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作者:肖申克117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
<!--go-->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
中科院跟微星科技集团及李思明的关系很不错,前任主要领导跟李思明也算得上是师生关系,双方合作关系一直很紧密,合资的半导体技术公司也为双方获利不少。李思明也一直资助着中科院相当多的科研项目。
在去年开始的院士增选过程中,微星公司除李思明之外,另有12人有机会参加评选,凭借1986年微星中央研究所正式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当选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李思明中途主动退出这一手玩得很不地道,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单方面举动,影响到研究院内其他12位工程师的当选,只是找了一个“不想占了别人的名额”的谦虚的借口。
现在结果出来了,李思明就当着科大师生的面,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真正退出的原因。
“如果说荣誉,虽然国内外许多单位都主动要给我发各种名目的奖,说实话,我一个也不感兴趣,我最珍视的是军队发给我的。如果说各种待遇,我想反问一声:我还缺吗?”李思明道,“我倒是很愿意私人掏腰包,为那位种田的科学家提供科研经费,并让他能多带几个学生!”
李思明说这话是要得罪人的,不过他也无所谓了,他在科大的这番谈话,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引起巨大的反响。
“他李思明以为自己是谁啊?对什么事情都要插一脚!”有人私下表示不满。
社会上议论纷纷,但是李思明却沉浸在另一项重要投资之中。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et、et、et、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微科创投的总经理陈仕豪在1994年春节过后就去了美国加州,他这次是来硅谷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李思明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并要求他主要将目标放在互联网上。李思明心中早有目标,所以这位陈总经理是直奔目标。他犹如一只饥饿的狼在寻找着猎物,这个猎物还必须是美味可口的。
关于互联网的意义,陈仁豪在加入微星科技集团之前就很关注,他认为那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但是在跟李思明探讨时,他发现李思明对这种东西有着高度的评价,并且有着更深更丰富的理解,李思明为他描绘出了一个十分美丽的画卷,让他急不可耐地回到加州寻找着这方面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现在这个工具是人们用来学习和检索资料用的,将来这个工具却不仅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来工作、商务和娱乐,可以利用它和全世界的人交流,所以互联网不是由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联结而成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组成的。
按照工业社会的理论,认为信息业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工业创造财富。互联网将会打破这个定律,任何一个得到亿万人类注意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某个网站每天有数万人浏览的话,如果在这个网站的页面上有我们公司的广告,那么会不会有价值?如果每一家公司将自己的产品放在这个网站上出售,那么会不会有价值?这就是注意力经济,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投资目标。我们微科创投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是临行前,李思明跟他的一次长谈中提到的,并且还提到了几个可能的目标对象。所以陈仕豪是直奔目标,只是他很想知道李思明为什么远在中国对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这么了解。
“什么?找到了!那么试着跟他们接触一下,如果他们需要服务器,可以给他们最好的。如果他们需要电脑,那么直接给他们支票。如果他们需要一间工作室,那么给他们在离斯坦福大学最近的写字楼租一间,总之你全权配合!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这很值得!”李思明在电话里对着远在加州的陈总经理说道,“不过,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太直接的好,不要让区区十万美元就将两个毛头小子给吓傻了,用你的热诚去打动他们,用你的支票去收买他们,用你的专业去服务他们!”
这个世界太过疯狂,至少对于李思明来说是这样的,在别人看来他的投资眼光实在是让人惊讶,但是他自己很清楚,他一直在作弊,并且不乐在其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即使是在西方哲学和西方社会中,也都是一个被批判的名词,李思明很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高风亮节”。
微星科技集团人力总监崔必成今天来到了李思明的办公室,脸上带着挺神秘的笑意,将一叠厚厚的稿纸放到了李思明的面前。他是踩着点来的,李思明在傍晚的时候总会来办公室一次。
“这是什么?”李思明指着那厚厚的稿纸和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问道,“不是辞职的告吧?要辞职也不用写个万言书吧!”
“只要您不炒我鱿鱼,我还想在这里养老呢!这里多好,工作体面,又高薪。”崔必成笑着道,“这是我写的一本书,请您指正!”
“写书?我又不是出版社编辑!”李思明道,看着崔必成有些腼腆的表情,“你不会写的是我吧?”
