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物有所值(今天还有一章)
    1963年1月,春节。
    高振东和娄晓娥带着孩子回到了娄家,等到过完年,娄守行和贺五也要回港岛去,这个年,那是必须在娘家过的。
    “振东,我们商量的事情,我已经在京里和各个相关部门联系过了,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对于我们给此次灾区捐款的事情,相关部门对我们的行为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感谢。”
    娄守行在京城也没闲着,他是典型的行动派,四处奔走,将前段时间几人商量的事情落实得明明白白。
    “那黄金的事情?”高振东对这个事情比较有兴趣。
    “呵呵,相关部门对我们的想法赞不绝口,就四个字——有多少收多少!”娄守行提起这个事情就乐得合不拢嘴。
    “振东、晓娥,你们放心我来管理这个慈善基金?”贺五笑道。
    娄晓娥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是没什么好回答的,看着高振东就行了。
    高振东笑了:“那有什么不放心的,唯一的问题是就怕把五姐累着了,大哥心疼了找我麻烦。”
    对于贺五和家里人,高振东心里有数,不至于,真不至于。而且基金是有制度的,也不是管理者想干嘛就干嘛。
    贺五笑得更开心了:“他不会,他知道我就喜欢做这些事情。对了,晓娥,你也在里面挂一个董事吧?”
    高振东摇摇头:“她就暂时不用了,不太方便,日后再说。”
    这种虚名董事现在也没什么好挂的,娄晓娥有自己的路,等年龄再大一两轮再考虑这个事情还差不多。
    见高振东已经一口回绝,本来欲言又止的娄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没有再开口。
    振东心里门儿清,把握得住,果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看了看自家闺女,嘿,这还真是个有傻福的。
    娄晓娥毫无所觉,靠在高振东身上笑得没心没肺的。
    随着子时到来,鞭炮声四起,属于国人的真正新年来到了。
    高振东和娄晓娥抱着儿女,看着娄守行跟个孩子似的,拉着贺五在院子里探头探脑的放鞭炮烟,觉得这一年那是真没白过。
    对吧?脏三儿!
    ——
    三分厂是没有春节假的,或者说,这时候除了学校,所有的单位都没有多长的春节假。
    从三分厂到十七机部以及各部委,从下到上,该发福利发福利,该奖励表彰评级考核的工作也都做完了,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该奖的奖,该惩的惩。
    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条不紊,顺理成章。
    上班了还没几天,这天,高振东刚到办公室,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就来找他。
    “高总工,你叫我们做的那个东西,现在做好了,而且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运行,工作很正常。”三分厂技术处机械科的同志很是高兴,这东西几乎和电没有太大的关系,高总终于把目光投向我们这边了。
    以往的机械科,主要是打辅助,但是这一次,他们是绝对的主力,而且这次的这个东西在机械科的同志看来,绝对是重量级的,至少让十一机部、十三机部的同志们大吃一惊,奉若瑰宝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十一机部负责机械,但是十三机部负责整机,而且是一种很大宗的整机。
    高振东一听,也很高兴,这东西得快,哪怕有点问题也得先弄出来,越快越好。
    “怎么这么快?”高振东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
    机械科的同志笑道:“又不是量产,不考虑工装夹具模具等等所有的东西,只造那么五几台,老师傅们慢慢搓也搓出来了。想要量产就肯定没这么快。而且你指定的材料都是被你做出来过的,在厂里直接就能调,省了不少功夫,这些材料用上去也都很合适。而且我们也把在研制中的数控机床应用到加工上,大大的提升了加工速度。”
    对于工人师傅们来说,他们不需要试验、不需要改进和研究,就是对着图纸搓一套而已,虽然比较复杂,但是人多力量大,又有数控机床做辅助,速度还真挺快。
    说穿了,现在用的都是纯手工打造,很多与批产相关的内容都是被跳过去了,总体上自然不了多少时间,三分厂乃至三轧厂的高级技工们可不是吃素的。
    但是这种方式到了生产的时候就不合适了,手搓绝对没有工业化流水线来得快。
    “都测试过没有?参数指标达不达标?”高振东对这个很关心。
    “测过了,完全符合你给的设计指标,高总,你算得可真准!”机械科的同志在这一点上,对高总佩服得五体投地,估算得太准了。
    “走走走!我们去看看。”高振东放下手里的事情,拔腿就和机械科的同志往机械车间走。
    进了机械车间,一台不算太大的机器静静的放在那里,一根从差不多正中心伸出来的主轴装着皮带轮,被皮带连到了另外一台机器上,另外这台机器被一束线缆连接了一台计算机,计算机屏幕上,一条曲线上下波动,上方有个数字,数字在90左右跳动着,后方的单位隐约能看见是“kw”。
    这台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声音,但是不算太吵,而且机器运转很是平稳。
    高振东看着这东西,把手一伸:“测试结果呢,给我看看!”
