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普通兵员的损失,武备营军官的损失是很难补充的,当下正规培养一个基层军官,至少需要具备基本初级教育,乃至中级教育。
根据科目专业不同,少的两年多的三年,三年后转入基层,视服役情况酌情调回武备营进修诸如绘图、战役、战略等学科,晋升中高级武官。
如是紧急培养,则需要从基层抽取骨干士兵培养一年或两年。无论哪一种情况,损失掉的军官一方面从基层士兵中提拔,一部分需要从武备营补充,现实情况中更多依赖武备营补充。
武备营编制是一万两千人余人,但格斗、各科技术型种子教官占了有四千多人,陆军总参谋本部、情报机构、战术战略教员、科研、医疗人员一千一百多人,少年营一千两百人,受训在读约四千人不到,毕业后留守和召回武备营深造、待用筹建的军官营,只有两千多人。
尽管武备营成立至今的二十余年间陆续正规和紧急培养各型军官近一万九千人次。
但真正接受现代教育具备科学素养的军官,也是数学开始普及后的七八年间,陆续培养的毕业的最近四期中的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多数都在第七、第八两镇军,以及各军炮兵、绘图和参谋,一次阵亡一两百人相当于三到四个团丧失了组织能力。
有鉴于救护站人手不足,百里燕随即让海军前往二十里外飞霞栖,再运送一批医务人员和药品过江。
咸军主力此时都集结于飞霞栖以西隐蔽,辎工营和武备营后勤科应该在先头部队登陆后当天抢修临时码头,巩固滩头之后开始架设浮桥。野战医院就设在距离飞霞栖以西二十里,以便于登陆后的伤员后送和抢救,昨夜的激战有些始料未及,伤亡不亚于一场大型战役。
很少有两军二十多万人正面硬碰,小半天伤亡近半的,多数时候伤亡至两成乃至三成,军心士气会开始动摇,这时双方都需要撤回兵马修整重新寻找战机再战,通常不会死磕到底。
而两至三成的伤亡是全军占比,由于战线宽度和用兵效率决定了,所有兵力不可能一次全部投入作战,而是连续性高强度波次冲击,因而实际情况是投入作战建制所产生的伤亡。
因此实际投入作战建制的伤亡超过五至七成,如此高的伤亡比,整个建制会全部崩溃,战斗意志不坚定的军队,作战建制伤亡两三成就会溃退。
此时投入作战的兵力丧失组织性,也就丧失了战场调度协调的基础,最后完全丧失作战的能力,以至于士气的瓦解,进而影响全军。
所以任何战斗军官是核心,军官在,则基本的作战组织结构基本完好,一旦丧失了军官,军队会很快瓦解。
冷兵器作战,基层军官的阵亡比现代军队军官阵亡带来的伤害更大。现代军队有军衔,军官阵亡军士长和士官顶,军士长、军官阵亡由军衔最高的士兵指挥,自上而下的领导体系,保证了军队组织的完好性。
由于现实条件和政治原因,百里燕并未在咸军中推行军衔制,但变相实行了服役年限和军士长制。普通士兵左右两臂均缝有军绿色横条,服役一年加一道杠,满五年改为中宽横条,满十年使用加宽横条,以此类推。
每到服役期满,军中会尽可能留下表现优异的老兵,并增加他们的工资,为其家中相应增加福利,以挽留人才,同时有保送武备营就读的名额等着附和条件的老兵。
对于无法成为军官,但能力出众的老兵,军中设立胸穗和领花,出任“领旗兵”,也就是军士长。领旗兵右胸佩挂红、黄、黑三色布穗。
红色最低,黑色最高,领口配铜制冲压领花,作为第二识别特征。红色布穗相当于百夫长,黄色相当于仕长,黑色则等同于都统,必要时可代替都尉指挥。
其中红色领旗兵最多,黄色次之黑色是凤毛麟角。除红色领旗兵,黄色、黑色领旗兵通常调入主帅帐下听用,以便于随时补充,保障战时组织性。
昨夜的激战,军士长和服役年限制度极大稳定了战线,维持住了几乎奔溃的作战建制。换做是传统军制,咸军即便使用了火器,面对卫军悍不畏死,战术灵活兵器繁多的凌厉攻势,咸军早得败下阵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昨晚的胜利是军事体制的胜利,兵器至多占了四成。
从陆续反馈的结果不难看出,昨晚的大雨影响了火器的发挥,转轮枪与榴弹发射器的发火率达到了九成,霰弹枪才五成,永兴步枪发火率还不到三成。
