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减半理论!
就在顾维感慨着星海文明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之际。
另一边。
或许是难得聊了一次大长天的缘故。
槿的谈兴也比平时高涨了不少,只见她犹豫片刻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另外关于降临体这种异族,星海之中还有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小流派存在,不过这个学说的支持者不是很多就是了。”
“哦?啥流派?”
顾维最近对小流派这个词有点敏感,闻言立马脑袋一抽:
“不会是和机魂教派一样的魔怔人吧?比如主张和降临体来个深层次魂交啥的.”
“倒也没那么离谱啦,”槿摆了摆手,一边示意顾维想多了一边解释道:“那个流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降临体的相关规律,目前有两个分支理论。”
“第一个分支理论是认为降临体并非纯随机产物,而是会在文明发展到某个固定阶段的时候降临。”
顾维顿时来了兴趣:“固定阶段?”
“嗯,直白点就是技术节点,”槿点点头:“这个分支理论怎么说呢倒是有部分证据支撑。”
“在目前已知的十三个降临体中,毁不毁灭另说,有十一个是‘初临’.也就是对应文明周期里第一次出现的降临者。”
“而除了斯科·温顿这个恶之子之外,剩下十个初临体现世的时候.对应文明或偶然或正常发展,刚好都触碰到了某个关键技术节点。”
顾维乖乖做起了捧哏:“什么节点?”
槿抬头看着他,一字一句说道:
“探索到10^-40量级创世参数的阶段,也就是.可以初步模拟宇宙诞生的最低条件。”
顾维顿时目光一凝。
创世参数?
降临体出现的技术节点,居然会牵扯到这玩意儿?
按照当初大眼珠子的说法。
所谓创世参数,就是时间量级在宇宙诞生10^-33秒之前的特定信息。
就像孵化小鸡的蛋壳一样。
只要凑足了创世参数后,便有概率模拟小鸡孵化.也就是宇宙诞生的最初瞬间。
在那次交流结束之后,顾维也主动在互联平台了解过一些相关内容。
按照他得到的搜索结果显示。
人造黑洞需要掌握的创世参数大致是10^-34量级,最最普通的人造宇宙则是10^-41秒。
除此以外。
创世参数的运用量级——注意是运用而非单纯的购买或者采集到信息,也是衡量星海高校体系一大重要辅助:
不入流学院能掌握运用的创世参数在10^-34左右,也就是堪堪能不靠外力制造出人造黑洞。
三流和二流学院分别是10^-36、10^-39。
诱使乔科文上钩的那组创世参数就是10^-39量级,足以让二流即六阶文明层次的资深教授付出大半积蓄买来研究,也能承担乔科文母星莫尔德的迁移费用。
一流学院则是10^-44秒,也就是顾维穿越前的普朗克时间——按照地球的框架,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小的时间存在。
八十七所顶尖学府普遍能达到10^-47,极少部分10^-48。
星海六大则是
10^-50秒。
并且星海六大掌握的精度,也是星海联盟的最高层次。
因此顾维一直都知道创世参数绝对不是个简单货色,但没想到它居然能和降临体牵扯到一起.
随后他消化了一番槿给出的信息,心中若有所思:“槿,所以降临体覆灭各大文明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本宇宙文明涉及宇宙诞生这个领域?”
“嗯,显而易见的事儿,”槿闻言肯定的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天板:“不过人造宇宙具体和高塔上层有什么关系就不清楚了,这方面一直都是纯理论撕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目前比较主流的一种看法,就是高塔上层不愿再见到‘楼板’坍塌——毕竟引发本宇宙出现的坍塌直接导致了上层的t2时间轴向下沉降,如果再冒出一个新宇宙估摸着异族会出现其他变故。”
“原来如此.”
顾维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紧接着忽然后知后觉的想到了什么:“咦等等上层那些异族覆灭文明的最终目的,tmd不会就是想要把t2时间轴给纠正回去吧?”
“本来就是呀,你现在才想通?”槿一脸看傻子似的表情看着他:“要不然你以为异族为啥老是搞事?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掏蚂蚁窝是吧?”
“当初我不就说了么,异体生命发散疏粒子冷寂宇宙,要的就是为了让时间流动变成非线性状态,这样才能把t2时间轴给‘抬’回去——实际上这无数年过去,它们已经成功一小部分了。”
顾维:“.”
卧槽?
居然已经成功一小部分了?
不过想想也是。
尽管高塔上层的视角不同。
但这么多年过去异族的各种投入也不算少数,光是俯视的眼屎估摸着都看出一大堆了,要是没点成果那岂不是白干了?
随后他摸了摸手腕,又问道:“那第二个理论分支呢?”
“第二个啊.”
