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有“利” 作者:遥亿叁
分卷阅读41
孔武有“利” 作者:遥亿叁
分卷阅读41
赴杭州,让年纪偌大的老太太如何舍得呢?
武长生心中也很矛盾,在他那梦中,是在几年之后,才将武大丫接到杭州来同住的,那时老太太已经去世了。他很怕,将来会发生与那梦中一样的事,他一直在设法回避,可是有些事,却是避无可避。
便如孔研一心想去杭州一样,不就是为着个孔家,想去讨个公道么?
而他自己呢!他那梦中,与他父亲有关的只言片语,到底有几分可信,不去探个究竟,心里无论如何都不能安稳,更何况,很有可能便是因着那件事,他们杨武两家才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境地。
可是这些,他不能说,那便只有狠下心来了。武长生叹了口气说:“老太太明白的。”
纪氏其实有些希望武大丫能留在荆州的,她新嫁与武长生,与夫君感情也不错,对武大丫这个女儿也很好,但她在闺中时,一向在家中教养弟妹,如今碰到不太听话的武大丫很有些头疼。
若是武大丫留下来,一是能全了对老太太这边的孝义,另一个,自己也能再缓个几年,不用时时为武大丫担惊受怕。
武长生如今心细得很,纪氏那话一出口,眼中的期待一闪,武长生便有些明白了,这也怪不得纪氏,她是新嫁娘,本便没有做母亲的经验,又不是武大丫的生母,软了没用,硬了不行,也是生受她了。
纪氏本性和善,虽对武大丫有些许不满,但待武大丫还算是教养得当,十分体贴的。可是,武长生心底已下了决心,他是定要扭转梦中的一切的,武大丫便是他要改变的最重要之人,哪能说放弃便放弃呢!
不管众人的心里到底如何想,武长生一家前往杭州之事,便一直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家中的宅子,笨重的家俱等,都托了杨家。郑老太很是关心这些事,每日都要问上一问。
这一日照例问了武长生几句后,郑老太面上又是那种怅然若失的神情,武长生心中也很不好受,有些忍不住,便问了郑老太一句:“外祖母,你还记得我父亲是哪里人么?”
郑老太正神思不属,不妨武长生问了这么一句,有些奇怪:“怎地突然想起问你爹了?”
她皱着眉仔细回忆着,那个丰神俊朗的青年,是如何被他家给捡着了当女婿的呢?一时陷入了回忆之中,她老人家这些时日夜里睡得不太好,此时眯着眼,有些迷迷糊糊的。
武长生久等郑老太不回答,仔细一看,原来老太太已是睡着,便朝边上的小丫头打了个手势,要她小心伺候,便要起身离去。
刚转过身时,却突听得郑老太嘴里嘟囔着:“好俊的郎君啊!长生啊!你爹啊,长得可真好!我的蕙姐一眼便瞧上了!他是哪里人?听那口音,似是帝都天京人吧。”武长生再要听,郑老太却住了口。
武长生走出门外,长舒一口气,关于他父亲的事,他本不想与郑老太提起的,一提起他父亲,老太太便会想起他的母亲,不免又是一阵伤心。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自己会向郑老太问起父亲来。
二月初二日,武长生带着纪氏与武大丫,给郑老太、杨大舅、大舅母磕了头,这便要坐车去码头上船。
郑老太他们脸上带着笑,眼中却含着泪,静静地看着武长生一行人远去。
便是七郎他们几个跟着去送武长生他们去码头,也是不舍,心中十分惆怅,一同长大的兄弟要去杭州做大事了,而他们却被拘在这方寸之间,不得动弹,唉,谁要自己不是个读书种子呢!
