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袁金铠和于冲汉,肖林借着酒兴,故作高谈阔论之态。
“依晚辈看来,南方国民政府确有过人之处,应为我辈效仿学习。别的不说,南军能从广东一省之地席卷天下,天下英雄莫敢掠其锋芒,只凭一时侥幸,决不能获得成功。”袁于二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肖林却装作没看见,仍是满面笑容地端杯敬酒,仿佛只是在陪两位长辈随意地聊天,谈性所致,一时有感而发。
想要试探口风?自然要包两位老先生满意,肖林当即滔滔不绝,仿佛全无心机,说个没完没了。
“南方政府以党御军,仿效的是苏俄成功经验,世界最大的帝国因之变为赤色,威力非同一般。说句公道话,三十万奉军将士在二次北伐中流血牺牲,最后输给南军也是无可奈何,非战之罪。”
肖林言语委婉,其实却话中有话,反复强调一件事实——北伐军太厉害,奉军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与其和这些文人政客讲道理,不如和他们比拳头,北伐军的拳头大,拳头硬,只有易帜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等于是在表态,东北这个小朝廷没有继续保留的必要,肖林和少帅保持高度一致,都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与外族入侵不同,北洋政府和南方国民政府的战争完全是中国人之间的内战,东北易帜又是顺应历史大势所趋,这一次,真理掌握在投降派手中。
“就算不能平定南军,东北起码可以自保吧?有日本人驻守在关东州,蒋中正难道敢带兵出关不成?”于冲汉生的一对招风耳,连连摇头之下不住微微颤动,勾得肖林心里痒痒的,总想伸出手去揪一把。
关东州是日本在中国最大的一块租借地,意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大抵包括旧时空的旅顺、大连等地区,总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按照《二十一条》的约定,日本将租借此地直到1997年。
关东州本身面积并不大,但按照《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约定。整个辽东半岛都属于“隙地”。也就是所谓的中立区,中**队不得随意进入这片广阔的区域。
1905年,日本又将南满铁路沿线地区划为满铁附属地。并加以管理控制,将势力范围深入到东北内部。恶名卓著的关东军包括一个常设师团外加六个独立守备队,兵力雄厚,在这个年代的中国人眼中,威慑力十足。
在袁金铠与于冲汉这种奉系老派人物眼中,日本是一个近乎无敌的强者,是必须臣服的靠山,无法抵抗的敌人。
不料肖林突然勃然变色,将酒杯往桌上一墩说道:“于先生的高论肖林不敢苟同。日本人再厉害咱们也不能投靠他们!难道说,老帅的血海深仇就不报了吗?”
搬出刚刚故去的张作霖,于冲汉不由得一时语塞,日本人暗杀大帅,是奉系上下共同的仇敌,在这个时候向日本人寻找庇护。难免为千夫所指。
肖林接着又说道:“日本人一直妄图染指东三省,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与他们合作,不啻于与虎谋皮。望于先生三思!”
绕开张作霖,于冲汉自如了许多,一摆手说道:“东洋人不是好相与的,但咱们和日本打了十几年交道,对他们也算知根知底。东洋人弹丸之国,根本吃不下东三省几千里江山,好赖给他们些好处就会心满意足,不像南方革命党,是要断绝我数十年基业,在东北搞什么三民主义……”
文官和政客对主义路线之争最为敏感,易帜虽然只是一个形式,背后却代表着文化和观念的改变,东三省想要长期保持独立态势,根本不可能。
“于先生错了!日本自裕仁天皇上台之后,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野心勃勃,妄图称霸世界,别说东三省,就是整个中国也难以满足他的胃口,今日之日本,将来必是我中华的生死大敌!我东北位于对日前沿,必须枕戈待敌,时刻准备抗击日寇大举侵略……”
袁金铠和于冲汉都算是奉系文官中的精英人物,但听其言,观其行,他们对日本都缺乏警惕,抱有幻想,充满畏惧,难怪“九一八事变”后奉系兵败如山倒,几乎毫不抵抗。
“笑话,日本现在已是世界列强之一,东北这点家当都是人家援助建设的,真要是和日本人起了冲突,拿什么抵抗关东军?”
酒桌之上火药味渐浓,眼看肖林对日态度如此强硬,于冲汉只觉得说不出的鄙夷厌恶,忍不住和肖林争论起来。
一个粗鄙武夫而已,只知道卖弄武力,日本人真要是打过来,有你哭的时候!
在真实的历史上,袁金铠和于冲汉都是见风使舵的政客,他们都以投机张作霖起家,和日本打了多年交道,深知中日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对抗战前途悲观失望,当日本全面侵入东北之后,就抱着曲线救国的心理,心安理得地当了汉奸。
不过客观的说,他们在此时还没有卖国的行为,只是相对亲日,而且这两个人的政务能力都不差,要不然也不会被张作霖引为左膀右臂。
“正因为我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才更要易帜加入南方国民政府,东三省不仅是东北三千万父老的家乡,也是全中国抗日的前沿,只有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抵御日本的侵略!”