这次槿语气就有些缥缈了,明显随意了很多:“这个分支相对就不怎么靠谱了,它认为降临体在二次降临之后,第三次起会遵循某种以时间轴为刻度的减半行为。”
“也就是如果第一次是一百万年前出现,第二次是五十万年前,那么第三次应该是二十五万年前.”
“另外每次周期减半,降临体就会逐步增加或者说恢复一种接近支配者的威能,并且周期越多,威能就会越强。”
减半行为?
顾维眨了眨眼,下意识的算了起来:
按照槿的说法。
星海的两次降临事件,分别发生在五十万和十六万五千年之前。
50-16.5就是33.5。
33.5除以2得16.75。
然后16.5减16.75
“卧槽???”
想着心中算出来的数字,顾维一脸懵圈的盯住了槿:“那第三次降临岂不就是现在?”
“是呀,”槿耸了耸肩,语气还是很平静:“按照减半理论的计算公式,降临者第三次出现差不多就在几百年内了——这也是这个流派具备传播基础的原因之一,毕竟人总是对‘预言’中与自己时代重迭的部分格外关注,尤其是当预言的时间点逐渐临近的时候,这种关注往往会变得更加迫切。”
“当然了,学术界对于这个计算公式就嗤之以鼻了,毕竟和第一个分支推论不一样,历史上从未有过文明被三次降临过。”
“更重要的是,星海文明的第一次减半可不是被动事件,而是通过星网揪出来的卧底,因此很多学者都不认可将其视为一种标准的降临事件。”
顾维:“.”
有一说一。
这听起来是有点不靠谱。
已知的所有文明里只有虚光文明和星海文明被二次降临过,两个案例某种意义上和孤本也差不了多少。
这种情况下你再去推下一个没发生过的阶段不被信任完全正常。
不过考虑到此前机魂教派的情况,顾维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嘴:“槿,这个分支理论的学派叫啥?有啥大来头么?”
“学派的名字叫做时阶之眼,简称时眼社。”
槿想了想,在光幕上投出了一组信息:“时眼社内部又分成两个小派,第一分支理论的叫做拯救派,第二理论分支叫做降临派。”
“时眼社的创立者兼第一任社长叫杜鲁林,是一位从顶尖学府中退休的老教授——别这样看我,他只是原单位高大上而已,主业和降临体没有半毛钱关系——他是个正儿八经的土木工程师,纯纯的提桶老哥一枚。”
“一千两百年前那个小老头病故去世,时眼社就在他的后代里传来传去,现在的时眼社社长是小老头儿的曾曾外甥,在某所一流学院读大三十二。”
“哦?”
顾维掀了掀眉毛:“看起来时眼社的传承还算不错嘛,社长一千多年都没换过旁系?”
“他们也不敢换呀,”槿有些微妙的瞥了顾维一眼:“最初那批时眼社成员都是小老头手底下的工头,后代基本上也都是混这行的,时眼社在不做研究的时候就在外头各种接单,每任社长手上都压着社员的工程款——这种情况谁敢换社长?”
顾维:“.?!”
不是,还能这么玩儿的?
目瞪狗呆.jpg。
“总而言之,这种理论听听就好,”随后槿挥了挥手,示意顾维别太在意这些小道学说:
“星海中各种各样的理论学派不少,有些学派甚至主张直接向异族投降.反正就当扩充阅历吧,不能尽信。”
顾维轻轻点了点头。
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槿说完后看了眼时间,伸了个懒腰:“还有啥要问的不?没事的话我得去机库修机甲了。”
顾维张了张嘴,原本想说没问题了,但话到临头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还有个问题差点忘问了静谧虹吸棱柱是啥时候发明的?另外除了诗谶星灵之外还有其他星灵吗?”
“静谧虹吸棱柱?”槿微微一愣,似乎对话题的跨度有点没准备好,不过很快还是说道:
“这玩意儿的来历一般人估摸着还真不知道.现如今静谧虹吸棱柱主要由几家知名的道具产商生产,但实际上它并非星海文明原创,而是一款考古成果。”
“它首次被考古发掘的时间差不多是在八十万年前,那会儿星海联盟正处在拓荒时期,成员国连现在的百分之五都不到,族群内最强盛的也只有一个七阶文明。”
“某次拓荒时联盟发现了一处超古代遗迹,在考察遗迹期间发现了一款原始版本的静谧虹吸棱柱对了,我记得我还有图来着。”
槿说着手指再次一挥,一张图片出现在了光幕上。
顾维凑前一看,发现照片的背景是一面相当古老.或者说原始的土墙。
土墙破破烂烂,丝毫看不出任何科技造物的影子。
土墙的正前方摆放着一个类似顾维穿越前培养豆芽的大缸,大缸上赫然便摆着一个顾维熟悉的静谧虹吸棱柱。
“这就是静谧虹吸棱柱的发掘现场了,一面土墙、一根静谧虹吸棱柱以及一个大缸,”槿伸手指了指土墙边缘一道有些模糊的字迹:
“大缸里面没有任何物体存在,土墙上的文字当时无法破译,但后来随着文明史资料越来越充足,这些文字也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后的守护者战殁之处,文明于此咽息,长夜再无破晓】。”
顾维眨了眨眼:“守护者?”
