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妹,云梦泽有三大奇观,为何我西湖就不能有十大美景?”颜子卿询问武明月。
如今的西湖确实美不胜收,各类花草树木虽稍显稚嫩,但已初现胜地景观。这时代可没有照片、录像为证。以前的烂泥塘是啥样,谁能证实?
对颜子卿睁着眼睛说瞎话,强词夺理,一众曾来游玩过的武将本想说几句公道话,但马上就在苏和仲笑眯眯的眼神扫射中败下阵来。
是啊!那些从没来过西湖,没见过“烂泥塘”的人顿时点头。部分武将和几乎所有梦州来的学子都未曾到过杭州,自然不知道原先西湖是何等“美丽”,颜子卿这么一说,顿时觉得武明月不讲理。
当然,武明月本来就没讲过理。
又是世妹,武明月心中暗骂一声,脸上露出不屑笑容:“小弟虽然没到过杭州,但杭州历史沿革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不知世兄能不能给小弟介绍一下,您这‘西湖十景’又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出?”
武明月嘴里的“何人所出”是有说法的。一处美景,要想流传于世,要想成为“众口皆碑”的观光圣地,那是需要“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的,不是你想编就编,说是就是。
要想从“口口相传”到“留于文字”那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故事的旅程,不是靠某人强行推行。大汉人文景观众多,自然盛景不少,但那是靠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故事和诗歌烘托出来的。
很多天下闻名的名楼、名寺、名胜都专门留有写满诗人、词人经典的“墨壁”,没几首顶级好诗压阵,哪处景致敢说自己有“名”?
武明月隐晦的指出:你说你的美景好,好在哪,谁说的,有何典故?
颜子卿仿佛早有准备,给四斤使个眼色。四斤跑下楼去,去取东西,片刻转回。
“西湖十景由来已久,只不过以前水位过低,不少京观被掩盖住了;如今则不然,西湖十景重复旧貌,可喜可贺!众位若是不信,这里有诗为证!”
颜子卿指向四斤,四斤取出一本勘订成册的诗文选集,拿于手上,把封面朝向众人。众人抬头一看,只见《西湖历代诗词选集》八个大字映入眼帘。
武明月柳眉一竖,顿时知道颜子卿要搞什么花样:“世兄,小弟问的是‘西湖十景’,你拿出一些你写的诗词出来说成‘历代’,不——好——吧!”
苏和仲几人也“基本同意”武明月说法,不过颜子卿是自己人,不能公然站出来异议。众武将和梦州士子们不知道颜子卿书册上写的什么东西,更不好发言。
“世妹,此言差矣。首先这本诗词集上的诗词都不是我所写;其次你怎知他们和‘十景’无关?”
颜子卿:“里面诗词是我从古籍中整理出来,大多和‘西湖十景’有关,我让四斤给大家读几段,世妹,‘十景’你想先听哪处的?”
武明月撇嘴一个冷笑:“既然坐在这‘苏堤’吃酒论赋,那就先听听和这‘苏堤’有关的吧。真不知道是先有这条堤坝再有苏大人,还是先有苏大人再有这堤坝。这条堤坝和苏大人同姓,还真巧!”
