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村,这个南陵国近海的边境小镇,这里远不及繁华都市美丽,生活亦没有大城上的人们丰富多彩。
这里有的是简单重复的生活节奏,朴实工作,和勇敢下海的渔民。
一位老渔夫架着小船从海的水平线上朝村子驶来,随着距离拉近,他临暮而归的模样能看得越发清晰。
是李老叶回来了。
李老叶个子高大,身穿一身老的生皱的棉大衣,绷着严肃神情的脸上布着一条条清晰的皱纹,日暮散碎的银光投映到他脸上给他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肃穆感。
李老叶挺直腰杆在小船上坐着,一只手放在膝盖上,另一只手按在脚边的竹箩上,箩子轻轻晃动着,里面装有他这次下海的收获。在他身后放有已经被海风吹得僵直的渔网,临近冬季最冷的时候,海风刮在人脸上身上,就如同刀削一般刺人的肌肤,使人身感生痛。连收起的渔网也会因为空气太过干冷而凝结出冰碎。
李老叶裸露在棉衣之外的肢体毫不避讳如刀的冷风,在他眼中燃烧着一股刚毅的火焰,这种如钢般的意志仿佛能对海上的寒冷免疫。
船靠岸了,李老叶起身从小船上跨步走了下来,手里提着那只装着收获的竹箩。
小船在靠着岸边轻轻的摇晃,这是一条久经风霜的小渔船。船身多处都有破烂被从新装填的木板修补过的痕迹。
它静静靠在岸边,凝视着天空与他主人离去的高大身影,在无数个漂泊的日夜,它同他撒网的主人一样,都老了。
李老叶,姓是姓李,之所以叫他老叶是因为大家认为这样称呼能对得上他的年纪。
李老叶,慧海村人,早年曾离开过村子到外闯荡,人到中年又回到了家乡,并带回来一个女子和他生儿育女,这个女人就是他如今的老伴啊灶。
天气越来越冷,离冬天最冷的时候已经不远,照常理来说上了岁数的老人应该更多的在屋里呆着。但李老叶平日里还顶风冒雨下海,除了他本身体格壮硕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儿媳怀孕了,另外还有就是他的儿子早就不在村里了,挑起大梁干粗活的事就落到了他肩上。
啊灶看着天色一点点暗淡,担忧的站在家门口看着海的方向,直到她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视线中心里的紧张才放了下去。
“老叶子!现在海面离结冰也不远了,你这时候下去怎么可能逮着几个鱼。”啊灶激动起来,迈着小步跑到李老叶跟前。
李老叶道:“媳妇快要生了,我们把预备给她吃的都给她吃上,以后还能留着补身,我们就委屈一点,多吃海里的鲜货。”
最让李老叶在意的就是媳妇肚子里的孩子,他这辈子都紧紧于怀的莫过于大儿子生死不明,二儿子离家出走,唯一还算靠谱的小儿子娶了媳妇后也人间蒸发了。现在儿媳肚里的孩子是他心中唯一的寄托。
李老叶将孩子当成家中血脉的延续,看得十分重要。
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是临近到儿媳分娩时两位老人的心就越是不安。
“老叶,看儿媳这日子,估计近期就要生了,但我担心她会生在‘选天之日’。”啊灶担忧道。
李老叶脸色沉了下来,瞪大眼睛:“怎么能在那天出生,憋也要憋住喽!决不能在那天出世……”
在焦急等待和不安情绪中,时间过去了两周,李家的儿媳却因为走路滑倒动了胎气,而提前分娩了。
这使得一向平静的村里炸开了锅,大家都知道今天出事了。
村口大平地上,村民们凑在一起。远远望去能看到人团中冒起一团团的白雾,那是人们呼出来的气。
天气又干又冷,深呼一口气都会冒出一股白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有的村民招唤来狗,喂它们吃东西。狗狗们前脚一屈,很听话就跪了下来,屁股翘的老高,嘴巴一边啃吃一边喷出热气。几个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孩子还双手按在地上学着狗的样子。
“呼~哈”一个孩子学着叫了一声,但张开嘴只喷出来一小口白雾,和狗连续不断喷出的浓烟相比却差了一大截。
大人们则是相互交谈着。
“是不是老叶家生孩子呀?”
