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回众将讨论迎大敌血战到底为国家

    高虎的太明州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主将被俘,远安军大获全胜,而正在赶来的仁威援军却毫不知情,主帅武尚王正率兵一路急行赶来。

    眼看天色渐暗,路上行军诸多不便,武尚王遂下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休养兵马,以待明日再度进发。

    中军帐幕内,武尚王召集全体将官来商议下一步战情。

    武尚王道:“各位将军,本帅思前想后,发觉有一事甚为不妥,高王爷领军急追远安人而去实在是太冒进了,其实远安军退去,我们不论其真退还是假退,都不应分兵,分则实力减弱,易为敌军所乘,我军应当亦步亦趋,稳打稳轧,利用兵多将广的优势,将远安人赶出我国,再严守边关,待皇上与国师再定下往后作战谋略,如此方为稳妥。”

    副帅何彪听到后说道:“当时高王爷急于进军,我们也不便阻拦,现在幸好有先锋官范文正已急追而去,此时应当追上高王爷了,此事应可无忧了。”

    武尚王点点头道:“本帅也是这样想的,只要我们大军汇集在一起,也不需急于进军,只要缓缓推进,我军粮草供给远比远安人优势,而远安军孤军深入,供应困难,必然难以为继,最后也只得退兵了。“

    下面众将听后,纷纷表示赞成武尚王的想法。

    这时武尚王之弟武尚杰站出来说道:“禀元帅,末将有一事请求。“

    “请说“武尚王答道。

    “元帅,吾儿武元庆自从在沧海关被赵明阳暗箭所伤,伤情严重,且一直未能痊愈,再加上一路上劳累,现在情况很不好,军中又没有好的医官,末将请求元帅将吾儿先行送回泰安州医治。“

    武尚王答道:“侄儿为国征战而重伤,理应及时救冶,就请贤弟带侄儿先回泰安。“

    武尚杰却说道:“元帅,末将失守沧海关,难辞其咎,只想留在军中戴罪立功,送吾儿回泰安州之事,请元帅派出一小队兵卒护送即可。“

    武尚王想了想,然后说道:“这样吧,本帅也应当向皇上及国师汇报军情,看在坐各位将军谁人愿意帮本帅送信回泰安州,顺道将元庆带回?“

    帐幕内众将你看我我看你,却没有人主动请缨,这是一份苦差,又没有什么功劳,回来泰安州后可能这场战役已经结束,那这一次出征就算白走一趟了,所以众将都没有什么兴趣。

    武尚王望着堂下众将,众人一片沉默,到最后才有一人答道:“禀元帅,既然大家都不愿回去,那我就为元帅你走这一趟好了。“

    武尚王抬头一看,说话的人却是当今三皇子高裕清。

    原来,仁威皇帝高翔在出征前命令太子与三皇子二人一起随军出战历练,二人一直跟随着武尚王,武尚王担心他们的安危,从来不敢指挥二人出战,更派出不少精兵良将一路上护卫着,二人在军中显得无所事事。

    “此事还是另请别人吧,本帅不敢让三皇子你劳碌了。“见到三皇子高裕清提出要走这一趟,武尚王不敢同意,这样的苦差让他去,日后万一皇上怪罪下来,也够他受了。

    高裕清知道武尚王担心什么,就说道:“此事是我自愿去的,回泰安后我自会向皇上说清楚,况且论到武艺,我在众将军中是最差的一个,留在军中也没什么作用,不如就让我跑跑腿,也算是为元帅分忧了。“

    武尚王见高裕清执意要回去,也不再坚持,点头同意,转身吩咐一名偏将点起五十精骑,待明日与高裕清一起回泰安州去。

    第二天天刚亮起,高裕清就率领人马,将重伤未愈的武元庆放在马车上,一路往泰安州而去。

    武尚王率领众将送别高裕清后,正要命令大军开拨起程,却见到远处尘头升起,一队军马急驰而来,这时有亲兵来报:“禀告元帅,是先锋官范文正率军而回。“

    “范将军他率军而回?那他寻着高王爷没有?为何只是他一人回来?“武尚王暗暗觉得大事不妙了。

    范文正策马跑近营门,也不下马,径直冲进了营门中,一路跑到武尚王马前,滚鞍下马,气喘如牛,大声叫道:“元帅,大事不好,高王爷的太明府精兵与隘阳州靖安州的兵马在绝虎岗处全军覆没,高王爷被俘,隘阳州总兵陈少风、靖安州总兵程显均已阵亡,这是末将遇到催粮的远安偏将,将他生擒后得到的消息。“

