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知县……”田贞仔细想想,“哦,是那个秘书丞廖启啊?”
“父亲好记性,就是他。”
元和八年,廖启与同僚饮酒时,暗讽柳维风庸碌无能。当晚廖启所言添油加醋传到柳维风耳中。田内侍收到风声,劝他向柳维风伏低做小,这事儿就算完了。
即便岁月磋磨,廖启文人风骨犹在。这种事,他是不屑做的。于是,没过多久廖启就被外放永年县了。
“忠直之臣,为父向来记得清楚。他啊,颇有点沈中丞当年的风范。”田贞面色不豫,将锦盒丢到桌上。
“父亲,您只记得他是秘书丞,怎么忘了他是我昔日同窗呐。这枚玉带钩,是我说要孝敬老父亲,他顾念儿的一番孝心,所以才……”
闻言,田贞阴转晴,眯起眼,含笑点指田内侍,“你啊,说话总是藏一半露一半,不肯痛痛快快的。”从盒内拿出玉带钩,攥在手中盘玩,“嗯,确实是件好东西。你这份孝心,为父收下了。”
“父亲高兴,儿也开怀!”
把玩一阵,田贞悠悠说道:“为父老了,这内侍监的位子,万宝可是虎视眈眈呐!你啊,该把心思用在陛下那儿才是。”
“是。这趟采选,儿挑了几个跟皇子昕岁数差不离,模样标志也聪慧的。应该能……”
田贞嘴角坠了坠,似乎多有不满。
田内侍纳闷,“父亲,儿离开京都之前,您还嘱咐千万办妥,难道事情有变?”
“赵娘子死于大平宫这件事,你知道了吧?”田贞沉声问道。
田内侍点头,“知道。”
“个中详情,你必然不知。为父说与你听。柳贵妃向陛下请旨,重开大平宫,粉饰一新。之后说要给赵娘子庆生辰,宣赵娘子入宫。赵娘子推脱不下,孤身前来。”
“娘子一人?”田内侍诧异。赵矜断臂离宫时,有一宫婢誓死追随,那婢子没随她一同入宫?
“一人。”
田内侍喉间酸涩。赵娘子是想给那婢子留一线生机,才如此行事吧。
“赵娘子未时末入宫,酉正便急召医女为娘子诊症。之后,便说娘子患心疾,需静养。七月中,就说娘子不治,殁了。其实,赵娘子死于堇汁。所谓心疾,不过就是为了面上好看罢了。”
以上,与田内侍了解相符。
“你知道,贵妃因何毒杀赵娘子吗?”
“因为《沧水遥》?”田内侍认为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为何柳媞要毒害自己的亲生女儿。
元和元年,赵旭初登大宝便要纳柳媞入宫。一向敢于直谏的沈奎力阻,文帝将其投入大牢,没几天就因病暴毙了。说是暴毙,个中缘由大家心照不宣。
宁庸更是运用手中妙笔,将他二人粉饰成才子佳人,红袖添香。也多亏了宁庸这支笔,惠妍打断赵矜胳臂一事,皇帝不但没有追究,还将宁庸的二哥宁廉擢升为正四品的尚书右丞,宁婕妤也成了宁修仪。
田贞轻笑摇头,“一曲《沧水遥》传唱经年,要杀也不会等到现在。”
田内侍蹙眉,“那是为何?”
“你知道莫州霍氏吧?”
田内侍茫然,“霍氏跟赵娘子的死又有何关系?”
“霍氏长子嫡孙霍洵美属意赵娘子。”
“怎么可能?”不仅荒唐,而且可笑。若不是还沉浸在赵娘子身故的悲痛中,田内侍这会儿怕是要笑出声来的。
“赵娘子虽长居镜花庵,可偶有画作、诗集乃至乐谱传出。尤其赵娘子身世曲折,更加让人怜惜,所以仰慕赵娘子的士人大有人在。霍洵美对她怀有倾慕之心,也属寻常。”
“霍洵美想要求娶赵娘子?难道他尚未成婚?”田内侍对莫州霍氏不大了解,印象里好像听说过霍家办喜事,跟谁结的亲倒是记不得了。
“霍洵美娶的是梁国公的孙女施氏。二人膝下有一儿一女。施氏因病故去,霍洵美为她守孝三年。孝期过后,梁国公入宫向陛下暗示霍洵美属意赵娘子。当时,陛下顾左右而言他,绕开话题。大概梁国公知道此事难成,再没提过。”
“父亲当时在陛下身边伺候?”
