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稳婆手中稳稳的抱着一个小襁褓,喜形于色的李翠翠掀开厚厚的布帘子欢快的叫道,“爹,是弟弟,是弟弟。”
李大柱还有些懵,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黄稳婆笑吟吟的抱着襁褓往他面前送了送,“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她既被请到李家来,当然也是晓得这家里事情的人。身为长子,这个年纪才得子,她很能明白这种心情。
“儿子,是儿子,是儿子,”李大柱说不清楚这一瞬间是什么样的感觉,他喃喃的重复了几遍,痴痴的凝望着婴孩胖乎乎红彤彤的嫩脸。
孩子的皮肤发皱,眼睛闭着,看不清五官模样,可李大柱就是觉得这孩子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贪婪的看了好几眼后,他突然冲到院子里,咚咚咚磕了好几个响头,“列祖列宗,大柱给你们添后了。”说完这一句,他开始放声大哭,像是要把十几年无子的辛酸和痛楚都给哭出来。
李火旺一脸的泪,被李廷恩扶过去看了一眼,眼泪流的更厉害了。抬起手想要摸摸孩子的脸,又收了回去,对黄稳婆道:“多谢您,多谢您。”
李廷恩趁势看了几眼这孩子,他以前在孤儿院见过被遗弃的婴孩,觉着这孩子看起来算是比较结实的。只是这年头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他还是决定叫郑大夫来给这孩子瞧瞧。
“郑大夫,有劳您与我堂弟把把脉。”
郑大夫嗯了一声,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中把了脉,“放心罢,这孩子好得很,要不是他长这么结实,他娘生的不能难。”
孙子长得好就行,至于会不会威胁到儿媳妇的身体,李火旺可不会考虑。就连李大柱在这个关口都将小曹氏丢在了九霄云外,听说孩子长得好,就露出傻乎乎的笑。毕竟先前在小曹氏肚子里憋了那么久。
李二柱与李光宗在边上凑热闹,李二柱抻着脖子看了几眼,搓搓手道:“大哥,咱侄子长得真好,比小宝生出来那时候可圆乎多了。”
想到李耀祖没了的孩子,李光宗兴致不高。不过这毕竟是李大柱盼了好久的儿子,李光宗还是夸了几句,“那是,瞧瞧这脸蛋子,生的也白净。”
听见兄弟夸自个儿儿子,李大柱比吃了灵芝甘露都还要来精神,一个劲嘿嘿笑。他这会儿才觉得自个儿没有白活半辈子,往后的日子也有奔头。否则挣那么多家业做啥,没有儿子,那还不是都便宜给外人去了。
李翠翠一直在边上眉飞色舞的站着,时不时还朝李廷恩那里得意的看一眼。虽然李翠翠没说话,李廷恩却很能理解那眼神里饱含的深意。
是想告诉我现在这个孩子才是名符其实的长房孙?
要是大伙儿都像李翠翠这样想就好了。李廷恩有点想笑,不过他见众人都看的差不多了,还是提醒道:“眼下天凉,早些将弟弟抱进去的好。”
这么一说,李火旺急忙道:“对对对,看几眼解解馋就行,赶紧抱回去,别冻着孩子。”说完转头夸李廷恩,“还是廷恩想的周到。”
他一说这话,李翠翠又瞪了李廷恩一眼。
黄稳婆其实早就想将孩子抱走,只是看人家家里头长辈一个个的凑热闹,她也不好意思说,闻言忙将孩子抱到里屋去。
眼巴巴看着孩子被抱走,李火旺开始跟李大柱商量给孩子洗三的事情。这些事情李廷恩插不上嘴,他就去陪着郑大夫。折腾一晚上,郑大夫早就困倦的厉害,眼见没他事情,他也不想在这儿呆下去,跟李廷恩告辞。
李火旺他们觉着让郑大夫晚上来出诊,怎么着也要张罗一桌酒席,连连挽留。郑大夫又不是没吃过酒席的人,哪里在乎这个。
看郑大夫脸色着实不好,李廷恩就道:“爷,改日我在镇上酒楼里订一桌请郑大夫罢。”
李火旺想了想,也晓得郑大夫其实并不是看得上李家。就像是当初自个儿二儿子的腿伤,要不是这个大孙子三番五次的去请,在家研究了好久的医书,跑去跟郑大夫用啥药材名对了两回对子,那二儿子的腿伤给再多钱人家都不肯来治的。
“好,廷恩,这是大事,你得记住了。”李火旺又交待两句,就说要张罗村子里的马车。总不能大冷天让人晚上骑着马来,这会儿没事了还让人顶着寒风骑马回去。
结果边上的李水春这时候凑完热闹,在李大柱那里夸完他儿子后过来听这么一嘴,立时道:“我家新添了马车,原是拿来拉货,我爹他老人家也用过,郑大夫要不嫌弃,我给郑大夫赶一回车。”
前一回李水春说送参,郑大夫正心焦着配药的事儿,没咋把他看在眼里头。这会儿又见他站出来,颇感兴趣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就将意有所指的目光看向李廷恩。
李廷恩温温和和的道:“郑大夫,这是我亲堂伯。”
其实李水春与李火旺都快出五服了,平日也没怎么和李火旺这里走动过,不过这时候李廷恩看出李水春的意思,投桃报李,当然要这么说。
“成罢,老头子劳驾你一回。”郑大夫想了想,没有拒绝。
李水春脸上那点喜色都要溢出来了,他兴冲冲与李火旺他们告辞,陪着郑大夫走了。
看着李水春精神头颇高的阵势,李二柱感激的很,“唉,以前人还说春二哥是个不认亲的,瞧瞧咱家里这一晚上的事儿,人家出人出力,连山参都拿出来了。熬了一晚上,还争着要送郑大夫家去,往后咱得好好谢谢人家。”
李家人这会儿对李水春观感都不错。李火旺还教训了李二柱一句,“瞎说啥,听那起婆娘乱嚼舌根,春水这娃好着呢,都是一个祖宗的,以后要走动起来。”
李大柱他们都连声应是,李廷恩在边上轻轻笑了一声,什么话都没说。直到过了一会儿看林氏都还在里面帮忙,他才去了厨房外,想找人问问事情的经过。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事情有点古怪。
李草儿与李心儿和李珍珠都还在灶下。李草儿一边熬鸡汤,一边还要做饭,李心儿熬药,李珍珠使劲烧水。因小曹氏也要吃药,还有曾氏,一大家子人忙活到现在要吃要喝的,三个灶台都不够用。李廷恩就看到地上摆着两个小炉子,上面分别摆着两份黑乎乎的药汁正咕噜噜冒着热气。
李心儿瞥了一眼李廷恩,难得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她脸上满是黑灰,看起来累的不轻,有点惫懒。
李草儿正看鸡汤的火候,见李廷恩进来擦了擦手,笑道:“廷恩,忙活一晚上,我给你盛碗鸡汤罢。”
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又肥又嫩,虽说没有放调料,那种天然的香味一旦飘散出来也叫人口中拼命分泌津液。李草儿打开瓦罐盖子,正要给李廷恩盛汤,被李廷恩拒绝了。
“三姐,不用了,我这会儿还不饿。”
李心儿闻言看着李廷恩,“喝罢。咱们忙活了一晚上没有喝汤的命,你是没人敢亏待的。”
李珍珠听这话拿柴的手顿了一下,脸上就绽放出笑容,“廷恩,你喝罢,爷说家里养的老母鸡这回都留下呢。”不过她没有开口让李草儿与李心儿也喝,不是她舍不得,只是真的不行。虽说她也知道在这里忙活一晚上,大家都又累又饿了。
看出李心儿又有点来脾气,李廷恩隐隐猜到她的心思,觉得有点好笑。这倒是跟李翠翠的想法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个是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取代,一个是幸灾乐祸自己的地位将会不在。实质上都是小姑娘天真的想法罢了。
他不想参合小姑娘这种无聊的事情,拒绝了喝汤后将李草儿叫到厨房拐角僻静的角落里,“三姐,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里为何会让小姑去熬药?”
