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跟各位读者大大告个罪,今天的章节,不一定写的出来;

    但是不能黑不提白不提,把这一天混过去,这不好。

    所以,先唠唠嗑吧。

    ......

    因为前天梦中演绎的剧情实在过于悲戚,情绪低落。

    而且这几天幼儿园准备年检,杂事很多,心情也不容易调整。

    今天早上起来,我跟夫人说,实在是不太情愿让玄义号如此悲凉。

    不过大家都还要上班,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太在意。

    所以我需要整理心情,也许最终不会把原来的情节写出来。

    ......

    好的作家,大抵是多愁善感的人,情感体验不丰富,跟别人的共情体验也会相应比例减少。

    当然不是说情感谱系种类偏少,或者过于偏狭的就不能写作,或者不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更不意味着不畅销——所有满足不良偏好、内心隐秘满足的东西,传播往往比真理、良善、正义、智慧的,要慢一些、困难一些。

    当写作称为产业化、工业化、集群化的时候,写作环节的某个人,更多的是需要擅长某一部分,甚至越擅长谋一个东西,如果不擅长其他的,可能会显得更专业,更容易被市场定位和定价......

    本故事希望里面有曲折丰富贴近真实人性和历史氛围的东西,本人略略偏敏感,几变用纯白描的写法,故事情节演绎中的情绪也会对我造成相当重的影响。

    ......

    我会尽力快速调整好,毕竟事情太多,而小说不是生活的全部。

    【注:经常用......断行,是因为发布软件里面,它们会自动把空行删掉,所以没法像正常书写一样,进行段落区格,有很多语气或者情绪,没法呈现。】

    。。。。。。

    二、顺便说一个生活中实际碰到的糟心事情,既然碰到了,也说一句,看起来事情似乎很小,责任风险去近乎无限大。

    有个园长到某保险公司上学生的校方责任保险,然后,被保险业务员几句话说服,拿公章盖了几张空白的纸!说是以后变动合同项省的多跑一次了!

    园长回来说,当时嗯,也觉得有点不太对,所以没有盖的太多

    ......

    先说这个保险对学校来说很重要,很重要不是因为金额大,而是对于幼儿园的法律风险豁免意义很大。

    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不同地方和时期政策略有不同),没有给学生投这个险种,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学校就具有近乎无限的责任——至少可以反证学校没有尽到应该尽到的基本责任。

    民办学校特别是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当然这是对于想要办好幼儿园的人来说是这样的。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幼儿园门口静坐或者拉起条幅或者随便投诉一下,对幼儿园的干扰、带来的检查都会非常大。

    当然幼儿园的检查监督联合执法也很多。

    我们北京的幼儿园好像2008年前后开始,民警每到上下学会在校门口待着,这是一项工作。

    我们到廊坊来开幼儿园,这种好事就没有了,地区发展差异吧。

    总之一句话,幼儿园的安全很重要,安全保障措施必须周到完全。

    ......

    现在我们的园长在空白纸上盖公章,法律上就是全权授权,拿着这张白纸的人,可以做任何事情,比如写上欠款条字,比如一千万\/\/或者一个小目标、写上转让协议、签署债务合同、担保书......

    正常的幼儿园不是有限公司,是在民政局注册的非企业,合伙制的幼儿园在赔偿责任上类似与个体户——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赔光了幼儿园,可以继续追索个人财产,个人财产追索仍然不足,工资、退休金、遗产也是可以追究的。

    。。。。。。

    三,回答一些读者大大的来信——关于跟幼儿老师没啥关系之事

    有关系,第一章就告诉大家,林夕是带着孩子们在外面外训。

    然后呢,也许这不是大家概念中的那种通常的幼儿老师,但是后面整个贯穿的,就是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而且一线教育的教师。

    所以,可能有些看官觉得这不是“他们心目中或者想象中的”幼儿教师,心理学上叫做——刻板印象,比如觉得似乎应该细声细气的,比如嗲嗲的,比如唱歌跳舞的,认知范围很狭窄,傻乎乎的。

    应该说,肯定社会印象中存在这样一些老师。

    当然也有披着幼儿老师职业色彩的各种犯罪分子(犯罪前有些也比较正常),毕竟每个幼儿教师也是从婴儿走过来的,婴儿就要确定未来是个罪犯?目前的技术和伦理不太支持这个。

    那么,为什么没有学识渊博、经历丰富、情感真挚的老师呢?

    是不是可以有不人云亦云,仅限于贩卖想象的幼儿教师呢?

    我认为是有的。

    ......

    现在活着的咱们不太方便提说,说说世界公认的幼儿教育名家,看看他们是不是只能够像大家一般想象中的幼儿老师?