最后的肉搏和卫军的土质炸弹,造成了多数伤亡,刃器伤害仍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四成的阵亡和重伤是霸王炮和床弩造成。
新军的铠甲是内衬轻皮甲,胸、腹、背、腰部披挂锁子甲,能有效应对刃器和普通钝器伤害,但对没良心炮、床弩没什么作用,卫军的没良心炮使用了雨棚,以至于暴雨下仍能保持一定火力,多次落入咸军人群中造成群死群伤。
此外被自己人用枪打死的也不在少数,至少三百六十多人是混乱中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
值得一提的是卫军使用了白磷,白磷造成的伤害尽管只占了极少部分,但伤害却是致命的,严重大面积烧伤和贯穿烧伤根本无法医治,唯一能做的只有打镇静剂减轻痛苦,而镇静剂对烧伤本身的治疗是不利的。
午时前后,重症伤员开始转运上船,昨日下午江滩边临时修筑的码头此时派上了巨大的用处。由于使用浮动与固定相结合的结构,码头可以延伸至水中数十米,可供三千石以下的小船停靠,极大方便了伤员转运和物资的补充。
浮动码头本是为了快速架设浮桥而设计,使用装成啤酒的大木桶裹上厘清晒干,三个或四个串成一组,数十上百组预先串联成链,有序投入江中,在船舶引导下,迅速在江面上构筑基架,而后往复操作直到接通两岸,最后铺设木板,拉紧绳链,打通浮桥。
为了登陆和上岸方便,另行定制了钢制构件,利用浮桥的现成组件架设起浮动码头。浮桥再与临时固定码头相连,同时再以绳索栓于陆上固定桩增加强度。
浮动码头是一早组建完毕后拖在大船后跟随一起登陆,待上岸后建起临时码头可直接串联固定,籍此加快了修建码头的速度。
从头至尾无不充满了制度化的高效便捷,若是在三十年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后勤技术。
午时六七刻,战损报告送到百里燕面前,咸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九,新增的是陆续发现和抢救不治的,其中武官阵亡一百三十一人,武备营军官阵亡五十九人,三十七人是毕业分配,其余二十二是最近半年中由武备营军官团整训补充的,另有三十九人轻重伤,多数是百夫长和仕长一职,相当于五个团的连、营长全部阵亡。
当然,这些都是分布于各军各营不同建制内的军官,并不集中,如果集中在一个大编制内,相当于两个旅的建制被彻底打残了。
卫军伤亡统计不出意料的远大于咸军,初步统计到的轻重伤员有小两万人,阵亡四万人以上,伤亡主要原因也很复杂,枪弹伤害只占四成,而且还是霰弹枪,步枪伤害只占枪弹伤害的三成不到。
其余六成伤害是爆炸、刺伤、烧伤还有卫军自己的误伤,有的则是震爆晕厥,也有混乱中踩死的,阵亡交换比达到了一比十,伤亡交换比一比三点八。
卫军的伤亡除了物理伤害,还有医疗水平和抢救及时与否息息相关。进攻的一方尸体和伤员在取胜之前,绝大多数是运不下火线的,伤员只能等死或者二次被伤。
咸军处于防守姿态,建立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和急救措施,基本的药品、器械充足,极大挽救了本不至于致命的创伤造成的死亡,同时输血技术的普及,得以让失血不在成为主要死亡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的制约下输血只能现采现输,无法长期保存,也不存在建立血库的条件,因此野战医院和救护站都养“采血团”,这也是咸军编制外的员额。
采血团的人员都是经过帅选和过严格体检的青壮年,平日训练与普通士兵有一定差别,强度略低,同时饮食起居和生活卫生受医护人员指导,家属需要定期体检,最大程度保障供血者生理健康没有传染病。
采血团平时只负责野战医院和卫生站的警戒与紧急转移任务,由于职责的限制,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允许投入作战,为保证供血,采血团编制很大,往往人浮于事。紧急情况下,也允许使用采血团以外的血源,但质量未必会有保障。
