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意识到自己在齐国注定无法推行“王道”、“仁政”的主张后,孟子毅然放弃齐宣王赐予的高官厚禄,带着诸弟子返回邹国,仅这一点,就值得蒙仲对这位儒家圣贤心存敬意。
此后,孟子又讲述他前往其他国家的经历。
这个“其他国家”,其实也包括宋国。
孟子最初造访宋国,是在宋王偃驱逐了其兄剔成君而自立为君之后,孟子意识到宋国将因此出现改变,便前往宋国,希望能施行自己的抱负。
因为当时的宋国,在孟子看来是非常稚嫩的,不像齐国那般已经有了完善的治国理念,说不定他能说服宋王偃——当时应该称作宋君偃——施行他所主张的仁政。
但很可惜,宋君戴偃是一位崇尚武力的君主,以至于孟子这次造访宋国,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而正是在那段时期,孟子结识了惠盎。
当时惠盎还很年轻,还并没有出仕宋国,他唯一被重视的,仅仅只是「惠施的族侄」这一头衔。
当孟子在宋国开坛授课时,惠盎也跑去听,且特地向孟子请教“仁政”主张——这是孟子当时在宋国唯一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孟子亦结识了滕元公滕弘——当时的滕弘还是世子。
过了约一年左右,孟子返回了邹国,终于决定前往魏国。
当时的魏国,其实已经衰败了,但不可否认,魏国一直是当世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在惠盎的族叔惠施作为国相的那几十年,天底下的学者皆纷纷涌向魏国,直到齐国建造稷下学宫,且惠施又被张仪取代,失去了魏国的相位,当世的“文化中心”,这才逐渐向齐国转移。
在孟子造访魏国前,滕国的君主滕定公逝世,滕元公滕弘继位,他向孟子请教了治国之策,孟子便倾授了“井田制”、“王道”、“仁政”等主张。
虽然滕元公欣然接受,并兢兢业业按照孟子的主张治理国家,但孟子也明白,滕国太小了,无法真正实现他的主张,于是,他在滕国呆了两年后,依旧踏上了前往魏国的旅途。
待等孟子来到魏国时,此时的魏国已被秦国压得喘不过气来,魏国当时的君主「魏惠王(即梁惠王)魏罃(yīng)」,便向孟子请教击败秦国的办法。
但很可惜的是,这位魏王要的是如何尽快击败秦国,他需要的是孙武、吴起、孙膑这样的兵家圣贤,而不是孟子这样主张仁政的儒家大贤,因此,孟子没能得到魏惠王的重视。
第二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魏嗣」继位,孟子再次拜见魏襄王,可他发现,魏襄王远没有其父魏惠王睿智,既急功好利,又不肯听取他的建议。
正好这个时候,齐国的齐威王过世、齐宣王继位,于是孟子便离开了魏国,再次前往齐国,去求见齐宣王。
待等到二次游说齐国失败后,孟子返回邹国。
此时,宋国的君主戴偃已自立为王,且这个时候,惠盎已在宋国出仕,用孟子那一番“仁者无敌”的言论,说服了宋王偃。
得知此事后,孟子感到非常高兴,便再次造访宋国,并在宋国呆了数年。
但在此期间孟子亦逐渐发现,宋王偃虽然接受了惠盎那一番“仁者无敌”的言论,但其本身崇尚武力的性格却并未改变,说白了,宋王偃施行仁政的目的,是为了强大宋国的国力,以便于日后攻伐其他国家。
这让孟子感到有些失望。
正巧这时候,鲁国的国君鲁平公欲重用孟子,让当时在鲁国仕官的孟子的弟子乐正,邀请孟子前往鲁国。
于是孟子便离开了宋国,来到了鲁国。
然而就在这时,鲁平公宠爱的臣子「臧(zāng)仓」在君主面前说了一番孟子的坏话,使鲁平公改变了主意。
后乐正将这件事告诉孟子,孟子感慨道:“我不能见鲁侯,乃天时也,又岂是因为那个臧仓?”