听到武明月这么说,苏和仲那么厚的脸皮都微微发红,只不过喝了酒,看不出来。
“四斤!”颜子卿一示意,颜四斤“唰唰”翻开书页,找到“苏堤春晓”的那几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念完一首,见颜子卿没示意,接着念了第二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颜四斤这些年整天跟颜子卿拿刀砍人,哪里是读诗词的料,两首好诗到了他嘴里,干巴巴、紧凑凑,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听起来,和学童被先生罚背诗文没什么两样。
不过名传万古的好诗永远能从灵魂最深处打动人心,在任何时空、任何情况下永远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褪色,更不会因听众的改变而黯然。
两诗一出,苏和仲等文人当即陷落,沉浸在诗词的意境里;一众武将虽说出身军伍,但大多也是识字懂文的,听到这等诗词,也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起来……一首好的诗词,就像一杯愈久弥香的绝世好酒、一盏内蕴深沉的陈年好茶,要用全部的身心去体会,稍分散心神便会失去其真意。
武明月的诗词造诣,在堂下绝不逊任何人,甚至可和苏和仲比肩。两首诗的档次,第一时间便被她体味出来。
待到众人返神之后,武明月咬着银牙对着颜四斤。没敢看颜子卿,她怕真忍不住一巴掌抽向那张带笑的脸。“你的‘曲苑风荷’呢?”武明月指指凉亭外面连接成片的荷叶,荷花还没开放,稍有遗憾。
四斤再翻两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口气念完,抬起头等着众人评判。
还没等众人说话,颜子卿倒先开口了:“说实在的,‘西湖十景’的诗词里,这首我是最喜欢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真的太美了,每次听到我都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美。”
颜子卿真不是妄言。不管别人怎么看,颜子卿认为杨万里的这两句已经登峰造极,这种在朴素中表现的“美”,叫人流连忘返。
这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倒也无妨,可从颜子卿嘴里说出来……苏和仲等人还好些,毕竟是“自己人”,作为外人的武明月和李子茂等人就受不了了:诗是好诗,但自卖自夸到如此程度——无耻。
见众人久久不作声,颜四斤以为众人懒得再挑,于是就着顺序念下去: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湖上春来水拍空,桃花浪暖柳荫浓。微翻荇带彩千尺,乱跃萍里翠几重。”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够了!”武明月实在忍不住了。好好的一篇篇绝美诗词,叫四斤读成那副鬼样。偏偏身旁的颜子卿也装模作样闭目欣赏,实在忍不住了,指着外面只修建了一半的‘雷峰塔’:
“来,雷峰塔!念关于那座宝塔的!”顺着武明月手指看去,小山上的“雷峰塔”只修了一半,这么明显的“作假痕迹”,只要不瞎都看得见。
四斤看颜子卿不作声,默默翻到“雷锋夕照”一页:
“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依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颜四斤“啪啪”两首砸下来,当场把众人砸晕。紧跟着,又是两首关于平湖秋月、双峰插云的诗词读了出来:“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这回,所有人,甚至包括曾见过西湖“原貌”的人都有点怀疑:难道曾经的西湖真的很美?烂泥塘只是最近百年堰塞所致?这些诗词都真的存在?
但苏和仲经历的事情更多(老奸巨猾),没那么容易轻易受骗。有鉴于颜子卿的“前科”,还需亲口证实一番:“佑之,这些诗词都是先人们写的?”
“绝不敢妄言,都有出处。我用颜家千年声誉保证,真不是我写的!”面对苏和仲怀疑的眼神,颜子卿也很无奈。
如今,颜子卿身边只要出一首好诗词,说与自己无关都已经没人相信。否认诗词不是自己所写,要用家族千年信誉作保,这说明一个人间至理:出来混,迟早要还。
看颜子卿再次用“家族声誉”赌咒发誓,武明月气的牙疼却半句反对的话也说不出来。一旦某一件事牵扯到“家族荣誉”,那都绝不是小事,天下七望尤其如此。
为了区区几首诗词,几处西湖景观就牵扯“家族荣誉”,在武明月看来颜子卿简直可恶到了极点。这种“厚颜无耻”、“信口雌黄”的家伙,简直……拿他没有办法。
眼瞅着从梦州来的学子们也点头称是,交相称赞着“西湖十景”的美,武明月“哼!”冷笑一声,顿时让还在热议的学子们同时噤声。武明月在众学子心中,雌威可见一斑。
转过头来,武明月轻笑:“诗词是有了,莫非历史沿革你也能编出来!?”一双妙目看着颜子卿。
颜子卿面向众人解释:“历史这东西,对西湖记录不多!”这确实是事实,历史上的西湖一直是“烂泥塘”,谁会花费多少笔墨去大书特写?
