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 作者:轩樟
“算了,不说了,备轿!我这就亲自去拜见首辅大人!”王纪也是阉党大臣。
他要不是资历不够,以刑部尚书的身份,有资格进入内阁的。
王纪刚到顾秉谦的府邸,韦宝居然忽然冒出来了。
原来,韦宝早就料到刑部尚书王纪要来找顾秉谦告状,提早等在这里了。
“王大人。”韦宝乐呵呵的上来行礼。
王纪是认识韦宝的,只是没有说过话,万万想不到韦宝会在这里等自己,哼了一声。
“我知道王大人在为我今天下午所作所为生气,我特地前来赔罪。”韦宝笑道。
王纪很诧异,你要赔罪,就该去我的府邸,为什么在这里等着?还有,你既然知道有错,又为什么要那么做?
王纪仍然没有说话。
韦宝接着道:“我知道王大人还在生我的气,奇怪我为什么在这里等您?我刚完成了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事考选,以后,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许多公务还要靠刑部帮衬,所以特地等着王大人一起面见首辅大人,把很多事情理一理清楚。”
“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刑部尚书,哪里当得起你韦大人亲自等候?”王纪讽刺道。
“呵呵,王大人您还在生气,您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和我一般见识嘛。”韦宝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求见了首辅大人之后再说吧?’
王纪和顾秉谦都是阉党重要大臣,韦宝本来是想先到王纪府邸与王纪私下谈话的,但是没有来得及,索性先一步到了顾秉谦的府邸外等候王纪,他也有很多话要对顾秉谦说。
现在的韦宝已经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实际执行者,虽然还只是五品官的官阶,但他不得不代表都察院和大理寺说话。
“你想说什么?”王纪冷然道。
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将韦宝这么个15岁的年轻人放在与自己能对话能交流的位置。
“我想说,我很尊重王大人,绝对没有想挑衅刑部的意思,我是来解释的。”韦宝淡然道。
听韦宝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这让王纪脸色缓和了一些,“要不然,先去我府里说话吧、”
“没事,没什么不可以当着首辅大人说的话,咱们既然已经到了首辅大人府门口,这么走了,怕他多想。”韦宝老成的很。
王纪想想也是:“那进去吧。”
如果是韦宝前来拜见,需要等通传,王纪和顾秉谦的关系不一般,虽然王纪比顾秉谦小,两个人也不是什么同年关系,但曾经长期一起供职,王纪时常出入顾秉谦的府邸。
所以王纪和韦宝可以径直而入。
要等,也是到里面等,不必在门口等。
顾秉谦得到了通报,果然很快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让人偏厅奉茶。
“他们两个人什么时候走到一起去的、一起来我这里做什么?他们是不是来我这里打官司来的?”顾秉谦问管家。
“不像,两个人看上去挺客气的,王大人有些冷淡,但那个很年轻的韦大人一直在说话,还带着笑意。”管家将自己观察到的告诉顾秉谦。
顾秉谦就更加奇怪了,他已经听说了韦宝今天下午在都察院扫了一帮刑部官员面子的事,并且用极短的时间就处理了一大堆案件卷宗,几乎是抢夺,要把刑部的案件全部夺走的架势。
在顾秉谦原来想来,今天王纪肯定会来找自己,向自己告状,却没有想到韦宝也来了。
顾秉谦没有出场之前,韦宝一直在与王纪东拉西扯,好话说了不少,就是没有说正事。
韦宝的口才是很好的,问王纪哪儿的人,然后问人家家里的情况,以此展开聊天话题。
王纪有点忍不住道:“我与顾大人关系很好,韦大人要是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还是等首辅大人到了再一起说吧,不然还得说两次。”韦宝笑道。
王纪只能等顾秉谦过来。
顾秉谦过来之后,先是很和蔼的道歉:“让二位大人久等了,多多包涵。”
“没有一点时间,一盏茶功夫而已,晚辈能有幸坐在首辅大人府里等首辅大人,已经是三生有幸,上一回来这里的时候,还是刚刚考取进士,在首辅大人府里吃宴席,还不是官场中人呢。”韦宝笑眯眯的行礼:“座主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顾秉谦其实并没有与韦宝单独交谈过,和王纪差不多,只是当初身为主考,与韦宝说过几句话而已。
听韦宝这么有礼貌,而且直呼座主,神情缓和了不少,就怕两个人是来自己这里打官司的。