感慨之余,孟子带着遗憾又返回了邹国。
而他的弟子乐正,亦辞去了在鲁国的官职,跟着老师返回了邹国。
此后,孟子便不再游走列国,留在邹国教授弟子学业,并与诸弟子编著《孟子》,即他周游列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各国君主的对话。
从四十五岁初次造访齐国,到六十余岁放弃周游返回邹国,孟子有近二十年时间在推行他的主张,前后去过齐、魏、宋、滕等国家。
而在这些国家中,滕国是唯一完完全全施行他仁政主张的国家,其次是宋国,有所保留地施行了他的仁政主张,至于齐、魏等国家,他的主张丝毫没有得到重视。
正因为如此,对于滕国遭到攻击,孟子是感到非常痛心而愤怒的,然而进攻滕国的恰恰就是宋国,这让他更为感到痛心——因为宋国施行的是惠盎的仁政国策,而惠盎的仁政国策,其实就是他孟轲的仁政之策。
因此,宋滕两国开战,在孟子看来就仿佛他的两名弟子自相残杀,这如何不让他感到痛心?
但即便如此,孟子对宋国仍保留着几分宽容,尤其是当面对惠盎的时候。
他对惠盎说道:“当年老夫见魏国现如今的君主魏嗣时,就曾对他说过,当今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的,倘若有一名君主不嗜好杀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会仰望于他,归附于他,就好比水往低处流,谁能阻挡呢?宋王欲行王政,然杀孽过多,嗜杀的君主,是注定无法夺取天下的。”
“在下受教。”惠盎恭敬地说道。
看着毕恭毕敬的惠盎,孟子长长叹了口气。
其实他也明白,惠盎虽然不是他的弟子,但是在王道、仁政这一块,惠盎却毫不逊色他真正的弟子,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宋王偃,那位君主还是无法真正领会「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道理。
不过即便如此,孟子对宋国仍然抱有期待。
这份期待,当然不是指宋王偃忽然回心转意,而是指宋国的太子「戴武」,或者称「王子武」。
早在许多年前,当孟子意识到宋王偃尚武的性格难以扭转后,便建议惠盎注重对于太子戴武的培养,毕竟宋王偃现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过不了几年可能就会离世,到时候,宋国将由太子戴武来继承,倘若太子戴武能彻底施行他孟轲、惠盎二人所提倡的“仁政”主张,宋国就能彻底变成以仁政治国的国家。
到那时,他孟轲的理念,或许就能在宋国得到实施。
听闻此言,惠盎连忙说道:“夫子放心,我时刻谨记着夫子的教诲,不敢疏忽对于太子的教导。”
见此,孟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后数日,惠盎与蒙仲二人便住在孟子居,听孟子讲述“王道”、“仁政”主张。
其实这些“王道”、“仁政”主张,孟子主要是说给蒙仲听的,毕竟,虽然蒙仲乃是庄子的弟子,可谁让他对儒家思想却颇为了解,再加上此子聪慧机敏,以至于孟子恨不得将他儒家思想亦倾囊相授。
而对于蒙仲来说,他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亦虚心吸取孟子的思想,反正他已兼学道、名、兵三家的学术知识,完善一下他本来就有所涉及的儒家思想,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像他的义兄惠盎,这位可是兼顾了道、名、法、墨、儒等各家学术。
不得不说,相比较孔子时期的儒家思想,孟子的儒家思想确实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至少已经“言之有物”,他的思想有很多都是正确的主张。
就比如「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这跟庄子曾经教导过蒙仲的,「用诡辩只能使人口服、用道理来辩才能使人心服」的道理一样,都是金玉良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授蒙仲大概三五日后,孟子忽然问他道:“过几日你兄惠盎返回滕国,你可愿留在老夫这?”