“我请沈先生遍诗书和杂记,总算整理出三篇和西湖有关的‘杂剧’,稍事修改之后到能看得入眼,诸位稍等!”颜子卿示意,四斤丢下手里的诗词集,再次下楼抱来三叠杂剧剧本。
三本剧本都不太厚,用当下最流行的刻印法印制,纸张、墨汁皆是用的最好物品,众人接过还散发着淡淡油墨香气。
“诸位,这里一共是三个故事”沈维进关键时候站了出来。没有办法,颜子卿当“文抄公”当厌倦,需要“枪手”,无论相貌、身份、谈吐和气质,颜子卿手下只有沈维进最能唬人。
颜子卿前段时间留下五百“纯种”倭奴,经过“特殊处理”后丢沈维进。颜家的“宝藏”需要人去开采,倭奴再合适不过。
为了请沈维进“帮忙”,颜子卿给了沈维进自由选择的机会。在钱和脸之间,沈维进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前者。当沈维进拿到三册剧本的时候,表情神圣,多颜子卿道:“为这等文化‘瑰宝’献身,维进之幸也!”半点也没提“宝藏”的事。
仙风道骨的沈维进,一亮相就赢的了众人喝彩和信任。只要是智慧生物,都离不开“以貌取人”四个字。大汉也不例外:在官场上若想要有大作为,一张好脸依旧十分重要。
单以“当官”的面向而论,沈维进在众人中当属第一。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杭州西湖,叫张姓书生与首辅嫡女崔小姐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挠,“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故事。此剧引人入胜,极具诗情画意。
第二个讲的是“成末四公子”之一侯公子科举落第,寓居西湖湖畔,和李小姐结识。随后二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此剧结构精严,文藻壮丽,寄托遥深,冠绝千古!
第三个讲的是杭州知府千金杜小姐,对梦中书生柳公子倾心相爱,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恋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和柳公子在西湖畔永结同心的故事。”
沈维进走到中间,双眼扫视众人,示意大家翻开手中书籍:“诸位,大家请看《西厢记》、《桃花扇》和《牡丹亭》……他们都是发生在西湖湖畔的故事!”
如今的西湖确实美不胜收,各类花草树木虽稍显稚嫩,但已初现胜地景观。这时代可没有照片、录像为证。以前的烂泥塘是啥样,谁能证实?
对颜子卿睁着眼睛说瞎话,强词夺理,一众曾来游玩过的武将本想说几句公道话,但马上就在苏和仲笑眯眯的眼神扫射中败下阵来。
是啊!那些从没来过西湖,没见过“烂泥塘”的人顿时点头。部分武将和几乎所有梦州来的学子都未曾到过杭州,自然不知道原先西湖是何等“美丽”,颜子卿这么一说,顿时觉得武明月不讲理。
当然,武明月本来就没讲过理。
又是世妹,武明月心中暗骂一声,脸上露出不屑笑容:“小弟虽然没到过杭州,但杭州历史沿革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不知世兄能不能给小弟介绍一下,您这‘西湖十景’又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出?”
武明月嘴里的“何人所出”是有说法的。一处美景,要想流传于世,要想成为“众口皆碑”的观光圣地,那是需要“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的,不是你想编就编,说是就是。
要想从“口口相传”到“留于文字”那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故事的旅程,不是靠某人强行推行。大汉人文景观众多,自然盛景不少,但那是靠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故事和诗歌烘托出来的。
很多天下闻名的名楼、名寺、名胜都专门留有写满诗人、词人经典的“墨壁”,没几首顶级好诗压阵,哪处景致敢说自己有“名”?
武明月隐晦的指出:你说你的美景好,好在哪,谁说的,有何典故?
颜子卿仿佛早有准备,给四斤使个眼色。四斤跑下楼去,去取东西,片刻转回。
“西湖十景由来已久,只不过以前水位过低,不少京观被掩盖住了;如今则不然,西湖十景重复旧貌,可喜可贺!众位若是不信,这里有诗为证!”