刑部捞到的银子,其实与他这个首辅没有多少关系,刑部是很特别的一个系统,首辅要说管的最多的,还是吏部,吏部又管着天下官员。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吏部都一定是六部之首。
吏部虽然理论上吏部只有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但是它却管理着所有官员的考核。
并且,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是从四品以下起步的,没有一上来就当四品大员的道理。
就算是科举考试前三甲也是翰林院里面实习的,官衔很低。
外放的话也是从七品县令做起。
四品以上的高官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四品以下。
对于这些人而言,吏部是直接决定自己政治生涯生死的部门,远比礼部、工部之类八杆子打不着的部门要重要。
大明的首辅权力虽然赶不上宰相,也有权利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子。
上面虽然有皇帝,但是在行政上已经是最高级别了。
对于中国而言,地方太大,人口太多,每天的事务也太多,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处理不完。
别说绝大多数皇帝都不勤政,就算是勤政的也是不得不放权。
唯一的区别在于放出多少的权力罢了。
放手少了自己累死事情还一团糟,放手多了又不放心。
因此,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是朱明这样取消了丞相的官职的,也会自然地诞生出内阁首辅这样的准丞相来对抗皇权。
韦宝是觉得,以封建官场来说,再大的官,具体管多少事情,也是有限的,关键不在于官职,而在于威望。
像顾秉谦,没啥威望,他这个首辅当的,肯定不如张居正那种权倾天下的首辅。
碰到强势一点的六部尚书,哪一个也不用甩他。
但要是大家尊重这个首辅,那每件事都绕不开首辅,首辅要是真的能稳住官场所有人,能成为旗帜,独立对抗司礼监,对抗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大明的体制不太容许这种情况发生,除非皇帝非常信任首辅。
“韦大人你客气了,同为朝廷官员,不必太过多礼,请坐。”顾秉谦依然很和蔼。
王纪也欠身向顾秉谦见礼,远没有韦宝那么阿谀奉承,甚至可以说谄媚。
“二位大人何事一起来找我啊、你们一个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要官员,一个是刑部主官,以后要多多互相照应,遇事慢慢商量,事缓则圆,千万不可起争执。韦大人,你可知道,你这个进士怎么得来的?王大人不是外人,我可以给你交个底,你金榜题名,老夫出了八分力气,你中进士,老夫出了十足的力气!否则,你别说上乙榜,丙榜都不见得能上!”顾秉谦先暗暗打压两个人,还是怕他们在自己这里吵起来,然后开始摆功劳。
顾秉谦在自己考取进士,并且在金榜题名过程中出了大力,虽然魏忠贤没有告诉他,但韦宝的银子花给了魏忠贤的,可以想象的到。
韦宝又再次起身,诚心诚意的向顾秉谦施礼:“首辅大人之恩,晚辈没齿难忘,提携之恩如同再造,晚辈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韦宝说着,拿出一封红布裹着的银票,“小小心意,望恩师笑纳。我虽然已经拜了蓟辽督师孙承宗老大人为师,不能再换门庭,但我心里是将首辅大人当成自己的恩师的。”
顾秉谦对韦宝这一招很意外,也很满意,没有人不喜欢银子,尤其韦宝的银票还露出来一些,光是估摸,至少不低于万两纹银啊!
而且,送银票这出也能充分体现韦宝对魏系的示好之意,只要好说话,还有什么不好商量的事情呢?
王纪的脸色也又缓和了一些,虽然这个银子不是给他的,他没份,但韦宝的示好之意他能感觉到,他与顾秉谦是铁杆关系,对顾秉谦示好,就是对他示好。
“韦大人啊,既然都是自己人,我就说你一句吧,你今天下午那样扫一众刑部官员的面子,还殴打了刑部郎中,实在是让刑部众官员和老夫的面子上过不去的,你还太年轻,初入官场,如此锋芒毕露,不好。”王纪道。
韦宝连连拱手,“部堂大人冤枉我了,我今天之所以这么做,的确是做给刑部官员看的,但绝对没有针对部堂的人的意思。”
顾秉谦和王纪都没有太明白韦宝的意思,反正从韦宝入仕以来的种种做法,他们可以肯定韦宝绝对不是东林党的人,如果算中立派,那也是倾向于魏系的中立派,算是半个自己人。
所以,他们愿意给韦宝对话,给韦宝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
“韦大人你慢慢说,我听着。”王纪道。
韦宝点头,朗声道:“首辅大人和王大人肯定已经知道我对都察院和大理寺完成认识改造的事儿了,司礼监押着没有明确赞同我的做法,也没有明确的反对我的做法,就是要看看我这么做,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不是?”
