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突破通窍三境,博州行军道大总管 岚州大都督 定秦侯郑均!
    永昌朝廷的声势虽然大不如前,但毕竟也是中原正统,永昌帝的诏令下达,自是布告天下。
    尤其是在永昌帝刻意为之的情况下,更是很快就朝着大江南北传播了过去。
    而传输信息也是有时效性。
    康乐郡郡守府中,郑均并不知晓自己已经在永昌帝、秦王那里挂了号,他还在令冯贺这个监军修书报功,刻意夸大其词,报了个杀两通窍斩首三万、俘虏六千,溃兵不知几何呢。
    斩首三万,足够牛了,一定能让永昌皇帝眼前一亮!
    郑均在心中想着。
    自镜渊之战后,已经过了六日。
    这六日来,倒是没什么大事。
    只是将这些俘虏妥善押送回了博州康乐郡罢了。
    来时只需一二日,归时则需六七日。
    毕竟是押送俘虏,一旦速度快了,很容易出现俘虏溃散,从而冲散军阵的情况,尤其是郑均只用了两千一百人运送四千五百多的战俘。
    这可直接是一倍人,而且不少战俘还是都有战斗力的。
    而对于郑均的命令,冯贺自然不会拒绝。
    冯贺乃是神武年间的进士及第,文采自是过关,他立马便挥毫笔墨写了一篇战报。
    不过当他写完,亲眼见到八百里加急的传令兵迅速行离之后,倒是心中多有忐忑不安,不由低声询问郑均道:“将军,如此夸大战果,是否有点……”
    当然,冯贺也不是纯洁的小白兔,什么都不知道。
    他自然是知道谎报军功这种情况。
    但是,
    这次谎报军功的对象,可是皇帝陛下啊!
    冯贺胆子小,顶多倒倒信息差,欺骗皇帝还是头一次,这能行吗?
    “不谎报军情,怎么升官发财?怎么骗军功、骗丹药、骗银子、骗粮草?”郑均似乎对此事并不是十分担忧,而是直接张口说道,“大家都在谎报军情,你不谎报岂不是说明你不重要?”
    没有杀良冒功、吃空饷、喝兵血,是郑均最后的温柔。
    而且相比于某些明明败了却说自己赢了的将军,郑均稍微起码还赢了呢!
    这功,就该谎报!
    说罢,郑均感叹道:“看遍诸史,人中龙凤尚且举步维艰,我等鱼目又岂能尽如人意一生顺遂。”
    “世间万千,皆逃不过名利二字,无名无利,就算有本事,也成不了大事。”
    郑均现在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军阀了。
    自己手下已经有十万弟兄等着修行、等着吃饭。
    一郡之地,顶多供养三五万的军队,供养十万大军,那可是会让百姓民不聊生的。
    如今郑均的军队一部分是平章郡、康乐郡供给,另一方面也是博州直接调款滋养,因此郑均目前有一个致命缺陷:无法自给自足。
    因此,郑均现在急切的想要摆脱这个困境。
    虽然现在看起来,他和蔡家那是你侬我侬,不分彼此。
    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一旦未来某一天因为某些事情翻脸,断了自己的粮草,难道要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饿肚子不成?
    所以,郑均需要扩张领土。
    向博州?那是蔡家的地盘,现在毫无征兆的翻脸,无论是名是利,都不利于自己。
    那只能向岚州扩张了。
    不过,若是想要扩张,也是需要师出有名,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在如今这个纷乱大世,很容易当出头鸟,被人群起而攻之。
    毕竟他只是通窍武者,并非元丹武圣,还不能以一己之力抗衡四方。
    因此,若是自己战功卓著,有朝廷的官职在身,那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郑均现在的想法,就是用房家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慢慢掌握岚州。
    这才是郑均当下的目的。
    所以,稍微谎报一些战功,也无伤大雅。
    “接下来,就可以考虑趁着房氏大军还未抵达,将镜渊郡团团围住,将郡城之下的各县百姓迁走,填补严廷郡……”
    郑均在心中暗忖。
    掠夺人口可不单单是蛮夷南下时会干的事儿,在彼此征伐之时,各方势力也会去干。
    毕竟人口,就代表着劳动力。
    而严廷郡如今正好十室九空,有大批空地急需耕种,自然需要抢人大战了。
    至于百姓们背井离乡是否有所怨言……
    大部分,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岚州未被张本功洗劫,大周天下八百甚至将近九百年的岁月,已经足以让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去了严廷郡,反而有大片农田能够耕种,自然是好消息了。
    至于未来占领镜渊之后,镜渊郡该怎么办?