颜子卿指向四斤,四斤取出一本勘订成册的诗文选集,拿于手上,把封面朝向众人。众人抬头一看,只见《西湖历代诗词选集》八个大字映入眼帘。
武明月柳眉一竖,顿时知道颜子卿要搞什么花样:“世兄,小弟问的是‘西湖十景’,你拿出一些你写的诗词出来说成‘历代’,不——好——吧!”
苏和仲几人也“基本同意”武明月说法,不过颜子卿是自己人,不能公然站出来异议。众武将和梦州士子们不知道颜子卿书册上写的什么东西,更不好发言。
“世妹,此言差矣。首先这本诗词集上的诗词都不是我所写;其次你怎知他们和‘十景’无关?”
颜子卿:“里面诗词是我从古籍中整理出来,大多和‘西湖十景’有关,我让四斤给大家读几段,世妹,‘十景’你想先听哪处的?”
武明月撇嘴一个冷笑:“既然坐在这‘苏堤’吃酒论赋,那就先听听和这‘苏堤’有关的吧。真不知道是先有这条堤坝再有苏大人,还是先有苏大人再有这堤坝。这条堤坝和苏大人同姓,还真巧!”
听到武明月这么说,苏和仲那么厚的脸皮都微微发红,只不过喝了酒,看不出来。
“四斤!”颜子卿一示意,颜四斤“唰唰”翻开书页,找到“苏堤春晓”的那几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念完一首,见颜子卿没示意,接着念了第二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颜四斤这些年整天跟颜子卿拿刀砍人,哪里是读诗词的料,两首好诗到了他嘴里,干巴巴、紧凑凑,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听起来,和学童被先生罚背诗文没什么两样。
不过名传万古的好诗永远能从灵魂最深处打动人心,在任何时空、任何情况下永远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褪色,更不会因听众的改变而黯然。
两诗一出,苏和仲等文人当即陷落,沉浸在诗词的意境里;一众武将虽说出身军伍,但大多也是识字懂文的,听到这等诗词,也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起来……一首好的诗词,就像一杯愈久弥香的绝世好酒、一盏内蕴深沉的陈年好茶,要用全部的身心去体会,稍分散心神便会失去其真意。
武明月的诗词造诣,在堂下绝不逊任何人,甚至可和苏和仲比肩。两首诗的档次,第一时间便被她体味出来。
待到众人返神之后,武明月咬着银牙对着颜四斤。没敢看颜子卿,她怕真忍不住一巴掌抽向那张带笑的脸。“你的‘曲苑风荷’呢?”武明月指指凉亭外面连接成片的荷叶,荷花还没开放,稍有遗憾。
四斤再翻两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口气念完,抬起头等着众人评判。
还没等众人说话,颜子卿倒先开口了:“说实在的,‘西湖十景’的诗词里,这首我是最喜欢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真的太美了,每次听到我都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美。”
颜子卿真不是妄言。不管别人怎么看,颜子卿认为杨万里的这两句已经登峰造极,这种在朴素中表现的“美”,叫人流连忘返。
这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倒也无妨,可从颜子卿嘴里说出来……苏和仲等人还好些,毕竟是“自己人”,作为外人的武明月和李子茂等人就受不了了:诗是好诗,但自卖自夸到如此程度——无耻。
见众人久久不作声,颜四斤以为众人懒得再挑,于是就着顺序念下去: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湖上春来水拍空,桃花浪暖柳荫浓。微翻荇带彩千尺,乱跃萍里翠几重。”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够了!”武明月实在忍不住了。好好的一篇篇绝美诗词,叫四斤读成那副鬼样。偏偏身旁的颜子卿也装模作样闭目欣赏,实在忍不住了,指着外面只修建了一半的‘雷峰塔’:
“来,雷峰塔!念关于那座宝塔的!”顺着武明月手指看去,小山上的“雷峰塔”只修了一半,这么明显的“作假痕迹”,只要不瞎都看得见。
四斤看颜子卿不作声,默默翻到“雷锋夕照”一页:
“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依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颜四斤“啪啪”两首砸下来,当场把众人砸晕。紧跟着,又是两首关于平湖秋月、双峰插云的诗词读了出来:“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这回,所有人,甚至包括曾见过西湖“原貌”的人都有点怀疑:难道曾经的西湖真的很美?烂泥塘只是最近百年堰塞所致?这些诗词都真的存在?