事实上,这就是李廷恩最困扰的一个问题。小曹氏将自己的肚子看的比命还要重要。曾氏同样是个谨慎的人,也许平时她会哄着李芍药几句讨得范氏欢心,不过还不至于拿自个儿肚子里的孩子来巴结李芍药。再说李芍药恨不能一天三顿有人给她搬到炕头上让她躺着吃,吃完了就琢磨好料子好头花,她哪会去担这个差事。
李草儿左右看了看,见确实没人,这才小声道:“原先不是小姑熬药的。黄稳婆给了药,一直是二姐她们熬着。前天不晓得小姑从哪儿听说大伯娘在悄悄给大姐相看人家,还托人买了两匹红缎子,看着像是置备嫁妆的意思。小姑就闹起来了,跑到奶炕头边上又哭又吵的,说侄女儿都有红缎子她没有,闹得爷直喊头疼,奶也哭的厉害,说咱分了家,她手里没银子护不住闺女,后头爷就答应给小姑买根银钗子,四婶又去劝了好久小姑才消停。第二天一早小姑就去问大伯娘她哪来的银子,大伯娘说娘家给的银子没用完的,咱们都以为小姑又要闹,小姑却啥也没说,只在晚上时候说家里人忙不过来,她想帮忙给大伯娘和四婶熬安胎药。”
李廷恩眼神暗沉,轻声问,“大伯娘答应了?”
“哪能啊。”李草儿很无奈的叹气,“别说大伯娘了,就是爷也不肯,谁叫小姑……”毕竟不是李心儿,李草儿将话收了回去,只是接着道:“连四婶都说不能累着小姑。可小姑气坏了,非要熬,还说大伙儿是瞧不起她,又说她去外头,村里姑娘都笑话她啥活也干不了,是个白吃饭的。奶一听就哭了,说毕竟不是亲生的,亲妹妹的名声谁会放在心坎里。爷就答应让小姑熬药了。”
只是这样?
李廷恩想了想,重复问了一句同样的话,“大伯娘答应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草儿摇头道:“大伯娘还是不肯,就说小姑要是想干活,家里活多得是,再不济就去砍猪草,拾粪去,做啥非要熬药。小姑就说了一句村东头的荷花姑给她大嫂熬了两回安胎药,荷花姑就得了几尺她大嫂送的红细布。”
“是以大伯娘答应了。”李廷恩嘴角一勾,真觉得这事儿有意思起来了。
李草儿应道:“是啊,心儿还跟我说大伯娘那啥。”她干笑了一声,见李廷恩眉眼舒缓,没有不高兴的意思,才放心道:“心儿说小姑不说要东西大伯娘就不答应,一听人家是打缎子的主意她还松口了,怪得很。大姐当时还发了好一场脾气,差点没跟小姑顶起来,后头被二姐拉回屋里去了。”
“那昨日就是小姑熬的药?”
“是。”李草儿肯定的点头,“怕灶头火太大燎着小姑,奶特意叫三叔去村子里借了两个小炉子来,还叫我和心儿去帮忙看着火。后头大姐与四婶都过来了,心儿说这么多人帮着熬两碗药,就用不着咱在那儿守着,叫我一道回来去给金银花苗子松松土。我们还带了珏宁和小宝,结果天才擦黑,我两正商量着回来帮娘做饭,就听院子里闹起来了,赶紧跑回来,看着大伯拿根胳膊粗的柴火棍追着小姑跑,小姑一个劲儿叫唤,奶要跟大伯拼命,爹和三叔两个人都拉不住大伯。还是后头墩儿他们去把在外头的爷叫回来才喊住大伯,大伯一下跪到地上,说小姑要害大伯娘肚子里的孩子,小姑哭着说她不晓得咋回事,奶也帮腔,大伯又不信,爷急的没法子。黄稳婆出来说大伯娘怕是要难产,四婶一声声的喊喊肚子痛,村里赵大夫没法子,黄稳婆就说赶紧叫个人去镇子上让你请郑大夫来。”
李廷恩一直不动声色的听李草儿说话,他没有插嘴,听得很认真。李草儿的说辞很客观,没有偏向,也不会添油加醋,这也是他在三个女孩中唯独找李草儿的原因。
看李廷恩一直面无表情的沉默,李草儿心里有点发虚,她试探着叫了一声,“廷恩,你晓得是咋回事不,不会真是小姑罢?”
“三姐觉得小姑会不会做这种事?”李廷恩笑着反问李草儿。
李草儿一下就犹豫了,她想了想,摇摇头,“心儿说是小姑,大姐昨晚也说就是小姑没拿缎子才要害死大伯娘肚子里的小弟弟,可我觉着小姑她,她不是这种人。”做出这个结论,李草儿很期盼的看着李廷恩,似乎希望他证实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看着这样柔软善良的李草儿,李廷恩的心都跟着软了一下。他记忆力依旧记得这个小姐姐曾经在他发烧迷糊的那段时间不厌其烦的喂他喝药,给他擦汗,用稚弱的肩膀把他背起来一次次在狭窄散发着浑浊气息的屋子里转圈,嘴里哼着乡间最常见的俚曲,安抚着他度过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惶惑不安。那个时候的他,觉得李草儿带着一种强大的能温暖人心的力量。虽说他早就比李草儿长得高了,可李草儿,依旧是他情感上的一种依靠。
他抬手摸了摸李草儿最近因养得好而柔顺亮泽了许多的长发,轻声道:“是,不是小姑。”做弟弟的这样做本应该让人觉得别扭,可李草儿似乎是习惯李廷恩这种安抚的方式,她眨了眨眼,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李草儿相信自己聪明能干的弟弟,他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这一瞬间,她心情放松了许多。
看着她的笑颜,李廷恩有些感慨。他不想告诉面前这个善良的姐姐,他推断李芍药不是这件事的元凶不是因她想象中的李芍药是一家人,所以做不出这种事,而是因为李芍药实在是太蠢了,不仅蠢,还又蠢又娇纵。在这个家里,李芍药没有把任何人放在眼中,至少是没有把任何女人放在眼中。李芍药要是因两块红缎子想害小曹氏肚子里的孩子,她绝对会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悄悄去买药,悄悄去下药,还要辛苦熬药再暴露自己。李芍药既没这个银子,也没这个本事,更没必要如此前后矛盾。
最重要的一点,李芍药恨小曹氏就算了,她为何还要害曾氏。李芍药和曾氏的关系一贯不错,李耀祖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想必也是因为这点,范氏才会坚决护着李芍药。
不是李芍药,到底会是谁呢?
正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李廷恩被李草儿拽了一下袖口,他侧过脸去看李草儿,清楚的看到对方脸上露出犹豫。
“三姐,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想告诉我?”李廷恩尽量用最温和的语气问她。
李草儿咬了两下唇,还是决定告诉李廷恩,“昨天傍晚珏宁告诉我和心儿,说她回来给宝儿端水的时候见着三婶在灶下吃东西。”
李廷恩一下就明白李草儿的意思了,他眯了眯眼,“只有三婶一个人?”