    原来昨日范文正快要赶到绝虎岗前时,就遇到了远安主帅云清风派出的偏将淳于鲸,淳于鲸奉命去催粮,很不巧却遇到了范文正,这淳于鲸见范文正拦住去路,急忙杀上前去,但他又如何是范文正的对手?不及三合,就被范文正的滚雷宝刀撩去手中长矛,一把生擒下来,审问之下,得知高虎大军被歼,吓得连忙飞奔回来报告。

    武尚王听到这个消息,唬得目瞪口呆,口中不断颤抖着说:“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这时营门外有游骑来报,发现远安大军的影踪,离此地不过二十里,正向这里走近了。

    副帅何彪急忙向武尚王说道:“元帅,形势万分紧急,是战是退,请尽快决定。“

    武尚王沉默了片刻,然后仰天长叹道:“一子错,满盘皆输啊,分兵,这是大错了,现在远安军士气正盛,来势汹汹,我军现在必定人心惶惶,这场仗难打了。“

    “那不如我们马上撤军,保存实力,避过远安人的锋芒,再与他们决战?“何彪建议道。

    “撤军?“武尚王摇着头说:”撤军,要往哪里撤?难道撤回泰安州去,将千里河山奉送给远安人吗?“

    “霍“的一声,武尚王抽出腰间宝剑,剑尖举向天,向众将高声叫道:”众将军,我等深受皇上恩德,今天正是报效之时,大丈夫马革裹尸血洒沙场在所不惜,我仁威国土绝不能失半寸,今天我们将为此血战到底!“

    在场众将纷纷被武尚王感动了,也高声回应:“血战到底,血战到底!“

    紧接着,武尚王招呼众将来到中军大帐的书案前,一幅巨大的地图正展开,武尚王手指地图中央说道:“诸位将军,这是我军现在所处的位置,营寨居于山岗之上,居高临下,山岗前方是一个漫水滩,不利于进攻,敌军要进攻,必然要涉水而过,然后再向上仰攻,只要我们加强营寨的防守,必能将敌军阻挡在此地,远安军远离国土,供给必然困难,难以持久,他们只想速战速决,而我军即天时地利人和皆足,不怕与敌军熬战,只要我们与敌军拖下去,待到张子龙率领援军到来,再将敌军包围,那时必何全歼远安人于我仁威国境之内。”

    何彪也上前指向地图说:“元帅说得好,这里确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我们将营寨摆成一个翼龙阵的阵势,以两翼紧紧防护着中军,而中军也随时呼应着两翼,互为倚角,营寨中精骑随时准备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军最强的武器是他们的弓箭,但我们现在已经有经验了,营墙上多放置钢盾牛皮等物,因可无虑,只是两翼营寨犹为重要,不知哪位将军愿意领军防守?中军营寨就由我与元帅一起联守镇守。”

    “左营就由末将领军镇守。”回答的是先锋官范文正。

    武尚王点点头道:“好,范将军武功高强,应可担此大任。”

    “末将愿协助范将军镇守左营!”又有一将上前回应道,武尚王一看,正是其弟武尚杰,武尚王也点道答允。

    “左营有二位将军镇守必可无忧,右营呢?哪位将军肯担此大任?”

    帐幕内一片沉寂,并没有人答应,“哪位将军来镇守右营?”武尚王再次以严厉的语气发问。

    “末将愿往!”这时下面才有一将出来答道。

    武尚王一看,是副先锋毛子健,武尚王心里想:“这毛子健出战以来,一直不见他请缨出战,本身也本领有限,现在勉为其难答应本帅,看来难担此重任,万一右营有什么闪失,必会连累中军营寨,那全军有危险了。”想到此,武尚王再说道:“毛将军勇气可嘉,但一人独力难支,还有哪位将军愿意协助毛将军?”

    “我愿与毛将军一起守右营!”这时又一将出来答道,各将遁声看去,这人居然是太子高裕真。

    见到是太子出来,武尚王与何彪二人都眉头紧皱,何彪连忙说道:“太子乃万金之躯,怎能身居险地?若有何闪失,末将实难向皇上交待。”

    “何将军此言差矣!”高裕真大声应道:“吾乃储君,保卫江山乃吾之责任,大敌当前,吾又怎能退缩?皇叔也失陷于敌军中,吾正要为皇叔报仇,请元帅答允!”

    武尚王与何彪对视了一眼,何彪对武尚王微微点了头,武尚王轻叹一声,只得说道:“既然太下殿下你有杀敌之心,那本帅就答应你的请求,请殿下一切小心,切莫轻敌,一切听从本帅中军的旗号行事。”

    “请元帅放心!“太子上前拱手答谢。

    众将离开中军营幕,出外紧急准备作战。

    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章节目录

武神仁威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雨后初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后初睛并收藏武神仁威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