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薨逝!
官家遇刺!
两则消息顿时让整个东京为之震动。
晏殊、章得象、夏竦、贾昌朝、陈执中几位宰相闻讯,大惊失色,匆匆忙忙赶赴皇宫。
按照往常的时间,此时宫门已经关闭下钥,但今日明显延迟了。
只要不是宫门关闭后重新开启,就不算违背宫门不可夜开的祖训。
门,显然是特意留的。
皇帝遇刺,是很敏感的事情。
尤其是国无储君,甚至连皇子都没有的情况下。
敏感到了极点。
稍微传出点谣言,就足以引发一场骚动。
皇帝与宰相臣子必须见面,决不能隔夜。
一夜很短,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
一夜很长,足以天翻地覆,甚至改朝换代。
神龙政变、陈桥兵变、夺门之变……
自古以来,有很多变故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遇刺之后,赵祯必须和宰相臣子见面,确认自己还活着,平安无事。
才能保证不会有人趁乱生事,浑水摸鱼。
几位宰相到了,御史中丞王拱辰、翰林学士吴育、北海郡王赵允弼、国舅曹佾、冀国公王德用。
宰相、宗室、将门、皇亲,全都来了。
站在垂拱殿里的时候,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一个细微问题,宗室来的是北海郡王,而非汝南郡王。
此事……
关乎政治,所有的细节都很敏感,尤其是今日这等特殊时刻。
此时入宫之人都有讲究,大都是接到宫中宣召通知。
所以赵允让没来,是不曾宣召?否则绝不可能抗旨不来。
官家有意而为之,是故意冷落汝南王?
啧啧!
联想到今日种种变故,任何猜想都显得很危险。
要紧的还是官家的安危,直到赵祯安然无恙出现在垂拱殿,众臣才长松一口气。
赵祯淡淡道:“禁军、荆王府侍卫,还有一位臣子护驾及时,有惊无险,好叫诸卿知晓,安心。”
“官家无恙,天佑大宋。”
“些许宵小,怎么能伤的了朕?不过容歹人横行东京,光天化日行凶,实在不像话。”
赵祯怒道:“虽已入夜,劳众卿再辛苦下,捕贼安民。”
“遵旨!”
“尤其得麻烦一下元辅公、春卿。”
王德用、吴育二人立即出列。
“着你二人分别立即接任天武捧日四厢节度使、权知开封府。”
赵祯一句话,高继宣、蔡襄二人便被罢官了。
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理由反驳,政事堂的宰相们立即用印签发。
失职之罪,难辞其咎。
先前在荆王府没有直接罢免,已经算给面子。当然,赵祯也是出于谨慎考虑。
回到皇宫,彻底安全,抓牢权力,掌控局势后才动手,不会出差错。
王德用是王超之子,六旬高龄,资历威望甚高,高继宣和麾下将领敢有不服吗?
吴育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诏书的重臣。足智多谋,能力出众,权知开封府不在话下。
此举也是皇帝受惊之后,必有自保之举。
将关键位置换上可靠人手,如此方能安心,保证稳定。
人事调整之后,一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行刺者何人?
赵祯没有说,百官也都心有灵犀没有提。
这个问题太敏感,哪能轻易开口,惹麻烦呢?
还是交给有司去查吧!
不过众臣心里不约而同有个共识,今日之事很可能引发动荡,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而今夜,注定有许多人难以入眠。
行刺的事情说完了,赵祯叹道:“八皇叔旧疾复发,不幸薨逝,朕甚为悲伤,辍朝五日以祭。
政务且托付政事堂诸卿,着礼部商讨追赠与谥号,丧仪之事…北海王兄,就劳你前往吧!”
八王爷是皇叔,宗正卿,皇族尊长。
其丧仪可不是一般人能主持的,又没汝南郡王什么事。
啧啧!
怎么看,都好像是官家有意抬举北海郡王,打压赵允让似的。
好在赵祯总算和善,顾全这位堂兄的面子,补充道:“对了,汝南王兄近日身体不适,劳北海王兄顺道探望……”
得!
算是给找了个台阶。
……
汝南王府,赵允让与诸子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荆王薨!
官家遇刺!
