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交给路上 作者:沫沫洁洁
第五章 黑袍下的渴望(上)
五月的一天,我和lee君悄然到达了伊朗首都德黑兰。从曼谷转机,历经了八个小时的行程,伴随着一颗不安的心,一路上,脑子里总是出现***组织疯狂的画面,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国度呢?
旅行的魅力在于,前方一切未知。而这种未知,会让你选择一些不寻常的路。当飞机开始盘旋在伊朗上空的时候,我隐约嗅到了一丝古波斯神秘气息。
入境时,我发现大多数的入境伊朗的女性,都已经将准备好的头巾包裹住了头部,我也入乡随俗,熟练的用黑色围巾将我的头发全部包裹起来。这得益于出发前的练习。
入夜时分的德黑兰,有些不安的氛围。当地司机操着蹩脚英语,带着我和lee君,穿梭在嘈杂拥挤的街道,驶向酒店。一路上,无序的摩托车,老旧的汽车从我们车旁近距离驶过,总有要撞到我们车的惊恐。有些饭店门口,垃圾堆成了一片,显然白天的喧嚣还未停止。
初来乍到,我对这未知国度的探索兴趣,被这乱哄哄空气中夹杂着波斯香料的夜晚所颠覆了。
第二天,按照行程,我和lee君去了离开德黑兰一小时半的小城,萨维。我向来喜欢到达一个国家时,选择首都周边的一些小城去探索,因为那里会有一些真实的人文风俗。
萨维并不大,也不是一个旅游城市。然,这确是我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悠闲且毫无束缚的看一个真实的伊朗。
这里的宗教色彩更为浓烈。多数女性还是从头到脚披着黑色的长袍,她们将自己隐藏在黑袍之下,只留出一对迷人好奇的大眼睛。
伊朗人总是热情的与我们搭讪,这种过分的热情,其实是国家长期被禁锢后的渴望。他们渴望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交流,渴望了解更多的这个世界。
于是,我和lee君走在街头,常被当地人热情的称呼为“秦”。有的直接问我们是不是来自“秦”?
我很好奇,想了很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称呼中国人为“秦”呢?
秦朝的“秦“。对,我来自秦。某一天,我很自豪的回答他们“对,我来自秦”。
这个很穿越的称呼,是我行走许多国家后首次听到的。
中国人首次有“秦人”二字出现的是在《史记?大宛列传》里,距今二千多年前:是时,康居侯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这里的秦人,就是指汉人。
那么,为何伊朗人延续了称呼中国人为“秦”呢?
行走在伊朗土地上,处处都有着古波斯人的遗风。波斯,这个古老的称呼,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而却在1935年才正式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由巴列维正式将波斯改名为“伊朗”。因此,波斯几乎就是伊朗的代名词了。
中国处于秦汉时期,今天的伊朗被称为“安息国”,安息这个词,源于古伊朗的阿尔撒西王朝,汉朝人译音称之为“安息国”。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安息国也是在《史记?大宛列传》里面。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浦陶酒。城邑如大宛。”这里的大月氏,大宛都是古代西域小国,今中亚一带。
最早的秦朝人便在公元前200年与波斯安息国有了商贸往来。“秦人”这一称呼,应该就是那个年代的烙印吧。到了汉朝,古波斯与大汉朝的民间,政府间的贸易频繁,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途径波斯安息国。东汉时班固在《汉书匈奴传》里也用了“秦人”,记载是这样的:于是卫律卫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可见,秦汉两代中国人,被当时的外族人称之为“秦人”。
就做一回“秦”人吧,且让我穿越时空一回,与古波斯人相遇在大秦帝国。
伊朗人的热情,很快消散了初来时的紧张与不安,当你从心里上消除了对一个地域的恐惧时,你也就正式开始了探索之旅。
了解一个国度的风俗,往往可以从早餐开始。我喜欢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花在早餐上。这是跟我的一位德国朋友劳拉学来的。她在节假日的时候,邀上家人朋友,共进早餐,这种充满仪式感的用餐,却是将生活过的透彻,过的慢条斯理的最好方式。
在柔和色彩餐巾的铺垫下,一桌丰盛却其实很容易料理的早餐,就摆上了餐桌。面包是店里买的,草莓果酱是女主人自己做的,奶酪黄油也是店里买的,还有一些肉制品,牛奶,水果等,几乎都不需要怎样去动手制作,只要拿上餐桌就行。就这样,劳拉为每一位倒上咖啡,一个惬意,舒朗的早晨就这样在咖啡香氛中开始了。我们天南地北的聊天,聊人生,聊旅行,聊家庭,聊孩子,聊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的在餐桌上流逝,而人与人却越靠越拢,平时的家庭成员的磕绊,朋友间的误会,也都一并随着这愉快的早晨,烟消云散了。
一顿早餐,最终吃成了晚宴。
我问劳拉,这样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劳拉则笑说,时间是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的,像今天早晨,我和许久未见面的朋友们碰面了,和姐姐,姐夫也见面了,我感到很开心。
相对于德式早餐,伊朗的早餐没有那么丰盛,却是地道的***式的早餐。一块像布一样的饼,折叠放进小篮子里,展开那块“布”,几乎呈正方形,有些像新疆的“囊”,只是颜色略白。他们称之为“面包”,吃进嘴里干的冒烟,必须涂上黄油或者蜂蜜,才能下咽。当地人喜欢喝红茶,在无数个旅行的日子里,早餐的一杯咖啡或者红茶,是让你进入当日状态的开始,看似百无聊赖的啜饮,其实是安排着一天的行程,我喜欢有着暖阳的早晨,一杯茶香的氤氲,简单却丰盈的内心,用纸和笔记录我的旅程与情绪,记录对未知明天的期盼。
第五章 黑袍下的渴望(上)
第五章 黑袍下的渴望(上)
五月的一天,我和lee君悄然到达了伊朗首都德黑兰。从曼谷转机,历经了八个小时的行程,伴随着一颗不安的心,一路上,脑子里总是出现***组织疯狂的画面,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国度呢?