“当然是写您的。您给提提意见?”崔必成希冀地说道。
他写的跟那本著名的《李思明在北大荒的日子》不同,也跟赵山河写的《我与李思明:不得不说的故事》更不同,他写的是李思明1985年以来的创业史。这是外人一般不太了解的,崔必成1985年加入微星科技,也是公司的元老之一,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他都了解地一清二楚,大多数决策过程,其中的成功与失败,荣耀与惨痛,他也是亲身感受。
“您不要误会,这是一本关于我们微星科技集团创业史的书,虽然我们正式成立也才9年的时间,但却是很不平凡很值得研究的一段时间,我想通过这本书,中国的企业家们要以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一本详细介绍我们微星公司发展史的书籍。”崔必成道。
他很了解李思明,如果他说这本书是写李思明个人的“光辉历史”的话,李思明一定不会支持,但如果要说可以作为一本管理类书籍供中国其它公司从中借鉴的话,李思明绝对支持。事实上,这就是一本管理类书,只不过,崔必成在这其中将李思明写的是无比的高大和崇高,尤其是李思明在公司内数次激动人心的演讲。
“向微星公司学习!”这是1991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兴起的一个口号,在人们高喊这个口号的时候,如同高喊“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样。毛主席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在一辈子都做好事。这话说到了关键点上。中国企业家们和无数的创业者们都亲眼目睹着微星科技创造的科技神话和无比诱人的财富神话,每一个人都无比羡慕,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不对关于财富的故事感兴趣。那些创业家们纷纷学习微星公司,有的公司也东施效颦地组建了自己的研究院所,官方媒体也一次次地鼓动着这样的舆论。
但是微星科技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人人都能说上一二三四五,但是那只是皮毛而已,往往人们谈到微星科技的成功时候,将成功的原因归功于巨额的投入。
“我要是也有十五亿美元,我也能搞好高科技!”有许多人这么想。就如同人们在闲谈时说:我要是市长,我一定干的比某某某好!人们往往忽视了李思明作为微星科技的灵魂人物所起的作用。
一个很让人费解东西,就是几位创始人之间的关系。李思明至今只担任着cto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务,他从一开始时就让几位股东的利益用股权保证,并且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而不是董事长总裁一肩挑,李思明只要控股保证自己绝对的说话份量就足够了,除非必要,他不会站出来替徐大帅管理公司,不会替曾智搞公关。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充分的放权和授权,和必要的监督和决策过程是必要的。崔必在这个人力资源总监也是如此,公司所有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政策都是他一手制订的,作为香港人,他起初是引进香港企业的一些先进的东西,然后又根据内地的特点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在这一方面没有人来代替他。这种对人的充分信任方面也是微星科技成功的原因之一。
这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原因之一:老板们总是对下属的经理们心存疑虑,总是担心经理们乱花他的钱,总是认为下属们处心积虑地想搞跨他的公司,时不时地跳出来,恨不得代替自己雇佣的经理们工作。这样的老板实在是太辛苦了!
“那你告诉我什么时候出版啊?”李思明问道。
“只要您认可,我下周就可以拿到样书,下个月就可以在新华书店买到!”崔必成道。
“哦,这么说你跟出版社已经谈好了,你还拿来给我看?”李思明笑着道,“你这样做,有‘先斩后奏’之嫌!”
“如果能得到您的认可,出版社会在封面上写上‘李思明亲自审订’的字样,当然如果你能亲自写一篇序,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实交待,你拿了人家多少好处啊?”
“李先生,别说的那么难听。我崔必成你是了解的,出版社给的那点钱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少,对于我来说,也就是您给我的一个月的薪水而已。”崔必成急道,“人家出版社说了,如果您能亲自写一本书,他们愿意出高价。不过,我想您也不在乎那么点钱,对吧?你要是在百忙中抽出这些时间,那公司不得损失巨大吗?”