    机械科的同志连忙从一堆记录里,找出一份来。
    “高总,这是最近的一次,你的设计真是神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台称得上小巧玲珑的发动机,居然能爆发出90kw的功率,也就是120马力以上,这让他们都不敢相信这东西是自己造出来的。
    虽然对汽油要求特别高,现在最高标号的70号汽油都没法用,辛烷值要求高达90多,就连这次试验用的油,都是在高总的指导下,添加了其他添加剂才能使用,但是这台发动机本身的设计无疑非常成功。
    这个没办法,现在国内的成品汽油就只有56号、66号和70号,著名的解放大卡,用的就是66号汽油。
    高振东看着最核心的几个数据,乐得合不拢嘴,一次全网搜索换来的东西果然很值,而且工人师傅们给力啊!
    耗时短、加工精度高,至于说这里面有数控机床的功劳,但是数控机床也是同志们自己做出来的,没毛病。
    “试验多久了?”
    负责试验的同志指了指一个led显示牌:“这一次,已经满功率连续运转100小时了,另外一台的交变负荷试验也持续了72小时以上。”
    按照高振东搞到的相关标准如gb/t 19055、18297,试验时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短的,但是这不是刚造出来嘛,而且对于三分厂的同志们来说,这已经是奇迹了。
    他们就没见过2.0发动机能爆发出120马力,而且还能连续稳定运行100小时的。
    高振东满意的点点头,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做,但是这个东西要先公布出去,让同志们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能达到这个性能,以便提前规划。
    他转头向厂办的同志道:“你马上联系部里,就说我们三分厂有个和发动机有关的成果明天要验收,邀请部里派人参加。另外,请部里代为邀请十一机部、十三机部的相关同志,一起来验收这个成果。”
    说实话,当十七机部领导接到三分厂这个申请时,脑瓜子里嗡嗡的,这是啥?
    如果说材料是十七机部本行,电子和计算机是高振东的本行的话,那发动机这玩意儿就哪儿哪儿都没和他们挨着。
    高振东是怎么想起来整这玩意的?而且看样子还干得不错,这简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十七机部领导知道高振东的习惯,这么大张旗鼓的东西,绝对错不了,而且肯定是已经成功,至少是基本成功。
    算了,这事儿没法多想,这种事情发生在高振东身上,一点都不奇怪,十七机部的领导和总工也是习惯了。
    还能怎么样,部里的同志这么捧场,那就享受成果就好了嘛。
    至于负责机械的十一机部和负责机动车辆的十三机部,比十七机部这边还懵。
    没听说十七机部有发动机的计划啊,而且他们也不是搞这东西的料。按说这种东西哪怕是立项,都得先经过这两个部委,可没想到十七机部那边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搞一个出来都要验收了。
    高振东:嘿嘿,我立项的流程和人家不太一样。
    不管怎么说,看着邀请通知上鲜红的十七机部公章,两个部委不约而同——去,去看看他们在搞什么幺蛾子。
    不过十一机部的同志倒是多少心里有点数,十七机部别的不知道,但是那里真有个宝贝,这种事情也不好说。
    这一点点区别的结果就是,十三机部来了位科技司的司长,十一机部来了位领导的副手。
    第二天早上,看着一辆辆车子陆续进入三分厂,三轧厂的同志们都知道,三分厂不知道又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了,加上前一天下午三分厂技术处机械科同志又在小食堂齐聚一堂,这件事情几乎是板上钉钉。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打小就清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打小就清澈并收藏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