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飞机去明朝 作者:我是钢筋工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开个飞机去明朝 作者:我是钢筋工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张爱卿,这位可是你的女儿?”
朱常渊演的非常逼真。
张国纪也被朱常渊的演技给震惊了,拱手说道:“回陛下,此女正是臣的女儿,不过不是先懿安皇后,而是先皇后之妹,张玉。”
“玉儿比先皇后小六岁。”
“善!”朱常渊看着张国纪,呵呵一笑,再朝群臣说道:“朕与先皇后见面不多,诸位爱卿再仔细端详,这位站在你们面前的女子可是安皇后?”
朱常渊将这个大皮球直接踢给了诸位臣子。
臣子们都将目光聚焦到张嫣的身上,越看越不像。
“这,好像和先皇后有一点不一样,你们看,此女眉目和脸庞与先皇后都有略微差别!”下面有人不太确定的说道。
“是啊!”又有人道:“皮肤好像也不太一样,还有年龄,此女好像真的要年轻许多。”
“此女面有病色,不似张皇后。。。”
“大胆!”
那个官员的话刚刚说到一半,就被曹化淳狠狠的呵斥:“诸臣只需指出不同之处,不得非议!”
朱常渊点点头,扬起手指着薛国观,问道:“薛爱卿你看,此女和先皇后可有不同?”
薛国观其实也端详了半天,不敢确定,但朱常渊问话又不能不答,说道:“臣以为先皇后依然陪葬德陵,此女应是先皇后之妹,二人相貌虽然极其相似,却也略有不同之处,只是外臣毕竟是外臣,具体不同之处无法明言!”
朱常渊心中暗笑:我给张嫣彻彻底底的化了妆,甚至还用上了现代社会火爆一时的v塑,来局部改变脸型,你特么如果能看出来老子才服了你了。
“张国纪胡说八道,你明明只有一女,竟敢欺君罔上!”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对张国纪的家底了解的非常清楚的,所以那人便又开始挑事。
张国纪早有准备,朝那官员拱手,说道:“多谢刘大人挂怀臣之家事,不错,以前老夫是只有一个女儿,那是因为玉儿从小就被养开封府她叔父家里,现在重归我家,有何稀奇?”
“刘大人!”朱常渊朝那官员站起来,脸色不愉的说道:“懿安皇后已死,朕亲见其尸骨送入德陵,如何有错,此女乃是张玉,并非张嫣!”
天子出口成宪,一言定鼎!
臣子们也不敢争吵了。
“就她了!”朱常渊伸手一指张玉,道:“张爱卿好家风,连为大明王朝培育两位皇后,有功于社稷也!”
“拜见陛下!”张玉给朱常渊磕头。
朱常渊亲自从御阶上走下去,伸手将张玉扶起来,微微一笑,温暖无比!
陈圆圆和毓敏也从各自的座位上下来,朝张玉盈盈万福,齐声说道:“拜见皇后!”
至此,皇后算是选出来了。
虽然百官存疑,而且也很不高兴,可是这管老子什么事?
朱常渊得意至极,哈哈大笑!
“宣读诏书,册封皇后!”
然后,曹化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诏书递给朱常渊,朱常渊只在空白处写了“张玉”二字,曹化淳就开始宣读。
然后,皇后册封仪式开始,百官上表祝贺。
忙活了差不都一天的时间,礼仪典礼总算是完毕。
朱常渊龙袍玉带,拉着凤冠霞帔的张玉,缓缓的走在宫中的小路上,一路走到坤宁宫,却见宫门口几丛梅花树开的正艳。
忽然想起以前听到过崇祯和周皇后的事迹,指着那梅花树对张嫣说道:“崇祯答应给周皇后每年亲手折一枝梅花插在花瓶里,可他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
“朕今日也效法崇祯对你说,以后每年,我都会亲自折取一支梅花送给你,哪怕白满,儿孙满堂!”
张嫣,哦不,从今往后应该说是张玉。
张玉抬起头,一张绝世无双的脸庞偏过来看着朱常渊,和他四目相对,眼中柔情融化,比这满树梅花开的还要美艳!