『这是要收此子为弟子么?』
无论是惠盎,还是万章、公孙丑等孟子的弟子们,无不对此大吃一惊。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万章、公孙丑等人倒也倾向于这位小兄弟能成为他们的小师弟,毕竟此子的才能的确不可小觑。
但最终,蒙仲还是婉言谢绝了,他笑称道:“庄师会用他那根拐棍打死我的。”
“尊师重道,好好。”
孟子虽然点点头称赞了蒙仲,但旁人都看得出来,他对此有些遗憾。
也难怪,毕竟在放弃实施自己的抱负后,孟子便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教导弟子,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最快乐的事,而如今,他忽然发现了蒙仲这块尚在雕琢的美玉,又怎么忍得住呢?
但遗憾的是,蒙仲这块美玉已经有了老师,且这位老师,还是他孟轲都心存尊敬的庄周、庄夫子。
最终,在孟子居居住了约十余日后,惠盎带着蒙仲准备告辞离去。
见此,孟子便赠予了蒙仲一部《孟子》——其实还只是上部,是万章、公孙丑等孟子的弟子们这几日连夜抄写的。
并且孟子还告诉蒙仲,待他与诸弟子完善了《孟子》的下部后,亦会抄录一份,托人送到蒙仲手中。
『要不要接受呢?』
考虑到庄子对此的态度,蒙仲有些犹豫。
然而惠盎却眨眨眼睛说道:“阿仲,长者赐,不可辞。”
看着兄长脸上的笑容,蒙仲狐疑地问道:“阿兄,怎么感觉你笑得有点幸灾乐祸呢……”
“有么?”惠盎立刻故作严肃。
事实上,他的确很期待于某些事,就比方说,孟子托他带一封信给庄子……
唔,他真的很期待。
嘿!
十月初,惠盎带着蒙仲,以及孟子赐予蒙仲的那一车竹简,返回了滕国境内,回到了宋军的营寨。
此时他们才知道,宋军已于数日前再次攻打滕城,且攻破了滕城的外城,使滕国就只剩下一座子城。
而滕国刚刚继任的君主滕耆,则战死于外城城墙之上,由其弟滕昊继承了君主之位。
宋滕两国的战争,终于将进入尾声。
此后,孟子又讲述他前往其他国家的经历。
这个“其他国家”,其实也包括宋国。
孟子最初造访宋国,是在宋王偃驱逐了其兄剔成君而自立为君之后,孟子意识到宋国将因此出现改变,便前往宋国,希望能施行自己的抱负。
因为当时的宋国,在孟子看来是非常稚嫩的,不像齐国那般已经有了完善的治国理念,说不定他能说服宋王偃——当时应该称作宋君偃——施行他所主张的仁政。
但很可惜,宋君戴偃是一位崇尚武力的君主,以至于孟子这次造访宋国,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而正是在那段时期,孟子结识了惠盎。
当时惠盎还很年轻,还并没有出仕宋国,他唯一被重视的,仅仅只是「惠施的族侄」这一头衔。
当孟子在宋国开坛授课时,惠盎也跑去听,且特地向孟子请教“仁政”主张——这是孟子当时在宋国唯一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孟子亦结识了滕元公滕弘——当时的滕弘还是世子。
过了约一年左右,孟子返回了邹国,终于决定前往魏国。
