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驾沿着运河,进入长江,在南京燕子矶登岸。
南京城中的官员士绅,文武勋臣们早已得到消息,一大早就在岸上等着觐见潞王殿下。由于朱成尚未即位,所以官员们穿的都是常服。
但是以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一众勋臣却将只在祭祀,应诏及新帝登基等重大场合才穿的朝服穿了出来,惹的众臣纷纷侧目。
这摆明是给诸位大人找不自在,众臣心中愠怒,却只能狠狠瞪上几眼。有心回去换朝服的,恐怕时间来不及,也只能装作看不见了。
赵之龙等人浑然不觉众人的目光,左右顾盼,得意洋洋,想着如此一定能给新君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船队缓缓靠岸,大船上十几名号角手齐齐吹响牛角大号,官员勋臣等凝神屏息,都齐齐循声望去。
一身亲王朝服的朱成在史可法,马士英两人护卫之下缓缓登岸,众人急忙趋前参拜。
朱成面带微笑,待众人拜倒之后,双臂虚扶,众人谢恩起身,这才开始认真打量这位潞王殿下。
只见潞王殿下永远是一副温和的笑容,面向四方,颔首示意,端的是风度翩翩,气度潇洒,让众人一看之下顿生好感,如沐春风。
迎驾官员士绅众多,史可法作为百官之首,担当了介绍的工作,将朝中各种大佬一一介绍给朱成。当然,人数太多,只能介绍六部尚书及督察院詹事府及一些主要勋臣等。
朱成记性特别好,对于只见过一面的人便会过目不忘。史可法一边介绍,朱成一遍暗自在心中记下这些人的样子。
介绍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那些文臣多一本正经的样子,表现的颇有风骨。勋臣们则都是纨绔出身,一个个笑得谄媚至极,见了朱成比见到他爹还亲似的。
对于每一个人,朱成都是好言抚慰,说一两句诫勉之言,充分表现了一个贤王应该有的风范。
最后一个被介绍到的人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
韩赞周一身御赐蟒衣,头戴三山帽,趋前大礼参拜,五体投地,恭声道:“奴婢韩赞周叩见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朱成笑着扶起韩赞周道:“韩公公,日后本王要依仗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句话虽然看着像看客套话,但是听得人却是各有心思。韩赞周本人是惊喜,其他人是羡慕。但是却没有人嫉妒。
大家心中都清楚,南京自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南京名义上为留都,保留了六部及诸司衙门。虽然也行使着一些职权,但是基本上等同于官员养老或贬谪之地。
不说各衙门人手不足,人员不齐,就是南京皇宫内也只有少量宫女内侍日常打扫。如今新君要在南京登基,宫内必定要重新招纳大量人手。内廷二十四衙门都要重新建立起来,韩赞周是南京职位最大,级别最高的太监,得到重用那是必然之事。
但是这毕竟是内廷的差事,没有人会去眼红的。除非他也愿意学东方教主,自宫进宫服侍皇帝。
与众人寒暄过后,朱成主动说起要去孝陵拜谒。
古人讲究以孝治天下,朱成作为新君,自然是要去拜见一下老祖宗朱元璋的。
众位官员一听,更是对潞王殿下心生好感。礼部原本也是准备了一些拜谒之物的,想着就算朱成没有想起这茬,也要主动提醒他。不能让新君在孝道上失了人望。
南京皇宫中许多皇帝御用之物目前都很缺乏,皇帝出行的御辇更是没有。仓促之下只好找了一架四马拉拽的马车供朱成乘坐。
史可法请朱成上车,朱成却摆摆手,指着旁边一个骑马武将道:“这一路上乘舟有些烦闷,孤还是骑马上山吧。”
那武将急忙翻身下马,将坐骑牵到朱成跟前,俯下身子正待伺候潞王殿下上马,却发现潞王殿下已经端端正正的坐在马背上了,惊得目瞪口呆的。
各位大臣也是暗暗惊奇,这位殿下倒是身子敏捷,上马的动作异常娴熟,丝毫不比那些武人差。
朱成可不管他们惊诧的表情,轻轻一夹马腹,马儿迈开四蹄,向紫金山方向而去。
黑鹞和崔大庸两人急忙跟上。各位大臣也顾不上惊讶了,会骑马的匆忙上马,不会骑马的赶紧钻进轿子,都急急忙忙的跟了上去。
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
众人到了孝陵脚下的时候,早有得到通报的孝陵卫指挥使陆子渊带着一众属下在此迎驾。