“啪!”一声清脆的清响,朱常渊手中多了一支腊梅,朝张玉摆了摆,说道:“你要找个瓶子,我帮你插起来。”
张玉嗯了一声,像十几岁的小丫头一样拉着朱常渊的手跑到宫里,找到一个梅瓶,将那梅花插进瓶中,然后放在桌子上。
除了她刚刚放下的这一支梅花,桌子上还有一排十三瓶已经干枯的树枝,放在那里无人清理,给这欢快的坤宁宫带来了一丝慨叹。
张玉看到那些干支,好像想起了什么似得朝朱常渊说道:“我夙夜难免,望你能寻得烺哥儿,他现在在外面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放心吧,我已经在寻找了!”朱常渊拉着张玉的手,微微一笑。
+++++++++++
登基仪式过后,朱常渊6续收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贺电,同时,他们也顺便告诉朝廷,已经按照皇帝的意思动身,前往国外,开始远征。
然后,内阁协同礼部依照朱常渊的意思,册封固伦公主拉娜为庄妃,并册封自己的义妹卞玉京为金陵公主。
这些东西,不过是一些稍微麻烦的礼节而已,说到底没什么大不了,内阁和百官也就由着朱常渊而不加反对,也不会太过关注。
真正让内阁和百官关注的是朱常渊的第一道天子诏书,可惜左等右等,等了十几天的时间一直没有等过来。
第一道诏书之所以重要,因为对于一个新等级的皇帝来说,第一道诏书一般情况下都能反应其执政的套路,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
大臣们在研读了皇帝的第一道诏书之后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皇帝的目标并能很好的是自己往上贴近。
所以,内阁和百官都在等。
等了十天的时间,朱常渊终于在元宵节后颁布了第一道诏书。
大明的惯例,天子诏书并不是拟定好以后就可以直接对外布,而是要经过内阁的研读甚至于是审批,然后稍加润色之后形成一种正式的官方文件。
有的时候,如果皇帝的诏书严重的违反法律或者祖宗订制的一些制度,很可能还会被内阁驳回。
在朱常渊的第一封诏书到达内阁之后,内阁中的人都着急忙慌的奔向曹化淳。
“曹公,陛下有诏了?”
张四知第一个跑到曹化淳面前拱手问道。
曹化淳点点头,笑着说道:“诸位阁老,陛下有诏书,你们先看看吧!”将手中的明黄色诏书递给了张四知。
张四知将诏书往桌子上一放,后面魏藻德、薛国观、王道直、陈演等一个个跑过来观看,都怀揣这一颗读懂圣意的心,可惜,当他们看到诏书的内容时,还都认为自己看错了。
“曹公,这。。。。”魏藻德一脸疑惑的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嘿嘿一笑,说道:“诸位不要疑惑,没错,这正是陛下亲自撰写的诏书,陛下告诉下官,如果诸位大臣认为陛下的这部诏书有错,可以提出来,咱家代为禀报!”说话间还对朱常渊所在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魏藻德摇摇头,将诏书递给其他人,其他人也摇头。
“诸位,我就不多等了,陛下的意思,如果诸位没有意见就正式昭告天下,如果诸位有异议,须得在两日内提出来。”
“臣谨遵圣旨!”薛国观带领群臣躬身谢恩,而后道:“回头臣会与汤若望一起确定!”
朱常渊的第一封诏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诏书中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更改历法!
原来农历都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来表示,朱常渊感觉读书人看到这些纪年法还要头疼半天,更不用说是下层的老百姓了,所以,本着利民的原则,他宣布大明朝从泰正元年开始废黜旧的干支纪年法,实行新的办法,就从初一到三十,用一二三四等老百姓更容易理解的方法来表示。
这是朱常渊诏书中表露出来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由于现行的大明历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朱常渊重新修正历法,按照现代社会的太阳历往前推,一直推倒现在的时代,规定了太阳历历法的基本原则。
太阳历作为一种新型的历法,和旧的历法同时使用,官方文件以太阳历为准。
所谓太阳历,就是现代社会中的阳历,也是指西历!
朱常渊的这第一封诏书,乍一看仅仅是要改动旧有的历法还纪年方式,没有透露出任何施政的纲领,也没有给臣子摆明自己带领大明帝国以后要走的道路。
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一般人看不出更深的层次。
更深的层次就是,朱常渊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们:我要改革,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历法只是一个开始,我还要改革吏治、管理方式、甚至于政治体系。
就这样,皇帝的第一封正式的关于施政的诏书在内阁通过,开始下到全国各地。当然了,旧的历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知道农业生产,朱常渊的新历法自然也要具备这些功能,于是将二十四节气也顺便编入到了历法中,指导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开个飞机去明朝 作者:我是钢筋工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张爱卿,这位可是你的女儿?”