根据科目专业不同,少的两年多的三年,三年后转入基层,视服役情况酌情调回武备营进修诸如绘图、战役、战略等学科,晋升中高级武官。
如是紧急培养,则需要从基层抽取骨干士兵培养一年或两年。无论哪一种情况,损失掉的军官一方面从基层士兵中提拔,一部分需要从武备营补充,现实情况中更多依赖武备营补充。
武备营编制是一万两千人余人,但格斗、各科技术型种子教官占了有四千多人,陆军总参谋本部、情报机构、战术战略教员、科研、医疗人员一千一百多人,少年营一千两百人,受训在读约四千人不到,毕业后留守和召回武备营深造、待用筹建的军官营,只有两千多人。
尽管武备营成立至今的二十余年间陆续正规和紧急培养各型军官近一万九千人次。
但真正接受现代教育具备科学素养的军官,也是数学开始普及后的七八年间,陆续培养的毕业的最近四期中的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多数都在第七、第八两镇军,以及各军炮兵、绘图和参谋,一次阵亡一两百人相当于三到四个团丧失了组织能力。
有鉴于救护站人手不足,百里燕随即让海军前往二十里外飞霞栖,再运送一批医务人员和药品过江。
咸军主力此时都集结于飞霞栖以西隐蔽,辎工营和武备营后勤科应该在先头部队登陆后当天抢修临时码头,巩固滩头之后开始架设浮桥。野战医院就设在距离飞霞栖以西二十里,以便于登陆后的伤员后送和抢救,昨夜的激战有些始料未及,伤亡不亚于一场大型战役。
很少有两军二十多万人正面硬碰,小半天伤亡近半的,多数时候伤亡至两成乃至三成,军心士气会开始动摇,这时双方都需要撤回兵马修整重新寻找战机再战,通常不会死磕到底。
而两至三成的伤亡是全军占比,由于战线宽度和用兵效率决定了,所有兵力不可能一次全部投入作战,而是连续性高强度波次冲击,因而实际情况是投入作战建制所产生的伤亡。
因此实际投入作战建制的伤亡超过五至七成,如此高的伤亡比,整个建制会全部崩溃,战斗意志不坚定的军队,作战建制伤亡两三成就会溃退。
此时投入作战的兵力丧失组织性,也就丧失了战场调度协调的基础,最后完全丧失作战的能力,以至于士气的瓦解,进而影响全军。
所以任何战斗军官是核心,军官在,则基本的作战组织结构基本完好,一旦丧失了军官,军队会很快瓦解。
冷兵器作战,基层军官的阵亡比现代军队军官阵亡带来的伤害更大。现代军队有军衔,军官阵亡军士长和士官顶,军士长、军官阵亡由军衔最高的士兵指挥,自上而下的领导体系,保证了军队组织的完好性。
由于现实条件和政治原因,百里燕并未在咸军中推行军衔制,但变相实行了服役年限和军士长制。普通士兵左右两臂均缝有军绿色横条,服役一年加一道杠,满五年改为中宽横条,满十年使用加宽横条,以此类推。
每到服役期满,军中会尽可能留下表现优异的老兵,并增加他们的工资,为其家中相应增加福利,以挽留人才,同时有保送武备营就读的名额等着附和条件的老兵。
对于无法成为军官,但能力出众的老兵,军中设立胸穗和领花,出任“领旗兵”,也就是军士长。领旗兵右胸佩挂红、黄、黑三色布穗。
红色最低,黑色最高,领口配铜制冲压领花,作为第二识别特征。红色布穗相当于百夫长,黄色相当于仕长,黑色则等同于都统,必要时可代替都尉指挥。
其中红色领旗兵最多,黄色次之黑色是凤毛麟角。除红色领旗兵,黄色、黑色领旗兵通常调入主帅帐下听用,以便于随时补充,保障战时组织性。
昨夜的激战,军士长和服役年限制度极大稳定了战线,维持住了几乎奔溃的作战建制。换做是传统军制,咸军即便使用了火器,面对卫军悍不畏死,战术灵活兵器繁多的凌厉攻势,咸军早得败下阵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昨晚的胜利是军事体制的胜利,兵器至多占了四成。
从陆续反馈的结果不难看出,昨晚的大雨影响了火器的发挥,转轮枪与榴弹发射器的发火率达到了九成,霰弹枪才五成,永兴步枪发火率还不到三成。
最后的肉搏和卫军的土质炸弹,造成了多数伤亡,刃器伤害仍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四成的阵亡和重伤是霸王炮和床弩造成。
