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70章故事简介:北魏皇帝拓跋圭看到后秦政权日益强大。其深深知道,后秦政权必将是自己逐鹿中原的最为强劲的对手。拓跋珪便派出小股部队不断袭扰和蚕食后秦的国土。导致后秦皇帝姚兴为之大怒,并不顾群臣反对,亲率大军东征北魏,拓跋珪当仁不让,派出大军阻击,两军战于柴壁,姚兴大败,退回关中,拓跋圭本欲乘胜进击关中,但听闻柔然欲南下侵扰,不得不领兵而回。
在这个故事中,北魏王朝在占据关东地区以后,并没有着急解决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后燕帝国和南燕政权。而是选择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占据关中地区,威震西北的后秦帝国。由此可见,拓跋圭志向远大,他知道后秦帝国一旦崛起,必然是一个难以对付的角色。而后燕帝国,已成强弩之末,南燕政权更是弹丸之地。对自己的宏图伟业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后秦帝国才是北魏王朝一统天下的心腹大患。拓跋珪自然要趁机压制住后秦帝国。所以,拓跋圭将自己打击的主要目标放在了后秦帝国身上。
而后秦帝国此时却正处在占据陇西,威震西北的昌盛阶段之中,后秦皇帝姚兴对于向东扩张,占据关东地区自然是有一定的想法,只不过后秦帝国和北魏王朝之间并无太多矛盾,如果贸然出兵关东地区,有师出无名之嫌,所以,当北魏王朝的袭扰小部队进入关中腹地之际,姚兴必然要借此机会亲率大军一举攻下北魏王朝占据的关东地区,重新将中原地区归于一统,但是让姚兴没有想到的是,柴壁一战,后秦大军丢盔卸甲,北魏王朝彻底遏制了后秦帝国向东扩张的脚步。尽管在柴壁之战后,后秦帝国完成了对凉州重镇姑臧的控制和对东晋十二郡的占领,但其都始终无法向关东地区再迈出一步。北魏王朝在此一战后,也开始重视了对称霸北方蒙古草原的柔然的关系。所以柴壁之战后,后秦帝国和北魏王朝暂时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局面。但是后秦帝国因为其内部的矛盾随着其势力的扩张愈加尖锐,而柴壁之战后,北魏王朝对于关东地区的统治愈加稳固,这就让北魏王朝的统治者可以放心大胆的先解决北部柔然的侵扰问题了。
其实,柴壁之战在某种意义上非常像前秦帝国的淝水之战,都是对进入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战役,只不过这场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远没有淝水之战宏大和深远,因为柴壁之战只是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对当时江南地区的东晋王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后世的人们往往没有关注这场战争的。但是我认为这场战争的对于十六国时期末期的战略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战胜方北魏王朝因此稳稳的控制住了经济更为富庶,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的关东地区,这为其主体部族加快汉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战败方后秦帝国尽管在柴壁之战中损失不大,但是柴壁之战让后秦帝国看到了北魏王朝的强大,对于向东扩张,占据关东地区的战略目标只能是隔着黄河的几字湾表现为无奈和兴叹,战后的后秦帝国不得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战略目标,将战火纷飞的凉州地区和内乱不止的东晋王朝作为自己扩张的对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我们要知道,后秦帝国无法对中原地区进行统一,其整体国力很难对凉州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后秦帝国所占据的凉州重镇姑臧更像是后秦帝国向凉州地区伸出的触手或者说是后秦帝国势力的突出部,极有可能被临近的势力所包围,更何况当时的凉州地区还有三个时刻想称霸西北的凉国,这么看来,后秦帝国对凉州重镇姑臧的统治可就岌岌可危了。而被后秦帝国强占十二郡的东晋王朝仍然是当时汉族先民的正统王朝,并且在淝水之战后整体实力也比较强大,其内乱终究有平息的一天,一旦一个强势的人物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掌舵人,后秦帝国夺取的十二郡土地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东晋王朝也很有可能以此为借口而对后秦帝国兴师问罪。
更何况,柴壁之战的结果使得后秦帝国看到自己的主体部族已经不能对抗刚刚进入关东地区的鲜卑拓跋部了,所以,后秦帝国要想遏制鲜卑拓跋部的势力西进,就必然要寻求其他汉化不深的游牧民族的帮助,当时,后秦皇帝姚兴就选择了曾经在北方蒙古草原上与鲜卑拓跋部争霸失败而投靠后秦帝国的匈奴铁弗部来担任阻挡北魏王朝西进的屏障,可是这些汉化不深的游牧民族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为已经基本完成汉化的游牧民族王朝做挡箭牌呢?他们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也必然要通过封邦建国来走上自己部族汉化的道路,所以被姚兴委以重任的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勃勃在接受姚兴任命后,不断招揽部众,扩大自己的势力,并且趁机叛乱,建立了十六国中的胡夏政权,匈奴铁弗部的叛乱必然引起后秦帝国内部矛盾的连锁反应,因此胡夏政权的建立也就敲响了后秦帝国的丧钟。
由此可见,柴壁之战尽管只是十六国时期末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中的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但是其对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也为十六国乱世尽早结束埋下伏笔。说到这里,这场不起眼的柴壁之战似乎和三国时期末期的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猇亭之战非常的相似,只不过一个发生在北方地区一个发生在南方地区,我就借此机会说一说猇亭之战的一些事情。