“是嘞是嘞,从早上就开始生了,命婆都过去了,还没生下来。”
村民口中的老叶家,住在村子的南角。李老叶在村子里有些名头,李老叶年轻的时候和村里其他年轻人到县城里倒卖木头,年复一年,很多当时一起的年轻人都死去了,死在回来的路上。李老叶是剩下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颇受村民的敬重。
听说李老叶家要生小孩,不少人放下手里的活跑了过来,要看看新落地的小娃娃。此时老叶家围站着不少人,与平地上村民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人说话,很沉默地站着。
“吱呀”一声,老叶家的门缓缓打开,一个中年妇女伸出头来向屋外的李老叶使了个眼神,招呼让他进来。李老叶一个精神,推开门走了进去。后面有人也想跟进去,却被妇人用力关上了屋门。李老叶双脚走得很用力但是没发出丝毫声音,生怕影响到正在生产的自己儿媳。走到一个房间前,李老叶低声问门外的老伴啊灶:“生了吗?”
“生了。”啊灶答到,脸上却没有喜悦。
从早上儿媳妇肚里痛,两个老人就去把接生婆叫过来,媳妇在屋里一直叫喊着,把村里的邻居都惊醒了,纷纷跑过来。可是现在却突然安静了,听不到儿媳妇的叫喊生,小孩子的哭声也没见响起。
李老叶眉头一皱:“娃呢?”
啊灶推开小房间的门,示意李老叶和她一起进去。两人走了进去。在幽暗的小屋里,一个身影来回走动,将染血的布条放进一个木盆中,李老叶认出这个人,她是命婆叫来帮忙接生的帮手。
墙的一头,床上躺着一个女人。房子中央站着老婆婆,她全身裹着麻衣,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个老婆婆便是村子里的命婆,平时村民们祈福祭祀时还有接生时都会找她。只看命婆低着头目光思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老叶走了上去,看向命婆怀里的孩子,不由睁大眼睛,这是他第一个孙子,他仿佛要把孩子上上下下打点个便。孩子脸有些长,细细的腿,小小的小胳膊,肚子鼓鼓的,一张被羊水浸泡过的皱巴巴的小脸。小小的身体动了动又没了动静,动作看起来不像是刚到新世界悠恐的挣扎,反倒更像是无力举动,给人一副软棉棉将死的无力感。李老叶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出现了恐惧,连问命婆说:“怎么不哭呢?这娃儿不哭呀!”
人们都说孩子落地一声哭。普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孩子哭是因为从生下来就知道人间苦,坎坷,忘不掉前世的伴侣,所以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孩子出生要把肺部身体里的废气或是羊水哭出来,不哭的话口腔里的羊水吐不出就会憋死。
李老叶担心的不是孙子忘不掉前世的伴侣,他担心的是孙子是不是憋着了。只见命婆用手在婴儿脚板上打了两下,李老叶凑过头去看着,可婴儿还是一动不动。
这里有的是简单重复的生活节奏,朴实工作,和勇敢下海的渔民。
一位老渔夫架着小船从海的水平线上朝村子驶来,随着距离拉近,他临暮而归的模样能看得越发清晰。
是李老叶回来了。
李老叶个子高大,身穿一身老的生皱的棉大衣,绷着严肃神情的脸上布着一条条清晰的皱纹,日暮散碎的银光投映到他脸上给他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肃穆感。
李老叶挺直腰杆在小船上坐着,一只手放在膝盖上,另一只手按在脚边的竹箩上,箩子轻轻晃动着,里面装有他这次下海的收获。在他身后放有已经被海风吹得僵直的渔网,临近冬季最冷的时候,海风刮在人脸上身上,就如同刀削一般刺人的肌肤,使人身感生痛。连收起的渔网也会因为空气太过干冷而凝结出冰碎。
李老叶裸露在棉衣之外的肢体毫不避讳如刀的冷风,在他眼中燃烧着一股刚毅的火焰,这种如钢般的意志仿佛能对海上的寒冷免疫。
船靠岸了,李老叶起身从小船上跨步走了下来,手里提着那只装着收获的竹箩。
小船在靠着岸边轻轻的摇晃,这是一条久经风霜的小渔船。船身多处都有破烂被从新装填的木板修补过的痕迹。
它静静靠在岸边,凝视着天空与他主人离去的高大身影,在无数个漂泊的日夜,它同他撒网的主人一样,都老了。
李老叶,姓是姓李,之所以叫他老叶是因为大家认为这样称呼能对得上他的年纪。
李老叶,慧海村人,早年曾离开过村子到外闯荡,人到中年又回到了家乡,并带回来一个女子和他生儿育女,这个女人就是他如今的老伴啊灶。
天气越来越冷,离冬天最冷的时候已经不远,照常理来说上了岁数的老人应该更多的在屋里呆着。但李老叶平日里还顶风冒雨下海,除了他本身体格壮硕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儿媳怀孕了,另外还有就是他的儿子早就不在村里了,挑起大梁干粗活的事就落到了他肩上。
啊灶看着天色一点点暗淡,担忧的站在家门口看着海的方向,直到她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视线中心里的紧张才放了下去。