    自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战争,自然是代表着人口急剧下降。
    郑均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统治区域中,民有所居,居有所安。
    见郑均如此,冯贺也不敢多言其他,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低声问道:“将军,那四千多的俘虏该如何处置,可是要依照惯例,编入军中?”
    “不妥。”
    郑均摇了摇头,眸光一凝,张口讲道:“这俘兵经审讯,多是岚州的州兵和宁远、濯龙、巴塘三郡的郡兵,并没有来自镜渊郡的,我军想要打到这几个郡县还算是比较艰难,让他们编入军中,在对阵同乡时,许会生变。”
    “便编入屯田兵列,和康乐军一起,去康乐、严廷二郡种地吧。”
    “诺!”
    听到了郑均的吩咐之后,冯贺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迅速离去。
    而在冯贺离开之后,一旁的卢承弼立马就顶了上来,神色肃穆,对着郑均低声道:“主公,有一件消息要知会您。”
    “何事?”
    郑均一边望着地图,一边随口问道:“等会儿你去通知一下独孤愿,让他多写几封书信,劝一劝独孤景,秦王毕竟是乱臣贼子,且麾下通窍战将十余人,他在秦王不过寻常将领,若是肯降,便是我郑均之下第一人。”
    说罢,郑均又持续道:“不过我也清楚,独孤愿写了也是白写,让你去独孤愿营中也学机灵点,带着穆哈努尔一起去,让他用北戎话翻译一下,让独孤愿麾下鲜卑骑兵也多写点。”
    如果能够不动刀兵就拿下镜渊郡,郑均还是十分乐意的。
    他也不介意给独孤景一些优待。
    毕竟自己这边如今除了自己,就没有第二尊通窍武者了。
    那六扇门的金章巡捕虽然对自己表达善意,但那也是明显投效的是蔡家。
    而蔡家的蔡静伏名义上是来帮自己做事儿,其实也就是在长阳郡把自己替换了出来,让蔡静伏去长阳郡硬抗魏王麾下大将傅毅飞。
    “是。”
    卢承弼点了点头,刚准备离开,忽然想到自己不是来说这个的,当即又道:“将军,陈郡守汇报,近期在关中、岚州等地,有关您的传闻甚嚣尘上,据说已经传到了今州御林军众……”
    “什么传闻?”
    郑均对此浑然不知,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在郑均看来,这传闻的含金量不大,与其关心这个,不如关心一下待会儿炼化那狐狸妖丹,再研究一下碎玉门的玉匣子里开的那枚丹药究竟是什么东西。
    郑均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通窍三境,偿还预支的神通,提升自己的实力,尽可能在愈发汹涌的争斗之后,彻底站起身来。
    “他们都在传,说将军您……”
    卢承弼神色古怪,但还是张口说道:“说您大破秦军二十万,斩首十数万,杀得整个镜渊郡几为白地,杀得羡江之水为之断流!”
    郑均:?
    郑均愣了片刻之后,才缓过神来,不由重复一句:“杀得镜渊郡成白地,杀得羡江之水为之断流?”
    “是的。”
    卢承弼点了点头,他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这个战绩,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耀眼了,任谁听了都会发愣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自己听到了什么假消息。
    但这个消息,又不是己方散播出去,而是敌方散播出去的。
    这算什么事儿?
    哪儿有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儿啊?
    难道是主公这一仗直接给岚州人打的心怀恐惧,战战兢兢,以至于神志不清,开始胡编滥造了吗?
    而郑均也是愣了一瞬后,立马意识到了一点问题:“这个消息传的很远吗?”
    “主公,陈郡守麾下的暗探们禀报,这事儿简直是天南海北,咸使闻之。”卢承弼道,“听闻如今正在今州永定郡交战的天子都知晓了此事,遣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宣读旨意。”
    司礼监掌印太监,乃大内十二监之首,素来有‘总管太监’一称。
    在神武皇帝一朝时,还曾经出现过了元丹武圣境界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彼时太监权势高涨,权力可与宰相匹敌,有‘权过宰辅’之称。
    不过那位元丹武圣境的太监,似乎是用某种独特秘法晋升,因此英年早逝,不过三百来岁便‘英年早逝’。
    如今的总管太监,则是高礼山,修为不俗,曾是东宫首领太监,太子登基之后,便转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原来的那位通窍境的总管太监便去给神武皇帝守皇陵了。
    看起来这高礼山像是什么关系户,但他本领也是不俗,有通窍二境的实力,征讨魏王、韩王叛贼之时,也曾带着御马监的太监们策马冲锋,手段强悍。
    “寻常的宣读旨意,怎么会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来?”
