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的荣耀并不是轻易得来的,那战乱不仅仅是书上的几句话,或想象中的金戈铁马的威武酣畅。更多的是众人依然要倔强地生活在铁马践踏过后的那片更加凌乱、更加贫瘠、更加衰败的土地上。即便是避乱于深山的人也不是好友到访就能摆出美酒小菜的安逸模样。最能表达战争之后悲凉不妨多听听秦埙独奏的音乐,悲凄、幽怨、绵绵不绝。战后就是那样的苍凉、悲苦。
184年三月三的上巳节结束了颍川书院那年最后的美好生活,如果说五月六月在往年是最艰苦的时候,那么在夏季新粮成熟后,书院按惯例收粮后的生活就会舒服得多。可今年却因为黄巾战乱,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缺少了新粮的征收。八门金锁阵关闭前的补给远远不能和夏季新麦的储备相比。黄巾大军的烧杀抢掠,黄埔嵩等军的火烧千亩良田,小股匪贼的趁火打劫都让这一年变得更加饥饿,更加沉重。
春天的野菜已经吃光,夏季已经有人开始食用树叶拌面之类了,那么7月份之后要吃什么那?成熟蒲公英铁腥味道十足,牛筋草的坚韧不是一般的肠胃能消化的,平常小孩拿来玩的,过食有毒的节节草都成为了饥饿学子的口中食,只为腹中稍微有饱食的感觉,就不计后果的搜寻着能吃下的一切东西。简单的一句话,秋季树皮也成了美味,枯草都成了维持生命的补给。在生命面前,再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雅,再也不见分食而礼的过去,吃就是为了活着,最简单而直白的道理。当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别人已经不顾一切的抢夺那些他曾经所不屑的东西,戏志才总是很无奈。冬季尚有不惧严寒的人,下河打捞水草增加补给,那跳上河来,也是经历一番生死的考验,阳光无法祛除身体的寒气,昏厥、死去的人也不少。为了躲避黄巾暴乱,颍川书院依然选择这种艰难而又困苦的煎熬生活。这是有原因的,黄巾暴乱太恐怖了,是八州动荡,简直就如大半个天下都发生的大级别地震,死亡人数骇人听闻,余震不止。
豫州和冀州人口大量消减,主战场颍川更不用说那惨烈的程度。在颍川书院管理层看来,黄巾暴乱是残暴的,无理性的,对官府和氏族的仇恨,足以让他们不计后果地干出任何疯狂事情来,这些士子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不会让他们去山下轻易犯险。相对于千里白骨的外面,荟萃山相比之下还算是人间的净土。但对平时习惯了优待的学子来说还是不能忍受的。尤其看到有的人在饥饿中不知不觉地倒下来,就在没有起来过,最后就在世上消失不见。有时候有的人一转眼不见了,也许就永远不见了,那种悸怕不是惆怅能表达的,对新生学子更是深深地打击。为了生存的人,什么苦都吃得了。枯草的苦涩、坚韧,异味的呕吐、食后肠胃阵痛、腹中饥饿感缠绵徘徊,是一段难以忘记的过去。想着书院公告上激励的人生------天降大仍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学校的心灵鸡汤使得学子们彼此相互激励着朝向圣人大贤的大道方向迈进。当然学子的待遇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因为书院不仅仅是有心灵鸡汤喝,还一直提供着清汤般的救济粥。几天内还有一点硬货口粮补给。
自从戏志才和郭嘉有了间隙之后,总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让郭嘉颇为难受。颍川书院的这次饥荒,戏志才之流是首当其冲。郭嘉一改往日的沉稳,早早地为大师兄在郭图那里讨了一份长期饭票。有骨气的戏志才以不食嗟来之食给一口回绝,人穷志不短,主要是他和郭嘉那口气还没出来。红莲在他的心中,是比他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执着而倔强的他坚挺着身体苦苦支撑,损失了身子骨中的精气,彻底地卧倒。
不甘心的郭嘉又一次浅笑着道:“这是小师弟孝敬大师兄的,没有其他的意思。”
戏志才缓慢而低沉地道:“我虽然是你大师兄,寒门苦楚,但也不会以此接受你的馈赠和可怜,我的心意你我都晓得,还要我说得更明白?走吧。”
看着这个有个性的大师兄,郭嘉明白他心里还在误会自己和红莲,真是执拗而可爱的人,而一点也不生他的气。郭嘉想着也不便借用徐庶之手,送给他救命食物。挑战他的自尊和智慧一样也是侮辱他。郭嘉回去了,依然没有放弃,而是想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处理。
徐庶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他是一个不计较的人,隔三差五的就去小师妹那里讨点吃的,黄阿楚也乐意给他,甚至还给他带点,徐庶连师弟郭嘉、师傅司马徽、好基友石广元都不放过的,能揩上的都去蹭。谁叫他饭量大,为了活着没办法,就学校的救济粥也是每每都不放过的。徐庶是一个不讲究也是一个洒脱的人,饥荒虽然可怕,他却没有倒下过一次。
颍川荀、陈、鈡开始过的相当奢侈,十月之后才开启了下里巴人的生活。感慨的人生,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话尽显他们的生活和心情。
虽然郭氏院没死一人,但郭嘉受到的煎熬也是十分巨大,有些人就在眼前跌倒离去,甚至连张口讨食的力气都没有。怜悯之心乃人之本能,可眼下谁又能救得了那么多的人,谁又敢去救这么多的人?但这种痛苦让他想为这世道出一份力气,他一向讨厌负面情绪,历来是不拘小节,可这次逃避不了,直接呈现在眼前,不是想象的画面而是一种直接震撼身心的现实。这一次打击不知不觉地在他脑中形成一种与众人一齐脱离苦难的情感,这远远不是当初那孤儿寡母的感慨。或许曾经有过,只是这次饥荒让这种情感更加清晰。