“老叶子!现在海面离结冰也不远了,你这时候下去怎么可能逮着几个鱼。”啊灶激动起来,迈着小步跑到李老叶跟前。
李老叶道:“媳妇快要生了,我们把预备给她吃的都给她吃上,以后还能留着补身,我们就委屈一点,多吃海里的鲜货。”
最让李老叶在意的就是媳妇肚子里的孩子,他这辈子都紧紧于怀的莫过于大儿子生死不明,二儿子离家出走,唯一还算靠谱的小儿子娶了媳妇后也人间蒸发了。现在儿媳肚里的孩子是他心中唯一的寄托。
李老叶将孩子当成家中血脉的延续,看得十分重要。
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是临近到儿媳分娩时两位老人的心就越是不安。
“老叶,看儿媳这日子,估计近期就要生了,但我担心她会生在‘选天之日’。”啊灶担忧道。
李老叶脸色沉了下来,瞪大眼睛:“怎么能在那天出生,憋也要憋住喽!决不能在那天出世……”
在焦急等待和不安情绪中,时间过去了两周,李家的儿媳却因为走路滑倒动了胎气,而提前分娩了。
这使得一向平静的村里炸开了锅,大家都知道今天出事了。
村口大平地上,村民们凑在一起。远远望去能看到人团中冒起一团团的白雾,那是人们呼出来的气。
天气又干又冷,深呼一口气都会冒出一股白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有的村民招唤来狗,喂它们吃东西。狗狗们前脚一屈,很听话就跪了下来,屁股翘的老高,嘴巴一边啃吃一边喷出热气。几个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孩子还双手按在地上学着狗的样子。
“呼~哈”一个孩子学着叫了一声,但张开嘴只喷出来一小口白雾,和狗连续不断喷出的浓烟相比却差了一大截。
大人们则是相互交谈着。
“是不是老叶家生孩子呀?”
“是嘞是嘞,从早上就开始生了,命婆都过去了,还没生下来。”
村民口中的老叶家,住在村子的南角。李老叶在村子里有些名头,李老叶年轻的时候和村里其他年轻人到县城里倒卖木头,年复一年,很多当时一起的年轻人都死去了,死在回来的路上。李老叶是剩下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颇受村民的敬重。
听说李老叶家要生小孩,不少人放下手里的活跑了过来,要看看新落地的小娃娃。此时老叶家围站着不少人,与平地上村民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人说话,很沉默地站着。
“吱呀”一声,老叶家的门缓缓打开,一个中年妇女伸出头来向屋外的李老叶使了个眼神,招呼让他进来。李老叶一个精神,推开门走了进去。后面有人也想跟进去,却被妇人用力关上了屋门。李老叶双脚走得很用力但是没发出丝毫声音,生怕影响到正在生产的自己儿媳。走到一个房间前,李老叶低声问门外的老伴啊灶:“生了吗?”
“生了。”啊灶答到,脸上却没有喜悦。
从早上儿媳妇肚里痛,两个老人就去把接生婆叫过来,媳妇在屋里一直叫喊着,把村里的邻居都惊醒了,纷纷跑过来。可是现在却突然安静了,听不到儿媳妇的叫喊生,小孩子的哭声也没见响起。
李老叶眉头一皱:“娃呢?”
啊灶推开小房间的门,示意李老叶和她一起进去。两人走了进去。在幽暗的小屋里,一个身影来回走动,将染血的布条放进一个木盆中,李老叶认出这个人,她是命婆叫来帮忙接生的帮手。
墙的一头,床上躺着一个女人。房子中央站着老婆婆,她全身裹着麻衣,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个老婆婆便是村子里的命婆,平时村民们祈福祭祀时还有接生时都会找她。只看命婆低着头目光思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老叶走了上去,看向命婆怀里的孩子,不由睁大眼睛,这是他第一个孙子,他仿佛要把孩子上上下下打点个便。孩子脸有些长,细细的腿,小小的小胳膊,肚子鼓鼓的,一张被羊水浸泡过的皱巴巴的小脸。小小的身体动了动又没了动静,动作看起来不像是刚到新世界悠恐的挣扎,反倒更像是无力举动,给人一副软棉棉将死的无力感。李老叶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出现了恐惧,连问命婆说:“怎么不哭呢?这娃儿不哭呀!”
人们都说孩子落地一声哭。普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孩子哭是因为从生下来就知道人间苦,坎坷,忘不掉前世的伴侣,所以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孩子出生要把肺部身体里的废气或是羊水哭出来,不哭的话口腔里的羊水吐不出就会憋死。
李老叶担心的不是孙子忘不掉前世的伴侣,他担心的是孙子是不是憋着了。只见命婆用手在婴儿脚板上打了两下,李老叶凑过头去看着,可婴儿还是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