当时的魏国,其实已经衰败了,但不可否认,魏国一直是当世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在惠盎的族叔惠施作为国相的那几十年,天底下的学者皆纷纷涌向魏国,直到齐国建造稷下学宫,且惠施又被张仪取代,失去了魏国的相位,当世的“文化中心”,这才逐渐向齐国转移。
在孟子造访魏国前,滕国的君主滕定公逝世,滕元公滕弘继位,他向孟子请教了治国之策,孟子便倾授了“井田制”、“王道”、“仁政”等主张。
虽然滕元公欣然接受,并兢兢业业按照孟子的主张治理国家,但孟子也明白,滕国太小了,无法真正实现他的主张,于是,他在滕国呆了两年后,依旧踏上了前往魏国的旅途。
待等孟子来到魏国时,此时的魏国已被秦国压得喘不过气来,魏国当时的君主「魏惠王(即梁惠王)魏罃(yīng)」,便向孟子请教击败秦国的办法。
但很可惜的是,这位魏王要的是如何尽快击败秦国,他需要的是孙武、吴起、孙膑这样的兵家圣贤,而不是孟子这样主张仁政的儒家大贤,因此,孟子没能得到魏惠王的重视。
第二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魏嗣」继位,孟子再次拜见魏襄王,可他发现,魏襄王远没有其父魏惠王睿智,既急功好利,又不肯听取他的建议。
正好这个时候,齐国的齐威王过世、齐宣王继位,于是孟子便离开了魏国,再次前往齐国,去求见齐宣王。
待等到二次游说齐国失败后,孟子返回邹国。
此时,宋国的君主戴偃已自立为王,且这个时候,惠盎已在宋国出仕,用孟子那一番“仁者无敌”的言论,说服了宋王偃。
得知此事后,孟子感到非常高兴,便再次造访宋国,并在宋国呆了数年。
但在此期间孟子亦逐渐发现,宋王偃虽然接受了惠盎那一番“仁者无敌”的言论,但其本身崇尚武力的性格却并未改变,说白了,宋王偃施行仁政的目的,是为了强大宋国的国力,以便于日后攻伐其他国家。
这让孟子感到有些失望。
正巧这时候,鲁国的国君鲁平公欲重用孟子,让当时在鲁国仕官的孟子的弟子乐正,邀请孟子前往鲁国。
于是孟子便离开了宋国,来到了鲁国。
然而就在这时,鲁平公宠爱的臣子「臧(zāng)仓」在君主面前说了一番孟子的坏话,使鲁平公改变了主意。
后乐正将这件事告诉孟子,孟子感慨道:“我不能见鲁侯,乃天时也,又岂是因为那个臧仓?”
感慨之余,孟子带着遗憾又返回了邹国。
而他的弟子乐正,亦辞去了在鲁国的官职,跟着老师返回了邹国。
此后,孟子便不再游走列国,留在邹国教授弟子学业,并与诸弟子编著《孟子》,即他周游列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各国君主的对话。
从四十五岁初次造访齐国,到六十余岁放弃周游返回邹国,孟子有近二十年时间在推行他的主张,前后去过齐、魏、宋、滕等国家。
而在这些国家中,滕国是唯一完完全全施行他仁政主张的国家,其次是宋国,有所保留地施行了他的仁政主张,至于齐、魏等国家,他的主张丝毫没有得到重视。
正因为如此,对于滕国遭到攻击,孟子是感到非常痛心而愤怒的,然而进攻滕国的恰恰就是宋国,这让他更为感到痛心——因为宋国施行的是惠盎的仁政国策,而惠盎的仁政国策,其实就是他孟轲的仁政之策。
因此,宋滕两国开战,在孟子看来就仿佛他的两名弟子自相残杀,这如何不让他感到痛心?
