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归的五雷正法修练到了至关重要之时,一颗通灵印便随即出现,只见柔和的青光泻照其身,来为他加持一些助力。
修行者的印玺信鉴,又叫法印!
印,或称“印绶”、“印信”、“印玺”、“印鉴”、“印章”,代表着一个人所拥有的才智、权力、地位、禄报、威信和成就,故被术数命理学家纳为重要的格局要素及参数。
法印,又称为“天鉴”、“天玺”、“天信”、“神印”、“神信”、“仙鉴”、“仙信”、“人皇帝玺”、“圣真箓信”、“印篆”、“符印”、“玉玺”等,象征着天地人三界之中神仙、圣、真、灵、王等上位规则制定者的权威、尊荣、法力、神通与能量。
印,执政所持信也。
《上清灵宝大法》道:“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
道门修行者行法施术时所用的印玺信鉴,均名为法印,或呈有形之态、或为无形之状。
有形的法印,多是将道门的图、纹、符、篆、箓等图文,以桃木、朱砂石、玉石镌刻而成,或以铜、金、银等金属铸造而成。
代表法物有:道经师三宝印、灵宝大法师印、太上道祖律令法印、上清天枢院印、都天大法印、天地神印、三界混元总摄万神印、九龙神印、天师印、通灵印、九天玄女印、城隍印、番天印等。
无形的法印是以罡步、咒语、法诀和指法为印。二者同样具有驱动神鬼之力、增强自身能量、改变事物运行轨迹的功能效用,为道门历来珍重的至宝,广泛用于上表、呈章、书符、施咒、箓、绘纹、制篆等斋醮、科仪、法事活动。
《灵宝玉鉴》卷一云:“法者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导之齐之也。
故章表奏申关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此乃“法印照处,魅邪灭亡”的好处。
古也有“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道炼本,以致轻举飞升。
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于是出法以求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
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之说。
法印与道门的“道”、“一”、“精”、“炁”、“神”等核心观念相合,具有相当的神圣性、超越性和功效力。论曰:“印者,可易晓也,上士以印为道,道托印以行之,而印者如燧珠之艾炷耳。”
可见,法印乃是道的体现,用印即是行道。
夜不归习五雷正法,又有通灵印相助,但他也知道,他修道一生中最重要的最难的一关还是如何斩三尸。
道门认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历来十分重视具有济世活人之功效的医术,作为道门问道修仙之重要途径的斩三尸,其过程与内容也体现了与医药养生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尸又叫三尸神或三尸虫,也叫“三彭”或“三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所以称为“三尸九虫”。
三尸虫中之上尸名青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或言上尸称彭踞,中尸称彭踬,下尸称彭矫。
九虫则指伏虫、回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鬲虫、赤虫和蜣虫。
三尸是先天就伏于父母胞胎中的,并且随着人的降生而与生俱来,《太上三尸中经》曰:“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夜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速死。”
三尸九虫之恶,不仅言人过失,引人出现过失,同时还是人体的糟践者。道教以治三尸为成仙之要,斩得三尸,即证金仙的观念在道教徒心目中根深蒂固。
《太上三尸中经》说:“蛔虫长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虫贯心人死。白虫长一寸,相生甚多,长者五寸,躁人五脏,多即杀人,兼令人贪食烦满。胇虫令人多咳嗽。胃虫令人吐呕不喜。膈虫令人多涕唾。赤虫令人肠鸣虚胀。蜣虫令人动止劳剧,则生恶疮颠痴,痈疖疽瘘,癣疥痫癞,种种动作。”记录了三尸戕害人体引发疾病的症状。
“三尸”就是寄生在人体内的害虫。
“三”表示这种害虫数目巨大,“尸”则是这些寄生虫的名字。
上尸寄居在脑后的玉枕穴里,是一种蓝绿色的蠕虫,长二寸,会引起人头部强烈的胀痛感。