184年三月三的上巳节结束了颍川书院那年最后的美好生活,如果说五月六月在往年是最艰苦的时候,那么在夏季新粮成熟后,书院按惯例收粮后的生活就会舒服得多。可今年却因为黄巾战乱,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缺少了新粮的征收。八门金锁阵关闭前的补给远远不能和夏季新麦的储备相比。黄巾大军的烧杀抢掠,黄埔嵩等军的火烧千亩良田,小股匪贼的趁火打劫都让这一年变得更加饥饿,更加沉重。
春天的野菜已经吃光,夏季已经有人开始食用树叶拌面之类了,那么7月份之后要吃什么那?成熟蒲公英铁腥味道十足,牛筋草的坚韧不是一般的肠胃能消化的,平常小孩拿来玩的,过食有毒的节节草都成为了饥饿学子的口中食,只为腹中稍微有饱食的感觉,就不计后果的搜寻着能吃下的一切东西。简单的一句话,秋季树皮也成了美味,枯草都成了维持生命的补给。在生命面前,再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雅,再也不见分食而礼的过去,吃就是为了活着,最简单而直白的道理。当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别人已经不顾一切的抢夺那些他曾经所不屑的东西,戏志才总是很无奈。冬季尚有不惧严寒的人,下河打捞水草增加补给,那跳上河来,也是经历一番生死的考验,阳光无法祛除身体的寒气,昏厥、死去的人也不少。为了躲避黄巾暴乱,颍川书院依然选择这种艰难而又困苦的煎熬生活。这是有原因的,黄巾暴乱太恐怖了,是八州动荡,简直就如大半个天下都发生的大级别地震,死亡人数骇人听闻,余震不止。
豫州和冀州人口大量消减,主战场颍川更不用说那惨烈的程度。在颍川书院管理层看来,黄巾暴乱是残暴的,无理性的,对官府和氏族的仇恨,足以让他们不计后果地干出任何疯狂事情来,这些士子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不会让他们去山下轻易犯险。相对于千里白骨的外面,荟萃山相比之下还算是人间的净土。但对平时习惯了优待的学子来说还是不能忍受的。尤其看到有的人在饥饿中不知不觉地倒下来,就在没有起来过,最后就在世上消失不见。有时候有的人一转眼不见了,也许就永远不见了,那种悸怕不是惆怅能表达的,对新生学子更是深深地打击。为了生存的人,什么苦都吃得了。枯草的苦涩、坚韧,异味的呕吐、食后肠胃阵痛、腹中饥饿感缠绵徘徊,是一段难以忘记的过去。想着书院公告上激励的人生------天降大仍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学校的心灵鸡汤使得学子们彼此相互激励着朝向圣人大贤的大道方向迈进。当然学子的待遇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因为书院不仅仅是有心灵鸡汤喝,还一直提供着清汤般的救济粥。几天内还有一点硬货口粮补给。
自从戏志才和郭嘉有了间隙之后,总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让郭嘉颇为难受。颍川书院的这次饥荒,戏志才之流是首当其冲。郭嘉一改往日的沉稳,早早地为大师兄在郭图那里讨了一份长期饭票。有骨气的戏志才以不食嗟来之食给一口回绝,人穷志不短,主要是他和郭嘉那口气还没出来。红莲在他的心中,是比他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执着而倔强的他坚挺着身体苦苦支撑,损失了身子骨中的精气,彻底地卧倒。
不甘心的郭嘉又一次浅笑着道:“这是小师弟孝敬大师兄的,没有其他的意思。”
戏志才缓慢而低沉地道:“我虽然是你大师兄,寒门苦楚,但也不会以此接受你的馈赠和可怜,我的心意你我都晓得,还要我说得更明白?走吧。”
看着这个有个性的大师兄,郭嘉明白他心里还在误会自己和红莲,真是执拗而可爱的人,而一点也不生他的气。郭嘉想着也不便借用徐庶之手,送给他救命食物。挑战他的自尊和智慧一样也是侮辱他。郭嘉回去了,依然没有放弃,而是想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处理。
徐庶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他是一个不计较的人,隔三差五的就去小师妹那里讨点吃的,黄阿楚也乐意给他,甚至还给他带点,徐庶连师弟郭嘉、师傅司马徽、好基友石广元都不放过的,能揩上的都去蹭。谁叫他饭量大,为了活着没办法,就学校的救济粥也是每每都不放过的。徐庶是一个不讲究也是一个洒脱的人,饥荒虽然可怕,他却没有倒下过一次。
颍川荀、陈、鈡开始过的相当奢侈,十月之后才开启了下里巴人的生活。感慨的人生,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话尽显他们的生活和心情。
虽然郭氏院没死一人,但郭嘉受到的煎熬也是十分巨大,有些人就在眼前跌倒离去,甚至连张口讨食的力气都没有。怜悯之心乃人之本能,可眼下谁又能救得了那么多的人,谁又敢去救这么多的人?但这种痛苦让他想为这世道出一份力气,他一向讨厌负面情绪,历来是不拘小节,可这次逃避不了,直接呈现在眼前,不是想象的画面而是一种直接震撼身心的现实。这一次打击不知不觉地在他脑中形成一种与众人一齐脱离苦难的情感,这远远不是当初那孤儿寡母的感慨。或许曾经有过,只是这次饥荒让这种情感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