“嗯,陛下还与我打趣,说梁国公当霍洵美是亲孙子,续弦这种事,都要为他说项。”
“其实,何必要杀了娘子呢?给她许个人家也是好的。毕竟她,也该嫁人了。”以娘子的年纪,早该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田内侍不无伤感的说道。
“哎,赵娘子即便身处鹿鸣山,都叫梁国公开了金口,陛下早晚容不得她。”
“陛下容不得也就罢了。柳贵妃是娘子的生母啊!虎毒尚不食子,她如何能狠得下心?”
田贞轻笑,“你别忘了,她也是皇子昕的母亲。”
这天下早晚是皇子昕的,作为母亲,要为他扫清一切障碍,包括赵矜。
“那三位郎君是否也……”
“未免天下人诟病,三位郎君暂且可保无虞。以后嘛……”田贞静默。斩草除根,只是早晚而已。
二人默默喝了几口煎茶,田贞问道,“为父还想问你,永年县钱氏一案,是何缘故?”
田内侍颦了颦眉,“父亲也听说此事了?”
“你忘了死刑须得陛下朱批!”
不止皇帝朱批,还命人阻拦数次才能批复,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贞元年间,那钱氏犯下的死罪。逃到永年县后,不守妇道与人通奸。而且还主使奸夫戕害小姑亲侄。所以,判她死刑。”田内侍绝口不提,钱氏乃是宁庸婢女。廖启在公文里记录的极为详细,无需过多赘述。
“此案涉及宁太学,所以……”田贞若有所思道,“陛下为此事还特意召见了大理司直来问话。”
“大理司直?百里极?”百里极是左都御史百里恪的侄子,查案很有一套。
看来皇帝对此案果然慎重。
“那宁太学……”
田贞颌首,“嗯,陛下也传了宁太学。”百里极就在皇帝的御书房里询问宁庸十六年前那桩旧事。
田内侍暗笑,果然叫廖启猜中了。
廖启将钱氏所犯旧案翻出,甚至不惜叫田内侍向贵楼买消息,并没指望皇帝与宁庸离心。他只想藉由这件事,埋一粒种子在皇帝心里。这粒种子迟早会长成参天大树。
“陛下似乎对这件案子格外重视,不过,最终还是御笔朱批定下钱氏死罪,秋后问斩。”
一命偿一命,本该如此。田内侍并不意外。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父亲好记性,就是他。”
元和八年,廖启与同僚饮酒时,暗讽柳维风庸碌无能。当晚廖启所言添油加醋传到柳维风耳中。田内侍收到风声,劝他向柳维风伏低做小,这事儿就算完了。
即便岁月磋磨,廖启文人风骨犹在。这种事,他是不屑做的。于是,没过多久廖启就被外放永年县了。
“忠直之臣,为父向来记得清楚。他啊,颇有点沈中丞当年的风范。”田贞面色不豫,将锦盒丢到桌上。
“父亲,您只记得他是秘书丞,怎么忘了他是我昔日同窗呐。这枚玉带钩,是我说要孝敬老父亲,他顾念儿的一番孝心,所以才……”
闻言,田贞阴转晴,眯起眼,含笑点指田内侍,“你啊,说话总是藏一半露一半,不肯痛痛快快的。”从盒内拿出玉带钩,攥在手中盘玩,“嗯,确实是件好东西。你这份孝心,为父收下了。”
“父亲高兴,儿也开怀!”
把玩一阵,田贞悠悠说道:“为父老了,这内侍监的位子,万宝可是虎视眈眈呐!你啊,该把心思用在陛下那儿才是。”
“是。这趟采选,儿挑了几个跟皇子昕岁数差不离,模样标志也聪慧的。应该能……”
田贞嘴角坠了坠,似乎多有不满。
田内侍纳闷,“父亲,儿离开京都之前,您还嘱咐千万办妥,难道事情有变?”
“赵娘子死于大平宫这件事,你知道了吧?”田贞沉声问道。
田内侍点头,“知道。”
“个中详情,你必然不知。为父说与你听。柳贵妃向陛下请旨,重开大平宫,粉饰一新。之后说要给赵娘子庆生辰,宣赵娘子入宫。赵娘子推脱不下,孤身前来。”
“娘子一人?”田内侍诧异。赵矜断臂离宫时,有一宫婢誓死追随,那婢子没随她一同入宫?