旅行的魅力在于,前方一切未知。而这种未知,会让你选择一些不寻常的路。当飞机开始盘旋在伊朗上空的时候,我隐约嗅到了一丝古波斯神秘气息。
入境时,我发现大多数的入境伊朗的女性,都已经将准备好的头巾包裹住了头部,我也入乡随俗,熟练的用黑色围巾将我的头发全部包裹起来。这得益于出发前的练习。
入夜时分的德黑兰,有些不安的氛围。当地司机操着蹩脚英语,带着我和lee君,穿梭在嘈杂拥挤的街道,驶向酒店。一路上,无序的摩托车,老旧的汽车从我们车旁近距离驶过,总有要撞到我们车的惊恐。有些饭店门口,垃圾堆成了一片,显然白天的喧嚣还未停止。
初来乍到,我对这未知国度的探索兴趣,被这乱哄哄空气中夹杂着波斯香料的夜晚所颠覆了。
第二天,按照行程,我和lee君去了离开德黑兰一小时半的小城,萨维。我向来喜欢到达一个国家时,选择首都周边的一些小城去探索,因为那里会有一些真实的人文风俗。
萨维并不大,也不是一个旅游城市。然,这确是我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悠闲且毫无束缚的看一个真实的伊朗。
这里的宗教色彩更为浓烈。多数女性还是从头到脚披着黑色的长袍,她们将自己隐藏在黑袍之下,只留出一对迷人好奇的大眼睛。
伊朗人总是热情的与我们搭讪,这种过分的热情,其实是国家长期被禁锢后的渴望。他们渴望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交流,渴望了解更多的这个世界。
于是,我和lee君走在街头,常被当地人热情的称呼为“秦”。有的直接问我们是不是来自“秦”?
我很好奇,想了很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称呼中国人为“秦”呢?
秦朝的“秦“。对,我来自秦。某一天,我很自豪的回答他们“对,我来自秦”。
这个很穿越的称呼,是我行走许多国家后首次听到的。
中国人首次有“秦人”二字出现的是在《史记?大宛列传》里,距今二千多年前:是时,康居侯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这里的秦人,就是指汉人。
那么,为何伊朗人延续了称呼中国人为“秦”呢?
行走在伊朗土地上,处处都有着古波斯人的遗风。波斯,这个古老的称呼,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而却在1935年才正式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由巴列维正式将波斯改名为“伊朗”。因此,波斯几乎就是伊朗的代名词了。
中国处于秦汉时期,今天的伊朗被称为“安息国”,安息这个词,源于古伊朗的阿尔撒西王朝,汉朝人译音称之为“安息国”。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安息国也是在《史记?大宛列传》里面。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浦陶酒。城邑如大宛。”这里的大月氏,大宛都是古代西域小国,今中亚一带。
最早的秦朝人便在公元前200年与波斯安息国有了商贸往来。“秦人”这一称呼,应该就是那个年代的烙印吧。到了汉朝,古波斯与大汉朝的民间,政府间的贸易频繁,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途径波斯安息国。东汉时班固在《汉书匈奴传》里也用了“秦人”,记载是这样的:于是卫律卫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可见,秦汉两代中国人,被当时的外族人称之为“秦人”。
就做一回“秦”人吧,且让我穿越时空一回,与古波斯人相遇在大秦帝国。
伊朗人的热情,很快消散了初来时的紧张与不安,当你从心里上消除了对一个地域的恐惧时,你也就正式开始了探索之旅。
了解一个国度的风俗,往往可以从早餐开始。我喜欢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花在早餐上。这是跟我的一位德国朋友劳拉学来的。她在节假日的时候,邀上家人朋友,共进早餐,这种充满仪式感的用餐,却是将生活过的透彻,过的慢条斯理的最好方式。
在柔和色彩餐巾的铺垫下,一桌丰盛却其实很容易料理的早餐,就摆上了餐桌。面包是店里买的,草莓果酱是女主人自己做的,奶酪黄油也是店里买的,还有一些肉制品,牛奶,水果等,几乎都不需要怎样去动手制作,只要拿上餐桌就行。就这样,劳拉为每一位倒上咖啡,一个惬意,舒朗的早晨就这样在咖啡香氛中开始了。我们天南地北的聊天,聊人生,聊旅行,聊家庭,聊孩子,聊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的在餐桌上流逝,而人与人却越靠越拢,平时的家庭成员的磕绊,朋友间的误会,也都一并随着这愉快的早晨,烟消云散了。
一顿早餐,最终吃成了晚宴。
我问劳拉,这样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劳拉则笑说,时间是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的,像今天早晨,我和许久未见面的朋友们碰面了,和姐姐,姐夫也见面了,我感到很开心。
相对于德式早餐,伊朗的早餐没有那么丰盛,却是地道的***式的早餐。一块像布一样的饼,折叠放进小篮子里,展开那块“布”,几乎呈正方形,有些像新疆的“囊”,只是颜色略白。他们称之为“面包”,吃进嘴里干的冒烟,必须涂上黄油或者蜂蜜,才能下咽。当地人喜欢喝红茶,在无数个旅行的日子里,早餐的一杯咖啡或者红茶,是让你进入当日状态的开始,看似百无聊赖的啜饮,其实是安排着一天的行程,我喜欢有着暖阳的早晨,一杯茶香的氤氲,简单却丰盈的内心,用纸和笔记录我的旅程与情绪,记录对未知明天的期盼。
第五章 黑袍下的渴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