“是。”李草儿很肯定的点头,“我问了珏宁两次,珏宁都说就三婶一个人。三婶在做焖肉,她还跟珏宁嘀咕了两句,说小姑和大姐她们都偷懒,她给墩儿做肉,顺道看看火,又问珏宁吃不吃肉。珏宁回来一说三婶让她吃肉,心儿就觉着奇怪,连问了珏宁两次。那时候还没出事,我跟心儿都没放在心上,就心儿嘀咕了两句说三婶今儿肯定是有大喜事。”
李草儿说完就忐忑不安的看着李廷恩。李草儿跟心儿商量过,都觉得这事不能乱说,连林氏都没敢告诉。只是李心儿一个劲儿嘀咕,弄得她心里也惴惴的。黄稳婆很肯定的说药被人做了手脚,李草儿觉得应该不是李芍药,但李心儿就说是李芍药。可李草儿觉着,应该是顾氏的嫌隙最大。不过无论是谁,都是李家的人,在李草儿看来,都有点无法接受。她将事情告诉李廷恩,是相信李廷恩的能力,想李廷恩给她一个答案,却又有点怕知道这个答案。
李廷恩右手手指无意识的并拢搓了两下,微微眯起的眼角让他目光在这一瞬间更加锐利,他将李草儿说的所有线索都合起来在脑子里过了过,片刻后,他缓缓的笑了,“不是三婶。”
接连被否定两个最有可能的人,李草儿松了口气,却还是提着心,这事儿总有人做的罢。这么可怕的事情……
看李草儿想的面色有点发白,李廷恩拍拍她,“出来一会儿了,三姐你进去帮着做饭罢。别担心,有我呢。”
这几年,李草儿已经很习惯李廷恩说这句能给她无穷信心的话了,她信服的点点头,压下心底的不安,转身进了厨房。
李廷恩却站在原地许多都没有动,他的目光来回在李家几房人分别居住的屋子上梭巡,直到落在一个地方,他定定看了一会儿,嘴角勾勒出一个嘲讽的弧度。
李廷恩一直在家中呆到新生儿洗三过后才离开,并且应小曹氏的请求,他给这个弟弟取了一个乳名——天赐。小曹氏与李大柱都很满意这个乳名,至于两人满意的原因是否各有不同,李廷恩并没有过多的去追求,有些事情,戳穿了未必是好事。
小曹氏这胎来的艰难,李大柱本是想热热闹闹办个洗三的。只是曾氏那头才流了产,范氏身上有伤还接连受到打击,李火旺觉得这个喜气被冲淡了不少,就没答应。李大柱有些不满,但也没多说,转而整天想法子弄好吃的给小曹氏,一定要让小曹氏将儿子喂得壮壮的。
饶是如此,洗三那日光是曹家来的人就将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小曹氏嫁过来十几年没有生儿子,曹家和李家逢年过节虽说依旧在送礼,但曹家人也好些年没登李家的门了,都是托人送东西。这回小曹氏终于生了儿子,曹家人都喜气洋洋的过来。尤其是小曹氏的爹曹根子抱着外孙就不松手,再看到李廷恩,听李廷恩喊了声舅公后更是眼睛都红了。
范氏在曹家人来的时候病的厉害,等曹家人一走就开始找李大柱算账。李芍药被李大柱又狠又准的一棍子打破了头,额上留了一小块疤,李芍药又哭又闹的在屋子里闹腾后撞到柜子上,弄得伤口扩大,本来指甲盖大的疤成了三指宽不说还烧了两天才好,大夫们看过都说伤疤没法子,李芍药吵着不活了,范氏要跟李大柱一起死。
李大柱如今有子万事足,做事反倒比以前顾虑多,对范氏要比以前小心多了。再有黄稳婆虽说能肯定是药出了问题,但她没法子晓得到底是谁在药里动了手脚。范氏咬定不是李芍药下的药,而且李翠翠也去了灶下,非要李大柱还一个公道,要不就宁肯豁出去大家都不要脸了。投鼠忌器,最后小曹氏与李大柱只得答应给李芍药两匹红缎子并十两银子做嫁妆,范氏还要再闹,被李火旺止住,这件事才算是有了个了结。至于这件事的真凶到底是谁,似乎大伙儿都有各自的看法,却都没人还有心力去追究了。
只是李廷恩能感觉到这个家的矛盾在一次次的地震中渐渐扩大。
----------------------------------------------------------------------
还有半个月就要县试,李廷恩回到镇上之后就闭门读书,学里的人都晓得秦先生对他寄予厚望,不会来打搅他,唯有向尚依旧提了一大罐子乌鱼汤来看他。
看着李廷恩沉静的喝汤,向尚好奇的打听起了他家里的事情。这种事情,李廷恩没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所谓的家丑不可外露,很多时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只要自己心意如一,问心无愧,何必觉得羞耻。
向尚听完啧啧感叹,“我以为我家就够闹腾了,没想你家更厉害,亏得我爹光是买女人回来,一张卖身契也翻不了天,你这可不好料理,都是正经的长辈。”他没有问下药的人到底是谁,只是看李廷恩冷冷淡淡的喝汤,他觉得李廷恩肯定心里有数。可惜这种事情不是随便好奇的。再是交情好,也要有点分寸。
说到买女人,李廷恩想起一件事,“陈家那个?”
只是这样一提醒,向尚就想了起来,拍拍头,“差点忘了,人都教的差不多了,你看是要送到你家去还是我这里转手卖了。要是卖了,只怕光教教规矩还不成,怕得想法子。”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喉管。
看到这个动作,李廷恩瞳孔一缩,抬手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这事儿,本是不该你来料理的。师弟,你可比我强,师兄十岁的时候都没处置过我爹的妾。”向尚说完看李廷恩黑黝黝的眸子望过来,嘿嘿干笑了一声,忙道:“舅舅叫我直接将人卖了,说怕你家再生事。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去处置。”
李廷恩很明白这个处置的意思,他低头看着碗里奶白色浮着细葱花的鱼汤发怔。过了一会儿,他抓着碗的手指轻轻颤抖了一下,“把人卖了罢。”他的声音又轻又缓,带出一种特别的凉意。
向尚很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应了声好。
李廷恩的沉默只有那一小段时间,他很快回过神,一仰脖子,将滚热的鱼汤一饮而尽后,才觉得全身都暖和了起来。
很多事情,总要有第一次的。在现代时候,为了生存,他不是没有与人勾心斗角过,为了获得最大的行业利润,他也骗过许多藏家。可这些和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料理后再卖出去是不同的。只是他没有其它的选择。
以前他准备将人弄回家给范氏找点事做,如果能加速李火旺彻底放弃李耀祖的步伐,哪怕是家中多不安宁一段时日都是值得的,所以他才会将人暂且托付给向尚,他需要秦氏身边那些厉害的管事婆子将人教导好,他只是要用这个人,可不想弄一个太不听话的。只是没想到曾氏会忽然流产,范氏也受到巨大的刺激,这样的话,人就不合适弄回去了。两个受到巨大创伤的有心计的女人,再去激怒她们,很难预测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着实太危险。
可如果卖人,他也不能就这样将人卖出去。被转手几次的女人是卖不到好地方的,从陈家到风尘,那女人必然心存不甘。他不想冒一点风险,只能让这个女人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而女人的出色的容貌和悦耳的歌喉,就是翻身最大的依仗。
李廷恩自嘲的笑了笑,缓缓的捏了捏自己的拳头。
这事就交给了向尚,再过两日向尚又来看李廷恩,他没有直接提起此事,只是临走时候冲李廷恩点了点头,李廷恩亦没询问,就此将事情抛到脑后。
眨眼就到了李廷恩去考县试的时候,向尚同样要赴考,不过他天生沉不下心来念书,倒是一门心思想将向家的产业做大。尤其是经过上回李廷恩的开解后,他这种想法愈发增加了。故而这回他很轻松的早早来接李廷恩一道出门,从头到尾一副陪人考试的姿态。
对前世就下大力气研究过儒家经典,这一世又刻苦攻读过的李廷恩来说,县试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不过因县试乃是县令主持,不想有一点差错的李廷恩还是事先想法子弄了两篇县令的时文来揣摩。许多读书人都不屑用这种方法,称之为逢迎献媚,李廷恩却只在乎他的科举是否是用一种别人无法诟病的方式考中的,对于走这种‘捷径’,他半点压力都没有。
果然一研究,李廷恩才发现这县令做文章不喜时下人人都爱的词文华丽,反而更讲究一种返璞归真,处处喜欢彰显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李廷恩投其所好,县试时文章利落而就。县令显然早就听说过李廷恩神童之名,看他一手字极有功底,神色从容端雅,心里先就有了几分好印象。待到李廷恩交卷,一看文章,大为惊叹,颇有一种知己之感,当场就对身边人感叹道:“头名已有。”
李廷恩县试得了头名的消息很快传遍县城,消息传回李家村,李火旺更叫人连着放了半个时辰的爆竹。不过到底只是个县试,热闹了几日,也就罢了。唯有秦先生,生恐李廷恩自得自满,特意将人叫去敲打了几句,看到李廷恩一如既往的恭敬谦虚,这才满意起来。
只是一场县试,有人欢喜,就会有人不平。
县试顺顺当当过了,学堂也放了假,李廷恩就打算去镇上买点东西,眼看要过年了,先买些东西也好。尤其还有个小堂弟快要满月,他不能不表示一番。
逛到玉林书斋外,李廷恩抬脚进门的时候被人拦住了道。他目光看着书斋架子上一本书,身子微侧,打算让人先出来,谁知他往左挪,那人就往左挪,他想右转,那人就朝右走。反复两次后,他平静的看向对方。
“呵,瞧瞧这是谁,县试头名的神童。”那人仗着身高放肆的在李廷恩身上看了一圈,冷笑道:“这么厉害的人物,何必跟我这种凡夫俗子一样来这等普通的书斋,还是去府城墨香堂阅览大儒典籍罢。”
李廷恩静静待他说完后才道:“请问贵姓?”