朱常渊演的非常逼真。
张国纪也被朱常渊的演技给震惊了,拱手说道:“回陛下,此女正是臣的女儿,不过不是先懿安皇后,而是先皇后之妹,张玉。”
“玉儿比先皇后小六岁。”
“善!”朱常渊看着张国纪,呵呵一笑,再朝群臣说道:“朕与先皇后见面不多,诸位爱卿再仔细端详,这位站在你们面前的女子可是安皇后?”
朱常渊将这个大皮球直接踢给了诸位臣子。
臣子们都将目光聚焦到张嫣的身上,越看越不像。
“这,好像和先皇后有一点不一样,你们看,此女眉目和脸庞与先皇后都有略微差别!”下面有人不太确定的说道。
“是啊!”又有人道:“皮肤好像也不太一样,还有年龄,此女好像真的要年轻许多。”
“此女面有病色,不似张皇后。。。”
“大胆!”
那个官员的话刚刚说到一半,就被曹化淳狠狠的呵斥:“诸臣只需指出不同之处,不得非议!”
朱常渊点点头,扬起手指着薛国观,问道:“薛爱卿你看,此女和先皇后可有不同?”
薛国观其实也端详了半天,不敢确定,但朱常渊问话又不能不答,说道:“臣以为先皇后依然陪葬德陵,此女应是先皇后之妹,二人相貌虽然极其相似,却也略有不同之处,只是外臣毕竟是外臣,具体不同之处无法明言!”
朱常渊心中暗笑:我给张嫣彻彻底底的化了妆,甚至还用上了现代社会火爆一时的v塑,来局部改变脸型,你特么如果能看出来老子才服了你了。
“张国纪胡说八道,你明明只有一女,竟敢欺君罔上!”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对张国纪的家底了解的非常清楚的,所以那人便又开始挑事。
张国纪早有准备,朝那官员拱手,说道:“多谢刘大人挂怀臣之家事,不错,以前老夫是只有一个女儿,那是因为玉儿从小就被养开封府她叔父家里,现在重归我家,有何稀奇?”
“刘大人!”朱常渊朝那官员站起来,脸色不愉的说道:“懿安皇后已死,朕亲见其尸骨送入德陵,如何有错,此女乃是张玉,并非张嫣!”
天子出口成宪,一言定鼎!
臣子们也不敢争吵了。
“就她了!”朱常渊伸手一指张玉,道:“张爱卿好家风,连为大明王朝培育两位皇后,有功于社稷也!”
“拜见陛下!”张玉给朱常渊磕头。
朱常渊亲自从御阶上走下去,伸手将张玉扶起来,微微一笑,温暖无比!
陈圆圆和毓敏也从各自的座位上下来,朝张玉盈盈万福,齐声说道:“拜见皇后!”
至此,皇后算是选出来了。
虽然百官存疑,而且也很不高兴,可是这管老子什么事?
朱常渊得意至极,哈哈大笑!
“宣读诏书,册封皇后!”
然后,曹化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诏书递给朱常渊,朱常渊只在空白处写了“张玉”二字,曹化淳就开始宣读。
然后,皇后册封仪式开始,百官上表祝贺。
忙活了差不都一天的时间,礼仪典礼总算是完毕。
朱常渊龙袍玉带,拉着凤冠霞帔的张玉,缓缓的走在宫中的小路上,一路走到坤宁宫,却见宫门口几丛梅花树开的正艳。
忽然想起以前听到过崇祯和周皇后的事迹,指着那梅花树对张嫣说道:“崇祯答应给周皇后每年亲手折一枝梅花插在花瓶里,可他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
“朕今日也效法崇祯对你说,以后每年,我都会亲自折取一支梅花送给你,哪怕白满,儿孙满堂!”
张嫣,哦不,从今往后应该说是张玉。
张玉抬起头,一张绝世无双的脸庞偏过来看着朱常渊,和他四目相对,眼中柔情融化,比这满树梅花开的还要美艳!