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当然,因为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这场战役还有一个令现在的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就是陆逊火烧连营。说的是三国时期的中后期,蜀汉政权为了夺回被东吴政权收复的荆州地区,扩大蜀汉政权在三国鼎立中的优势,蜀汉先主刘备亲自率军五万东进伐吴,结果在猇亭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用火攻之计打的大败,刘备逃往白帝城后病逝,蜀汉政权尽管在诸葛亮当政时期征服南中和北伐中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蜀汉政权从此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当然并非如此,名著《三国演义》所记述的情节更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说的是东吴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并且擒杀关羽,蜀汉先主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出兵七十余万大举伐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所败,刘备又气有病退往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当政后先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再六出祁山伐魏,最后病死五丈原。
其实《三国演义》所说的情形跟三国时期的历史脉络基本一致,但中间添加了很多情节和细节,其中猇亭之战的发动绝不是刘备为二弟关羽复仇那么简单,关羽被杀时猇亭之战两年前的事情了,如果刘备只是为了兄弟感情而而且刘备所带的军队也绝对没有七十多万人,这只不过是文学家对作品的渲染和夸张,同样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也都是文学家对正史的润色,对南中地区的征服绝不可能出现七擒七纵那样精彩的情景,诸葛亮六次北伐同样是无稽之谈,正史中诸葛亮所主导的北伐曹魏只有五次,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熟知的猇亭之战并非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其规模跟柴壁之战几乎一致。
对于猇亭之战的起因,同样是因为东吴政权在不断的侵夺蜀汉政权的地盘而导致的,这跟柴壁之战前,北魏王朝为了遏制后秦帝国的扩张而采取的袭扰和蚕食其领土的策略是一样的道理,这两场战争的过程虽然不同,但是其结果都是由不堪忍受对手侵蚀而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在战争结束后,失败的一方都选择了其他战略方向上的发展,尽管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都是被其所攻击的正统王朝在变换了更为有执政能力的掌舵人后所消灭的。总的来说,后秦帝国和北魏王朝的柴壁之战跟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的猇亭之战的意义和影响相似之处极多,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十六国时期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
十六国时期,战乱频频,能够被我们现在的人们耳熟能详也只有前秦帝国和东晋王朝的淝水之战,其实这场战役尽管规模宏大,但是战争的过程比较简单,而柴壁之战虽然规模不算宏大,但是战争的过程也算得上是比较复杂,其中的围点打援的军事策略被我们近代的红色军事家门运用的出神入化,这场战争真的不该被人们所遗忘。
在这个故事中,北魏王朝在占据关东地区以后,并没有着急解决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后燕帝国和南燕政权。而是选择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占据关中地区,威震西北的后秦帝国。由此可见,拓跋圭志向远大,他知道后秦帝国一旦崛起,必然是一个难以对付的角色。而后燕帝国,已成强弩之末,南燕政权更是弹丸之地。对自己的宏图伟业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后秦帝国才是北魏王朝一统天下的心腹大患。拓跋珪自然要趁机压制住后秦帝国。所以,拓跋圭将自己打击的主要目标放在了后秦帝国身上。
而后秦帝国此时却正处在占据陇西,威震西北的昌盛阶段之中,后秦皇帝姚兴对于向东扩张,占据关东地区自然是有一定的想法,只不过后秦帝国和北魏王朝之间并无太多矛盾,如果贸然出兵关东地区,有师出无名之嫌,所以,当北魏王朝的袭扰小部队进入关中腹地之际,姚兴必然要借此机会亲率大军一举攻下北魏王朝占据的关东地区,重新将中原地区归于一统,但是让姚兴没有想到的是,柴壁一战,后秦大军丢盔卸甲,北魏王朝彻底遏制了后秦帝国向东扩张的脚步。尽管在柴壁之战后,后秦帝国完成了对凉州重镇姑臧的控制和对东晋十二郡的占领,但其都始终无法向关东地区再迈出一步。北魏王朝在此一战后,也开始重视了对称霸北方蒙古草原的柔然的关系。所以柴壁之战后,后秦帝国和北魏王朝暂时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局面。但是后秦帝国因为其内部的矛盾随着其势力的扩张愈加尖锐,而柴壁之战后,北魏王朝对于关东地区的统治愈加稳固,这就让北魏王朝的统治者可以放心大胆的先解决北部柔然的侵扰问题了。
其实,柴壁之战在某种意义上非常像前秦帝国的淝水之战,都是对进入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战役,只不过这场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远没有淝水之战宏大和深远,因为柴壁之战只是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对当时江南地区的东晋王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后世的人们往往没有关注这场战争的。但是我认为这场战争的对于十六国时期末期的战略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战胜方北魏王朝因此稳稳的控制住了经济更为富庶,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的关东地区,这为其主体部族加快汉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战败方后秦帝国尽管在柴壁之战中损失不大,但是柴壁之战让后秦帝国看到了北魏王朝的强大,对于向东扩张,占据关东地区的战略目标只能是隔着黄河的几字湾表现为无奈和兴叹,战后的后秦帝国不得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战略目标,将战火纷飞的凉州地区和内乱不止的东晋王朝作为自己扩张的对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我们要知道,后秦帝国无法对中原地区进行统一,其整体国力很难对凉州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后秦帝国所占据的凉州重镇姑臧更像是后秦帝国向凉州地区伸出的触手或者说是后秦帝国势力的突出部,极有可能被临近的势力所包围,更何况当时的凉州地区还有三个时刻想称霸西北的凉国,这么看来,后秦帝国对凉州重镇姑臧的统治可就岌岌可危了。而被后秦帝国强占十二郡的东晋王朝仍然是当时汉族先民的正统王朝,并且在淝水之战后整体实力也比较强大,其内乱终究有平息的一天,一旦一个强势的人物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掌舵人,后秦帝国夺取的十二郡土地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东晋王朝也很有可能以此为借口而对后秦帝国兴师问罪。