顾秉谦和王纪互相看了看,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均面无表情,他们这种为官几十载的人,哪个不是修炼的城府深厚?一般不会表露态度。
韦宝接着道:“我的确是看不惯刑部办案的做派,不说天下都是冤假错案吧,反正有的事情做的太过头了,今天下午我收了的案子,有一宗是一宗,没有一宗是没有问题的,太偏袒了。刑部搞一些银子我理解,但不能这么搞银子。”
王纪坐不住了,“韦大人,这话不能乱说,我们都是秉公办案的。”
韦宝微微一笑:“王大人不要着急,这里是私底下,只有我,你,首辅大人,并没有外人,并不是朝堂之上对峙,我说一说我的想法,你先耐心听着,觉得可以,我很高兴,觉得不可以,就一笑了之吧。”
顾秉谦也道:“王大人,你就听一听韦大人说吧,韦大人年轻气盛,但很多办事的法子倒也有一些新意,看得出来,九千岁也很欣赏韦大人。”
王纪听顾秉谦也这么说,忍着不再说话,否则,一个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事官员这么说他的刑部,他是不干的,这是很严厉的指控,甚至可能因为韦宝这句话,把他杀头都不过分。
“我将都察院和大理寺分成了南院北院的事情,相信王大人和首辅大人已经知道了。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力求公平公正,不出现冤案错案,还原事实真相,谁犯案都要受惩罚!你有银子可以,但不能颠倒是非黑白,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一切都要用银子说话,刑期可以用银子减免,砍头可以用银子抵消,充军发配可以用银子减免,总之,处处要银子!为了控制尺度和监管,我独立设置北院,北院官员不参与分成,都由新近官员担任,这样一来就不存在猫腻,每个案子都断的清清楚楚的!得来的钱财,南院分两成,本衙门分三成,剩余五成,都以赠予的方式交到皇宫内帑去孝敬陛下!我希望以后刑部也这么做。”韦宝道。
首辅顾秉谦和刑部尚书王纪无语了,你这么做,难道要求每个衙门都这么做?这不成了陛下明目张胆的收脏银吗?你是怎么想的?
而且,你是什么东西啊、
我们哪你当回事,你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事,不把你当回事,你不就是一个五品官吗?明鹿鼎记
“算了,不说了,备轿!我这就亲自去拜见首辅大人!”王纪也是阉党大臣。
他要不是资历不够,以刑部尚书的身份,有资格进入内阁的。
王纪刚到顾秉谦的府邸,韦宝居然忽然冒出来了。
原来,韦宝早就料到刑部尚书王纪要来找顾秉谦告状,提早等在这里了。
“王大人。”韦宝乐呵呵的上来行礼。
王纪是认识韦宝的,只是没有说过话,万万想不到韦宝会在这里等自己,哼了一声。
“我知道王大人在为我今天下午所作所为生气,我特地前来赔罪。”韦宝笑道。
王纪很诧异,你要赔罪,就该去我的府邸,为什么在这里等着?还有,你既然知道有错,又为什么要那么做?
王纪仍然没有说话。
韦宝接着道:“我知道王大人还在生我的气,奇怪我为什么在这里等您?我刚完成了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事考选,以后,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许多公务还要靠刑部帮衬,所以特地等着王大人一起面见首辅大人,把很多事情理一理清楚。”
“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刑部尚书,哪里当得起你韦大人亲自等候?”王纪讽刺道。
“呵呵,王大人您还在生气,您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和我一般见识嘛。”韦宝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求见了首辅大人之后再说吧?’
