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脱脱冲撞大喜乐士诚起兵反元朝

    脱脱从皇子爱猷识理达腊那里听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顶级荒唐,以修炼佛法为借口,整天与宫女们鬼混,放纵淫乐,把国家朝政事务抛在九霄云外,心里很是上火,气不打一处来。他忍无可忍,急不可耐,怒气冲冲地冲进皇宫,打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讨一个说法,力图阻止皇帝的荒唐行为。

    脱脱乘坐着轿子,急匆匆地来到皇帝居住的宫殿门外,他满脸怒容,走下轿来,大踏步地撞进皇室内廷。站在那里全副武装,手持刀枪的宫廷门卫,这时闪电地冲了过来,严厉地阻止他,让颇感意外,他不禁怒火中烧。脱脱两眼圆睁,大声地对门卫怒喝道:“我有要事面奏皇上,你竟敢阻我进去,简直是吃豹子胆?”门卫听了,一点也不买他的帐,严厉地回答他说:“皇帝万岁有旨,不准外人擅入!”脱脱当时怒气未消,大声回答说:“我是朝廷丞相,并非外人,不妨入内,你们不必阻拦。”正当严厉的门卫再想说什么的时候,脱脱迫不及待,一把推开了他们他们,让他们站旁边,他竟然莽撞地冲了进去。

    正当脱脱冲进皇宫内廷的时候,他不知道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正在秘密室里赤身*,与几位同样赤身*的宫女们,演练佛法,嬉戏淫乐,气喘吁吁,如痴如醉,欲仙欲死,荒淫下流,不堪入目。在那里同皇帝一样演练佛法的秃鲁帖木儿,他首先发现了脱脱这位不速之客脱脱,顿时不禁大吃一惊,慌忙向皇帝大声报告说:“皇上,不好了!丞相脱脱来了!”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这时正在气喘吁吁地与那些不知廉耻,不守妇道的宫女们。如痴如醉地进行*战,相互搏击,欲仙欲死,正在兴头之上。他一边不停地喘着牛马般的粗气,一边没有好气地回答说:“朕我不想让他坏了我的好事,败了我的兴头,我也无暇接见他!门卫在哪里?怎么让他冒冒失失地擅自撞进这里?”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正在与宫女们淫乐,听到秃鲁帖木的报告,心里很不耐烦。秃鲁帖木儿看到这种情景,立即回答说:“他是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焰熏天。谁人敢来阻拦他?”他这样火上浇油,这三句话就像锋利的匕首,刺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心上,后来把脱脱置于死地,让他吃尽了苦头。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听了。双眼血红,不禁咬牙切齿地说道:“罢了!罢了!我立马就出来,你赶快去拦住他,叫他在外等着我!”秃鲁帖木儿立即转身出去,连忙阻拦脱脱,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这时才很不情愿地停止了淫乐,穿上龙袍。戴上皇冠,慢腾腾地走了出来。他看见脱脱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僵硬地站立在门外。所有在场的人,秃鲁帖木儿以下官员,都垂头丧气。惊恐不安地站立在那里,大概是刚刚受过脱脱的严厉训斥和责问,所以显示出那种丑态。

    脱脱心急如焚,冲撞了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修炼佛法大喜乐的好事,皇帝心里很不痛快。他懒洋洋地走出内廷,没好气地问脱脱:“丞相有何要事到此禀报?”脱脱看见皇帝的很不耐烦的样子,知道自己做事莽撞,大祸临头,立即收起满脸怒容,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叩见皇帝。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口里说道:“脱脱平身,站起来说话吧!”让脱脱站起身,脱脱立即回答说:“谢皇上隆恩!”他站起身来,立即向奏报说:“皇上,微臣我有一个请求,乞求陛下传下圣旨,将哈麻革职职,驱逐西番僧人及秃鲁帖木儿等人,以杜绝他们继续*宫廷,以免荒废朝政!”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听了,面无表情,冷冰冰地回反问他说:“你提出罢免哈麻等人,他们有什么罪名呢?”