“啪!”一声清脆的清响,朱常渊手中多了一支腊梅,朝张玉摆了摆,说道:“你要找个瓶子,我帮你插起来。”
张玉嗯了一声,像十几岁的小丫头一样拉着朱常渊的手跑到宫里,找到一个梅瓶,将那梅花插进瓶中,然后放在桌子上。
除了她刚刚放下的这一支梅花,桌子上还有一排十三瓶已经干枯的树枝,放在那里无人清理,给这欢快的坤宁宫带来了一丝慨叹。
张玉看到那些干支,好像想起了什么似得朝朱常渊说道:“我夙夜难免,望你能寻得烺哥儿,他现在在外面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放心吧,我已经在寻找了!”朱常渊拉着张玉的手,微微一笑。
+++++++++++
登基仪式过后,朱常渊6续收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贺电,同时,他们也顺便告诉朝廷,已经按照皇帝的意思动身,前往国外,开始远征。
然后,内阁协同礼部依照朱常渊的意思,册封固伦公主拉娜为庄妃,并册封自己的义妹卞玉京为金陵公主。
这些东西,不过是一些稍微麻烦的礼节而已,说到底没什么大不了,内阁和百官也就由着朱常渊而不加反对,也不会太过关注。
真正让内阁和百官关注的是朱常渊的第一道天子诏书,可惜左等右等,等了十几天的时间一直没有等过来。
第一道诏书之所以重要,因为对于一个新等级的皇帝来说,第一道诏书一般情况下都能反应其执政的套路,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
大臣们在研读了皇帝的第一道诏书之后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皇帝的目标并能很好的是自己往上贴近。
所以,内阁和百官都在等。
等了十天的时间,朱常渊终于在元宵节后颁布了第一道诏书。
大明的惯例,天子诏书并不是拟定好以后就可以直接对外布,而是要经过内阁的研读甚至于是审批,然后稍加润色之后形成一种正式的官方文件。
有的时候,如果皇帝的诏书严重的违反法律或者祖宗订制的一些制度,很可能还会被内阁驳回。
在朱常渊的第一封诏书到达内阁之后,内阁中的人都着急忙慌的奔向曹化淳。
“曹公,陛下有诏了?”
张四知第一个跑到曹化淳面前拱手问道。
曹化淳点点头,笑着说道:“诸位阁老,陛下有诏书,你们先看看吧!”将手中的明黄色诏书递给了张四知。
张四知将诏书往桌子上一放,后面魏藻德、薛国观、王道直、陈演等一个个跑过来观看,都怀揣这一颗读懂圣意的心,可惜,当他们看到诏书的内容时,还都认为自己看错了。
“曹公,这。。。。”魏藻德一脸疑惑的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嘿嘿一笑,说道:“诸位不要疑惑,没错,这正是陛下亲自撰写的诏书,陛下告诉下官,如果诸位大臣认为陛下的这部诏书有错,可以提出来,咱家代为禀报!”说话间还对朱常渊所在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魏藻德摇摇头,将诏书递给其他人,其他人也摇头。
“诸位,我就不多等了,陛下的意思,如果诸位没有意见就正式昭告天下,如果诸位有异议,须得在两日内提出来。”
“臣谨遵圣旨!”薛国观带领群臣躬身谢恩,而后道:“回头臣会与汤若望一起确定!”
朱常渊的第一封诏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诏书中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更改历法!
原来农历都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来表示,朱常渊感觉读书人看到这些纪年法还要头疼半天,更不用说是下层的老百姓了,所以,本着利民的原则,他宣布大明朝从泰正元年开始废黜旧的干支纪年法,实行新的办法,就从初一到三十,用一二三四等老百姓更容易理解的方法来表示。
这是朱常渊诏书中表露出来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由于现行的大明历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朱常渊重新修正历法,按照现代社会的太阳历往前推,一直推倒现在的时代,规定了太阳历历法的基本原则。
太阳历作为一种新型的历法,和旧的历法同时使用,官方文件以太阳历为准。
所谓太阳历,就是现代社会中的阳历,也是指西历!
朱常渊的这第一封诏书,乍一看仅仅是要改动旧有的历法还纪年方式,没有透露出任何施政的纲领,也没有给臣子摆明自己带领大明帝国以后要走的道路。
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一般人看不出更深的层次。
更深的层次就是,朱常渊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们:我要改革,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历法只是一个开始,我还要改革吏治、管理方式、甚至于政治体系。
就这样,皇帝的第一封正式的关于施政的诏书在内阁通过,开始下到全国各地。当然了,旧的历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知道农业生产,朱常渊的新历法自然也要具备这些功能,于是将二十四节气也顺便编入到了历法中,指导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
第25章 天子第一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