    郑均深吸一口气来,觉得这事儿可能比较大了。
    既来之,则安之吧。
    不过这事儿,郑均已经隐隐有些猜测了。
    “房家主动传播这等消息,怕是想要利用外敌的强悍之处,索要什么报酬,譬如威胁一番那位秦王殿下,好叫秦王殿下向岚州进行资源倾斜,加快协助那房氏老祖突破元丹的事宜。”
    郑均在心中暗忖:“除此之外,恐怕也有让秦王派人来分担压力的心思。”
    毕竟岚州是房家的,不是秦王的。
    只是房家归顺了秦王,因此在版图上,岚州是秦王的友方单位。
    而若是战争在岚州打,那么一切损失自然都是由房家来承担,这怕是房家是不愿意见到的。
    总不能是房家人吃空饷吃的太过分,直接吃了十多万的空饷,然后用自己来平账吧?
    哈哈,这怎么可能,好歹也是一州豪族,真不至于如此。
    “这房家真是大手笔、大气魄啊!这般宣扬,秦王必然会派精锐赶来助战,同时也会给予房家老祖资材无数,助力其突破元丹。”
    郑均深吸一口气,不由张口道:“而如此一来,房家在岚州的名声恐怕要瞬间跌落谷底,甚至在全天下人面前颜面扫地!”
    凡事都有利有弊,在房家看来,此事对他们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而对郑均而言,则同样如此。
    利是名震天下,光是这名声,怕是便能吓退宵小了。
    而弊端则是,以后没人敢轻视自己了,以往那些草莽之辈、郡兵之流怕是碰不到了。
    “呼~”
    郑均深吸一口气来,双眸之间闪过一抹凝重之色:“必须趁着那秦王的援兵未到,尽快攻克镜渊、宁远二郡,打开岚州的局面!战端必须在岚州,不能在博州!”
    一念至此,郑均当即道:“承弼,叫济世堂的商掌柜来见我。”
    “诺。”
    卢承弼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济世堂的商掌柜而来。
    那商掌柜刚一来,便恭恭敬敬对郑均行跪拜大礼,看起来很是顺从:“草民商睿诚,叩见郑大人!”
    毕竟济世堂现在的情况有些尴尬。
    数月前,便有张本功的义女刺客冒充济世堂的药姬行刺。
    药姬被掉包这种事儿,很难让人不怀疑是济世堂刻意为之,因此济世堂便只能加紧赔罪。
    但郑均却对济世堂的态度十分寻常,这让商睿诚感到十分焦虑,如今骤然得到召见,自然是让商睿诚打起了精神来。
    “商掌柜快快请起。”
    郑均见此,不由得微微一笑,青金真元一卷,便将商睿诚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同时张口道:“此番请商掌柜来,主要为了一事。”
    商睿诚恭谨道:“大人请讲。”
    郑均见状,袍袖轻振间,自方寸山中摄出一物。
    但见掌心玄光流转间,一粒浑圆金丹浮空而起,吞吐着三寸灵芒,映得郑均眸中星辉粲然:“我有一枚偶然所得的灵丹,辨别不出其成分,只觉得灵气扑鼻,想请商掌柜分辨一番。”
    说罢,便顺手递给了商睿诚一盏茶水。
    商睿诚接过茶水,仔细上眼,甫一见此丹,竟浑身剧震险些打翻茶盏,连声告罪后颤抖着捧丹细观,不由得目瞪口呆了起来:“这……这竟是‘九转化龙丹’!”
    “九转化龙丹?”
    郑均闻言,对这丹药甚是陌生,当即问道:“细说。”
    “此丹,需取十数枚通窍境蛟属大妖的内丹为药引,辅以地脉龙涎、千年血参等九种天材地宝,丹成时能引动龙气共鸣!”商睿诚嗓音发紧,“此丹可助武者突破境界桎梏,多为通窍巅峰闭生死关时,突破元丹所用!”