这一问,对方先是怔住,继而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他喘了几口粗气,狠狠盯着李廷恩,脸憋得通红。
看他气个半死,李廷恩粗粗扫了一眼他身上穿的上好杭绸,心里约略有了底。不过又是一个在家文才非凡,出门处处受挫,抑郁不得志的富家少爷。这种人他前世今生都见得不少,实在连争执的力气都没有。他平静的挪开脚步,与对方擦身而过进了书斋。
“你……”那人气的不轻,抬起拳头就要给李廷恩后背来一拳。
可惜李廷恩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事实上,李廷恩的五感比一般人要敏锐的多。他只是估量到对方拳头快要砸到身上时,脚下微微一使劲,整个人往前迈了一大步。听到对方重重摔倒在地的声音,他眉眼不动,稳稳的踏上了书斋的木梯。
“李廷恩,你这狂子。”那人摔了个狗j□j,本就气的厉害,看李廷恩根本不屑理会他,更是大怒,手使了两下想要撑起来。结果实在太气的他连手都开始发软,这么又折腾了两下,人没爬起来,倒将下巴磕出了血,弄得浑身狼狈。
看李廷恩人已经走到楼上,书斋的管事这才给两个伙计使了眼色,示意他们把那人扶起来。
“朱少爷朱少爷,您见谅,您瞧李公子才十岁,您何必跟他计较,赢了人家都说你胜之不武。”见多识广的管事看着气炸了肺的朱少爷很明智的将那句‘输了就更丢脸’给咽回去了。
那朱少爷看着满脸笑哈哈赔不是的管事就是没有让他上去二楼找李廷恩麻烦的意思,当下气呼呼甩开两个伙计架着他胳膊的手,狠狠朝二楼瞪了一眼,怒道:“这是你们秦家的书斋,我今日就放过那小子。待来日摆下斗诗台,我再找那小子讨一个公道。”
管事早就习惯了唾沫自干,他嘿嘿笑道:“是,朱少爷以文会友,以文会友。”
兴许是以文会友这几个字对了这位朱少爷的胃口,他略微平静了些,整理了一番仪容,转身拂袖而去。
看着他走了,管事松了一口气,对慢慢步下来的李廷恩赔罪,“李公子,您瞧这事弄得。”
李廷恩摇摇头,“无妨,是我给你们添了麻烦。”
“哪里的话,老爷有交待,您要到这儿来看书谁都不能打搅。”那管事急忙辩驳了一句,他可是晓得自家老爷如何看重这位关门弟子的。
李廷恩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不过他对这一场莫名其妙的纠纷有些奇怪,就问管事,“你叫他朱少爷,他是朱家的人?”
管事叹了口气,“可不是,就是当年那位花姨娘生的。唉,朱老爷宠的厉害,听说连朱大少爷都得让着他。近日朱老爷正琢磨给他上族谱,朱氏族里的老辈都拦着。这不这位朱少爷读书还有几分灵气,老辈人发话要朱少爷县试能得个头名就给他记在朱夫人名下,要不就只能记给朱老爷以前早就过世的一个良妾。”
不用管事说完,李廷恩就明白了,只是他有点奇怪,“他还没上族谱?”
那管事兴许是没想到李廷恩竟会对这种事感兴趣,说的事无巨细,“当初他生下来朱老爷就要给上族谱,被老太太拦住了。后来罢,老太太松了口,族里头的人又闹了起来。那时候有好几个年岁比他小的都在族谱上了,他一上去,人家排位就要往后退,大伙儿谁肯啊。朱老爷花了大笔银子给族里头的人,这头说好那头又不肯了,那头松了嘴原先的又反口了,生生折腾到现在。朱老爷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今年狠下心给那几家一家一笔丰厚银子,朱夫人也都答应族里长辈的意思了,朱老爷还到处打听都有谁考今年的县试,本来稳稳的,没想您今年就考了,嘿嘿。”管事说着说着幸灾乐祸的笑起来。
别人你朱老爷的银子能收买,我们老爷的得意学生你也收买的动么?朱家只是有银子,我们秦家可是在官场上有人。
李廷恩这就彻底明白了,原来果真是一场无妄之灾。即是如此,他也不放在心上。这种人,连一个族谱为何多年上不了都弄不明白,根本不足为惧。至于说的文斗,更是一场笑话。
他在书斋选了两本新到的书,又在镇上晃了一圈,最后决定买点厚实的皮子给弟弟妹妹做衣服,又买了三十斤棉花,打定主意要让家里人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买好东西,他雇了车回到学堂,打算去屋里拿了东西就直接回李家村,才一下马车,就看到在寒风中冻得唇色发白的林氏,边上还站着一个年约四十的壮实妇人。
那妇人一看到李廷恩,赶在林氏前头就迎了上来,“哎哟,廷恩啊,这么冷的天你还去买东西,这孩子,可真孝顺。”一边说着,妇人眼中就流露出羡慕的目光,不过她并没有像顾氏那样有种恨不得都是自己东西的劲头,只是看了几眼而已。
李廷恩记性一贯很好,他很快就想起来这是小曹氏的亲大嫂韩氏,他应该喊表婶,于是笑了笑,“娘,表婶,你们来镇上了,快,进屋暖暖。”
林氏应了一声,有点畏惧的看了看学堂的门槛,“这都是读书人呆的地方,娘是女人,能进去?”