中尸居住在背部中央夹脊穴一带,脊椎两侧,是蠕虫的一种,比上尸略短粗,头部有一些须状的触手,一旦中尸偏离背脊,寄主就会受到驼背的困扰。
下尸生活在尾闾**,有决定人类生死的能力。
下尸是血红色的,浑身长着细密的短毛,裹在厚厚的黏液里。
关于它的形状,一种说法是与蚕相似,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如同长到五个月大的胎儿。
三尸除了寄生虫的尸体解释之外,还被认为是人体邪气所化。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曰:“其三尸者,托阴气以为灵”,又曰:“人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无论灵或鬼,都是道门中极为常见的名词,其本质也就是天地间异于阴阳之气的邪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医学中认为人体之所以得病,便是因为外邪入侵所致,而三尸作为人体邪气,便不难理解为何道教认为人体所得种种疾病皆因三尸而起。
三尸危害人体,道教因此有了种种杀灭三尸的方法,并以斩三尸为得证金丹的基本前提。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一、药物
如何斩灭三尸,道书中提到了众多的药物和药方,常见的包括黄精、丹砂、茯苓、白芷、桃叶(一云桃根)、芜荑等。
《云笈七签》中记载了诸多药方,如:“三月三日取桃叶,一云桃根,捣取汁七升,以大醋一升同煎,令得五六分,先食,顿服之。隔宿无食,即尸虫俱下。”
也有“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之说。
考其药性,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之功。
丹砂味甘性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益气,轻身,使人精力旺盛,不易衰老,杀精魅邪恶鬼,通血脉,止烦渴,悦泽人面,镇心,主尸疰抽风,解胎毒痘毒,驱邪虐。
茯苓味苦性平,能够安魂养神,调脏气,除肾邪。白芷则味辛性温,可以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散胃、肠、肺三经之邪,而以胃经为主。
桃叶味苦性平,可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
芜荑味辛性平,主治五脏邪气,散毒化石,杀虫散瘀。
不难看出,这些道教中用来杀三尸的药物,都具有一定杀虫驱邪散瘀的药效,其医学底蕴也正在于此。
二、行气
医学虽无法具体解释气在人体中的功用,但行气对人体的益处却早已为世人所共识。
行气同时是道门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之说。
养生术至关重要的有“三事”:“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指出“人得天地之气以生”,得气则生,失气则死。足见道教对行气的重视。
三、符咒
符咒包括符箓和咒术,是道门的重要法术之一。
除三尸之咒术符箓有《上玄灭欲斩尸变景流光玉符》。
上曰“当于色欲之门,北向衔刀,请一杯清水,面临水上,师于弟子后,叩齿九通,咒曰:上尸青欲,自号彭倨,变化九种,鸟头蛇躯。混沌无心,或沉或浮。贪欲滋美,华色自居。走作魂魄,司人过咎。断人命根,气散神游。放浪三宫,小虫无劬。真人甲乙,佩箓带符。色欲已断,死路已除。”
“元始有命,请斩尸头。三台监形,,速出无留。灭根绝种,勿使遗余。甲乙练真,三宫清虚。五帝监映,太一定书。北元沐浴,冠带行畴。”
“飞度天界,流景玉舆。遁变上清,乘空遨游。毕,取所衔刀,师以绕弟子头结九过,下所卷玉符,埋于色欲门下,以杯水灌上。行此之道,上尸即灭,色欲自除,身过天徒之界,形魂无复苦恼之患。”
道门在施符念咒的科仪当中,自身就已经暗含了清洁消毒之类的卫生防病措施,而其符箓的制作材料为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丹砂、桃木之类。
在念咒驱三尸的同时,对人本身也进行了一次心理暗示,它首先要求念咒者心平气和,清除杂念和种种妄想,排解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其次要求念咒者诚心诚意,信赖符咒杀灭三尸的能力。
三尸虫本就会使人心烦意乱,念诵符咒的过程恰好克制了这些不良的情绪。
四、禁忌
上尸好宝物,中尸好五味,下尸好色欲,道门据此要求信徒远离酣食厚味,不要贪图享乐,毫无节制地纵欲。
修行者的印玺信鉴,又叫法印!