    “此物乃是南国上等灵丹,据说是昔年炼丹著名家族陈氏拿手丹品,如今失传已久,唯有皇室之中,还有几人会炼……”
    听到了商睿诚的话语,郑均瞬间凛然。
    原来如此。
    商睿诚的第一句话,郑均还只是略微相信。
    但商睿诚说出第二句话之后,郑均则是信了大半。
    毕竟自己和南楚的关系,商睿诚是不知晓的。
    看来此物,便是碎玉门的昭阳武圣留给门中后继弟子突破元丹所用的。
    昭阳武圣,本就姓陈,乃是南楚皇室,陈家族人。
    否则,碎玉门是绝对不会跟南楚牵扯的这么深的。
    “多谢商掌柜。”
    郑均点了点头,将这丹药收了回来:“商掌柜应该知道怎么办吧?”
    商睿诚恋恋不舍的望着郑均收回去的丹药,贪婪的吸纳着残留的丹香,但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商睿诚还是第一时间行礼道:“请大人放心,此间之事,不传六耳。”
    “那便好。”
    郑均微微颔首点头,挥了挥手,商睿诚便立马心领神会,告辞离开。
    而在商睿诚离开之后,一旁的卢承弼则是恭敬道:“主公,这些时日,舍妹对您多有眷恋,因此自长阳郡赶来,如今正在城中,您看……”
    卢承弼想的很清楚。
    蔡夫人尚未诞下子嗣,若是自家的清仪妹妹能抢先一步诞下长子,那么他们自然会比蔡氏更有利一些。
    长子的身份,在这个时代代表着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就算未来不成器也无妨,起码占据了一个子嗣舅家的身份,能更加密切的关联在一起。
    “你们啊,有些太着急了些。”
    郑均轻笑一声,接着便道:“这几日便算了,我着急闭关。”
    郑均决定了。
    他要闭关修行,吞服这枚‘九转化龙丹’。
    这枚‘九转化龙丹’虽然乃是通窍武者突破元丹时所用的丹药,但平常服用,自无不可。
    原理左右不过是蕴含大量灵气,辅助运转修行。
    因此,只能说直接吞服有些浪费那一刹那的磅礴真元,并不能说没有作用。
    但现在郑均,就是需要快速突破。
    至于自己通窍巅峰之后该怎么样,就等通窍巅峰再说!
    顾不好眼前的一幕,哪儿还有什么通窍巅峰的机会。
    再加上那枚狐妖内丹。
    突破通窍三境也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一鼓作气推到通窍三境巅峰的地步。
    一念至此,郑均立马心里便有了主意。
    而卢承弼闻言,内心也是陡然一颤。
    啊?
    又要突破?
    不过很快,卢承弼便想清楚自家主公是想要利用这‘九转化龙丹’来突破境界。
    这……
    这也太过于浪费了吧?
    一念至此,卢承弼便是心疼不已,喉间迸出金石相击般的颤音:“主公三思!突破之事不急于一时,此丹乃聚天地灵韵的玄魄元胚,若待通窍圆满时炼化,或可一举破境元丹!主公如今服用,乃是如同以龙泉烹雀,暴殄天物啊!”
    “无妨。”
    郑均拂袖轻笑,眸中金纹流转如星河倒悬,周身真元鼓荡间,声若龙吟自九天垂落:“此丹既入我手,便是天意。待我登临通窍绝巅,天下灵药当如繁星入彀!”
    “况且,以我之天赋,破境何须草木助力?”
    说罢,郑均又一挥手来,整个院落之中,登时出现了四具妖躯残骸。
    六翼黑蟒、玄甲巨鳄、六尾白狐、羽化白鹤。
    这四具妖尸,便是郑均这些日子来斩杀的四头通窍大妖。
    倒是不知觉间,已经斩杀了四头。
    “持我腰牌,将这些送往博州梁宗师的淬星台,烦请其为我锻造一把刀来,一切费用皆可自取。”
    郑均道:“告诉梁宗师,我要一柄能杀尽岚州诸通窍的刀,能与元丹短暂抗衡的刀,而不是砍不了几次,便崩裂的刀。”
    那您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卢承弼在心中想着,不过还是拱手称是。
    而郑均见此,倒是放下一切执念,准备专心谋划,突破通窍三境!