李廷恩对她这种忌讳有点无奈,他笑了笑,“娘,我们学堂做饭的婶子也是个女的。这是你儿子念书的地方,你这做娘的为何不能进?”他说着上去搀了林氏胳膊。
林氏这才露出点笑模样很谨慎的被他扶了进去,跨过那道门槛的时候,林氏格外小心,脸上还有点满足的笑容。
韩氏跟在后头,艳羡的看着林氏的背影,在李廷恩回头又喊了她一声后,迅速的换出一张笑脸,搓着手快步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修改了下情节,所以晚了点,还好没过十点,抱歉啊。
李大柱还有些懵,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黄稳婆笑吟吟的抱着襁褓往他面前送了送,“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她既被请到李家来,当然也是晓得这家里事情的人。身为长子,这个年纪才得子,她很能明白这种心情。
“儿子,是儿子,是儿子,”李大柱说不清楚这一瞬间是什么样的感觉,他喃喃的重复了几遍,痴痴的凝望着婴孩胖乎乎红彤彤的嫩脸。
孩子的皮肤发皱,眼睛闭着,看不清五官模样,可李大柱就是觉得这孩子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贪婪的看了好几眼后,他突然冲到院子里,咚咚咚磕了好几个响头,“列祖列宗,大柱给你们添后了。”说完这一句,他开始放声大哭,像是要把十几年无子的辛酸和痛楚都给哭出来。
李火旺一脸的泪,被李廷恩扶过去看了一眼,眼泪流的更厉害了。抬起手想要摸摸孩子的脸,又收了回去,对黄稳婆道:“多谢您,多谢您。”
李廷恩趁势看了几眼这孩子,他以前在孤儿院见过被遗弃的婴孩,觉着这孩子看起来算是比较结实的。只是这年头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他还是决定叫郑大夫来给这孩子瞧瞧。
“郑大夫,有劳您与我堂弟把把脉。”
郑大夫嗯了一声,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中把了脉,“放心罢,这孩子好得很,要不是他长这么结实,他娘生的不能难。”
孙子长得好就行,至于会不会威胁到儿媳妇的身体,李火旺可不会考虑。就连李大柱在这个关口都将小曹氏丢在了九霄云外,听说孩子长得好,就露出傻乎乎的笑。毕竟先前在小曹氏肚子里憋了那么久。
李二柱与李光宗在边上凑热闹,李二柱抻着脖子看了几眼,搓搓手道:“大哥,咱侄子长得真好,比小宝生出来那时候可圆乎多了。”
想到李耀祖没了的孩子,李光宗兴致不高。不过这毕竟是李大柱盼了好久的儿子,李光宗还是夸了几句,“那是,瞧瞧这脸蛋子,生的也白净。”
听见兄弟夸自个儿儿子,李大柱比吃了灵芝甘露都还要来精神,一个劲嘿嘿笑。他这会儿才觉得自个儿没有白活半辈子,往后的日子也有奔头。否则挣那么多家业做啥,没有儿子,那还不是都便宜给外人去了。
李翠翠一直在边上眉飞色舞的站着,时不时还朝李廷恩那里得意的看一眼。虽然李翠翠没说话,李廷恩却很能理解那眼神里饱含的深意。
是想告诉我现在这个孩子才是名符其实的长房孙?
要是大伙儿都像李翠翠这样想就好了。李廷恩有点想笑,不过他见众人都看的差不多了,还是提醒道:“眼下天凉,早些将弟弟抱进去的好。”
这么一说,李火旺急忙道:“对对对,看几眼解解馋就行,赶紧抱回去,别冻着孩子。”说完转头夸李廷恩,“还是廷恩想的周到。”
他一说这话,李翠翠又瞪了李廷恩一眼。
黄稳婆其实早就想将孩子抱走,只是看人家家里头长辈一个个的凑热闹,她也不好意思说,闻言忙将孩子抱到里屋去。
眼巴巴看着孩子被抱走,李火旺开始跟李大柱商量给孩子洗三的事情。这些事情李廷恩插不上嘴,他就去陪着郑大夫。折腾一晚上,郑大夫早就困倦的厉害,眼见没他事情,他也不想在这儿呆下去,跟李廷恩告辞。
李火旺他们觉着让郑大夫晚上来出诊,怎么着也要张罗一桌酒席,连连挽留。郑大夫又不是没吃过酒席的人,哪里在乎这个。
看郑大夫脸色着实不好,李廷恩就道:“爷,改日我在镇上酒楼里订一桌请郑大夫罢。”
李火旺想了想,也晓得郑大夫其实并不是看得上李家。就像是当初自个儿二儿子的腿伤,要不是这个大孙子三番五次的去请,在家研究了好久的医书,跑去跟郑大夫用啥药材名对了两回对子,那二儿子的腿伤给再多钱人家都不肯来治的。
“好,廷恩,这是大事,你得记住了。”李火旺又交待两句,就说要张罗村子里的马车。总不能大冷天让人晚上骑着马来,这会儿没事了还让人顶着寒风骑马回去。
结果边上的李水春这时候凑完热闹,在李大柱那里夸完他儿子后过来听这么一嘴,立时道:“我家新添了马车,原是拿来拉货,我爹他老人家也用过,郑大夫要不嫌弃,我给郑大夫赶一回车。”
前一回李水春说送参,郑大夫正心焦着配药的事儿,没咋把他看在眼里头。这会儿又见他站出来,颇感兴趣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就将意有所指的目光看向李廷恩。
李廷恩温温和和的道:“郑大夫,这是我亲堂伯。”
其实李水春与李火旺都快出五服了,平日也没怎么和李火旺这里走动过,不过这时候李廷恩看出李水春的意思,投桃报李,当然要这么说。
“成罢,老头子劳驾你一回。”郑大夫想了想,没有拒绝。
李水春脸上那点喜色都要溢出来了,他兴冲冲与李火旺他们告辞,陪着郑大夫走了。
看着李水春精神头颇高的阵势,李二柱感激的很,“唉,以前人还说春二哥是个不认亲的,瞧瞧咱家里这一晚上的事儿,人家出人出力,连山参都拿出来了。熬了一晚上,还争着要送郑大夫家去,往后咱得好好谢谢人家。”
李家人这会儿对李水春观感都不错。李火旺还教训了李二柱一句,“瞎说啥,听那起婆娘乱嚼舌根,春水这娃好着呢,都是一个祖宗的,以后要走动起来。”
李大柱他们都连声应是,李廷恩在边上轻轻笑了一声,什么话都没说。直到过了一会儿看林氏都还在里面帮忙,他才去了厨房外,想找人问问事情的经过。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事情有点古怪。
李草儿与李心儿和李珍珠都还在灶下。李草儿一边熬鸡汤,一边还要做饭,李心儿熬药,李珍珠使劲烧水。因小曹氏也要吃药,还有曾氏,一大家子人忙活到现在要吃要喝的,三个灶台都不够用。李廷恩就看到地上摆着两个小炉子,上面分别摆着两份黑乎乎的药汁正咕噜噜冒着热气。
李心儿瞥了一眼李廷恩,难得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她脸上满是黑灰,看起来累的不轻,有点惫懒。
李草儿正看鸡汤的火候,见李廷恩进来擦了擦手,笑道:“廷恩,忙活一晚上,我给你盛碗鸡汤罢。”
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又肥又嫩,虽说没有放调料,那种天然的香味一旦飘散出来也叫人口中拼命分泌津液。李草儿打开瓦罐盖子,正要给李廷恩盛汤,被李廷恩拒绝了。
“三姐,不用了,我这会儿还不饿。”
李心儿闻言看着李廷恩,“喝罢。咱们忙活了一晚上没有喝汤的命,你是没人敢亏待的。”
李珍珠听这话拿柴的手顿了一下,脸上就绽放出笑容,“廷恩,你喝罢,爷说家里养的老母鸡这回都留下呢。”不过她没有开口让李草儿与李心儿也喝,不是她舍不得,只是真的不行。虽说她也知道在这里忙活一晚上,大家都又累又饿了。
看出李心儿又有点来脾气,李廷恩隐隐猜到她的心思,觉得有点好笑。这倒是跟李翠翠的想法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个是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取代,一个是幸灾乐祸自己的地位将会不在。实质上都是小姑娘天真的想法罢了。
他不想参合小姑娘这种无聊的事情,拒绝了喝汤后将李草儿叫到厨房拐角僻静的角落里,“三姐,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里为何会让小姑去熬药?”