新军的铠甲是内衬轻皮甲,胸、腹、背、腰部披挂锁子甲,能有效应对刃器和普通钝器伤害,但对没良心炮、床弩没什么作用,卫军的没良心炮使用了雨棚,以至于暴雨下仍能保持一定火力,多次落入咸军人群中造成群死群伤。
此外被自己人用枪打死的也不在少数,至少三百六十多人是混乱中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
值得一提的是卫军使用了白磷,白磷造成的伤害尽管只占了极少部分,但伤害却是致命的,严重大面积烧伤和贯穿烧伤根本无法医治,唯一能做的只有打镇静剂减轻痛苦,而镇静剂对烧伤本身的治疗是不利的。
午时前后,重症伤员开始转运上船,昨日下午江滩边临时修筑的码头此时派上了巨大的用处。由于使用浮动与固定相结合的结构,码头可以延伸至水中数十米,可供三千石以下的小船停靠,极大方便了伤员转运和物资的补充。
浮动码头本是为了快速架设浮桥而设计,使用装成啤酒的大木桶裹上厘清晒干,三个或四个串成一组,数十上百组预先串联成链,有序投入江中,在船舶引导下,迅速在江面上构筑基架,而后往复操作直到接通两岸,最后铺设木板,拉紧绳链,打通浮桥。
为了登陆和上岸方便,另行定制了钢制构件,利用浮桥的现成组件架设起浮动码头。浮桥再与临时固定码头相连,同时再以绳索栓于陆上固定桩增加强度。
浮动码头是一早组建完毕后拖在大船后跟随一起登陆,待上岸后建起临时码头可直接串联固定,籍此加快了修建码头的速度。
从头至尾无不充满了制度化的高效便捷,若是在三十年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后勤技术。
午时六七刻,战损报告送到百里燕面前,咸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九,新增的是陆续发现和抢救不治的,其中武官阵亡一百三十一人,武备营军官阵亡五十九人,三十七人是毕业分配,其余二十二是最近半年中由武备营军官团整训补充的,另有三十九人轻重伤,多数是百夫长和仕长一职,相当于五个团的连、营长全部阵亡。
当然,这些都是分布于各军各营不同建制内的军官,并不集中,如果集中在一个大编制内,相当于两个旅的建制被彻底打残了。
卫军伤亡统计不出意料的远大于咸军,初步统计到的轻重伤员有小两万人,阵亡四万人以上,伤亡主要原因也很复杂,枪弹伤害只占四成,而且还是霰弹枪,步枪伤害只占枪弹伤害的三成不到。
其余六成伤害是爆炸、刺伤、烧伤还有卫军自己的误伤,有的则是震爆晕厥,也有混乱中踩死的,阵亡交换比达到了一比十,伤亡交换比一比三点八。
卫军的伤亡除了物理伤害,还有医疗水平和抢救及时与否息息相关。进攻的一方尸体和伤员在取胜之前,绝大多数是运不下火线的,伤员只能等死或者二次被伤。
咸军处于防守姿态,建立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和急救措施,基本的药品、器械充足,极大挽救了本不至于致命的创伤造成的死亡,同时输血技术的普及,得以让失血不在成为主要死亡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的制约下输血只能现采现输,无法长期保存,也不存在建立血库的条件,因此野战医院和救护站都养“采血团”,这也是咸军编制外的员额。
采血团的人员都是经过帅选和过严格体检的青壮年,平日训练与普通士兵有一定差别,强度略低,同时饮食起居和生活卫生受医护人员指导,家属需要定期体检,最大程度保障供血者生理健康没有传染病。
采血团平时只负责野战医院和卫生站的警戒与紧急转移任务,由于职责的限制,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允许投入作战,为保证供血,采血团编制很大,往往人浮于事。紧急情况下,也允许使用采血团以外的血源,但质量未必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