王纪和顾秉谦都是阉党重要大臣,韦宝本来是想先到王纪府邸与王纪私下谈话的,但是没有来得及,索性先一步到了顾秉谦的府邸外等候王纪,他也有很多话要对顾秉谦说。
现在的韦宝已经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实际执行者,虽然还只是五品官的官阶,但他不得不代表都察院和大理寺说话。
“你想说什么?”王纪冷然道。
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将韦宝这么个15岁的年轻人放在与自己能对话能交流的位置。
“我想说,我很尊重王大人,绝对没有想挑衅刑部的意思,我是来解释的。”韦宝淡然道。
听韦宝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这让王纪脸色缓和了一些,“要不然,先去我府里说话吧、”
“没事,没什么不可以当着首辅大人说的话,咱们既然已经到了首辅大人府门口,这么走了,怕他多想。”韦宝老成的很。
王纪想想也是:“那进去吧。”
如果是韦宝前来拜见,需要等通传,王纪和顾秉谦的关系不一般,虽然王纪比顾秉谦小,两个人也不是什么同年关系,但曾经长期一起供职,王纪时常出入顾秉谦的府邸。
所以王纪和韦宝可以径直而入。
要等,也是到里面等,不必在门口等。
顾秉谦得到了通报,果然很快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让人偏厅奉茶。
“他们两个人什么时候走到一起去的、一起来我这里做什么?他们是不是来我这里打官司来的?”顾秉谦问管家。
“不像,两个人看上去挺客气的,王大人有些冷淡,但那个很年轻的韦大人一直在说话,还带着笑意。”管家将自己观察到的告诉顾秉谦。
顾秉谦就更加奇怪了,他已经听说了韦宝今天下午在都察院扫了一帮刑部官员面子的事,并且用极短的时间就处理了一大堆案件卷宗,几乎是抢夺,要把刑部的案件全部夺走的架势。
在顾秉谦原来想来,今天王纪肯定会来找自己,向自己告状,却没有想到韦宝也来了。
顾秉谦没有出场之前,韦宝一直在与王纪东拉西扯,好话说了不少,就是没有说正事。
韦宝的口才是很好的,问王纪哪儿的人,然后问人家家里的情况,以此展开聊天话题。
王纪有点忍不住道:“我与顾大人关系很好,韦大人要是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还是等首辅大人到了再一起说吧,不然还得说两次。”韦宝笑道。
王纪只能等顾秉谦过来。
顾秉谦过来之后,先是很和蔼的道歉:“让二位大人久等了,多多包涵。”
“没有一点时间,一盏茶功夫而已,晚辈能有幸坐在首辅大人府里等首辅大人,已经是三生有幸,上一回来这里的时候,还是刚刚考取进士,在首辅大人府里吃宴席,还不是官场中人呢。”韦宝笑眯眯的行礼:“座主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顾秉谦其实并没有与韦宝单独交谈过,和王纪差不多,只是当初身为主考,与韦宝说过几句话而已。
听韦宝这么有礼貌,而且直呼座主,神情缓和了不少,就怕两个人是来自己这里打官司的。
刑部捞到的银子,其实与他这个首辅没有多少关系,刑部是很特别的一个系统,首辅要说管的最多的,还是吏部,吏部又管着天下官员。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吏部都一定是六部之首。
吏部虽然理论上吏部只有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但是它却管理着所有官员的考核。
并且,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是从四品以下起步的,没有一上来就当四品大员的道理。
就算是科举考试前三甲也是翰林院里面实习的,官衔很低。
外放的话也是从七品县令做起。
四品以上的高官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四品以下。
对于这些人而言,吏部是直接决定自己政治生涯生死的部门,远比礼部、工部之类八杆子打不着的部门要重要。
大明的首辅权力虽然赶不上宰相,也有权利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子。
上面虽然有皇帝,但是在行政上已经是最高级别了。
对于中国而言,地方太大,人口太多,每天的事务也太多,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处理不完。
别说绝大多数皇帝都不勤政,就算是勤政的也是不得不放权。
唯一的区别在于放出多少的权力罢了。
放手少了自己累死事情还一团糟,放手多了又不放心。
因此,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是朱明这样取消了丞相的官职的,也会自然地诞生出内阁首辅这样的准丞相来对抗皇权。
韦宝是觉得,以封建官场来说,再大的官,具体管多少事情,也是有限的,关键不在于官职,而在于威望。
像顾秉谦,没啥威望,他这个首辅当的,肯定不如张居正那种权倾天下的首辅。
碰到强势一点的六部尚书,哪一个也不用甩他。
但要是大家尊重这个首辅,那每件事都绕不开首辅,首辅要是真的能稳住官场所有人,能成为旗帜,独立对抗司礼监,对抗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大明的体制不太容许这种情况发生,除非皇帝非常信任首辅。
“韦大人你客气了,同为朝廷官员,不必太过多礼,请坐。”顾秉谦依然很和蔼。
王纪也欠身向顾秉谦见礼,远没有韦宝那么阿谀奉承,甚至可以说谄媚。
“二位大人何事一起来找我啊、你们一个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要官员,一个是刑部主官,以后要多多互相照应,遇事慢慢商量,事缓则圆,千万不可起争执。韦大人,你可知道,你这个进士怎么得来的?王大人不是外人,我可以给你交个底,你金榜题名,老夫出了八分力气,你中进士,老夫出了十足的力气!否则,你别说上乙榜,丙榜都不见得能上!”顾秉谦先暗暗打压两个人,还是怕他们在自己这里吵起来,然后开始摆功劳。
顾秉谦在自己考取进士,并且在金榜题名过程中出了大力,虽然魏忠贤没有告诉他,但韦宝的银子花给了魏忠贤的,可以想象的到。
韦宝又再次起身,诚心诚意的向顾秉谦施礼:“首辅大人之恩,晚辈没齿难忘,提携之恩如同再造,晚辈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韦宝说着,拿出一封红布裹着的银票,“小小心意,望恩师笑纳。我虽然已经拜了蓟辽督师孙承宗老大人为师,不能再换门庭,但我心里是将首辅大人当成自己的恩师的。”
顾秉谦对韦宝这一招很意外,也很满意,没有人不喜欢银子,尤其韦宝的银票还露出来一些,光是估摸,至少不低于万两纹银啊!