    脱脱回答说:“古时候所说的暴君,莫如是桀纣,桀宠爱妹喜,其祸害由赵梁而起,纣宠爱妲己,祸害由费仲而起,而今天的哈麻等人,诱导君主为非作歹,*宫廷,荒废朝政,也与过去的赵梁、费仲一样罪大恶极,如果陛下还要继续信任他们,不诛杀和驱逐他们,恐怕后世的人也会把陛下比作桀纣,荒淫无道,残暴不仁。”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听了这话,毫无所动,立即反问脱脱说:“哈麻不是爱卿你向我举荐的大臣吗?过去把他说得那么好,今天为何反而弹劾检举他呢?”这一问的确点中脱脱的要害,弄得他一时难以回答。脱脱停了停,回答皇帝说:“那是微臣我一时糊涂,考察不明,误荐非人,我在此乞求陛下你,把我与哈麻一起加罪!”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摆了摆了头,继续说道:“这也不必了!朕我想来,生命短暂,人生几何,不妨及时行乐,享受人生。况且国家的军国重事,都全部由卿你主持,朕我是完全放心,毫不忧虑。卿你就变通一点,让朕我痛痛快快地乐一乐吧!”脱脱听了,心里异常发极,满面愁云,痛心地对皇帝说:“现在天下动荡不安,重大事件接连爆发,各路强盗反抗浪潮愈演愈烈,现在远远还是陛下行乐的时候,陛下你应该任用贤才,驱除奸邪小人,崇尚美德,远离女色。只有这样才能拨乱反正,治理天下,转危为安,否则灾难降临的日子就不远了!”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好像有所触动,对脱脱挥了挥手,对他说:“丞相你暂且退下去,容朕我好好想想。”

    脱脱只得心事重重地退出内廷,他在家里耐心地等候了几天,并不见皇宫里发布什么诏令指示。只见各省的警报,接连不断地送他丞相府的办公室,弄他焦头烂额,疲于应对。警报中报告张士诚占据了高邮,脱脱命令平章政事福寿,率领朝廷大军,招降和征讨,后来接到福寿的军报。说张士诚异常顽固,不服朝廷,继续反抗,声势浩大。转战扬州,率军打败了达什帖木儿所率领的朝廷大军,战事扩大,愈演愈烈。

    脱脱详细查阅了过去发来的所有警报,知道张士诚非常厉害,率领反叛大军攻城掠地,难以应对。张士诚,原名张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兴化白驹场人,今属盐城大丰市。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袭击和占据了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建元天祐。

    张士诚的早期传奇经历。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元年,即1321年农历七月三十,张士诚出生于东台白驹场,即今盐城大丰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随后,他的三个弟弟士义、士德和士信也相继降生。

    元朝末年,朝政*。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东南沿海的盐民依然生活无着。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张士诚起兵反元。由于给官家运盐收入微薄,张士诚和几个胆大的同乡一起做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他们在给官府运盐的同时,随身夹带一部分食盐,卖给当地的富户。白驹场的富户们常常以举报官府相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盐钱,而且对他非打即骂。由于身份低微,而且贩私盐是违法行为,张士诚等人只得忍气吞声。白驹场当地有一个盐警名叫邱义,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这个邱义不但常常克扣白驹场盐民的劳动所得,而且盐民们每月还要向他上贡,一有疏漏,就对盐民非打即骂。张士诚和盐民们慑于他的淫威,只能暗气暗憋。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正月,张士诚秘密联络了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积极筹备武装暴动。事关重大,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张士诚他们把起义的地点选在了白驹场附近的草堰场。一天夜里,十八名热血盐民在草堰场的北极殿中歃血为盟,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打死。随后,十八个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

    张士诚建立新政权。在盐场干活的盐丁们正嫌工作太苦太累,于是共同推举张士诚为首,攻下了泰州。高邮府的知府李齐招降了他们,但是他们不久又叛逃出去,杀掉了行省参政赵琏,同时攻取了兴化,在德胜湖,即今天江苏兴化附近集结,有一万多人。元朝廷派人拿着“万户”的委任状去招降他们,张士诚嫌官太小,不接受。他用欺骗手段杀死了李齐,偷袭占据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元至正十四年九月,即1354年,张士诚树大招风,大元朝的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团团围住,当时的张士诚,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至于那“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终能逃出生天,率一股人马逃出高邮当流寇去也。