事实上,这就是李廷恩最困扰的一个问题。小曹氏将自己的肚子看的比命还要重要。曾氏同样是个谨慎的人,也许平时她会哄着李芍药几句讨得范氏欢心,不过还不至于拿自个儿肚子里的孩子来巴结李芍药。再说李芍药恨不能一天三顿有人给她搬到炕头上让她躺着吃,吃完了就琢磨好料子好头花,她哪会去担这个差事。
李草儿左右看了看,见确实没人,这才小声道:“原先不是小姑熬药的。黄稳婆给了药,一直是二姐她们熬着。前天不晓得小姑从哪儿听说大伯娘在悄悄给大姐相看人家,还托人买了两匹红缎子,看着像是置备嫁妆的意思。小姑就闹起来了,跑到奶炕头边上又哭又吵的,说侄女儿都有红缎子她没有,闹得爷直喊头疼,奶也哭的厉害,说咱分了家,她手里没银子护不住闺女,后头爷就答应给小姑买根银钗子,四婶又去劝了好久小姑才消停。第二天一早小姑就去问大伯娘她哪来的银子,大伯娘说娘家给的银子没用完的,咱们都以为小姑又要闹,小姑却啥也没说,只在晚上时候说家里人忙不过来,她想帮忙给大伯娘和四婶熬安胎药。”
李廷恩眼神暗沉,轻声问,“大伯娘答应了?”
“哪能啊。”李草儿很无奈的叹气,“别说大伯娘了,就是爷也不肯,谁叫小姑……”毕竟不是李心儿,李草儿将话收了回去,只是接着道:“连四婶都说不能累着小姑。可小姑气坏了,非要熬,还说大伙儿是瞧不起她,又说她去外头,村里姑娘都笑话她啥活也干不了,是个白吃饭的。奶一听就哭了,说毕竟不是亲生的,亲妹妹的名声谁会放在心坎里。爷就答应让小姑熬药了。”
只是这样?
李廷恩想了想,重复问了一句同样的话,“大伯娘答应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草儿摇头道:“大伯娘还是不肯,就说小姑要是想干活,家里活多得是,再不济就去砍猪草,拾粪去,做啥非要熬药。小姑就说了一句村东头的荷花姑给她大嫂熬了两回安胎药,荷花姑就得了几尺她大嫂送的红细布。”
“是以大伯娘答应了。”李廷恩嘴角一勾,真觉得这事儿有意思起来了。
李草儿应道:“是啊,心儿还跟我说大伯娘那啥。”她干笑了一声,见李廷恩眉眼舒缓,没有不高兴的意思,才放心道:“心儿说小姑不说要东西大伯娘就不答应,一听人家是打缎子的主意她还松口了,怪得很。大姐当时还发了好一场脾气,差点没跟小姑顶起来,后头被二姐拉回屋里去了。”
“那昨日就是小姑熬的药?”
“是。”李草儿肯定的点头,“怕灶头火太大燎着小姑,奶特意叫三叔去村子里借了两个小炉子来,还叫我和心儿去帮忙看着火。后头大姐与四婶都过来了,心儿说这么多人帮着熬两碗药,就用不着咱在那儿守着,叫我一道回来去给金银花苗子松松土。我们还带了珏宁和小宝,结果天才擦黑,我两正商量着回来帮娘做饭,就听院子里闹起来了,赶紧跑回来,看着大伯拿根胳膊粗的柴火棍追着小姑跑,小姑一个劲儿叫唤,奶要跟大伯拼命,爹和三叔两个人都拉不住大伯。还是后头墩儿他们去把在外头的爷叫回来才喊住大伯,大伯一下跪到地上,说小姑要害大伯娘肚子里的孩子,小姑哭着说她不晓得咋回事,奶也帮腔,大伯又不信,爷急的没法子。黄稳婆出来说大伯娘怕是要难产,四婶一声声的喊喊肚子痛,村里赵大夫没法子,黄稳婆就说赶紧叫个人去镇子上让你请郑大夫来。”
李廷恩一直不动声色的听李草儿说话,他没有插嘴,听得很认真。李草儿的说辞很客观,没有偏向,也不会添油加醋,这也是他在三个女孩中唯独找李草儿的原因。
看李廷恩一直面无表情的沉默,李草儿心里有点发虚,她试探着叫了一声,“廷恩,你晓得是咋回事不,不会真是小姑罢?”
“三姐觉得小姑会不会做这种事?”李廷恩笑着反问李草儿。
李草儿一下就犹豫了,她想了想,摇摇头,“心儿说是小姑,大姐昨晚也说就是小姑没拿缎子才要害死大伯娘肚子里的小弟弟,可我觉着小姑她,她不是这种人。”做出这个结论,李草儿很期盼的看着李廷恩,似乎希望他证实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看着这样柔软善良的李草儿,李廷恩的心都跟着软了一下。他记忆力依旧记得这个小姐姐曾经在他发烧迷糊的那段时间不厌其烦的喂他喝药,给他擦汗,用稚弱的肩膀把他背起来一次次在狭窄散发着浑浊气息的屋子里转圈,嘴里哼着乡间最常见的俚曲,安抚着他度过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惶惑不安。那个时候的他,觉得李草儿带着一种强大的能温暖人心的力量。虽说他早就比李草儿长得高了,可李草儿,依旧是他情感上的一种依靠。
他抬手摸了摸李草儿最近因养得好而柔顺亮泽了许多的长发,轻声道:“是,不是小姑。”做弟弟的这样做本应该让人觉得别扭,可李草儿似乎是习惯李廷恩这种安抚的方式,她眨了眨眼,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李草儿相信自己聪明能干的弟弟,他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这一瞬间,她心情放松了许多。
看着她的笑颜,李廷恩有些感慨。他不想告诉面前这个善良的姐姐,他推断李芍药不是这件事的元凶不是因她想象中的李芍药是一家人,所以做不出这种事,而是因为李芍药实在是太蠢了,不仅蠢,还又蠢又娇纵。在这个家里,李芍药没有把任何人放在眼中,至少是没有把任何女人放在眼中。李芍药要是因两块红缎子想害小曹氏肚子里的孩子,她绝对会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悄悄去买药,悄悄去下药,还要辛苦熬药再暴露自己。李芍药既没这个银子,也没这个本事,更没必要如此前后矛盾。
最重要的一点,李芍药恨小曹氏就算了,她为何还要害曾氏。李芍药和曾氏的关系一贯不错,李耀祖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想必也是因为这点,范氏才会坚决护着李芍药。
不是李芍药,到底会是谁呢?
正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李廷恩被李草儿拽了一下袖口,他侧过脸去看李草儿,清楚的看到对方脸上露出犹豫。
“三姐,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想告诉我?”李廷恩尽量用最温和的语气问她。
李草儿咬了两下唇,还是决定告诉李廷恩,“昨天傍晚珏宁告诉我和心儿,说她回来给宝儿端水的时候见着三婶在灶下吃东西。”
李廷恩一下就明白李草儿的意思了,他眯了眯眼,“只有三婶一个人?”
