大户人家,这门还不如乡下人家的门来的大呢!
“应该就是了吧!”二爷爷心中也犹豫不决,看了看这白白的高高的粉墙然后坚决的上前敲了敲门。
不多时,便有人来开门。
这开门的是头发发白的一个老人,他上下打量了三娘他们,再确定自己不认识他们后问道:“你们是?”
“老人家,您好,请问莫海天莫老爷住这儿么?”二爷爷问道。
这老人家又扫视了他们一眼道:“是这儿,你们找我家老爷有事么?”
三娘忙从怀里掏出三爷爷写的介绍信递过去道:“我是弄口村刘润的孙女,特意来拜访莫叔叔的。”
刘润是三爷爷的名字。
老人家听了这个名字表情微微有些松动,他笑着道:“哦,知道,你们稍等,我进屋去通报一声。”
说着门又关上了。
三娘他们等了半盏茶的功夫,门内传来脚步声,然后门再次打开。
这次除了先前那老人家,眼前又多了一个人。
这人头发挽着整齐的发髻,留着文雅的胡子,身着宽袖长衫,一派文人墨客的打扮。
他面相亲和,温文尔雅,年纪虽然已过半百,可是却给人一种风度翩翩的模样。
三娘猜测他便是莫海天,莫叔叔。
莫海天视线落在三娘身上,温和的问道:“是三妞吗?”
三娘见他问自己忙道:“莫叔叔,是我。我今天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嗯,事情我已经从信上知道了,你们先进来坐坐吧。”随后莫叔叔热情的将三娘等人迎了进去。
在客厅里坐定。
“这位想必就是吴老伯了?”莫海天说着就要给二爷爷行礼。
二爷爷忙站起来扶住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不过乡下粗鄙之人,怎么受的起莫老爷的礼。”
“论年龄,您是长辈。”读书人最讲礼,因此莫叔叔不管二爷爷怎么拦硬是行了礼。
见他礼数这般周到,二爷爷也忙让三娘和吴煊吴均纷纷给莫叔叔行了礼。
这时候那老人家端了茶水进来,莫叔叔对他道:“培伯。你去厨房说一声,加些饭菜。”
培伯恭敬的应了声下去,莫叔叔道:“今天天色已经不早了。你们先住一晚,明日我再去衙门说一声。等这事处理好了,你们再回去。”
“真是麻烦莫老爷了。”二爷爷由心的感激。
莫叔叔笑道:“这没什么,你们之前没有户籍这事如果搁在太平年代确实是个罪,可是搁在这个年代,只要衙门松一些,不追究,便什么事也没有。
如今在县衙里主事的是我的学生。你们且放宽心。”
听了这话,三娘松了口气。在各代,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有莫叔叔这层关系在。就不用怕了。
“谢谢莫叔叔。”三娘笑着道。
莫叔叔又看向三娘问道:“你三爷爷最近身体可好?我们已经有两三年的没见了。以前他每一次来总要跟我炫耀他收了个天资聪颖的女学生,我那时一直感叹无缘得见,不想今日倒见到了。”
记得三爷爷从没承认自己是他学生,怎么跟别人倒是承认了,还这般称赞自己。这让三娘脸上发热。
“我不过就读过几本书,认识了几个字,莫叔叔别听三爷爷这夸张的话!”三娘道,这话她可真没谦虚。
可莫叔叔却以为三娘是谦虚的说辞了。他笑着又看了眼三娘,余光瞥见坐在三娘下手的那个年纪轻轻的男孩。他眉毛微挑,有些吃惊。
他记得那是三娘的堂侄儿,他那时只是微微一撇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这孩子眉宇清秀,现在他再仔细一看越觉得不凡,他阅人无数,自然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出息。
此时他对吴均甚是好奇。
“吴均小兄弟可有上过学?”他问道。
吴均站起身来行了礼站着毕恭毕敬的答道:“莫爷爷,您叫我阿均就好。我去年6月上的学,跟三娘先生学了《弟子规》、《三字经》还有《春秋》三本书。”
“哦?”莫叔叔闻言很是惊奇,他又颇有意味的看了眼三娘。他知道三娘有学识,可是毕竟是个奶娃子,读过的书有限,见识也不多,况且,这个吴均又比三娘年长几岁,三娘怎么教的了?
三娘知道莫叔叔的疑问,也怕他笑自己班门弄斧便笑着解释道:“因为在家里闲来无事,就随便教了他们几个字。”
莫海天笑着没有说话反倒跟三爷爷一样考起了吴均,他问道:“既然你读了春秋,那也知些国事,那我问你,你对朝代更替怎么看?”
三娘咋舌,这个跟春秋没什么关系吧?
吴均想了想毫不迟疑的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些不过都是自然之道。。。”
接下去吴均凯凯而谈,引用的都是《春秋》里面的句子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还有三娘讲的三国里面的那些事情,这让莫叔叔听得津津有味。
末了,莫叔叔笑着拍手称赞道:“不错,不错,有见识,只是可惜上学的日子尚短,学识还是有些浅薄。”
二爷爷跟吴煊听了心头均是一喜,今天连续两个懂学问的人说吴均有才,这怎么能让他们不开心?只是。。。他们又不免担心,三娘说了她教不了吴均几年,那以后吴均该去哪儿进学?
“莫叔叔说的是,我学问有限,再过些时日我怕就教不了他了,莫叔叔,咱们处州这片地方有没有好的学堂?”三娘问道。
“该县倒是有个学堂,不过那先生我不看好,你们放心,吴均这个好苗子我也看好他,我会给他好好留意着。”莫叔叔道。
二爷爷他们又是一阵道谢。
就在这时,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传来:“爷爷,饭要摆在哪儿?”