“一人。”
田内侍喉间酸涩。赵娘子是想给那婢子留一线生机,才如此行事吧。
“赵娘子未时末入宫,酉正便急召医女为娘子诊症。之后,便说娘子患心疾,需静养。七月中,就说娘子不治,殁了。其实,赵娘子死于堇汁。所谓心疾,不过就是为了面上好看罢了。”
以上,与田内侍了解相符。
“你知道,贵妃因何毒杀赵娘子吗?”
“因为《沧水遥》?”田内侍认为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为何柳媞要毒害自己的亲生女儿。
元和元年,赵旭初登大宝便要纳柳媞入宫。一向敢于直谏的沈奎力阻,文帝将其投入大牢,没几天就因病暴毙了。说是暴毙,个中缘由大家心照不宣。
宁庸更是运用手中妙笔,将他二人粉饰成才子佳人,红袖添香。也多亏了宁庸这支笔,惠妍打断赵矜胳臂一事,皇帝不但没有追究,还将宁庸的二哥宁廉擢升为正四品的尚书右丞,宁婕妤也成了宁修仪。
田贞轻笑摇头,“一曲《沧水遥》传唱经年,要杀也不会等到现在。”
田内侍蹙眉,“那是为何?”
“你知道莫州霍氏吧?”
田内侍茫然,“霍氏跟赵娘子的死又有何关系?”
“霍氏长子嫡孙霍洵美属意赵娘子。”
“怎么可能?”不仅荒唐,而且可笑。若不是还沉浸在赵娘子身故的悲痛中,田内侍这会儿怕是要笑出声来的。
“赵娘子虽长居镜花庵,可偶有画作、诗集乃至乐谱传出。尤其赵娘子身世曲折,更加让人怜惜,所以仰慕赵娘子的士人大有人在。霍洵美对她怀有倾慕之心,也属寻常。”
“霍洵美想要求娶赵娘子?难道他尚未成婚?”田内侍对莫州霍氏不大了解,印象里好像听说过霍家办喜事,跟谁结的亲倒是记不得了。
“霍洵美娶的是梁国公的孙女施氏。二人膝下有一儿一女。施氏因病故去,霍洵美为她守孝三年。孝期过后,梁国公入宫向陛下暗示霍洵美属意赵娘子。当时,陛下顾左右而言他,绕开话题。大概梁国公知道此事难成,再没提过。”
“父亲当时在陛下身边伺候?”
“嗯,陛下还与我打趣,说梁国公当霍洵美是亲孙子,续弦这种事,都要为他说项。”
“其实,何必要杀了娘子呢?给她许个人家也是好的。毕竟她,也该嫁人了。”以娘子的年纪,早该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田内侍不无伤感的说道。
“哎,赵娘子即便身处鹿鸣山,都叫梁国公开了金口,陛下早晚容不得她。”
“陛下容不得也就罢了。柳贵妃是娘子的生母啊!虎毒尚不食子,她如何能狠得下心?”
田贞轻笑,“你别忘了,她也是皇子昕的母亲。”
这天下早晚是皇子昕的,作为母亲,要为他扫清一切障碍,包括赵矜。
“那三位郎君是否也……”
“未免天下人诟病,三位郎君暂且可保无虞。以后嘛……”田贞静默。斩草除根,只是早晚而已。
二人默默喝了几口煎茶,田贞问道,“为父还想问你,永年县钱氏一案,是何缘故?”
田内侍颦了颦眉,“父亲也听说此事了?”
“你忘了死刑须得陛下朱批!”
不止皇帝朱批,还命人阻拦数次才能批复,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贞元年间,那钱氏犯下的死罪。逃到永年县后,不守妇道与人通奸。而且还主使奸夫戕害小姑亲侄。所以,判她死刑。”田内侍绝口不提,钱氏乃是宁庸婢女。廖启在公文里记录的极为详细,无需过多赘述。
“此案涉及宁太学,所以……”田贞若有所思道,“陛下为此事还特意召见了大理司直来问话。”
“大理司直?百里极?”百里极是左都御史百里恪的侄子,查案很有一套。
看来皇帝对此案果然慎重。
“那宁太学……”
田贞颌首,“嗯,陛下也传了宁太学。”百里极就在皇帝的御书房里询问宁庸十六年前那桩旧事。
田内侍暗笑,果然叫廖启猜中了。
廖启将钱氏所犯旧案翻出,甚至不惜叫田内侍向贵楼买消息,并没指望皇帝与宁庸离心。他只想藉由这件事,埋一粒种子在皇帝心里。这粒种子迟早会长成参天大树。
“陛下似乎对这件案子格外重视,不过,最终还是御笔朱批定下钱氏死罪,秋后问斩。”
一命偿一命,本该如此。田内侍并不意外。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