朱成带着众人缓缓行陵上行去,到了下马坊后齐齐下马。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正式拜谒的地方在山顶的享殿,那里供奉有洪武皇帝及皇后马氏的神位。在向上就是地宫了,安静的躺着已经长眠了两百多年的洪武皇帝两口子。
由于这并不是一次正式拜谒,所以朱成只带了一些一些主要官员及礼部想干人等上山,其他人都都在山下等候。
由下马坊进入,经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才走上有六百多米长的神道。
孝陵神道的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两百多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每一对石刻都又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一种神兽,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之首,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神道尽头便是棂星门,过了棂星门向东走一段便上了金水桥,通过金水桥后才走到了陵寝的主体建筑,到了陵墓的正门——文武方门。
进入文武方门,又经过一道中门,终于来到了拜谒的地方—享殿。
朱成精力充沛,这一路骑马而来,又是爬山,又是过桥的,依然气色如常,脸不红气不喘的。倒是那些老大人们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但是在太祖神位前也不敢张大嘴巴呼吸,只得拼命憋着,一个个憋得脸色涨红,甚是痛苦。
朱成根本不懂拜谒的程序,跟着礼部官员的声音行礼拜倒起来,起来拜倒,好好的折腾了一番。
其他老臣们也得跟着拜,又是一番折腾下来,一个个都快扛不住了。
好在这不算是皇帝正式的拜谒,等到朱成正式即位之后还得再来拜谒一番,那时候程序才更加琐碎。
对于朱元璋,朱成从内心来说是很钦佩的。从一个放牛娃能够成为一国之君,赶走蒙古鞑子,光复汉人江山,恢复汉人衣冠,并且设计了维持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这已经足够伟大了。对于这样的人,朱成拜他也是心甘情愿的,诚心诚意的。
南京城中的官员士绅,文武勋臣们早已得到消息,一大早就在岸上等着觐见潞王殿下。由于朱成尚未即位,所以官员们穿的都是常服。
但是以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一众勋臣却将只在祭祀,应诏及新帝登基等重大场合才穿的朝服穿了出来,惹的众臣纷纷侧目。
这摆明是给诸位大人找不自在,众臣心中愠怒,却只能狠狠瞪上几眼。有心回去换朝服的,恐怕时间来不及,也只能装作看不见了。
赵之龙等人浑然不觉众人的目光,左右顾盼,得意洋洋,想着如此一定能给新君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船队缓缓靠岸,大船上十几名号角手齐齐吹响牛角大号,官员勋臣等凝神屏息,都齐齐循声望去。
一身亲王朝服的朱成在史可法,马士英两人护卫之下缓缓登岸,众人急忙趋前参拜。
朱成面带微笑,待众人拜倒之后,双臂虚扶,众人谢恩起身,这才开始认真打量这位潞王殿下。
只见潞王殿下永远是一副温和的笑容,面向四方,颔首示意,端的是风度翩翩,气度潇洒,让众人一看之下顿生好感,如沐春风。
迎驾官员士绅众多,史可法作为百官之首,担当了介绍的工作,将朝中各种大佬一一介绍给朱成。当然,人数太多,只能介绍六部尚书及督察院詹事府及一些主要勋臣等。
朱成记性特别好,对于只见过一面的人便会过目不忘。史可法一边介绍,朱成一遍暗自在心中记下这些人的样子。
介绍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那些文臣多一本正经的样子,表现的颇有风骨。勋臣们则都是纨绔出身,一个个笑得谄媚至极,见了朱成比见到他爹还亲似的。
对于每一个人,朱成都是好言抚慰,说一两句诫勉之言,充分表现了一个贤王应该有的风范。
最后一个被介绍到的人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
韩赞周一身御赐蟒衣,头戴三山帽,趋前大礼参拜,五体投地,恭声道:“奴婢韩赞周叩见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朱成笑着扶起韩赞周道:“韩公公,日后本王要依仗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句话虽然看着像看客套话,但是听得人却是各有心思。韩赞周本人是惊喜,其他人是羡慕。但是却没有人嫉妒。