    元至正十六年二月。即1356年,张士诚攻陷平江,即今江苏苏州市,接着又攻陷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他把平江,即今天的苏州改为隆平府,张士诚从高邮迁都到这里。就以承天寺为办公场所,盘腿坐在大殿中,在梁上射三箭作为标识。这一年,朱元璋也攻下集庆,即今江苏南京市。派遣杨宪向张士诚传达友好的意思。在给张士诚的信中,朱元璋写道:“过去东汉初年,甘肃天水隗嚚称雄,现在足下也在姑苏称王,事势相等。我十分为足下高兴。与邻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辖境,这是古人崇尚的美德,我心里十分仰慕。希望今后我们能够互通信使,不要被谗言所迷惑,致使产生边界纠纷。”张士诚收到朱元璋的信,扣住杨宪。也不回信。后来竟然派遣水军进攻镇江,结果被徐达在龙潭击败。朱元璋随即派徐达和汤和攻常州。张士诚派兵来援救,大败,损失了姓张和姓汤的两员战将,这才写信求和,请求每年送给明军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朱元璋回信,限令他放回杨宪,每年只要送五十万石粮食就行了。张士诚又不搭理了。

    早先张士诚攻下平江,即苏州。随即就派兵攻嘉兴。结果当地驻军元朝的守将、苗族大帅杨完者多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于是他派张士德绕道攻破杭州。杨完者回兵救援,张士德又吃了败仗,逃了回来。次年,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长兴,徐达攻取常州,吴良等攻取江阴,张士诚的军队西面、南面都被堵住,势力逐渐衰落。不久,徐达率兵攻下宜兴,然后进攻常熟。张士德迎战失败,被前锋赵德胜活捉。张士德,小名叫九六,善于打仗,有谋略,能得将士的喜欢,浙西地区都是他打下来的。张士德被捉住后,张士诚非常郁闷。朱元璋想留在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张士德派人偷偷地给张士诚送信,叫他投降元朝。于是张士诚就决定请求向元军投降。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睦迩将此事报告给朝廷,元朝廷封张士诚为太尉,他手下的文武官员都按级别封了官。张士德押送到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以后,拒绝进食,最后饿死。张士诚虽然不再称王,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样拥有武装和土地。达识帖睦迩在杭州与杨完者有矛盾,私下里召来了张士诚的军队。张士诚派史文炳偷袭杀掉杨完者,就占据了杭州。顺帝派人向张士诚要粮,赐给他龙衣和御酒。张士诚从海上往大都送粮十一万石,每年都送这么多。这样,张士诚更加骄横,让他的部下歌功颂德,要求元朝廷封他为王,元朝廷没有答应。

    张士诚盛极而衰。元至正二十三年,即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他让弟弟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把勾结他袭击杨完者的达识帖睦迩囚禁在嘉兴。元朝廷再来要粮食就不给了。他手下有个参军叫俞思齐,字中孚,泰州人,劝谏张士诚说:“过去我们是‘贼’的身份,当然可以不给大都送粮,现在是元朝的臣子,怎么可以不进贡粮食呢?”张士诚大怒,去推桌案,结果扑到在地。俞思齐看劝不动他,就装病逃走了。那时,张士诚占据的地盘,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济宁的金沟,西边占据汝宁府、颍州、濠州、泗州,东边直到大海,纵横两千余里,带甲的将士数十万。以弟弟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为心腹,以左丞徐义、李伯升、吕珍为爪牙,以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等人为智囊团,以元朝的学士陈基、右丞饶介掌管秘书工作。他还喜欢招揽宾客,所赠送的车马、居室、家具之类很多。那些侨居在杭州和当地贫穷无依靠的人都争着来投靠他。

    占据吴地,即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因此人口多,经济也很繁盛,张士诚就逐渐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想过问政务。他的弟弟张士信、女婿潘元绍更是贪婪敛财,金玉珍宝和古代的书法名画,都是堆满了屋子。天天唱歌跳舞使自己高兴。他手下的将帅们也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都在那儿装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赏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刚到军中,就拉来大量的丫环、小妾、乐器,在前线吹拉弹唱,或者就招揽那些能说会道的游谈之士,赌博、踢球,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到打了败仗、失去了地盘,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们领兵打仗。

    张士诚最后败于朱元璋。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的旁边。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只好退回;而朱元璋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廖永安被张士诚俘虏,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正赶上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持不下,也没有能力管张士诚的事。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是张士诚想当个旁观者,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最后还是没有行动。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率领军队回到南京。就命令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先后打下泰州、通州,包围了高邮。张士诚派水军从长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邮。朱元璋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张士诚的水军。徐达等人于是拿下高邮,夺取淮安,淮北一带都落入明军的手中。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9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朱元璋诡计多端。足智多谋,命二将不要先攻苏州,反而直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疲,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有如此伟大战略家,不胜也难。二将依计,徐达等率诸将发龙江,别遣李文忠趋杭州,华云龙赴嘉兴,以牵制张士诚兵力。诸将苦战。在湖州周围,东吴兵大败,大将吕珍及外号“五太子”的张士诚养子等骁勇大将皆兵败投降,其属下六万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张士诚“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杀“殉国”,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