    比如:卢梭(自然教育哦)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这一思想。歌德称这本书是教育的自然福利,康德因阅读《爱弥儿》而忘记了十几年定时散步的习惯,席勒则称卢梭为新的苏格拉底,是耶稣拟造的人。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的来源有三种。即“自然天性”“事物”和“人为”,只有三种教育良好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心两健、体脑并用、良心畅旺、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改变儿童的看法。

    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孩子当做缩小的成人,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提出自然后果法——自食其果【本人的自然教育理论与应用中,表述为反馈因果的作用】。

    想一想,多么朴素的真理——想想现在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是怎们产生的呢,那么多法律保护欺凌甚至杀死同学的欺凌者,中国和欧美日韩直到目前,至少是2019年以前,因为今年并没有结束,不知道法律是否真的会修正到让欺凌者承担比被欺凌者损失相当的程度,不过很大可能在未来的一百年,除非立法思想有本质的变化,这种情况改善的希望不很大。当然不是说不会有局部的或者表述上的进步。2018年上课的时候,儿童心理伤害是有这么一门课程的,反正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相当令人不舒服的。

    最近开始提出12岁也要承担责任,当然儿童行为习惯本身很大程度是养成习得的,这个习得——来源于整个他接触和理解的社会,当然包括父母、家庭、邻居、学校、娱乐视听、乃至更多更多的社会环境。

    校园欺凌往往是群体针对个体,弄死的不在少数,心理重大损伤的比比皆是,这种早期心理创伤对人的终生影响是巨大的。。。。。。。

    那么卢梭还能干点别的吗?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然后,死后标签包括——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Le Panthéon)。

    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7

    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

    再比如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

    她能不能干点跟大家普遍想想中的幼儿教师不一样的呢?——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著有:《发现孩子》《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人类学》。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1896—1898),主要职责是治疗智障儿童。

    顺便也提一下蒙台梭利在意的教育思想——可能与大家日常选择蒙台梭利幼儿园中突出的,甚至操作的不一样哦:

    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

    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

    。。。。。。

    再比如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

    1894年,杜威跟他妻子创立了实验小学。

    杜威的主要儿童教育观点: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3,以儿童为中心

    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4,儿童教育的伦理学理论

    杜威的伦理学理论认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不是从一些没有问题的绝对真理去作推论,而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方法,用以解决疑难,用以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从这个思想的概念,很自然地会产生两个明显的系论来。第一,人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以解决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主义或口号。杜威说:“进步总是零零碎碎的。它只能零卖,不能批发。”这种观念来自他的实验主义哲学。实验主义的思想背景(当年)是三百年来的实验科学(迄今已四百年),是一百年来的生物科学(迄今已二百年),也就是“生物进化论”。

    杜威还能干点别的啥呢?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的影响,甚至还要大一点点,

    杜威的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接触外籍学生的缘故,使他将教育的思想也能影响到世界其它各地。尾野教授是一位日本的留美学生,曾受教于杜威,获得博士学位后返回日本,担任东京帝大教授,促成了一九一八年杜威在日本东京帝大的讲学。

    杜威的东游是个很好的契机,于是中国有五个学术团体联名请他。当时虽是北洋政府统治,但是民间学术社团与外国人交往却无任何限制。五个教育团体请他到北京、上海、南京和其它几个城市讲演,他也接受了。发起这件事的是胡适、蒋梦麟、陶行知等杜威的及门弟子,代表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知行学会等五个团体。 4月底,胡适专程从北京到上海去欢迎杜威夫妇。杜威夫妇是在1919年4月30日到上海的。

    1919年,杜威曾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由胡适先生等人担任讲学的翻译,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直接播种在中国。杜威夫妇原来打算过了夏天就回美国,后来他们变更了计划,决定在中国留一整年。这是由于五四运动大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要看一个究竟。哥伦比亚大学准予杜威教授一年的假,以后,假期又延长到两年。所以,他在中国的时间总共是两年又两个月,就是从1919年5月到1921年7月

    当杜威离开北京,起程归国的时候,胡适写了一篇《杜威先生在中国》的短文,为之送行,登在《东方杂志》和《民国日报·觉悟》上。他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我们可以说,在最近的将来几十年中,也未必有别个西洋学者在中国的影响可以比杜威先生还大的。”

    。。。。。。

    想起来一个可能的纷争点,关于幼儿教育,可能大家也有一个误解,认为只有6岁前,那叫做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是kids,children,国际公认概念是0到18岁。

    。。。。。。

    我国幼儿教育先行者,陶行知、陈鹤琴,

    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他的教育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他还能干点啥:

    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1945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

    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革命人才。

    。。。。。。

    陈鹤琴:

    1923年秋,在南京鼓楼自己住宅内开办鼓楼幼稚园,试验科学化、中国化的幼稚教育。

    1925年秋,鼓楼幼稚园新园舍建成,定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请助教张宗麟协助工作,全面开展实验,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同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

    1927年2月,与陶行知、张宗麟一同发起中国最早的儿童教育团体——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幼稚教育》并任主编,发表《我们的主张》,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15条办园主张。3月,受邀担任晓庄师范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兼指导员;与张宗麟等一道创办中国最早的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40年夏,在江西泰和创办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师,任校长

    他还会干点啥:

    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章节目录

幼儿老师闯异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袁去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袁去病并收藏幼儿老师闯异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