大是大非,没有回旋余地,没有模棱两可,左右逢源,肖林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观点,酒桌上一时冷场。
这个时候,半天没说话的袁金铠终于出来打圆场:“肖将军,云章兄(于冲汉字),评弹时事而已,不要动气嘛!易帜事关重大,牵扯众多,大家考虑慎重一点没什么坏处。”
一边说着,袁金铠向于冲汉不易察觉地使了个眼色,于冲汉的脸色一僵,端起茶杯掩饰着,终于停止了和肖林的争执。
“依晚辈看来,南方国民政府确有过人之处,应为我辈效仿学习。别的不说,南军能从广东一省之地席卷天下,天下英雄莫敢掠其锋芒,只凭一时侥幸,决不能获得成功。”袁于二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肖林却装作没看见,仍是满面笑容地端杯敬酒,仿佛只是在陪两位长辈随意地聊天,谈性所致,一时有感而发。
想要试探口风?自然要包两位老先生满意,肖林当即滔滔不绝,仿佛全无心机,说个没完没了。
“南方政府以党御军,仿效的是苏俄成功经验,世界最大的帝国因之变为赤色,威力非同一般。说句公道话,三十万奉军将士在二次北伐中流血牺牲,最后输给南军也是无可奈何,非战之罪。”
肖林言语委婉,其实却话中有话,反复强调一件事实——北伐军太厉害,奉军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与其和这些文人政客讲道理,不如和他们比拳头,北伐军的拳头大,拳头硬,只有易帜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等于是在表态,东北这个小朝廷没有继续保留的必要,肖林和少帅保持高度一致,都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与外族入侵不同,北洋政府和南方国民政府的战争完全是中国人之间的内战,东北易帜又是顺应历史大势所趋,这一次,真理掌握在投降派手中。
“就算不能平定南军,东北起码可以自保吧?有日本人驻守在关东州,蒋中正难道敢带兵出关不成?”于冲汉生的一对招风耳,连连摇头之下不住微微颤动,勾得肖林心里痒痒的,总想伸出手去揪一把。
关东州是日本在中国最大的一块租借地,意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大抵包括旧时空的旅顺、大连等地区,总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按照《二十一条》的约定,日本将租借此地直到1997年。
关东州本身面积并不大,但按照《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约定。整个辽东半岛都属于“隙地”。也就是所谓的中立区,中**队不得随意进入这片广阔的区域。
1905年,日本又将南满铁路沿线地区划为满铁附属地。并加以管理控制,将势力范围深入到东北内部。恶名卓著的关东军包括一个常设师团外加六个独立守备队,兵力雄厚,在这个年代的中国人眼中,威慑力十足。
在袁金铠与于冲汉这种奉系老派人物眼中,日本是一个近乎无敌的强者,是必须臣服的靠山,无法抵抗的敌人。
不料肖林突然勃然变色,将酒杯往桌上一墩说道:“于先生的高论肖林不敢苟同。日本人再厉害咱们也不能投靠他们!难道说,老帅的血海深仇就不报了吗?”
搬出刚刚故去的张作霖,于冲汉不由得一时语塞,日本人暗杀大帅,是奉系上下共同的仇敌,在这个时候向日本人寻找庇护。难免为千夫所指。
肖林接着又说道:“日本人一直妄图染指东三省,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与他们合作,不啻于与虎谋皮。望于先生三思!”
绕开张作霖,于冲汉自如了许多,一摆手说道:“东洋人不是好相与的,但咱们和日本打了十几年交道,对他们也算知根知底。东洋人弹丸之国,根本吃不下东三省几千里江山,好赖给他们些好处就会心满意足,不像南方革命党,是要断绝我数十年基业,在东北搞什么三民主义……”
文官和政客对主义路线之争最为敏感,易帜虽然只是一个形式,背后却代表着文化和观念的改变,东三省想要长期保持独立态势,根本不可能。
“于先生错了!日本自裕仁天皇上台之后,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野心勃勃,妄图称霸世界,别说东三省,就是整个中国也难以满足他的胃口,今日之日本,将来必是我中华的生死大敌!我东北位于对日前沿,必须枕戈待敌,时刻准备抗击日寇大举侵略……”
袁金铠和于冲汉都算是奉系文官中的精英人物,但听其言,观其行,他们对日本都缺乏警惕,抱有幻想,充满畏惧,难怪“九一八事变”后奉系兵败如山倒,几乎毫不抵抗。
“笑话,日本现在已是世界列强之一,东北这点家当都是人家援助建设的,真要是和日本人起了冲突,拿什么抵抗关东军?”
酒桌之上火药味渐浓,眼看肖林对日态度如此强硬,于冲汉只觉得说不出的鄙夷厌恶,忍不住和肖林争论起来。
一个粗鄙武夫而已,只知道卖弄武力,日本人真要是打过来,有你哭的时候!
在真实的历史上,袁金铠和于冲汉都是见风使舵的政客,他们都以投机张作霖起家,和日本打了多年交道,深知中日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对抗战前途悲观失望,当日本全面侵入东北之后,就抱着曲线救国的心理,心安理得地当了汉奸。
不过客观的说,他们在此时还没有卖国的行为,只是相对亲日,而且这两个人的政务能力都不差,要不然也不会被张作霖引为左膀右臂。
“正因为我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才更要易帜加入南方国民政府,东三省不仅是东北三千万父老的家乡,也是全中国抗日的前沿,只有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抵御日本的侵略!”
大是大非,没有回旋余地,没有模棱两可,左右逢源,肖林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观点,酒桌上一时冷场。
这个时候,半天没说话的袁金铠终于出来打圆场:“肖将军,云章兄(于冲汉字),评弹时事而已,不要动气嘛!易帜事关重大,牵扯众多,大家考虑慎重一点没什么坏处。”
一边说着,袁金铠向于冲汉不易察觉地使了个眼色,于冲汉的脸色一僵,端起茶杯掩饰着,终于停止了和肖林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