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宝箴要塞大约三十里地时,张秉忠命人在林下安营扎寨。命人唤来欧阳云房言道:云房,前部探马来报,此处要塞易守难攻。你安排黄雀四下散去,发出信息,我八大王见此要塞坚固,易守难攻绕行而过。另外,在安排小雀儿潜入要塞重贿要塞守城官员,一定承诺他们,我们只是绕道而行,绝不攻塞,勿需慌张等等。吩咐完毕后,休整一日,夜行潜出。绕过宝箴要塞,直奔川北。

    在此途中,经过太平县的玛瑙山时,队伍又受到郑崇俭和秦良玉的联合夹击,伤亡惨重。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等三军的追击堵截,义军连连受到重创,退居兴安归州山中,又被秦良玉等军围住,义军陷于困境。正在此时,张秉忠收到谍报,那杨嗣昌和秦良玉在兵权上已产生矛盾。利用杨嗣昌和秦良玉的矛盾,重新派人携重宝贿秦良玉,并言之:“秉忠在,故公见重。公所部多杀掠,而阁部猜且专。无秉忠,即公灭不久矣。” 秦良玉可能是念及同窗,斗志松懈,张秉忠乘机收聚散亡兵力,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出兴安,与罗有才等部重新会合。张秉忠又利用四川巡抚邵捷春和杨嗣昌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宁(今四川开江)。邵捷春根本没有想到义军如此神速,官军一触即溃。义军突破新宁防线后,顺利地进入了四川腹地。义军的入川,打破了杨嗣昌的围剿计划,并在军事上也从防御转入了进攻。杨嗣昌刚愎自用,满以为官军早已把张秉忠、罗汝才等部包围在鄂、川、陕三省交界地区,胜利在握了。但实际上是“总督之令不能行于将帅,将帅之令不能行于士卒”。而张秉忠则尽量避免与官军打阵地战,采取“以走制敌”的策略,一昼夜能行三百余里,快速流动,常常把官军搞得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疲于奔命。再加之罗氏兄弟的呼应和干扰,很快就摆脱了桎梏。

    起初时,张秉忠不了解官兵具体分布情况,接连失利,非常被动。后来通过谍报摸清了官军底细,在游动中牵扯相互联系的脉络,张秉忠说服罗有才,两军联合,加强了义军的力量。义军“以走制敌”、“避实击虚”、出没无常的战术对付官军部队。同时,张秉忠加强了情报工作,化兵为民,派出很多机灵的军士扮成商人小贩,四处探听消息。老百姓也常把官军的动向告诉义军,还常常给张秉忠的队伍做向导。因此,能及时掌握敌情,迅速采取军事行动,打得官军措手不及。下令营下不驻防一城一地,然后迅速转移,使官军摸不清义军的去向,难以追击。官军的主力部队不是扑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损兵折将。但是,义军被困在官军的包围圈里非常不利,随时都有被围歼的危险。为此,张秉忠认只有彻底粉碎官军的围剿计划,跳出圈外去作战,才能更有力地打击官军,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眼见着队伍到了梓潼县,再行一、二日便可入藏。可秦良玉的白蜡杆子兵如影随行,尾大不掉。让张秉忠十分的恼火,心里想人情也叙了,钱也送了,仗也打了,为啥还要紧跟不放呢?这让秉忠百思不得其解。好不容易来到梓潼,并未入城直接钻入山林。休养整顿,放出探马二十里地外。秉忠命人赶快安营扎寨,自己要好生的想他一想,如何来应对这“念念不舍”的追兵。

    走进帐篷里,秉忠命人挂出地图。欧阳云房很是时宜的递上一壶酒言道:将军,咱们已经到了川北边缘,再努把力就可以入藏了,可后面还有追兵如何是好?秉忠点点头说道:嗯!这正是我所想的。如今安营扎寨,就是要想想有何计策,可以退敌。

    秉忠一个人在帐内左右来回巡视地图,一边饮酒,一边踱步思考着下一步如何退敌。不知向时,那凤冠云雀飞了进来,叽叽喳喳的围绕着秉忠叫个不停。秉忠一伸手,小雀儿乖巧地栖落在秉忠的腕子上。秉忠用桌上的毛笔撩拨与它时,哪知道它依然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想是有什么密信到来,秉忠仔细观看它的双足未发现什么。用手去抚摸它时,扑哧一声又飞到天空,就在秉忠的头顶上盘旋。花费许多时光,并无所得,秉忠有些发恼了。嫌弃它搅扰了自己思虑的时间,正在此时,只见这凤冠云雀又飞到那地图站架之上可劲地啄地图,只听着梆梆作响。秉忠凑近一看,那鸟儿使劲啄的地方,居然是叫七曲山。再仔细一看,原来七曲山离梓潼县不远,看着山形,就是一个天然的山体阵势。想到了阵法,秉忠突然一拍脑门儿言道:哎呀,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