宰辅、重臣、宗亲、贵戚入宫,却没有宣召汝南王府。
消息一条比一条震惊,这也为何赵宗懿听到管家禀报时,大惊失色的缘故。
赵元俨薨了,他们不意外。
相反如果老王爷再不死,那才真叫人坐立不安。
但是官家竟然遇刺了!
震惊!
除了这两个字,他们找不到第二个词形容此刻的心情。
自从君主王权深入人心那天开始,弑君就是大忌。
无论明枪暗箭,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太平盛世,朗朗乾坤,竟然有人在京畿都城,亲王府前行刺当今官家。
这还得了?
听到墙外天武捧日四军,开封府的差役往来不绝,便可知情况有多严重。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
汝南王府诸位满腹猜疑,也因此坐立不安。
他们确定此事与自己无关,可是……别人,尤其是官家会不会怀疑到自家头上呢?
毕竟……
有道是做贼心虚,偏生众臣入宫,并未宣召汝南王府,越发加重了他们的不安。
“父王,该不会……”
“身正不怕影子斜,慌什么?”
“可是……”
赵宗晖刚想说什么,赵允让便狠狠瞪了他一眼:“无凭无据的事情,休得胡言。”
“官家到底安然无恙,还是……该不会让北海王府占了便宜吧?先帝时,他也曾入禁中,令皇子致拜。”
“不会,如果官家真有事,外面便不会风声鹤唳,而是平静如常,外松内紧,宫里也会是另一番情景。”
赵宗懿摇头道:“兴许荆王府那边,官家有所怀疑,故而给我们难堪!”
“可如此一来,岂非让外头看了我们的笑话?”
“无伤大雅,近来你们都小心些,千万莫要惹是生非。”
接到赵祯令北海郡王前来探病的消息后,赵允让厉声叮嘱诸子,尔后嘴角挤出一丝苦笑。
看来,不得不称病一阵喽!
赵允让暗叹一声,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位官家堂弟。
与此同时,他也很好奇,心有怨恨。
到底是何人刺王杀驾?
突然之举,让他许多煞费苦心的布置,陡然间一片混乱……
不过转念一想,兴许也是好事,此举倒是给了自家一个绝好的由头。
官家遇刺!
两则消息顿时让整个东京为之震动。
晏殊、章得象、夏竦、贾昌朝、陈执中几位宰相闻讯,大惊失色,匆匆忙忙赶赴皇宫。
按照往常的时间,此时宫门已经关闭下钥,但今日明显延迟了。
只要不是宫门关闭后重新开启,就不算违背宫门不可夜开的祖训。
门,显然是特意留的。
皇帝遇刺,是很敏感的事情。
尤其是国无储君,甚至连皇子都没有的情况下。
敏感到了极点。
稍微传出点谣言,就足以引发一场骚动。
皇帝与宰相臣子必须见面,决不能隔夜。
一夜很短,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
一夜很长,足以天翻地覆,甚至改朝换代。
神龙政变、陈桥兵变、夺门之变……
自古以来,有很多变故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遇刺之后,赵祯必须和宰相臣子见面,确认自己还活着,平安无事。
才能保证不会有人趁乱生事,浑水摸鱼。
几位宰相到了,御史中丞王拱辰、翰林学士吴育、北海郡王赵允弼、国舅曹佾、冀国公王德用。
宰相、宗室、将门、皇亲,全都来了。
站在垂拱殿里的时候,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一个细微问题,宗室来的是北海郡王,而非汝南郡王。
此事……
关乎政治,所有的细节都很敏感,尤其是今日这等特殊时刻。
此时入宫之人都有讲究,大都是接到宫中宣召通知。
所以赵允让没来,是不曾宣召?否则绝不可能抗旨不来。
官家有意而为之,是故意冷落汝南王?
啧啧!
联想到今日种种变故,任何猜想都显得很危险。
要紧的还是官家的安危,直到赵祯安然无恙出现在垂拱殿,众臣才长松一口气。
赵祯淡淡道:“禁军、荆王府侍卫,还有一位臣子护驾及时,有惊无险,好叫诸卿知晓,安心。”
“官家无恙,天佑大宋。”
“些许宵小,怎么能伤的了朕?不过容歹人横行东京,光天化日行凶,实在不像话。”
赵祯怒道:“虽已入夜,劳众卿再辛苦下,捕贼安民。”
“遵旨!”