三娘转头看见一个穿着鹅黄色裙子的少女婷婷玉立的站在大厅。
叫莫叔叔爷爷,那就是莫叔叔的孙女喽?三娘心想刚想收回视线却发现吴均突然不如往常那般淡定,有些坐立不安,就连双颊也止不住的红了起来。
她正好奇的时候,莫叔叔已经咳了一声对孙女道:“莫莲,休得无礼。”
原来是莫莲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吴均。三娘差点嗤笑出声,吴均这孩子以外都是一副淡定的模样,怎么被一个小姑娘给看的不好意思起来?
难道。。。三娘心里暗暗吃惊。难道吴均跟莫莲来电?
“爷爷,您还没答我饭摆哪儿呢!”被爷爷说无理。莫莲还是依旧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不过终于收回了视线,声音清脆的问爷爷。
莫叔叔对这个孙女颇为无奈,只得瞪着眼睛道:“还能摆哪儿?你不要没事找事?”
莫莲闻言朝爷爷吐了吐舌头,一溜烟就溜走了。
莫叔叔讪笑着对三娘等人道:“呵呵,那是我大孙女,莫莲。从小古灵精怪的,我都管不住。”说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着话,莫叔叔带着三娘他们移步饭堂。
三娘原本以为莫叔叔家大门那般的小,这莫府定然也小。也没有二爷爷说的那帮气派。
可是待三娘跟着莫叔叔走过一道门之后竟是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园子,园子里有假山,有盆景,有鱼池,还有凉亭。园子四周是游廊。
三娘跟着莫叔叔走过一段游廊又走过一道圆形拱门,便到了饭堂。
此时饭菜已经摆好,碗碟是均一色的青色瓷器。
三娘知道松源县产这种瓷器。
“快坐。”莫叔叔招待着。
可三娘突然不好意思坐下了。她突然发现她不该来的,这一桌子就自己一个女人,刚刚那莫莲不在这一桌。莫莲的母亲也不在这一桌。
如果这是在现代,那是无所谓,可是这是古代。这里也不是讲礼数的乡下人家而是在县城里的大户人家。
男女分桌吃饭,这个三娘还是知道。
莫叔叔似乎也发现不妥了,忙对旁边的下人道:“带刘姑娘去内屋吃饭。”
被解了尴尬,三娘脸上一喜,对莫叔叔福了礼便下去了。
可是这事给三娘带了深思。三娘第一次发现自己对古代的礼数一点都不懂,第一次发现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女娃子,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果进了城或者进大户人家必定会惹人笑话。
不行,她住在乡下可以,可是绝对不能不懂这些礼节和礼仪,可是该去哪儿学呢?
三娘叹了口气。
“你叫三娘?”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三娘抬头看去,是莫莲,于是她笑着点了点头。
“我叫莫莲。”她笑着跑过来拉着三娘让她坐下,可三娘却不敢无理,对坐在上位的一位年轻的夫人行了礼,她不知道如何称呼,只道:“夫人。”
莫莲不等那夫人说话已经笑着道:“那是我娘。”
说着又指着一边安安静静的坐着一个小女孩道:“这是我妹妹,那不肯吃饭的家伙是我弟弟。”
三娘一一点头致意,神情有些拘谨。
那妇人温和的对三娘笑道:“来,快坐下。也别夫人夫人的叫了。你爷爷跟我爷爷是同窗,两人兄弟相称,按辈分,你只要叫我莫嫂子即可。”
三娘还没说话,莫莲已经嘟着嘴不开的道:“那我不是小三娘一辈?我的叫她姑姑?哎呀。。这。。。三娘我还是叫你三娘好不好?”
莫夫人敲了敲莫莲的头道:“只是辈分,怎么可以乱?”
莫莲嘟着嘴又问三娘:“三娘,你今年几岁?”
“十二了。”三娘答。
“我也十二呢!你几月生日?”莫莲似乎非要分出谁大谁小。
“正月。”
“啊,比我大,我三月生的。不管,以后我就叫你三娘。”莫莲不依不饶。
三娘也喜欢她叫自己三娘,不喜欢她按着辈分叫自己姑姑,毕竟两人一样的年纪被叫的那么老,确实挺怪的。
莫夫人也拿莫莲没辙,只得随她去。
“快坐下吃饭吧!”莫夫人道。
菜色很丰富,可以说是三娘这辈子吃的最丰盛的一次,可以跟在现代的时候去店里吃炒菜时那般了。
三娘很想多吃两碗,可终究怕被笑话,便停了筷子。
那边莫莲的三岁的弟弟很是顽皮,一会儿爬上桌捣乱,一会儿又躲起了猫猫,把追着他喂饭的下人累的够呛,莫莲见了时不时的骂了他几句。
莫夫人对三娘道:“你跟莫莲年纪相近,晚上就一起睡吧!我再去收拾几间客房出来。”
主人家这么安排,三娘自然没有二话,莫莲听了异常开心,拉着三娘的手就往她闺房去,将自己的弟弟妹妹抛到了一边。
“总算有人跟我说话了,你不知道,我天天被关在家里快闷死了。我那妹妹你看到没,才8岁呀,却老是装的一副小大人模样,每天粘着我娘,一句话也不跟我说,还有我那弟弟,你看到没,就一个捣乱鬼,吵得要命。
哎,三娘,是不是乡下比较好玩?在乡下是不是可以到处去玩?”莫莲噼里啪啦的一通抱怨。
三娘笑道:“乡下是比这儿自有,可是在乡下也的做很多农活呀!每种生活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坏处。”
莫莲嘟了嘟嘴,道:“你怎么跟我爷爷和我爹一样,也爱讲道理?”
“啊?”三娘一怔,她讲道理了么?她突然笑了起来,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变得爱将大道理了,什么事情都要扯上点道理。
这也许从当了夫子开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