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欠款达五百三十万贯。”
皇室管账的大掌柜十分恭敬的把总计的账本给李治看。
本来,朝廷也是他家的,皇家也是他家的,这种帐目,只能算他自己的私帐。可是随着文官集团习惯了这样的自动运行,已经逐渐有脱离他掌控的趋势。
这五百三十万贯的款项,大多数是采购的海军船只,铁炮,火船以及基础教育的采购费用。这十年来,由于铸钱司的货币产量稳定在十万贯左右,勉强只够朝廷官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的用度,这些投资款项也就这样的拖欠了下来。好在这白条也不是白打的,皇家的几个财团除了朝廷采购,还有大笔的民间销售额,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出口到西域和波斯方向的黄金收入。这才不致于资金周转不灵。另外由于朝廷拖欠的白条,皇家下属集团拿地,雇人,从国库支取粮食布匹,生产资料的费用,也是直接从欠款中抵扣。算下来,这些款项可都是皇家集团从朝廷身上赚取的利润。成本花销已经自动平掉了。
不过,这也成为李治手中的大杀器,不管谁任朝廷首相,他面对李治的这一笔欠款,都不能不吓得两腿战战。
李治到底要做什么呢?
他打开手中的测绘图,这是一个全国道路的测绘图,其中用红线,沟通了一条以长安为中心,西达葱岭,北到回鹘,东到辽阳,南达广州的路线。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数辉煌王朝都因为这样尺度的建设工程而衰落,最后灰飞烟灭。
可是,不试试看,他怎么甘心呢!
“我一定是疯了。”他喃喃自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先从西域开始干吧。”
李治合上这本地图。步履坚定的走了出去,“给朕传皇家将作监牛总监。。。”
“没有钱。”
老牛已经变得更老了,常年的工程让他倍增沧桑,不过精神依然很健旺。
“陛下,虽然这些年,我们将作监不缺项目,要什么有什么。但就一点,没有余钱。朝廷从来都是打白条,要什么白条抵扣。如果陛下想要上新项目,要么由朝廷再欠下这些人工和物资,我们将作监乃至接私活的皇家将作,都没有余钱来运作这个项目。眼下臣手下三支队伍,一千五百人,哪怕别的活不干,三年也只能修到兰州。”
“再说了,陛下,您这个机车还没弄出来呢,急着修路干啥?”
“在不弄……在不弄我怕来不及了!”李治的脸上依然忧心忡忡。
老牛不明所以,什么来不及了。你才30岁,正当盛年,四海承平,欣欣向荣,哪里来不及了,有什么来不及了?
此时正是换届。李治找来几名热门,开诚布公的谈到:“这一届,朕是有新任务给你们的。等你们其中的的一位接过这个烂摊子,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叫烂摊子了。朝廷欠朕的产业,足足有五百多万贯。”
此时,大唐户数已经攀升到四百万户,与史实相比,辽东改制和提前征服,为他增加了二十多万户的居民数。估算下来,人口大约是一千六百万口。虽然比不上罗马帝国的六千万到9千万,也比不上隋朝峰值五千多万,但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了。
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州县官员的最低的侍从为执衣,月俸是80文一个月,这个相当于补贴,差不多是一个月吃饭的钱,还算不上交房租。当然他们一般也不用交房租。这种水平在现代相当于每个月160人民币,也就是一文按2元计算。(按粮价换算是不合适的,自然是因为生产技术的原因,古代粮价明显高于现在)
现代中国1952年第一产业的gdp是345亿元,人均大概有70元.2002年这个数据是16000亿,也就是人均1300元左右,上涨了20倍。按照2002年的消费基准,80文等于160,再把2002年的生产率减半,可以给估算唐代生产率下人均gdp为325文。那么此时大唐全国的gdp也就520万贯。
这个是按照唐初的标准,在唐中后期两税法实行的时候,大唐年赋税收入达到1300万贯。这个经济规模下,大唐全国的gdp可能在2亿贯左右,按照人口8000万计算,人均gdp有2500文,上涨了8倍左右。和当世天朝还是远远不能比的!