    ……
    时间荏苒,转眼间便是一月有余。
    岚州局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此刻竟然在同一时间默契的停下了征伐,进行互相对峙的局面。
    这一个月来,竟然连小摩擦都没有,只不过不断有难民自镜渊郡逃窜罢了。
    无人驱逐,郑均的掳人计划也没开始。
    只是因为大战将起,百姓担忧自发逃难罢了。
    而在博州康乐郡的官路之上,司礼监掌印太监高礼山,也即将抵达此地。
    毕竟他们是从彭州新阳出发,一路绕行今、彭二州,甚至走了一段水路,才抵达了这博州城,前去宣读旨意。
    他们这一行人并不多,仅有八人。
    为首的,自然是他总管太监高礼山。
    其余七人,有两人乃是‘天子赏赐’。
    一个乃是韩庶人,也就是韩王之女,前清宁郡主李昭婉;一个是罪臣杨氏嫡女,杨潇。
    剩下的五人,自然是司礼监的随行太监了,皆为外罡修为。
    外罡武者,在一郡之地足以名震一方,在军中甚至可以统御千人。
    而在司礼监,则只是皇帝身边的家奴,寻常宦官罢了。
    此番出行,高礼山一方面是宣读旨意,另一方面则是考察实际战果。
    永昌皇帝自然也不傻,他也很想清楚岚州真实情况如何。
    不然等到了‘歼敌一亿,虎踞小岛’的地步,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不过来的路上,高礼山便拦到了郑均派出的八百里加急,提前洞悉了一下郑均的军报,看到了‘斩首三万’的消息之后,不由大为惊讶,对左右太监满意道:“这位郑君侯果然忠贞,竟没有谎报战功!”
    而左右的太监见此,也是不由得拍马屁道:“世人皆言郑君侯溃敌二十万,而军报之中,独报三万,可见郑君侯忠贞可鉴,不愿欺瞒陛下啊!”
    “郑君侯真乃忠臣也!”
    “国家昏乱有忠臣,郑君侯便是天大的忠臣呀,此事必然要回禀陛下才是!”
    “……”
    左右的太监一同阿谀了起来,倒是让高礼山微微颔首。
    如此甚妙。
    不过,就当高礼山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忽然见得身后的马车之中,传来一道清冷的冷哼声。
    他知晓,这哼声乃是韩王女清宁郡主所发。
    不过,高礼山也并不怎么在意。
    叛王之女,如今被赏赐给郑君侯这样少年英豪当妾室,你就偷着乐去吧。
    若是神武皇帝还在,韩藩一脉,恐怕要赶尽杀绝,统统处死,就算是鸡蛋也要摇散黄、蚯蚓也得劈两半。
    也就当今天子仁厚,念及侄女之情,没处死这清宁郡主。
    高礼山摇了摇头,正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神情一凝,转首望向了不远处的方向,登时大骇:“什么?!”
    其余五个太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高礼山为何如此。
    其中一个颇为受宠的太监见此,不由低声问询道:“干爹,这是怎了?”
    “有人突破了!”
    高礼山深吸一口气来,眼眸之中充满了艳羡与骇然:“这等气势,难不成有人突破元丹?这附近有何等武者能够突破元丹?只有……只有房翼老贼了!”
    “房翼老贼在此处突破元丹?莫不成,康乐已经被打下来了?”
    想到这里,高礼山已经吓得有些浑身发汗了。
    若是房翼在这附近突破,那么证明房家的兵马已经到了博州,自己这个通窍武者在面对元丹,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就算,对方乃是新晋的元丹!
    一念至此,高礼山险些就一飞冲天,夺命而逃。
    但很快,他便发现,好像有些不同。
    因为这气息不对。
    根据镇抚司记载,那房翼老贼修的是‘星穹炽灵法’,乃是火属真元,突破异象,当以红色为主。
    但远处青辉贯空,云霭翻涌如海,赫然是一片长青之色。
    并非房翼!
    而且这气息相比于元丹武圣,又有些薄弱了。
    似乎,只是声势浩大。
    正当高礼山思绪之时,其余几个太监也见到了天地异象。
    却只见得天际青芒大盛,如蛟龙腾云,青金化雾笼罩四野,康乐郡城方向,青色光柱直冲云霄,威压如潮。
    “干……干爹,这威压怎比去年靖南侯突破时还骇人?难不成是……元丹……”
    年轻太监牙齿打颤,惊骇无比。
    而高礼山袖中手掌已捏碎玉扳指,他在神武朝见过多少天骄破境,却从未有这般吞天食地的气象。
    青芒中隐现的龙形虚影,竟让他这通窍二境的真元都凝滞三分。
    而郡守府闭关室内,郑均周身浮起玄窍光轮,狐妖内丹化作赤霞没入丹田,九转化龙丹却在喉间悬而不落。
    就在此时,郑均猛然睁眼,眸中金纹暴涨:“就在今日!”