印,或称“印绶”、“印信”、“印玺”、“印鉴”、“印章”,代表着一个人所拥有的才智、权力、地位、禄报、威信和成就,故被术数命理学家纳为重要的格局要素及参数。
法印,又称为“天鉴”、“天玺”、“天信”、“神印”、“神信”、“仙鉴”、“仙信”、“人皇帝玺”、“圣真箓信”、“印篆”、“符印”、“玉玺”等,象征着天地人三界之中神仙、圣、真、灵、王等上位规则制定者的权威、尊荣、法力、神通与能量。
印,执政所持信也。
《上清灵宝大法》道:“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
道门修行者行法施术时所用的印玺信鉴,均名为法印,或呈有形之态、或为无形之状。
有形的法印,多是将道门的图、纹、符、篆、箓等图文,以桃木、朱砂石、玉石镌刻而成,或以铜、金、银等金属铸造而成。
代表法物有:道经师三宝印、灵宝大法师印、太上道祖律令法印、上清天枢院印、都天大法印、天地神印、三界混元总摄万神印、九龙神印、天师印、通灵印、九天玄女印、城隍印、番天印等。
无形的法印是以罡步、咒语、法诀和指法为印。二者同样具有驱动神鬼之力、增强自身能量、改变事物运行轨迹的功能效用,为道门历来珍重的至宝,广泛用于上表、呈章、书符、施咒、箓、绘纹、制篆等斋醮、科仪、法事活动。
《灵宝玉鉴》卷一云:“法者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导之齐之也。
故章表奏申关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此乃“法印照处,魅邪灭亡”的好处。
古也有“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道炼本,以致轻举飞升。
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于是出法以求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
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之说。
法印与道门的“道”、“一”、“精”、“炁”、“神”等核心观念相合,具有相当的神圣性、超越性和功效力。论曰:“印者,可易晓也,上士以印为道,道托印以行之,而印者如燧珠之艾炷耳。”
可见,法印乃是道的体现,用印即是行道。
夜不归习五雷正法,又有通灵印相助,但他也知道,他修道一生中最重要的最难的一关还是如何斩三尸。
道门认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历来十分重视具有济世活人之功效的医术,作为道门问道修仙之重要途径的斩三尸,其过程与内容也体现了与医药养生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尸又叫三尸神或三尸虫,也叫“三彭”或“三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所以称为“三尸九虫”。
三尸虫中之上尸名青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或言上尸称彭踞,中尸称彭踬,下尸称彭矫。
九虫则指伏虫、回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鬲虫、赤虫和蜣虫。
三尸是先天就伏于父母胞胎中的,并且随着人的降生而与生俱来,《太上三尸中经》曰:“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夜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速死。”
三尸九虫之恶,不仅言人过失,引人出现过失,同时还是人体的糟践者。道教以治三尸为成仙之要,斩得三尸,即证金仙的观念在道教徒心目中根深蒂固。
《太上三尸中经》说:“蛔虫长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虫贯心人死。白虫长一寸,相生甚多,长者五寸,躁人五脏,多即杀人,兼令人贪食烦满。胇虫令人多咳嗽。胃虫令人吐呕不喜。膈虫令人多涕唾。赤虫令人肠鸣虚胀。蜣虫令人动止劳剧,则生恶疮颠痴,痈疖疽瘘,癣疥痫癞,种种动作。”记录了三尸戕害人体引发疾病的症状。
“三尸”就是寄生在人体内的害虫。
“三”表示这种害虫数目巨大,“尸”则是这些寄生虫的名字。
上尸寄居在脑后的玉枕穴里,是一种蓝绿色的蠕虫,长二寸,会引起人头部强烈的胀痛感。
中尸居住在背部中央夹脊穴一带,脊椎两侧,是蠕虫的一种,比上尸略短粗,头部有一些须状的触手,一旦中尸偏离背脊,寄主就会受到驼背的困扰。