大船是杨大舅帮着订的,这边湖泊众多,水路纵横,到各地去,自然很是方便。
之前因杨信之失踪一事,他们本不欲行船的,老话说“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1,但因杨信之的关系,即便他如今人并不在水寨之中,但武长生一行人走水路却是最为妥当方便的。
要带去的箱笼,早搬上了船,留书童青山与阿寿在船上看着,杨家又派了一房老家人随着他们去杭州,郑老太还指了叶妈妈跟着武大丫同去。
水动船行,武大丫站在船头看着慢慢变小终至看不见的亲人们,眼睛一红,终于哭出了声。
哭声随风飘走,似是与岸上已几不可闻的抽泣声汇在了一处,在水面上荡漾,久久不平。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语出《增广贤文》之四百六十二。“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多少冤死鬼,都在道途边。”大家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好人虽多,坏人也不少。
第35章 第 35 章
船行江上,自是比行陆路暮宿朝行来得要更爽快。
江面宽阔,武长生与纪氏都觉心底一舒,也有些心情指点着两岸的青山了。
武大丫却是一直有些闷闷不乐,她此时已是渐渐明白,自己与郑老太等亲人分别,将来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更兼郑老太年事已高,若得不好……小小年纪的武大丫,此时终是有了些忧愁。
武长生看在眼里,也有些欣慰,郑老太与武大丫祖孙情深,武大丫懂得孝顺,便不枉郑老太教养这许多年。武大丫又懂得了分离的意义,也算是渐渐长大了。
一路上内里事全由纪氏主理,虽她是头一回出得远门,但经几个老妈妈们点拨,便很快上手,叶妈妈等人看纪氏如此勤谨能干,心中也便十分敬服。
外边一切自有武长生,他也是常常外出游学的,对于行路上的门道,也是略知一二,又有可靠的老家人,这一路便是顺风顺水。
船上除了他们这一行人与船家外,另有一黑瘦汉子,面貌上不太起眼,只是一双眼睛时不时透着精光,让人不禁会打个冷颤。
武长生对他便格外礼遇,这人名叫林升,是武长生去江口县见杨三舅时,杨三舅荐给他的,说是力大无穷,功夫了得,曾在杨信之寨中待过,此次因着武长生传信之恩,便自告奋勇前来给武长生做个护卫,一路上保他们安全无虞。
这日江上骤起大风,江上的几只船都争抢着入港泊住,他们这船便直行入港,与其他江船帮在一处。待风过之后,再开船启程。
这里不是大码头,怕是不知荒废了多少年的老码头,岸上也无甚人烟,更谈不上商铺摊贩了。
这时风停,帮在一处的几只船都想着再歇上一歇,不觉便已日落西山,岸上
分卷阅读41
-
分卷阅读41
-
分卷阅读41
孔武有“利” 作者:遥亿叁
分卷阅读41
赴杭州,让年纪偌大的老太太如何舍得呢?
武长生心中也很矛盾,在他那梦中,是在几年之后,才将武大丫接到杭州来同住的,那时老太太已经去世了。他很怕,将来会发生与那梦中一样的事,他一直在设法回避,可是有些事,却是避无可避。
便如孔研一心想去杭州一样,不就是为着个孔家,想去讨个公道么?
而他自己呢!他那梦中,与他父亲有关的只言片语,到底有几分可信,不去探个究竟,心里无论如何都不能安稳,更何况,很有可能便是因着那件事,他们杨武两家才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境地。
可是这些,他不能说,那便只有狠下心来了。武长生叹了口气说:“老太太明白的。”
纪氏其实有些希望武大丫能留在荆州的,她新嫁与武长生,与夫君感情也不错,对武大丫这个女儿也很好,但她在闺中时,一向在家中教养弟妹,如今碰到不太听话的武大丫很有些头疼。
若是武大丫留下来,一是能全了对老太太这边的孝义,另一个,自己也能再缓个几年,不用时时为武大丫担惊受怕。
武长生如今心细得很,纪氏那话一出口,眼中的期待一闪,武长生便有些明白了,这也怪不得纪氏,她是新嫁娘,本便没有做母亲的经验,又不是武大丫的生母,软了没用,硬了不行,也是生受她了。
纪氏本性和善,虽对武大丫有些许不满,但待武大丫还算是教养得当,十分体贴的。可是,武长生心底已下了决心,他是定要扭转梦中的一切的,武大丫便是他要改变的最重要之人,哪能说放弃便放弃呢!
不管众人的心里到底如何想,武长生一家前往杭州之事,便一直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家中的宅子,笨重的家俱等,都托了杨家。郑老太很是关心这些事,每日都要问上一问。
这一日照例问了武长生几句后,郑老太面上又是那种怅然若失的神情,武长生心中也很不好受,有些忍不住,便问了郑老太一句:“外祖母,你还记得我父亲是哪里人么?”