不过,朝廷十年欠下来居然有五百多万贯,差不多相当于一年的全国生产总值。朝廷的税收,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五十万贯,加上每年新铸钱大概十万贯,真心不算富裕。
更糟糕的是,这笔债务随着预订的计划,还在持续增加。也就是说,每年朝廷的赤字在50万贯左右。
看到这笔帐,那些想参选首相的学子们,吓的脸都白了。
“所以,朕对你们的要求,就是把朝政的财政扭亏为盈。皇家的用度,朕已经同朝廷财政分开了,你们不要有顾虑,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不用担心影响到皇亲国戚的颜面。”
只有李治心里清楚,这帮人无论怎么整,都无法解决一个死局。
那就是每年货币增发量远远赶不上经济增长的势头。现代经济理论中,每年货币发行量和流通量是差不多等值关系。这个数值,现代美国每年发行gdp的70%左右的美元,而中国每年发行2倍gdp数额的人民币。
也就是说,在唐代,中央新发行的货币(开元通宝)只相当于gdp的2%。因此,这个时代是一个钱越来越值钱的年代(虽然粮价确实在上涨,但考虑到整体经济状况和替代货币的效应,开元通宝实际上是非常值钱的)而且由于中央发行的货币只有开元通宝,他不能发行别的,比如发行绢布……所以,由于货币发行量跟不上,中央财政一直在亏损状态。
本来,加入有一个大唐中央银行,它可以发行520万贯的货币,这些钱,它可以通过投资,工资,采购之类的形式花出去。可是实际上他只发行了10万贯,2%的额度。怎么可能不赤字呢?
但是金属货币的困难就在于,这个产量是有限的,不是你想发多少就发多少。
饱受货币困扰的不是只有大唐一个帝国。罗马帝国也遭受过钱荒。他们使用的铜币和银币也遭受到了通货紧缩,私铸和贬值的困扰。
罗马帝国在经济困难中,为了征集军费,不得不横征暴敛,逼的广大人民穷的叮当响,最后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大唐后期的高税,盐铁专营等敛财手段也是把穷鬼门逼得造反的直接原因。
如果不加税,朝廷又从哪里赚钱去买马(当时买马也是一笔大花销),养兵,对抗吐蕃和草原上的邪恶轴心呢?
这几乎就是一个死局。</dd>
皇室管账的大掌柜十分恭敬的把总计的账本给李治看。
本来,朝廷也是他家的,皇家也是他家的,这种帐目,只能算他自己的私帐。可是随着文官集团习惯了这样的自动运行,已经逐渐有脱离他掌控的趋势。
这五百三十万贯的款项,大多数是采购的海军船只,铁炮,火船以及基础教育的采购费用。这十年来,由于铸钱司的货币产量稳定在十万贯左右,勉强只够朝廷官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的用度,这些投资款项也就这样的拖欠了下来。好在这白条也不是白打的,皇家的几个财团除了朝廷采购,还有大笔的民间销售额,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出口到西域和波斯方向的黄金收入。这才不致于资金周转不灵。另外由于朝廷拖欠的白条,皇家下属集团拿地,雇人,从国库支取粮食布匹,生产资料的费用,也是直接从欠款中抵扣。算下来,这些款项可都是皇家集团从朝廷身上赚取的利润。成本花销已经自动平掉了。
不过,这也成为李治手中的大杀器,不管谁任朝廷首相,他面对李治的这一笔欠款,都不能不吓得两腿战战。
李治到底要做什么呢?
他打开手中的测绘图,这是一个全国道路的测绘图,其中用红线,沟通了一条以长安为中心,西达葱岭,北到回鹘,东到辽阳,南达广州的路线。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数辉煌王朝都因为这样尺度的建设工程而衰落,最后灰飞烟灭。
可是,不试试看,他怎么甘心呢!
“我一定是疯了。”他喃喃自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先从西域开始干吧。”
李治合上这本地图。步履坚定的走了出去,“给朕传皇家将作监牛总监。。。”
“没有钱。”
老牛已经变得更老了,常年的工程让他倍增沧桑,不过精神依然很健旺。
“陛下,虽然这些年,我们将作监不缺项目,要什么有什么。但就一点,没有余钱。朝廷从来都是打白条,要什么白条抵扣。如果陛下想要上新项目,要么由朝廷再欠下这些人工和物资,我们将作监乃至接私活的皇家将作,都没有余钱来运作这个项目。眼下臣手下三支队伍,一千五百人,哪怕别的活不干,三年也只能修到兰州。”
“再说了,陛下,您这个机车还没弄出来呢,急着修路干啥?”