    原来依地形可以同孔明一样,摆出地势阵法来;如果运作得好,即便来上百万大军这七曲山阵也不惧他,何况是阻拦秦良玉这一队人马。如若安排得当,各队人马配合有序,活捉秦良玉都是没有问题的。

    原来梓潼是文昌故里,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全县山形众多,最著名的七曲山,山区古柏苍翠,遮天蔽日,一派萧然之意。七曲山区位于四川绵阳梓潼县城北约九公里处,地处剑门蜀道之南端,金牛古蜀道纵贯南北,整个山区沿山脊成带状分布,占地面积三十多公顷。七曲山区以文昌文化发祥地和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享誉海内外,有以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筑、古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观有多处,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例如有魁星楼等。七曲山区位于梓潼县城北,古称“尼陈山”。天宝十五年,唐玄宗幸蜀途经此山时,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的诗句,从此“七曲”之名便名扬天下,更是被道教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七曲山位于剑门蜀道之南端,金牛古蜀道纵贯南北,整个旅游区沿山脊成带状分布,交通便利快捷,是一不可多得的地势阵法之地。

    想当年诸葛孔明在奉节城池的东南方,从卧龙山方向,朝长江的江心伸出一道宽二百余丈,长达五十余丈的狭长碛坝,兼有一条支流穿坝而过,这就形成了一道阻拦东进之军的天然屏障,这就是传说诸葛亮当年摆下水八阵的地方。所谓八阵,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为名称的战斗队列,大阵包小阵,便演变出八八六十四阵,彼此又合为一个大方阵。演来演去,阵法无穷,加上阵后另设骑兵二十四阵,游变往返,机动灵活的配合大方阵作战。千百年来,八阵图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相传诸葛亮所设八阵图有四处:陕西勉县境内、四川新都境内、奉节城东江边的水八阵、白帝城东北草堂附近的旱八阵(草堂八阵)。而这之中最闻名的是奉节的水八阵。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合写道: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纵马靠近了鱼腹浦,“看见前面临山傍江,一股煞气,冲天而起”,几番差人前去探视,皆“回报并无军屯在此”。陆逊便引数十骑亲往察看,不想钻进了诸葛亮摆下的“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的八阵图。他一进去,阵门突然关住了,“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怪石差峨,槎桠似箭;横沙泥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陆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亮之计......”奉节人民因仰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每年正月七日倾城出游八阵图,谓之“踏碛”。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法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这七曲山,利用地势地形可以摆上七星北斗阵,暗合奇门八卦。按北斗星座的方位入七曲山,虎贲、洪山、霍山、大雀等四营,一分为二分为红、蓝二旗。此为八星,撇出大雀营的蓝旗作为隐辅之星。七星入七曲山盘营扎寨,依次虎贲营的红蓝二旗分别为天枢、天璇,洪山营的红蓝二旗分别天玑、天权,组成斗魁之形;霍山营的红蓝二旗分别为玉衡、开阳,大雀营的红旗当瑶光,三营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权光度最暗,却是居魁柄相接之处,最是冲要,因此由七星中战力最强的虎贲营红旗承当,斗柄中玉衡为主,由战力次强虎贲营蓝旗承当。天罡北斗阵在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者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三营皆可侧击,反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阵,除非将七营中打倒一队,否则决然无法逃出。阵中七营以静制动,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腰则首尾皆应,牢牢将敌人困于阵中,但是若深谙此阵奥妙,抢占北极星位,便能以主驱奴,制得北斗阵缚手缚脚,不得自由施展。后来,这一阵法成为秉忠他们御敌的法宝,可单由七营布阵,也可分化为七七四十九旗布阵,每七人一组,布成十四个天罡北斗阵,和每七个北斗阵又布成一个大北斗阵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为犄角,更是威力无穷。这仅仅只是战力而言,另外,大雀营的蓝旗则化整为零,将每一星的周围配备烟火二队交叉和燧石与铁蒺藜的二种兜蓬暗器队伍来进行干扰那些进攻和陷入的队伍,以乱视听。

章节目录

七杀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大地鹰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地鹰飞并收藏七杀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