“是。”李草儿很肯定的点头,“我问了珏宁两次,珏宁都说就三婶一个人。三婶在做焖肉,她还跟珏宁嘀咕了两句,说小姑和大姐她们都偷懒,她给墩儿做肉,顺道看看火,又问珏宁吃不吃肉。珏宁回来一说三婶让她吃肉,心儿就觉着奇怪,连问了珏宁两次。那时候还没出事,我跟心儿都没放在心上,就心儿嘀咕了两句说三婶今儿肯定是有大喜事。”
李草儿说完就忐忑不安的看着李廷恩。李草儿跟心儿商量过,都觉得这事不能乱说,连林氏都没敢告诉。只是李心儿一个劲儿嘀咕,弄得她心里也惴惴的。黄稳婆很肯定的说药被人做了手脚,李草儿觉得应该不是李芍药,但李心儿就说是李芍药。可李草儿觉着,应该是顾氏的嫌隙最大。不过无论是谁,都是李家的人,在李草儿看来,都有点无法接受。她将事情告诉李廷恩,是相信李廷恩的能力,想李廷恩给她一个答案,却又有点怕知道这个答案。
李廷恩右手手指无意识的并拢搓了两下,微微眯起的眼角让他目光在这一瞬间更加锐利,他将李草儿说的所有线索都合起来在脑子里过了过,片刻后,他缓缓的笑了,“不是三婶。”
接连被否定两个最有可能的人,李草儿松了口气,却还是提着心,这事儿总有人做的罢。这么可怕的事情……
看李草儿想的面色有点发白,李廷恩拍拍她,“出来一会儿了,三姐你进去帮着做饭罢。别担心,有我呢。”
这几年,李草儿已经很习惯李廷恩说这句能给她无穷信心的话了,她信服的点点头,压下心底的不安,转身进了厨房。
李廷恩却站在原地许多都没有动,他的目光来回在李家几房人分别居住的屋子上梭巡,直到落在一个地方,他定定看了一会儿,嘴角勾勒出一个嘲讽的弧度。
李廷恩一直在家中呆到新生儿洗三过后才离开,并且应小曹氏的请求,他给这个弟弟取了一个乳名——天赐。小曹氏与李大柱都很满意这个乳名,至于两人满意的原因是否各有不同,李廷恩并没有过多的去追求,有些事情,戳穿了未必是好事。
小曹氏这胎来的艰难,李大柱本是想热热闹闹办个洗三的。只是曾氏那头才流了产,范氏身上有伤还接连受到打击,李火旺觉得这个喜气被冲淡了不少,就没答应。李大柱有些不满,但也没多说,转而整天想法子弄好吃的给小曹氏,一定要让小曹氏将儿子喂得壮壮的。
饶是如此,洗三那日光是曹家来的人就将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小曹氏嫁过来十几年没有生儿子,曹家和李家逢年过节虽说依旧在送礼,但曹家人也好些年没登李家的门了,都是托人送东西。这回小曹氏终于生了儿子,曹家人都喜气洋洋的过来。尤其是小曹氏的爹曹根子抱着外孙就不松手,再看到李廷恩,听李廷恩喊了声舅公后更是眼睛都红了。
范氏在曹家人来的时候病的厉害,等曹家人一走就开始找李大柱算账。李芍药被李大柱又狠又准的一棍子打破了头,额上留了一小块疤,李芍药又哭又闹的在屋子里闹腾后撞到柜子上,弄得伤口扩大,本来指甲盖大的疤成了三指宽不说还烧了两天才好,大夫们看过都说伤疤没法子,李芍药吵着不活了,范氏要跟李大柱一起死。
李大柱如今有子万事足,做事反倒比以前顾虑多,对范氏要比以前小心多了。再有黄稳婆虽说能肯定是药出了问题,但她没法子晓得到底是谁在药里动了手脚。范氏咬定不是李芍药下的药,而且李翠翠也去了灶下,非要李大柱还一个公道,要不就宁肯豁出去大家都不要脸了。投鼠忌器,最后小曹氏与李大柱只得答应给李芍药两匹红缎子并十两银子做嫁妆,范氏还要再闹,被李火旺止住,这件事才算是有了个了结。至于这件事的真凶到底是谁,似乎大伙儿都有各自的看法,却都没人还有心力去追究了。
只是李廷恩能感觉到这个家的矛盾在一次次的地震中渐渐扩大。
----------------------------------------------------------------------
还有半个月就要县试,李廷恩回到镇上之后就闭门读书,学里的人都晓得秦先生对他寄予厚望,不会来打搅他,唯有向尚依旧提了一大罐子乌鱼汤来看他。
看着李廷恩沉静的喝汤,向尚好奇的打听起了他家里的事情。这种事情,李廷恩没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所谓的家丑不可外露,很多时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只要自己心意如一,问心无愧,何必觉得羞耻。
向尚听完啧啧感叹,“我以为我家就够闹腾了,没想你家更厉害,亏得我爹光是买女人回来,一张卖身契也翻不了天,你这可不好料理,都是正经的长辈。”他没有问下药的人到底是谁,只是看李廷恩冷冷淡淡的喝汤,他觉得李廷恩肯定心里有数。可惜这种事情不是随便好奇的。再是交情好,也要有点分寸。
说到买女人,李廷恩想起一件事,“陈家那个?”
只是这样一提醒,向尚就想了起来,拍拍头,“差点忘了,人都教的差不多了,你看是要送到你家去还是我这里转手卖了。要是卖了,只怕光教教规矩还不成,怕得想法子。”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喉管。
看到这个动作,李廷恩瞳孔一缩,抬手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这事儿,本是不该你来料理的。师弟,你可比我强,师兄十岁的时候都没处置过我爹的妾。”向尚说完看李廷恩黑黝黝的眸子望过来,嘿嘿干笑了一声,忙道:“舅舅叫我直接将人卖了,说怕你家再生事。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去处置。”
李廷恩很明白这个处置的意思,他低头看着碗里奶白色浮着细葱花的鱼汤发怔。过了一会儿,他抓着碗的手指轻轻颤抖了一下,“把人卖了罢。”他的声音又轻又缓,带出一种特别的凉意。
向尚很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应了声好。
李廷恩的沉默只有那一小段时间,他很快回过神,一仰脖子,将滚热的鱼汤一饮而尽后,才觉得全身都暖和了起来。
很多事情,总要有第一次的。在现代时候,为了生存,他不是没有与人勾心斗角过,为了获得最大的行业利润,他也骗过许多藏家。可这些和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料理后再卖出去是不同的。只是他没有其它的选择。
以前他准备将人弄回家给范氏找点事做,如果能加速李火旺彻底放弃李耀祖的步伐,哪怕是家中多不安宁一段时日都是值得的,所以他才会将人暂且托付给向尚,他需要秦氏身边那些厉害的管事婆子将人教导好,他只是要用这个人,可不想弄一个太不听话的。只是没想到曾氏会忽然流产,范氏也受到巨大的刺激,这样的话,人就不合适弄回去了。两个受到巨大创伤的有心计的女人,再去激怒她们,很难预测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着实太危险。
可如果卖人,他也不能就这样将人卖出去。被转手几次的女人是卖不到好地方的,从陈家到风尘,那女人必然心存不甘。他不想冒一点风险,只能让这个女人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而女人的出色的容貌和悦耳的歌喉,就是翻身最大的依仗。
李廷恩自嘲的笑了笑,缓缓的捏了捏自己的拳头。
这事就交给了向尚,再过两日向尚又来看李廷恩,他没有直接提起此事,只是临走时候冲李廷恩点了点头,李廷恩亦没询问,就此将事情抛到脑后。
眨眼就到了李廷恩去考县试的时候,向尚同样要赴考,不过他天生沉不下心来念书,倒是一门心思想将向家的产业做大。尤其是经过上回李廷恩的开解后,他这种想法愈发增加了。故而这回他很轻松的早早来接李廷恩一道出门,从头到尾一副陪人考试的姿态。
对前世就下大力气研究过儒家经典,这一世又刻苦攻读过的李廷恩来说,县试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不过因县试乃是县令主持,不想有一点差错的李廷恩还是事先想法子弄了两篇县令的时文来揣摩。许多读书人都不屑用这种方法,称之为逢迎献媚,李廷恩却只在乎他的科举是否是用一种别人无法诟病的方式考中的,对于走这种‘捷径’,他半点压力都没有。
果然一研究,李廷恩才发现这县令做文章不喜时下人人都爱的词文华丽,反而更讲究一种返璞归真,处处喜欢彰显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李廷恩投其所好,县试时文章利落而就。县令显然早就听说过李廷恩神童之名,看他一手字极有功底,神色从容端雅,心里先就有了几分好印象。待到李廷恩交卷,一看文章,大为惊叹,颇有一种知己之感,当场就对身边人感叹道:“头名已有。”
李廷恩县试得了头名的消息很快传遍县城,消息传回李家村,李火旺更叫人连着放了半个时辰的爆竹。不过到底只是个县试,热闹了几日,也就罢了。唯有秦先生,生恐李廷恩自得自满,特意将人叫去敲打了几句,看到李廷恩一如既往的恭敬谦虚,这才满意起来。
只是一场县试,有人欢喜,就会有人不平。
县试顺顺当当过了,学堂也放了假,李廷恩就打算去镇上买点东西,眼看要过年了,先买些东西也好。尤其还有个小堂弟快要满月,他不能不表示一番。
逛到玉林书斋外,李廷恩抬脚进门的时候被人拦住了道。他目光看着书斋架子上一本书,身子微侧,打算让人先出来,谁知他往左挪,那人就往左挪,他想右转,那人就朝右走。反复两次后,他平静的看向对方。
“呵,瞧瞧这是谁,县试头名的神童。”那人仗着身高放肆的在李廷恩身上看了一圈,冷笑道:“这么厉害的人物,何必跟我这种凡夫俗子一样来这等普通的书斋,还是去府城墨香堂阅览大儒典籍罢。”
李廷恩静静待他说完后才道:“请问贵姓?”