但苏和仲经历的事情更多(老奸巨猾),没那么容易轻易受骗。有鉴于颜子卿的“前科”,还需亲口证实一番:“佑之,这些诗词都是先人们写的?”
“绝不敢妄言,都有出处。我用颜家千年声誉保证,真不是我写的!”面对苏和仲怀疑的眼神,颜子卿也很无奈。
如今,颜子卿身边只要出一首好诗词,说与自己无关都已经没人相信。否认诗词不是自己所写,要用家族千年信誉作保,这说明一个人间至理:出来混,迟早要还。
看颜子卿再次用“家族声誉”赌咒发誓,武明月气的牙疼却半句反对的话也说不出来。一旦某一件事牵扯到“家族荣誉”,那都绝不是小事,天下七望尤其如此。
为了区区几首诗词,几处西湖景观就牵扯“家族荣誉”,在武明月看来颜子卿简直可恶到了极点。这种“厚颜无耻”、“信口雌黄”的家伙,简直……拿他没有办法。
眼瞅着从梦州来的学子们也点头称是,交相称赞着“西湖十景”的美,武明月“哼!”冷笑一声,顿时让还在热议的学子们同时噤声。武明月在众学子心中,雌威可见一斑。
转过头来,武明月轻笑:“诗词是有了,莫非历史沿革你也能编出来!?”一双妙目看着颜子卿。
颜子卿面向众人解释:“历史这东西,对西湖记录不多!”这确实是事实,历史上的西湖一直是“烂泥塘”,谁会花费多少笔墨去大书特写?
“我请沈先生遍诗书和杂记,总算整理出三篇和西湖有关的‘杂剧’,稍事修改之后到能看得入眼,诸位稍等!”颜子卿示意,四斤丢下手里的诗词集,再次下楼抱来三叠杂剧剧本。
三本剧本都不太厚,用当下最流行的刻印法印制,纸张、墨汁皆是用的最好物品,众人接过还散发着淡淡油墨香气。
“诸位,这里一共是三个故事”沈维进关键时候站了出来。没有办法,颜子卿当“文抄公”当厌倦,需要“枪手”,无论相貌、身份、谈吐和气质,颜子卿手下只有沈维进最能唬人。
颜子卿前段时间留下五百“纯种”倭奴,经过“特殊处理”后丢沈维进。颜家的“宝藏”需要人去开采,倭奴再合适不过。
为了请沈维进“帮忙”,颜子卿给了沈维进自由选择的机会。在钱和脸之间,沈维进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前者。当沈维进拿到三册剧本的时候,表情神圣,多颜子卿道:“为这等文化‘瑰宝’献身,维进之幸也!”半点也没提“宝藏”的事。
仙风道骨的沈维进,一亮相就赢的了众人喝彩和信任。只要是智慧生物,都离不开“以貌取人”四个字。大汉也不例外:在官场上若想要有大作为,一张好脸依旧十分重要。
单以“当官”的面向而论,沈维进在众人中当属第一。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杭州西湖,叫张姓书生与首辅嫡女崔小姐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挠,“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故事。此剧引人入胜,极具诗情画意。
第二个讲的是“成末四公子”之一侯公子科举落第,寓居西湖湖畔,和李小姐结识。随后二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此剧结构精严,文藻壮丽,寄托遥深,冠绝千古!
第三个讲的是杭州知府千金杜小姐,对梦中书生柳公子倾心相爱,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恋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和柳公子在西湖畔永结同心的故事。”
沈维进走到中间,双眼扫视众人,示意大家翻开手中书籍:“诸位,大家请看《西厢记》、《桃花扇》和《牡丹亭》……他们都是发生在西湖湖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