而且,送银票这出也能充分体现韦宝对魏系的示好之意,只要好说话,还有什么不好商量的事情呢?
王纪的脸色也又缓和了一些,虽然这个银子不是给他的,他没份,但韦宝的示好之意他能感觉到,他与顾秉谦是铁杆关系,对顾秉谦示好,就是对他示好。
“韦大人啊,既然都是自己人,我就说你一句吧,你今天下午那样扫一众刑部官员的面子,还殴打了刑部郎中,实在是让刑部众官员和老夫的面子上过不去的,你还太年轻,初入官场,如此锋芒毕露,不好。”王纪道。
韦宝连连拱手,“部堂大人冤枉我了,我今天之所以这么做,的确是做给刑部官员看的,但绝对没有针对部堂的人的意思。”
顾秉谦和王纪都没有太明白韦宝的意思,反正从韦宝入仕以来的种种做法,他们可以肯定韦宝绝对不是东林党的人,如果算中立派,那也是倾向于魏系的中立派,算是半个自己人。
所以,他们愿意给韦宝对话,给韦宝把事情说清楚的机会。
“韦大人你慢慢说,我听着。”王纪道。
韦宝点头,朗声道:“首辅大人和王大人肯定已经知道我对都察院和大理寺完成认识改造的事儿了,司礼监押着没有明确赞同我的做法,也没有明确的反对我的做法,就是要看看我这么做,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不是?”
顾秉谦和王纪互相看了看,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均面无表情,他们这种为官几十载的人,哪个不是修炼的城府深厚?一般不会表露态度。
韦宝接着道:“我的确是看不惯刑部办案的做派,不说天下都是冤假错案吧,反正有的事情做的太过头了,今天下午我收了的案子,有一宗是一宗,没有一宗是没有问题的,太偏袒了。刑部搞一些银子我理解,但不能这么搞银子。”
王纪坐不住了,“韦大人,这话不能乱说,我们都是秉公办案的。”
韦宝微微一笑:“王大人不要着急,这里是私底下,只有我,你,首辅大人,并没有外人,并不是朝堂之上对峙,我说一说我的想法,你先耐心听着,觉得可以,我很高兴,觉得不可以,就一笑了之吧。”
顾秉谦也道:“王大人,你就听一听韦大人说吧,韦大人年轻气盛,但很多办事的法子倒也有一些新意,看得出来,九千岁也很欣赏韦大人。”
王纪听顾秉谦也这么说,忍着不再说话,否则,一个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事官员这么说他的刑部,他是不干的,这是很严厉的指控,甚至可能因为韦宝这句话,把他杀头都不过分。
“我将都察院和大理寺分成了南院北院的事情,相信王大人和首辅大人已经知道了。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力求公平公正,不出现冤案错案,还原事实真相,谁犯案都要受惩罚!你有银子可以,但不能颠倒是非黑白,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一切都要用银子说话,刑期可以用银子减免,砍头可以用银子抵消,充军发配可以用银子减免,总之,处处要银子!为了控制尺度和监管,我独立设置北院,北院官员不参与分成,都由新近官员担任,这样一来就不存在猫腻,每个案子都断的清清楚楚的!得来的钱财,南院分两成,本衙门分三成,剩余五成,都以赠予的方式交到皇宫内帑去孝敬陛下!我希望以后刑部也这么做。”韦宝道。
首辅顾秉谦和刑部尚书王纪无语了,你这么做,难道要求每个衙门都这么做?这不成了陛下明目张胆的收脏银吗?你是怎么想的?
而且,你是什么东西啊、
我们哪你当回事,你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事,不把你当回事,你不就是一个五品官吗?明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