但即便如此,孟子对宋国仍保留着几分宽容,尤其是当面对惠盎的时候。
他对惠盎说道:“当年老夫见魏国现如今的君主魏嗣时,就曾对他说过,当今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的,倘若有一名君主不嗜好杀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会仰望于他,归附于他,就好比水往低处流,谁能阻挡呢?宋王欲行王政,然杀孽过多,嗜杀的君主,是注定无法夺取天下的。”
“在下受教。”惠盎恭敬地说道。
看着毕恭毕敬的惠盎,孟子长长叹了口气。
其实他也明白,惠盎虽然不是他的弟子,但是在王道、仁政这一块,惠盎却毫不逊色他真正的弟子,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宋王偃,那位君主还是无法真正领会「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道理。
不过即便如此,孟子对宋国仍然抱有期待。
这份期待,当然不是指宋王偃忽然回心转意,而是指宋国的太子「戴武」,或者称「王子武」。
早在许多年前,当孟子意识到宋王偃尚武的性格难以扭转后,便建议惠盎注重对于太子戴武的培养,毕竟宋王偃现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过不了几年可能就会离世,到时候,宋国将由太子戴武来继承,倘若太子戴武能彻底施行他孟轲、惠盎二人所提倡的“仁政”主张,宋国就能彻底变成以仁政治国的国家。
到那时,他孟轲的理念,或许就能在宋国得到实施。
听闻此言,惠盎连忙说道:“夫子放心,我时刻谨记着夫子的教诲,不敢疏忽对于太子的教导。”
见此,孟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后数日,惠盎与蒙仲二人便住在孟子居,听孟子讲述“王道”、“仁政”主张。
其实这些“王道”、“仁政”主张,孟子主要是说给蒙仲听的,毕竟,虽然蒙仲乃是庄子的弟子,可谁让他对儒家思想却颇为了解,再加上此子聪慧机敏,以至于孟子恨不得将他儒家思想亦倾囊相授。
而对于蒙仲来说,他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亦虚心吸取孟子的思想,反正他已兼学道、名、兵三家的学术知识,完善一下他本来就有所涉及的儒家思想,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像他的义兄惠盎,这位可是兼顾了道、名、法、墨、儒等各家学术。
不得不说,相比较孔子时期的儒家思想,孟子的儒家思想确实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至少已经“言之有物”,他的思想有很多都是正确的主张。
就比如「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这跟庄子曾经教导过蒙仲的,「用诡辩只能使人口服、用道理来辩才能使人心服」的道理一样,都是金玉良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授蒙仲大概三五日后,孟子忽然问他道:“过几日你兄惠盎返回滕国,你可愿留在老夫这?”
『这是要收此子为弟子么?』
无论是惠盎,还是万章、公孙丑等孟子的弟子们,无不对此大吃一惊。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万章、公孙丑等人倒也倾向于这位小兄弟能成为他们的小师弟,毕竟此子的才能的确不可小觑。
但最终,蒙仲还是婉言谢绝了,他笑称道:“庄师会用他那根拐棍打死我的。”
“尊师重道,好好。”
孟子虽然点点头称赞了蒙仲,但旁人都看得出来,他对此有些遗憾。
也难怪,毕竟在放弃实施自己的抱负后,孟子便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教导弟子,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最快乐的事,而如今,他忽然发现了蒙仲这块尚在雕琢的美玉,又怎么忍得住呢?
但遗憾的是,蒙仲这块美玉已经有了老师,且这位老师,还是他孟轲都心存尊敬的庄周、庄夫子。
最终,在孟子居居住了约十余日后,惠盎带着蒙仲准备告辞离去。
见此,孟子便赠予了蒙仲一部《孟子》——其实还只是上部,是万章、公孙丑等孟子的弟子们这几日连夜抄写的。
并且孟子还告诉蒙仲,待他与诸弟子完善了《孟子》的下部后,亦会抄录一份,托人送到蒙仲手中。
『要不要接受呢?』
考虑到庄子对此的态度,蒙仲有些犹豫。
然而惠盎却眨眨眼睛说道:“阿仲,长者赐,不可辞。”
看着兄长脸上的笑容,蒙仲狐疑地问道:“阿兄,怎么感觉你笑得有点幸灾乐祸呢……”
“有么?”惠盎立刻故作严肃。
事实上,他的确很期待于某些事,就比方说,孟子托他带一封信给庄子……
唔,他真的很期待。
嘿!
十月初,惠盎带着蒙仲,以及孟子赐予蒙仲的那一车竹简,返回了滕国境内,回到了宋军的营寨。
此时他们才知道,宋军已于数日前再次攻打滕城,且攻破了滕城的外城,使滕国就只剩下一座子城。
而滕国刚刚继任的君主滕耆,则战死于外城城墙之上,由其弟滕昊继承了君主之位。
宋滕两国的战争,终于将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