    霎那间,本该用于突破元丹的磅礴药力,此刻正被碎玉真元层层剥解,化作三百六十道青金锁链刺入周身大穴。
    “耳窍开,突破就在今朝!”
    “……”
    “轰隆隆!”
    就在郑均突破之时,康乐郡的地面突然剧烈震颤,郡城上空的护城大阵竟忽得被激发了起来,明灭不定。
    监军冯贺,本在负责鲜卑骑兵的运转,忽遭此等异象,瞬间骇了一跳,连忙抓着城墙垛口,目瞪口呆地看着四周,却只见城外官道之中,原本光秃秃的草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甚至有不少居于城中的士卒惊觉身上陈年暗伤渐渐舒展,似乎有所治愈!
    这一幕,着实让冯贺目瞪口呆。
    他自然知晓郑将军正在闭关,见到了这等天地异象,也不容他多想!
    “通窍的突破,竟有如此异象?莫不成,天命在郑?!”
    而城外五十里的高礼山此刻已经被这天地异象给惊呆了,他大脑飞速旋转,忽然之间,眼底泛起精光,低声道:“速往康乐郡!”
    他已经想到了。
    在这附近,青金真元。
    符合条件的只有一人。
    便是他此番前来册封的对象,博州行军道大总管、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定秦侯郑均!
    而马车之中,那清宁郡主也忍不住探出脑袋,死死盯着异象中心,这位前郡主苍白的唇间竟溢出血丝,显然是太过震撼,以至于咬破舌尖,强压心中震颤。
    不过,就在高礼山催动真元欲纵马疾驰之际,西北天际忽有青金交织的遁光撕裂云层。
    那流光似裹挟着万千星光,所过之处草木无风自偃,竟在官道上犁出三丈宽的玉质沟壑!
    老太监袖中紫金蟒纹嗡嗡震颤,他猛然勒住缰绳,望向前方,赫然便见到了一袭甲胄的年轻战将悬浮于天空之中,居高临下,漠视自己。
    “你乃何人,缘何来此?”
    这年轻悍将周身真元鼓荡间,声若龙吟自九天垂落,眸中金纹流转如星河倒悬!
    正是郑均!
    而郑均的威势震荡,令高礼山这通窍强者亦为之胆寒!
    高礼山当即深吸一口气来,从衣袖之中掏出了一张明灿灿的圣旨,低声道:“郑将军,老奴高礼山,奉陛下之令,前来宣读旨意的。”
    “原来是高公公。”
    郑均闻言,虽然感觉有些意外,但瞧了几眼,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
    身份符合、实力符合、圣旨符合、情报符合。
    见郑均信了自己的身份之后,高礼山当即尖声道:“郑均接旨!”
    郑均闻言,当即落下,站在官路之上,拱手行礼:“请恕末将甲胄在身,未能施全礼。”
    若是寻常时刻,高礼山必然皱眉呵斥。
    什么狗屁甲胄?
    不说通窍武者,就算是外罡都不会用这等拙劣的手段。
    但高礼山还沉浸在方才郑均突破的震撼之中,也没有张口,而是宣读旨意了起来:“朕闻褒德旌功……”
    “今特晋卿为博州行军道大总管,总制九郡军务,赐双旌双节;兼领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准开府建牙。封定秦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赐女婢二人、金万两、良驹一匹,望卿克绍忠勤,早清叛乱。其勉旃哉,无负朕心!”
    博州行军道大总管,总制九郡军务?
    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准开府建牙?
    封定秦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
    听到了这三个职务之后,郑均不由一怔。
    第一道,乃是军职,至此之后,博州所有兵马,名义上皆要听从自己号令。
    第二道,你是临时职责,准许自己自行招募兵马、将领,安置岚州一切军职。
    第三道,则是爵位,世袭罔替所用。
    爵名‘定秦’,皇帝显然是希望自己,为他平定秦王啊!
    只不过……
    ‘秦王是元丹武圣,我怎么平他?他不来平我就谢天谢地了。’
    郑均在心中微微吐槽一句,但表面上还是感激涕零,大声喊道:“臣接旨,吾皇万岁!”
    至于后面那什么黄金、女婢、良驹,郑均都没当回事儿。
    根本就没有前三者重要!
    (本章完)

章节目录

贷款武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禁忌书屋只为原作者长鲸归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鲸归海并收藏贷款武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