“你别这么恭维我。”
“这是我的那么一点小小的业余爱好,我还准备写个三部曲呢。我的梦想是当那么一回畅销书作家,这次恐怕这个中国本年度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的称号,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崔必成做着美梦。
“看在你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我就替你看看,书稿先放在我这里,我还真想看看你有没有我这么高大光辉的形象抹黑。”李思明笑着道。
李思明利用晚上的时间将这部七十万字的大部头给看完。妻子杨月还在山东,她很不放心,这学期开学前送儿子到山东,至今未归,似乎已经忘了这里才是她的家。家里少了两个人,似乎清静了不少,让他有心思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看完,将其中吹捧之语删了七七八八,并顺便修改了n个错别字,增加了不少李思明关于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的理念,其中还包含着数次董事会重大决策的细节,让这本书更加丰满,增色不少。
中国从不乏科技精英,但是却更缺少有着宽广视野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大泽龙蛇,风云变幻,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有过当推销员的经历,但是在高科技业,有作为者鲜有。他们起初是从传统产业开始创业的,当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流之时,他们也杀入了高科技,但是失败者众。中国最早进行高科技的,都是那些有着较高学历之人,比如中关村的那一些人。高科技对创业者们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如果对科技没有较深的敏感与虔诚,没有对科技投入的大将风度,没有一个放眼天下的胸怀,没有一个以人为本的科技理念,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李思明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可能少走弯路,上辈子看尽了无数科技英雄的成功与失败,从而让他在创业过程中失败者少。这在别人看来他是个“上帝的宠儿”的原因。
这本名为《微星之路》书很快就上市了,李思明等六位股东分别在写了一篇创业心得,但是凭借这些人的名头就立刻在企业界、管理界、知识界引起了轰动,因为这不是一本花边新闻的书,更不是一本消遣打发时间的书,而是一本凝结着先进理念和经验教训的管理书,一个有着伟大梦想的企业家都能从中找到一些启发。每个中国企业的老总们都在自己的案头都必备这样的一本,人人都想寻找李思明财富神话的秘笈,当作圣经一般,见面就是一句:“今天,你买了吗?”
即使是小学还没毕业的老板们也巴巴地买来一本,跟《孙子兵法》一起摆在自己办公桌上最显眼的一角。来人不管是谁,老板们跟客人大谈特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中国大学学习企业管理的学生们也人手一本在热烈地讨论着,也激发了年轻学生们的创业激情,甚至有人休学创业。还振振有词:“比尔盖茨大学毕业了吗?李思明大学毕业了吗?他连高中毕业证书都没有!”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从中挑出几个典型事实,作为mba学生学习的商业案例。
崔必成终于当了回中国畅销书作家,整天乐呵呵的,连续几个周末在深圳新华书店里签名售书,签的手发酸,大大地爽了一把,直到他某天看到盗版书在大街小巷里跟一堆黄色刊物和政治小道消息刊物摆放在一起,小贩们毫无顾忌地高喊:
“便宜了,最新畅销书《微星之路》,快来买啊,三块一本,五块两本,一次性批发十本以上,另免费赠送一本,多买多送,送完为止啦!”
“业余写手,果然是个很没有‘钱’途的职业!”崔必成感叹道。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在线阅读
<!--t;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
-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
<!--go-->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
中科院跟微星科技集团及李思明的关系很不错,前任主要领导跟李思明也算得上是师生关系,双方合作关系一直很紧密,合资的半导体技术公司也为双方获利不少。李思明也一直资助着中科院相当多的科研项目。
在去年开始的院士增选过程中,微星公司除李思明之外,另有12人有机会参加评选,凭借1986年微星中央研究所正式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当选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李思明中途主动退出这一手玩得很不地道,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单方面举动,影响到研究院内其他12位工程师的当选,只是找了一个“不想占了别人的名额”的谦虚的借口。
现在结果出来了,李思明就当着科大师生的面,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真正退出的原因。
“如果说荣誉,虽然国内外许多单位都主动要给我发各种名目的奖,说实话,我一个也不感兴趣,我最珍视的是军队发给我的。如果说各种待遇,我想反问一声:我还缺吗?”李思明道,“我倒是很愿意私人掏腰包,为那位种田的科学家提供科研经费,并让他能多带几个学生!”
李思明说这话是要得罪人的,不过他也无所谓了,他在科大的这番谈话,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引起巨大的反响。
“他李思明以为自己是谁啊?对什么事情都要插一脚!”有人私下表示不满。
社会上议论纷纷,但是李思明却沉浸在另一项重要投资之中。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et、et、et、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微科创投的总经理陈仕豪在1994年春节过后就去了美国加州,他这次是来硅谷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李思明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并要求他主要将目标放在互联网上。李思明心中早有目标,所以这位陈总经理是直奔目标。他犹如一只饥饿的狼在寻找着猎物,这个猎物还必须是美味可口的。
关于互联网的意义,陈仁豪在加入微星科技集团之前就很关注,他认为那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但是在跟李思明探讨时,他发现李思明对这种东西有着高度的评价,并且有着更深更丰富的理解,李思明为他描绘出了一个十分美丽的画卷,让他急不可耐地回到加州寻找着这方面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现在这个工具是人们用来学习和检索资料用的,将来这个工具却不仅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来工作、商务和娱乐,可以利用它和全世界的人交流,所以互联网不是由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联结而成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组成的。
按照工业社会的理论,认为信息业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工业创造财富。互联网将会打破这个定律,任何一个得到亿万人类注意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某个网站每天有数万人浏览的话,如果在这个网站的页面上有我们公司的广告,那么会不会有价值?如果每一家公司将自己的产品放在这个网站上出售,那么会不会有价值?这就是注意力经济,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投资目标。我们微科创投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是临行前,李思明跟他的一次长谈中提到的,并且还提到了几个可能的目标对象。所以陈仕豪是直奔目标,只是他很想知道李思明为什么远在中国对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这么了解。
“什么?找到了!那么试着跟他们接触一下,如果他们需要服务器,可以给他们最好的。如果他们需要电脑,那么直接给他们支票。如果他们需要一间工作室,那么给他们在离斯坦福大学最近的写字楼租一间,总之你全权配合!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这很值得!”李思明在电话里对着远在加州的陈总经理说道,“不过,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太直接的好,不要让区区十万美元就将两个毛头小子给吓傻了,用你的热诚去打动他们,用你的支票去收买他们,用你的专业去服务他们!”