这一问,对方先是怔住,继而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他喘了几口粗气,狠狠盯着李廷恩,脸憋得通红。
看他气个半死,李廷恩粗粗扫了一眼他身上穿的上好杭绸,心里约略有了底。不过又是一个在家文才非凡,出门处处受挫,抑郁不得志的富家少爷。这种人他前世今生都见得不少,实在连争执的力气都没有。他平静的挪开脚步,与对方擦身而过进了书斋。
“你……”那人气的不轻,抬起拳头就要给李廷恩后背来一拳。
可惜李廷恩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事实上,李廷恩的五感比一般人要敏锐的多。他只是估量到对方拳头快要砸到身上时,脚下微微一使劲,整个人往前迈了一大步。听到对方重重摔倒在地的声音,他眉眼不动,稳稳的踏上了书斋的木梯。
“李廷恩,你这狂子。”那人摔了个狗j□j,本就气的厉害,看李廷恩根本不屑理会他,更是大怒,手使了两下想要撑起来。结果实在太气的他连手都开始发软,这么又折腾了两下,人没爬起来,倒将下巴磕出了血,弄得浑身狼狈。
看李廷恩人已经走到楼上,书斋的管事这才给两个伙计使了眼色,示意他们把那人扶起来。
“朱少爷朱少爷,您见谅,您瞧李公子才十岁,您何必跟他计较,赢了人家都说你胜之不武。”见多识广的管事看着气炸了肺的朱少爷很明智的将那句‘输了就更丢脸’给咽回去了。
那朱少爷看着满脸笑哈哈赔不是的管事就是没有让他上去二楼找李廷恩麻烦的意思,当下气呼呼甩开两个伙计架着他胳膊的手,狠狠朝二楼瞪了一眼,怒道:“这是你们秦家的书斋,我今日就放过那小子。待来日摆下斗诗台,我再找那小子讨一个公道。”
管事早就习惯了唾沫自干,他嘿嘿笑道:“是,朱少爷以文会友,以文会友。”
兴许是以文会友这几个字对了这位朱少爷的胃口,他略微平静了些,整理了一番仪容,转身拂袖而去。
看着他走了,管事松了一口气,对慢慢步下来的李廷恩赔罪,“李公子,您瞧这事弄得。”
李廷恩摇摇头,“无妨,是我给你们添了麻烦。”
“哪里的话,老爷有交待,您要到这儿来看书谁都不能打搅。”那管事急忙辩驳了一句,他可是晓得自家老爷如何看重这位关门弟子的。
李廷恩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不过他对这一场莫名其妙的纠纷有些奇怪,就问管事,“你叫他朱少爷,他是朱家的人?”
管事叹了口气,“可不是,就是当年那位花姨娘生的。唉,朱老爷宠的厉害,听说连朱大少爷都得让着他。近日朱老爷正琢磨给他上族谱,朱氏族里的老辈都拦着。这不这位朱少爷读书还有几分灵气,老辈人发话要朱少爷县试能得个头名就给他记在朱夫人名下,要不就只能记给朱老爷以前早就过世的一个良妾。”
不用管事说完,李廷恩就明白了,只是他有点奇怪,“他还没上族谱?”
那管事兴许是没想到李廷恩竟会对这种事感兴趣,说的事无巨细,“当初他生下来朱老爷就要给上族谱,被老太太拦住了。后来罢,老太太松了口,族里头的人又闹了起来。那时候有好几个年岁比他小的都在族谱上了,他一上去,人家排位就要往后退,大伙儿谁肯啊。朱老爷花了大笔银子给族里头的人,这头说好那头又不肯了,那头松了嘴原先的又反口了,生生折腾到现在。朱老爷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今年狠下心给那几家一家一笔丰厚银子,朱夫人也都答应族里长辈的意思了,朱老爷还到处打听都有谁考今年的县试,本来稳稳的,没想您今年就考了,嘿嘿。”管事说着说着幸灾乐祸的笑起来。
别人你朱老爷的银子能收买,我们老爷的得意学生你也收买的动么?朱家只是有银子,我们秦家可是在官场上有人。
李廷恩这就彻底明白了,原来果真是一场无妄之灾。即是如此,他也不放在心上。这种人,连一个族谱为何多年上不了都弄不明白,根本不足为惧。至于说的文斗,更是一场笑话。
他在书斋选了两本新到的书,又在镇上晃了一圈,最后决定买点厚实的皮子给弟弟妹妹做衣服,又买了三十斤棉花,打定主意要让家里人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买好东西,他雇了车回到学堂,打算去屋里拿了东西就直接回李家村,才一下马车,就看到在寒风中冻得唇色发白的林氏,边上还站着一个年约四十的壮实妇人。
那妇人一看到李廷恩,赶在林氏前头就迎了上来,“哎哟,廷恩啊,这么冷的天你还去买东西,这孩子,可真孝顺。”一边说着,妇人眼中就流露出羡慕的目光,不过她并没有像顾氏那样有种恨不得都是自己东西的劲头,只是看了几眼而已。
李廷恩记性一贯很好,他很快就想起来这是小曹氏的亲大嫂韩氏,他应该喊表婶,于是笑了笑,“娘,表婶,你们来镇上了,快,进屋暖暖。”
林氏应了一声,有点畏惧的看了看学堂的门槛,“这都是读书人呆的地方,娘是女人,能进去?”
李廷恩对她这种忌讳有点无奈,他笑了笑,“娘,我们学堂做饭的婶子也是个女的。这是你儿子念书的地方,你这做娘的为何不能进?”他说着上去搀了林氏胳膊。
林氏这才露出点笑模样很谨慎的被他扶了进去,跨过那道门槛的时候,林氏格外小心,脸上还有点满足的笑容。
韩氏跟在后头,艳羡的看着林氏的背影,在李廷恩回头又喊了她一声后,迅速的换出一张笑脸,搓着手快步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修改了下情节,所以晚了点,还好没过十点,抱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