    到了年底,在朱亮祖大军逼迫下,杭州守将谢五,即叛将谢再兴之弟,也被迫开城门投降。如此,东吴左右膀臂皆失,平江成为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平江城坚,一直打了十个月,才最终攻克。

    在派军出发打张士诚的同时,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迎接”小明王,行于瓜州时,廖永忠入舱把韩林儿一刀砍死。然后把船凿沉,施施然回来复命。从此以后,朱元璋再也用不着打“龙凤”年号。杀韩林儿之事,当时后世不少人皆认定是朱元璋指使,但也有历史研究者认为此举实是廖永忠多事,丑表功媚主。朱元璋大可封韩林儿一个王号什么的软禁般养起来,用不着干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小人事体。当时老朱算厚道,没有像司马氏对成济那样“嫁祸”于他,但估计他心中很是鄙薄廖永忠的为人。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太祖吴元年,见围城三月不下,朱元璋也不着急,从建康发来“最高指示”:“将在外,君不御,古之道也。自后军中缓急,将军便宜行之。”徐达接书感奋,更加细心和卖命。

    朱元璋见张士诚龟缩平江,志在必得,但也怕攻城死人太多。他原本之意就是围之困之,让老张最终不支出城投降。同时,老朱不断派人送书城内,以钱缪、窦融相比拟,劝老张自动归服。张士诚倔强,不报。

    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粮余渐尽,他又是厚道好人,干不出杀人为食的恶事,便率绰号“十条龙”的上万亲军冒险突围。出城后,望见城左西吴兵队阵严整,心虚不敢犯,便转至舟门,向常遇春营垒杀来。这下可是遇到了煞星,常遇春有勇有谋,百战良将,挥兵直前,与东吴兵激烈厮杀。同时,他又指挥善舞双刀的猛将王弼从另路绕出,夹击东吴兵,把张士诚万余扈卫精兵皆挤逼于沙盆潭中,杀掉十分之三,溺死十分之七,张士诚本人马惊堕水,几乎被淹死。亲兵冒死把他救起,以肩舆扛上,复逃回城中。

    过了十来天,缓过劲来,张士诚咬咬牙,又亲自率兵从胥门突出。出于玩命心理,张士诚军勇锐不可当,打得正面拦击的常遇春部招架不住。如此天致良机,本来能突围,站在城头上的张士诚弟弟张士信不知是坏了哪根神经,大呼:“军士打累了,可以歇兵”,马上鸣金收兵。张士诚等人愣怔之余,常遇春复振,掉头进击,把东吴兵打得大败,“自是张士诚不敢复出”。

    形势危急如此,张士信这个倒霉蛋丝毫不知愁,总是没事人一样大城楼子上张盛宴,遍摆银椅,与亲信左右饮美酒,食佳肴。风度是大将的,计策是无脑的。仆从向他进献一个大水蜜桃,张士信欣赏久之,刚张嘴要吃,忽然城下发巨炮,恰恰打中张士信,这位爷脑袋被击烂,与桃汁一起四溅飞迸。

    兵败弟死,张士诚仍旧很顽强,指挥城中兵民抵抗,杀伤不少西吴兵马。十月间,徐达展开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终于无法支撑下去,城市被敌军攻陷。

    张士诚在府邸中闻城溃,对其妻刘氏说:“我兵败且死,你怎么办?”刘氏良德妇人,冷静答道:“君勿忧,妾必不负君。”说完话,她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

    当时正是日暮时分。大英雄张士诚真是日暮途穷,独自呆坐室中良久,望着齐云楼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后,他投带上梁,准备上吊自杀。张士诚旧将李伯升受徐达谕指,到处寻找张士诚,刚好发现前主人在半空蹬腿,忙上前解救下来,号哭劝道:“九四英雄,还怕不保一命吗!”徐达立即押张士诚上船,由水路送往建康。其间,张士诚一直坚卧舟中绝食。被押送建康中书省后,朱元璋派李善长“劝降”,张士诚大骂,两个人几乎动手。

    张士诚临死前还不知所以亡,对朱元璋说:“天日照尔不照我。”朱元璋以他杀伤太多明军,而将其斩首。

章节目录

元朝帝国风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蒋益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蒋益文并收藏元朝帝国风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