“嗯,上面写的就是【守护者】,”槿确认着点了点头:“没有性别,没有姓名,没有种族,没有遗体.此人的身份至今都是个谜团。”
“至于整个遗迹现场.后来经过资料比对,属于虚光文明时代——它也是星海文明在没接触到高塔上层的刻痕之前,找到的第一处顶级文明遗迹。”
“星海文明正是通过对其他部分墓室资料的解析定位,才得以肯定七阶之上还有路可以走。”
顾维静静听完,没有说话。
这个所谓的守护者.
会不会就是希恩族长呢?
从静谧虹吸棱柱的摆放位置上看还是有点可能的。
但是
后面那个“战殁”,让顾维莫名有点不舒服。
尽管附身的时候没有任何沟通交流。
但顾维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那位希恩族长是一个非常温润爽朗的男子。
就算与世长辞。
也应该是在一个静谧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书页上,随着最后一页的轻轻合拢,光躯目光转向窗外,青草如茵,树木婆娑,而后轻轻一笑,光芒渐渐淡去,悠然远逝。
而现在这段话
却让顾维感到了一股莫名的肃杀与悲壮感。
真的会是他吗?还是另有其人?
而就在顾维陷入沉思之际,槿的声音又传入了他的耳中:“至于诗谶星灵嘛这个族群一向神秘,这个族群差不多是在四十多万年前加入的星海联盟。”
“据我所知,目前星海中应该并没其他类似特质的星灵存在。”
注:
话说各位,有没有啥好听的新歌推荐一下,好久没更新歌单了,中文歌~
(本章完)
就在顾维感慨着星海文明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之际。
另一边。
或许是难得聊了一次大长天的缘故。
槿的谈兴也比平时高涨了不少,只见她犹豫片刻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另外关于降临体这种异族,星海之中还有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小流派存在,不过这个学说的支持者不是很多就是了。”
“哦?啥流派?”
顾维最近对小流派这个词有点敏感,闻言立马脑袋一抽:
“不会是和机魂教派一样的魔怔人吧?比如主张和降临体来个深层次魂交啥的.”
“倒也没那么离谱啦,”槿摆了摆手,一边示意顾维想多了一边解释道:“那个流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降临体的相关规律,目前有两个分支理论。”
“第一个分支理论是认为降临体并非纯随机产物,而是会在文明发展到某个固定阶段的时候降临。”
顾维顿时来了兴趣:“固定阶段?”
“嗯,直白点就是技术节点,”槿点点头:“这个分支理论怎么说呢倒是有部分证据支撑。”
“在目前已知的十三个降临体中,毁不毁灭另说,有十一个是‘初临’.也就是对应文明周期里第一次出现的降临者。”
“而除了斯科·温顿这个恶之子之外,剩下十个初临体现世的时候.对应文明或偶然或正常发展,刚好都触碰到了某个关键技术节点。”
顾维乖乖做起了捧哏:“什么节点?”
槿抬头看着他,一字一句说道:
“探索到10^-40量级创世参数的阶段,也就是.可以初步模拟宇宙诞生的最低条件。”
顾维顿时目光一凝。
创世参数?
降临体出现的技术节点,居然会牵扯到这玩意儿?
按照当初大眼珠子的说法。
所谓创世参数,就是时间量级在宇宙诞生10^-33秒之前的特定信息。
就像孵化小鸡的蛋壳一样。
只要凑足了创世参数后,便有概率模拟小鸡孵化.也就是宇宙诞生的最初瞬间。
在那次交流结束之后,顾维也主动在互联平台了解过一些相关内容。
按照他得到的搜索结果显示。
人造黑洞需要掌握的创世参数大致是10^-34量级,最最普通的人造宇宙则是10^-41秒。
除此以外。
创世参数的运用量级——注意是运用而非单纯的购买或者采集到信息,也是衡量星海高校体系一大重要辅助:
不入流学院能掌握运用的创世参数在10^-34左右,也就是堪堪能不靠外力制造出人造黑洞。
三流和二流学院分别是10^-36、10^-39。
诱使乔科文上钩的那组创世参数就是10^-39量级,足以让二流即六阶文明层次的资深教授付出大半积蓄买来研究,也能承担乔科文母星莫尔德的迁移费用。
一流学院则是10^-44秒,也就是顾维穿越前的普朗克时间——按照地球的框架,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小的时间存在。
八十七所顶尖学府普遍能达到10^-47,极少部分10^-48。
星海六大则是
10^-50秒。
并且星海六大掌握的精度,也是星海联盟的最高层次。
因此顾维一直都知道创世参数绝对不是个简单货色,但没想到它居然能和降临体牵扯到一起.