这个世界太过疯狂,至少对于李思明来说是这样的,在别人看来他的投资眼光实在是让人惊讶,但是他自己很清楚,他一直在作弊,并且不乐在其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即使是在西方哲学和西方社会中,也都是一个被批判的名词,李思明很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高风亮节”。
微星科技集团人力总监崔必成今天来到了李思明的办公室,脸上带着挺神秘的笑意,将一叠厚厚的稿纸放到了李思明的面前。他是踩着点来的,李思明在傍晚的时候总会来办公室一次。
“这是什么?”李思明指着那厚厚的稿纸和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问道,“不是辞职的告吧?要辞职也不用写个万言书吧!”
“只要您不炒我鱿鱼,我还想在这里养老呢!这里多好,工作体面,又高薪。”崔必成笑着道,“这是我写的一本书,请您指正!”
“写书?我又不是出版社编辑!”李思明道,看着崔必成有些腼腆的表情,“你不会写的是我吧?”
“当然是写您的。您给提提意见?”崔必成希冀地说道。
他写的跟那本著名的《李思明在北大荒的日子》不同,也跟赵山河写的《我与李思明:不得不说的故事》更不同,他写的是李思明1985年以来的创业史。这是外人一般不太了解的,崔必成1985年加入微星科技,也是公司的元老之一,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他都了解地一清二楚,大多数决策过程,其中的成功与失败,荣耀与惨痛,他也是亲身感受。
“您不要误会,这是一本关于我们微星科技集团创业史的书,虽然我们正式成立也才9年的时间,但却是很不平凡很值得研究的一段时间,我想通过这本书,中国的企业家们要以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一本详细介绍我们微星公司发展史的书籍。”崔必成道。
他很了解李思明,如果他说这本书是写李思明个人的“光辉历史”的话,李思明一定不会支持,但如果要说可以作为一本管理类书籍供中国其它公司从中借鉴的话,李思明绝对支持。事实上,这就是一本管理类书,只不过,崔必成在这其中将李思明写的是无比的高大和崇高,尤其是李思明在公司内数次激动人心的演讲。
“向微星公司学习!”这是1991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兴起的一个口号,在人们高喊这个口号的时候,如同高喊“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样。毛主席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在一辈子都做好事。这话说到了关键点上。中国企业家们和无数的创业者们都亲眼目睹着微星科技创造的科技神话和无比诱人的财富神话,每一个人都无比羡慕,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不对关于财富的故事感兴趣。那些创业家们纷纷学习微星公司,有的公司也东施效颦地组建了自己的研究院所,官方媒体也一次次地鼓动着这样的舆论。
但是微星科技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人人都能说上一二三四五,但是那只是皮毛而已,往往人们谈到微星科技的成功时候,将成功的原因归功于巨额的投入。
“我要是也有十五亿美元,我也能搞好高科技!”有许多人这么想。就如同人们在闲谈时说:我要是市长,我一定干的比某某某好!人们往往忽视了李思明作为微星科技的灵魂人物所起的作用。
一个很让人费解东西,就是几位创始人之间的关系。李思明至今只担任着cto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务,他从一开始时就让几位股东的利益用股权保证,并且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而不是董事长总裁一肩挑,李思明只要控股保证自己绝对的说话份量就足够了,除非必要,他不会站出来替徐大帅管理公司,不会替曾智搞公关。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充分的放权和授权,和必要的监督和决策过程是必要的。崔必在这个人力资源总监也是如此,公司所有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政策都是他一手制订的,作为香港人,他起初是引进香港企业的一些先进的东西,然后又根据内地的特点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在这一方面没有人来代替他。这种对人的充分信任方面也是微星科技成功的原因之一。
这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原因之一:老板们总是对下属的经理们心存疑虑,总是担心经理们乱花他的钱,总是认为下属们处心积虑地想搞跨他的公司,时不时地跳出来,恨不得代替自己雇佣的经理们工作。这样的老板实在是太辛苦了!