郑老太正神思不属,不妨武长生问了这么一句,有些奇怪:“怎地突然想起问你爹了?”
她皱着眉仔细回忆着,那个丰神俊朗的青年,是如何被他家给捡着了当女婿的呢?一时陷入了回忆之中,她老人家这些时日夜里睡得不太好,此时眯着眼,有些迷迷糊糊的。
武长生久等郑老太不回答,仔细一看,原来老太太已是睡着,便朝边上的小丫头打了个手势,要她小心伺候,便要起身离去。
刚转过身时,却突听得郑老太嘴里嘟囔着:“好俊的郎君啊!长生啊!你爹啊,长得可真好!我的蕙姐一眼便瞧上了!他是哪里人?听那口音,似是帝都天京人吧。”武长生再要听,郑老太却住了口。
武长生走出门外,长舒一口气,关于他父亲的事,他本不想与郑老太提起的,一提起他父亲,老太太便会想起他的母亲,不免又是一阵伤心。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自己会向郑老太问起父亲来。
二月初二日,武长生带着纪氏与武大丫,给郑老太、杨大舅、大舅母磕了头,这便要坐车去码头上船。
郑老太他们脸上带着笑,眼中却含着泪,静静地看着武长生一行人远去。
便是七郎他们几个跟着去送武长生他们去码头,也是不舍,心中十分惆怅,一同长大的兄弟要去杭州做大事了,而他们却被拘在这方寸之间,不得动弹,唉,谁要自己不是个读书种子呢!
大船是杨大舅帮着订的,这边湖泊众多,水路纵横,到各地去,自然很是方便。
之前因杨信之失踪一事,他们本不欲行船的,老话说“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1,但因杨信之的关系,即便他如今人并不在水寨之中,但武长生一行人走水路却是最为妥当方便的。
要带去的箱笼,早搬上了船,留书童青山与阿寿在船上看着,杨家又派了一房老家人随着他们去杭州,郑老太还指了叶妈妈跟着武大丫同去。
水动船行,武大丫站在船头看着慢慢变小终至看不见的亲人们,眼睛一红,终于哭出了声。
哭声随风飘走,似是与岸上已几不可闻的抽泣声汇在了一处,在水面上荡漾,久久不平。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语出《增广贤文》之四百六十二。“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多少冤死鬼,都在道途边。”大家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好人虽多,坏人也不少。
第35章 第 35 章
船行江上,自是比行陆路暮宿朝行来得要更爽快。
江面宽阔,武长生与纪氏都觉心底一舒,也有些心情指点着两岸的青山了。
武大丫却是一直有些闷闷不乐,她此时已是渐渐明白,自己与郑老太等亲人分别,将来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更兼郑老太年事已高,若得不好……小小年纪的武大丫,此时终是有了些忧愁。
武长生看在眼里,也有些欣慰,郑老太与武大丫祖孙情深,武大丫懂得孝顺,便不枉郑老太教养这许多年。武大丫又懂得了分离的意义,也算是渐渐长大了。
一路上内里事全由纪氏主理,虽她是头一回出得远门,但经几个老妈妈们点拨,便很快上手,叶妈妈等人看纪氏如此勤谨能干,心中也便十分敬服。
外边一切自有武长生,他也是常常外出游学的,对于行路上的门道,也是略知一二,又有可靠的老家人,这一路便是顺风顺水。
船上除了他们这一行人与船家外,另有一黑瘦汉子,面貌上不太起眼,只是一双眼睛时不时透着精光,让人不禁会打个冷颤。
武长生对他便格外礼遇,这人名叫林升,是武长生去江口县见杨三舅时,杨三舅荐给他的,说是力大无穷,功夫了得,曾在杨信之寨中待过,此次因着武长生传信之恩,便自告奋勇前来给武长生做个护卫,一路上保他们安全无虞。
这日江上骤起大风,江上的几只船都争抢着入港泊住,他们这船便直行入港,与其他江船帮在一处。待风过之后,再开船启程。
这里不是大码头,怕是不知荒废了多少年的老码头,岸上也无甚人烟,更谈不上商铺摊贩了。
这时风停,帮在一处的几只船都想着再歇上一歇,不觉便已日落西山,岸上
分卷阅读41
-
分卷阅读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