大家心中都清楚,南京自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南京名义上为留都,保留了六部及诸司衙门。虽然也行使着一些职权,但是基本上等同于官员养老或贬谪之地。
不说各衙门人手不足,人员不齐,就是南京皇宫内也只有少量宫女内侍日常打扫。如今新君要在南京登基,宫内必定要重新招纳大量人手。内廷二十四衙门都要重新建立起来,韩赞周是南京职位最大,级别最高的太监,得到重用那是必然之事。
但是这毕竟是内廷的差事,没有人会去眼红的。除非他也愿意学东方教主,自宫进宫服侍皇帝。
与众人寒暄过后,朱成主动说起要去孝陵拜谒。
古人讲究以孝治天下,朱成作为新君,自然是要去拜见一下老祖宗朱元璋的。
众位官员一听,更是对潞王殿下心生好感。礼部原本也是准备了一些拜谒之物的,想着就算朱成没有想起这茬,也要主动提醒他。不能让新君在孝道上失了人望。
南京皇宫中许多皇帝御用之物目前都很缺乏,皇帝出行的御辇更是没有。仓促之下只好找了一架四马拉拽的马车供朱成乘坐。
史可法请朱成上车,朱成却摆摆手,指着旁边一个骑马武将道:“这一路上乘舟有些烦闷,孤还是骑马上山吧。”
那武将急忙翻身下马,将坐骑牵到朱成跟前,俯下身子正待伺候潞王殿下上马,却发现潞王殿下已经端端正正的坐在马背上了,惊得目瞪口呆的。
各位大臣也是暗暗惊奇,这位殿下倒是身子敏捷,上马的动作异常娴熟,丝毫不比那些武人差。
朱成可不管他们惊诧的表情,轻轻一夹马腹,马儿迈开四蹄,向紫金山方向而去。
黑鹞和崔大庸两人急忙跟上。各位大臣也顾不上惊讶了,会骑马的匆忙上马,不会骑马的赶紧钻进轿子,都急急忙忙的跟了上去。
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
众人到了孝陵脚下的时候,早有得到通报的孝陵卫指挥使陆子渊带着一众属下在此迎驾。
朱成带着众人缓缓行陵上行去,到了下马坊后齐齐下马。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正式拜谒的地方在山顶的享殿,那里供奉有洪武皇帝及皇后马氏的神位。在向上就是地宫了,安静的躺着已经长眠了两百多年的洪武皇帝两口子。
由于这并不是一次正式拜谒,所以朱成只带了一些一些主要官员及礼部想干人等上山,其他人都都在山下等候。
由下马坊进入,经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才走上有六百多米长的神道。
孝陵神道的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两百多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每一对石刻都又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一种神兽,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之首,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神道尽头便是棂星门,过了棂星门向东走一段便上了金水桥,通过金水桥后才走到了陵寝的主体建筑,到了陵墓的正门——文武方门。
进入文武方门,又经过一道中门,终于来到了拜谒的地方—享殿。
朱成精力充沛,这一路骑马而来,又是爬山,又是过桥的,依然气色如常,脸不红气不喘的。倒是那些老大人们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但是在太祖神位前也不敢张大嘴巴呼吸,只得拼命憋着,一个个憋得脸色涨红,甚是痛苦。
朱成根本不懂拜谒的程序,跟着礼部官员的声音行礼拜倒起来,起来拜倒,好好的折腾了一番。
其他老臣们也得跟着拜,又是一番折腾下来,一个个都快扛不住了。
好在这不算是皇帝正式的拜谒,等到朱成正式即位之后还得再来拜谒一番,那时候程序才更加琐碎。
对于朱元璋,朱成从内心来说是很钦佩的。从一个放牛娃能够成为一国之君,赶走蒙古鞑子,光复汉人江山,恢复汉人衣冠,并且设计了维持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这已经足够伟大了。对于这样的人,朱成拜他也是心甘情愿的,诚心诚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