下尸生活在尾闾**,有决定人类生死的能力。
下尸是血红色的,浑身长着细密的短毛,裹在厚厚的黏液里。
关于它的形状,一种说法是与蚕相似,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如同长到五个月大的胎儿。
三尸除了寄生虫的尸体解释之外,还被认为是人体邪气所化。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曰:“其三尸者,托阴气以为灵”,又曰:“人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无论灵或鬼,都是道门中极为常见的名词,其本质也就是天地间异于阴阳之气的邪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医学中认为人体之所以得病,便是因为外邪入侵所致,而三尸作为人体邪气,便不难理解为何道教认为人体所得种种疾病皆因三尸而起。
三尸危害人体,道教因此有了种种杀灭三尸的方法,并以斩三尸为得证金丹的基本前提。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一、药物
如何斩灭三尸,道书中提到了众多的药物和药方,常见的包括黄精、丹砂、茯苓、白芷、桃叶(一云桃根)、芜荑等。
《云笈七签》中记载了诸多药方,如:“三月三日取桃叶,一云桃根,捣取汁七升,以大醋一升同煎,令得五六分,先食,顿服之。隔宿无食,即尸虫俱下。”
也有“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之说。
考其药性,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之功。
丹砂味甘性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益气,轻身,使人精力旺盛,不易衰老,杀精魅邪恶鬼,通血脉,止烦渴,悦泽人面,镇心,主尸疰抽风,解胎毒痘毒,驱邪虐。
茯苓味苦性平,能够安魂养神,调脏气,除肾邪。白芷则味辛性温,可以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散胃、肠、肺三经之邪,而以胃经为主。
桃叶味苦性平,可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
芜荑味辛性平,主治五脏邪气,散毒化石,杀虫散瘀。
不难看出,这些道教中用来杀三尸的药物,都具有一定杀虫驱邪散瘀的药效,其医学底蕴也正在于此。
二、行气
医学虽无法具体解释气在人体中的功用,但行气对人体的益处却早已为世人所共识。
行气同时是道门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之说。
养生术至关重要的有“三事”:“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指出“人得天地之气以生”,得气则生,失气则死。足见道教对行气的重视。
三、符咒
符咒包括符箓和咒术,是道门的重要法术之一。
除三尸之咒术符箓有《上玄灭欲斩尸变景流光玉符》。
上曰“当于色欲之门,北向衔刀,请一杯清水,面临水上,师于弟子后,叩齿九通,咒曰:上尸青欲,自号彭倨,变化九种,鸟头蛇躯。混沌无心,或沉或浮。贪欲滋美,华色自居。走作魂魄,司人过咎。断人命根,气散神游。放浪三宫,小虫无劬。真人甲乙,佩箓带符。色欲已断,死路已除。”
“元始有命,请斩尸头。三台监形,,速出无留。灭根绝种,勿使遗余。甲乙练真,三宫清虚。五帝监映,太一定书。北元沐浴,冠带行畴。”
“飞度天界,流景玉舆。遁变上清,乘空遨游。毕,取所衔刀,师以绕弟子头结九过,下所卷玉符,埋于色欲门下,以杯水灌上。行此之道,上尸即灭,色欲自除,身过天徒之界,形魂无复苦恼之患。”
道门在施符念咒的科仪当中,自身就已经暗含了清洁消毒之类的卫生防病措施,而其符箓的制作材料为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丹砂、桃木之类。
在念咒驱三尸的同时,对人本身也进行了一次心理暗示,它首先要求念咒者心平气和,清除杂念和种种妄想,排解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其次要求念咒者诚心诚意,信赖符咒杀灭三尸的能力。
三尸虫本就会使人心烦意乱,念诵符咒的过程恰好克制了这些不良的情绪。
四、禁忌
上尸好宝物,中尸好五味,下尸好色欲,道门据此要求信徒远离酣食厚味,不要贪图享乐,毫无节制地纵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