更何况,柴壁之战的结果使得后秦帝国看到自己的主体部族已经不能对抗刚刚进入关东地区的鲜卑拓跋部了,所以,后秦帝国要想遏制鲜卑拓跋部的势力西进,就必然要寻求其他汉化不深的游牧民族的帮助,当时,后秦皇帝姚兴就选择了曾经在北方蒙古草原上与鲜卑拓跋部争霸失败而投靠后秦帝国的匈奴铁弗部来担任阻挡北魏王朝西进的屏障,可是这些汉化不深的游牧民族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为已经基本完成汉化的游牧民族王朝做挡箭牌呢?他们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也必然要通过封邦建国来走上自己部族汉化的道路,所以被姚兴委以重任的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勃勃在接受姚兴任命后,不断招揽部众,扩大自己的势力,并且趁机叛乱,建立了十六国中的胡夏政权,匈奴铁弗部的叛乱必然引起后秦帝国内部矛盾的连锁反应,因此胡夏政权的建立也就敲响了后秦帝国的丧钟。
由此可见,柴壁之战尽管只是十六国时期末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中的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但是其对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也为十六国乱世尽早结束埋下伏笔。说到这里,这场不起眼的柴壁之战似乎和三国时期末期的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猇亭之战非常的相似,只不过一个发生在北方地区一个发生在南方地区,我就借此机会说一说猇亭之战的一些事情。
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当然,因为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这场战役还有一个令现在的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就是陆逊火烧连营。说的是三国时期的中后期,蜀汉政权为了夺回被东吴政权收复的荆州地区,扩大蜀汉政权在三国鼎立中的优势,蜀汉先主刘备亲自率军五万东进伐吴,结果在猇亭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用火攻之计打的大败,刘备逃往白帝城后病逝,蜀汉政权尽管在诸葛亮当政时期征服南中和北伐中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蜀汉政权从此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当然并非如此,名著《三国演义》所记述的情节更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说的是东吴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并且擒杀关羽,蜀汉先主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出兵七十余万大举伐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所败,刘备又气有病退往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当政后先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再六出祁山伐魏,最后病死五丈原。
其实《三国演义》所说的情形跟三国时期的历史脉络基本一致,但中间添加了很多情节和细节,其中猇亭之战的发动绝不是刘备为二弟关羽复仇那么简单,关羽被杀时猇亭之战两年前的事情了,如果刘备只是为了兄弟感情而而且刘备所带的军队也绝对没有七十多万人,这只不过是文学家对作品的渲染和夸张,同样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也都是文学家对正史的润色,对南中地区的征服绝不可能出现七擒七纵那样精彩的情景,诸葛亮六次北伐同样是无稽之谈,正史中诸葛亮所主导的北伐曹魏只有五次,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熟知的猇亭之战并非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其规模跟柴壁之战几乎一致。
对于猇亭之战的起因,同样是因为东吴政权在不断的侵夺蜀汉政权的地盘而导致的,这跟柴壁之战前,北魏王朝为了遏制后秦帝国的扩张而采取的袭扰和蚕食其领土的策略是一样的道理,这两场战争的过程虽然不同,但是其结果都是由不堪忍受对手侵蚀而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在战争结束后,失败的一方都选择了其他战略方向上的发展,尽管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都是被其所攻击的正统王朝在变换了更为有执政能力的掌舵人后所消灭的。总的来说,后秦帝国和北魏王朝的柴壁之战跟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的猇亭之战的意义和影响相似之处极多,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十六国时期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
十六国时期,战乱频频,能够被我们现在的人们耳熟能详也只有前秦帝国和东晋王朝的淝水之战,其实这场战役尽管规模宏大,但是战争的过程比较简单,而柴壁之战虽然规模不算宏大,但是战争的过程也算得上是比较复杂,其中的围点打援的军事策略被我们近代的红色军事家门运用的出神入化,这场战争真的不该被人们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