“尤其得麻烦一下元辅公、春卿。”
王德用、吴育二人立即出列。
“着你二人分别立即接任天武捧日四厢节度使、权知开封府。”
赵祯一句话,高继宣、蔡襄二人便被罢官了。
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理由反驳,政事堂的宰相们立即用印签发。
失职之罪,难辞其咎。
先前在荆王府没有直接罢免,已经算给面子。当然,赵祯也是出于谨慎考虑。
回到皇宫,彻底安全,抓牢权力,掌控局势后才动手,不会出差错。
王德用是王超之子,六旬高龄,资历威望甚高,高继宣和麾下将领敢有不服吗?
吴育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诏书的重臣。足智多谋,能力出众,权知开封府不在话下。
此举也是皇帝受惊之后,必有自保之举。
将关键位置换上可靠人手,如此方能安心,保证稳定。
人事调整之后,一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行刺者何人?
赵祯没有说,百官也都心有灵犀没有提。
这个问题太敏感,哪能轻易开口,惹麻烦呢?
还是交给有司去查吧!
不过众臣心里不约而同有个共识,今日之事很可能引发动荡,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而今夜,注定有许多人难以入眠。
行刺的事情说完了,赵祯叹道:“八皇叔旧疾复发,不幸薨逝,朕甚为悲伤,辍朝五日以祭。
政务且托付政事堂诸卿,着礼部商讨追赠与谥号,丧仪之事…北海王兄,就劳你前往吧!”
八王爷是皇叔,宗正卿,皇族尊长。
其丧仪可不是一般人能主持的,又没汝南郡王什么事。
啧啧!
怎么看,都好像是官家有意抬举北海郡王,打压赵允让似的。
好在赵祯总算和善,顾全这位堂兄的面子,补充道:“对了,汝南王兄近日身体不适,劳北海王兄顺道探望……”
得!
算是给找了个台阶。
……
汝南王府,赵允让与诸子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荆王薨!
官家遇刺!
宰辅、重臣、宗亲、贵戚入宫,却没有宣召汝南王府。
消息一条比一条震惊,这也为何赵宗懿听到管家禀报时,大惊失色的缘故。
赵元俨薨了,他们不意外。
相反如果老王爷再不死,那才真叫人坐立不安。
但是官家竟然遇刺了!
震惊!
除了这两个字,他们找不到第二个词形容此刻的心情。
自从君主王权深入人心那天开始,弑君就是大忌。
无论明枪暗箭,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太平盛世,朗朗乾坤,竟然有人在京畿都城,亲王府前行刺当今官家。
这还得了?
听到墙外天武捧日四军,开封府的差役往来不绝,便可知情况有多严重。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
汝南王府诸位满腹猜疑,也因此坐立不安。
他们确定此事与自己无关,可是……别人,尤其是官家会不会怀疑到自家头上呢?
毕竟……
有道是做贼心虚,偏生众臣入宫,并未宣召汝南王府,越发加重了他们的不安。
“父王,该不会……”
“身正不怕影子斜,慌什么?”
“可是……”
赵宗晖刚想说什么,赵允让便狠狠瞪了他一眼:“无凭无据的事情,休得胡言。”
“官家到底安然无恙,还是……该不会让北海王府占了便宜吧?先帝时,他也曾入禁中,令皇子致拜。”
“不会,如果官家真有事,外面便不会风声鹤唳,而是平静如常,外松内紧,宫里也会是另一番情景。”
赵宗懿摇头道:“兴许荆王府那边,官家有所怀疑,故而给我们难堪!”
“可如此一来,岂非让外头看了我们的笑话?”
“无伤大雅,近来你们都小心些,千万莫要惹是生非。”
接到赵祯令北海郡王前来探病的消息后,赵允让厉声叮嘱诸子,尔后嘴角挤出一丝苦笑。
看来,不得不称病一阵喽!
赵允让暗叹一声,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位官家堂弟。
与此同时,他也很好奇,心有怨恨。
到底是何人刺王杀驾?
突然之举,让他许多煞费苦心的布置,陡然间一片混乱……
不过转念一想,兴许也是好事,此举倒是给了自家一个绝好的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