“在不弄……在不弄我怕来不及了!”李治的脸上依然忧心忡忡。
老牛不明所以,什么来不及了。你才30岁,正当盛年,四海承平,欣欣向荣,哪里来不及了,有什么来不及了?
此时正是换届。李治找来几名热门,开诚布公的谈到:“这一届,朕是有新任务给你们的。等你们其中的的一位接过这个烂摊子,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叫烂摊子了。朝廷欠朕的产业,足足有五百多万贯。”
此时,大唐户数已经攀升到四百万户,与史实相比,辽东改制和提前征服,为他增加了二十多万户的居民数。估算下来,人口大约是一千六百万口。虽然比不上罗马帝国的六千万到9千万,也比不上隋朝峰值五千多万,但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了。
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州县官员的最低的侍从为执衣,月俸是80文一个月,这个相当于补贴,差不多是一个月吃饭的钱,还算不上交房租。当然他们一般也不用交房租。这种水平在现代相当于每个月160人民币,也就是一文按2元计算。(按粮价换算是不合适的,自然是因为生产技术的原因,古代粮价明显高于现在)
现代中国1952年第一产业的gdp是345亿元,人均大概有70元.2002年这个数据是16000亿,也就是人均1300元左右,上涨了20倍。按照2002年的消费基准,80文等于160,再把2002年的生产率减半,可以给估算唐代生产率下人均gdp为325文。那么此时大唐全国的gdp也就520万贯。
这个是按照唐初的标准,在唐中后期两税法实行的时候,大唐年赋税收入达到1300万贯。这个经济规模下,大唐全国的gdp可能在2亿贯左右,按照人口8000万计算,人均gdp有2500文,上涨了8倍左右。和当世天朝还是远远不能比的!
不过,朝廷十年欠下来居然有五百多万贯,差不多相当于一年的全国生产总值。朝廷的税收,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五十万贯,加上每年新铸钱大概十万贯,真心不算富裕。
更糟糕的是,这笔债务随着预订的计划,还在持续增加。也就是说,每年朝廷的赤字在50万贯左右。
看到这笔帐,那些想参选首相的学子们,吓的脸都白了。
“所以,朕对你们的要求,就是把朝政的财政扭亏为盈。皇家的用度,朕已经同朝廷财政分开了,你们不要有顾虑,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不用担心影响到皇亲国戚的颜面。”
只有李治心里清楚,这帮人无论怎么整,都无法解决一个死局。
那就是每年货币增发量远远赶不上经济增长的势头。现代经济理论中,每年货币发行量和流通量是差不多等值关系。这个数值,现代美国每年发行gdp的70%左右的美元,而中国每年发行2倍gdp数额的人民币。
也就是说,在唐代,中央新发行的货币(开元通宝)只相当于gdp的2%。因此,这个时代是一个钱越来越值钱的年代(虽然粮价确实在上涨,但考虑到整体经济状况和替代货币的效应,开元通宝实际上是非常值钱的)而且由于中央发行的货币只有开元通宝,他不能发行别的,比如发行绢布……所以,由于货币发行量跟不上,中央财政一直在亏损状态。
本来,加入有一个大唐中央银行,它可以发行520万贯的货币,这些钱,它可以通过投资,工资,采购之类的形式花出去。可是实际上他只发行了10万贯,2%的额度。怎么可能不赤字呢?
但是金属货币的困难就在于,这个产量是有限的,不是你想发多少就发多少。
饱受货币困扰的不是只有大唐一个帝国。罗马帝国也遭受过钱荒。他们使用的铜币和银币也遭受到了通货紧缩,私铸和贬值的困扰。
罗马帝国在经济困难中,为了征集军费,不得不横征暴敛,逼的广大人民穷的叮当响,最后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大唐后期的高税,盐铁专营等敛财手段也是把穷鬼门逼得造反的直接原因。
如果不加税,朝廷又从哪里赚钱去买马(当时买马也是一笔大花销),养兵,对抗吐蕃和草原上的邪恶轴心呢?
这几乎就是一个死局。</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