“那你告诉我什么时候出版啊?”李思明问道。
“只要您认可,我下周就可以拿到样书,下个月就可以在新华书店买到!”崔必成道。
“哦,这么说你跟出版社已经谈好了,你还拿来给我看?”李思明笑着道,“你这样做,有‘先斩后奏’之嫌!”
“如果能得到您的认可,出版社会在封面上写上‘李思明亲自审订’的字样,当然如果你能亲自写一篇序,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实交待,你拿了人家多少好处啊?”
“李先生,别说的那么难听。我崔必成你是了解的,出版社给的那点钱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少,对于我来说,也就是您给我的一个月的薪水而已。”崔必成急道,“人家出版社说了,如果您能亲自写一本书,他们愿意出高价。不过,我想您也不在乎那么点钱,对吧?你要是在百忙中抽出这些时间,那公司不得损失巨大吗?”
“你别这么恭维我。”
“这是我的那么一点小小的业余爱好,我还准备写个三部曲呢。我的梦想是当那么一回畅销书作家,这次恐怕这个中国本年度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的称号,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崔必成做着美梦。
“看在你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我就替你看看,书稿先放在我这里,我还真想看看你有没有我这么高大光辉的形象抹黑。”李思明笑着道。
李思明利用晚上的时间将这部七十万字的大部头给看完。妻子杨月还在山东,她很不放心,这学期开学前送儿子到山东,至今未归,似乎已经忘了这里才是她的家。家里少了两个人,似乎清静了不少,让他有心思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看完,将其中吹捧之语删了七七八八,并顺便修改了n个错别字,增加了不少李思明关于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的理念,其中还包含着数次董事会重大决策的细节,让这本书更加丰满,增色不少。
中国从不乏科技精英,但是却更缺少有着宽广视野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大泽龙蛇,风云变幻,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有过当推销员的经历,但是在高科技业,有作为者鲜有。他们起初是从传统产业开始创业的,当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流之时,他们也杀入了高科技,但是失败者众。中国最早进行高科技的,都是那些有着较高学历之人,比如中关村的那一些人。高科技对创业者们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如果对科技没有较深的敏感与虔诚,没有对科技投入的大将风度,没有一个放眼天下的胸怀,没有一个以人为本的科技理念,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李思明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可能少走弯路,上辈子看尽了无数科技英雄的成功与失败,从而让他在创业过程中失败者少。这在别人看来他是个“上帝的宠儿”的原因。
这本名为《微星之路》书很快就上市了,李思明等六位股东分别在写了一篇创业心得,但是凭借这些人的名头就立刻在企业界、管理界、知识界引起了轰动,因为这不是一本花边新闻的书,更不是一本消遣打发时间的书,而是一本凝结着先进理念和经验教训的管理书,一个有着伟大梦想的企业家都能从中找到一些启发。每个中国企业的老总们都在自己的案头都必备这样的一本,人人都想寻找李思明财富神话的秘笈,当作圣经一般,见面就是一句:“今天,你买了吗?”
即使是小学还没毕业的老板们也巴巴地买来一本,跟《孙子兵法》一起摆在自己办公桌上最显眼的一角。来人不管是谁,老板们跟客人大谈特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中国大学学习企业管理的学生们也人手一本在热烈地讨论着,也激发了年轻学生们的创业激情,甚至有人休学创业。还振振有词:“比尔盖茨大学毕业了吗?李思明大学毕业了吗?他连高中毕业证书都没有!”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从中挑出几个典型事实,作为mba学生学习的商业案例。
崔必成终于当了回中国畅销书作家,整天乐呵呵的,连续几个周末在深圳新华书店里签名售书,签的手发酸,大大地爽了一把,直到他某天看到盗版书在大街小巷里跟一堆黄色刊物和政治小道消息刊物摆放在一起,小贩们毫无顾忌地高喊:
“便宜了,最新畅销书《微星之路》,快来买啊,三块一本,五块两本,一次性批发十本以上,另免费赠送一本,多买多送,送完为止啦!”
“业余写手,果然是个很没有‘钱’途的职业!”崔必成感叹道。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在线阅读
<!--t;
第二百零八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