随后他消化了一番槿给出的信息,心中若有所思:“槿,所以降临体覆灭各大文明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本宇宙文明涉及宇宙诞生这个领域?”
“嗯,显而易见的事儿,”槿闻言肯定的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天板:“不过人造宇宙具体和高塔上层有什么关系就不清楚了,这方面一直都是纯理论撕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目前比较主流的一种看法,就是高塔上层不愿再见到‘楼板’坍塌——毕竟引发本宇宙出现的坍塌直接导致了上层的t2时间轴向下沉降,如果再冒出一个新宇宙估摸着异族会出现其他变故。”
“原来如此.”
顾维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紧接着忽然后知后觉的想到了什么:“咦等等上层那些异族覆灭文明的最终目的,tmd不会就是想要把t2时间轴给纠正回去吧?”
“本来就是呀,你现在才想通?”槿一脸看傻子似的表情看着他:“要不然你以为异族为啥老是搞事?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掏蚂蚁窝是吧?”
“当初我不就说了么,异体生命发散疏粒子冷寂宇宙,要的就是为了让时间流动变成非线性状态,这样才能把t2时间轴给‘抬’回去——实际上这无数年过去,它们已经成功一小部分了。”
顾维:“.”
卧槽?
居然已经成功一小部分了?
不过想想也是。
尽管高塔上层的视角不同。
但这么多年过去异族的各种投入也不算少数,光是俯视的眼屎估摸着都看出一大堆了,要是没点成果那岂不是白干了?
随后他摸了摸手腕,又问道:“那第二个理论分支呢?”
“第二个啊.”
这次槿语气就有些缥缈了,明显随意了很多:“这个分支相对就不怎么靠谱了,它认为降临体在二次降临之后,第三次起会遵循某种以时间轴为刻度的减半行为。”
“也就是如果第一次是一百万年前出现,第二次是五十万年前,那么第三次应该是二十五万年前.”
“另外每次周期减半,降临体就会逐步增加或者说恢复一种接近支配者的威能,并且周期越多,威能就会越强。”
减半行为?
顾维眨了眨眼,下意识的算了起来:
按照槿的说法。
星海的两次降临事件,分别发生在五十万和十六万五千年之前。
50-16.5就是33.5。
33.5除以2得16.75。
然后16.5减16.75
“卧槽???”
想着心中算出来的数字,顾维一脸懵圈的盯住了槿:“那第三次降临岂不就是现在?”
“是呀,”槿耸了耸肩,语气还是很平静:“按照减半理论的计算公式,降临者第三次出现差不多就在几百年内了——这也是这个流派具备传播基础的原因之一,毕竟人总是对‘预言’中与自己时代重迭的部分格外关注,尤其是当预言的时间点逐渐临近的时候,这种关注往往会变得更加迫切。”
“当然了,学术界对于这个计算公式就嗤之以鼻了,毕竟和第一个分支推论不一样,历史上从未有过文明被三次降临过。”
“更重要的是,星海文明的第一次减半可不是被动事件,而是通过星网揪出来的卧底,因此很多学者都不认可将其视为一种标准的降临事件。”
顾维:“.”
有一说一。
这听起来是有点不靠谱。
已知的所有文明里只有虚光文明和星海文明被二次降临过,两个案例某种意义上和孤本也差不了多少。
这种情况下你再去推下一个没发生过的阶段不被信任完全正常。
不过考虑到此前机魂教派的情况,顾维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嘴:“槿,这个分支理论的学派叫啥?有啥大来头么?”
“学派的名字叫做时阶之眼,简称时眼社。”
槿想了想,在光幕上投出了一组信息:“时眼社内部又分成两个小派,第一分支理论的叫做拯救派,第二理论分支叫做降临派。”
“时眼社的创立者兼第一任社长叫杜鲁林,是一位从顶尖学府中退休的老教授——别这样看我,他只是原单位高大上而已,主业和降临体没有半毛钱关系——他是个正儿八经的土木工程师,纯纯的提桶老哥一枚。”
“一千两百年前那个小老头病故去世,时眼社就在他的后代里传来传去,现在的时眼社社长是小老头儿的曾曾外甥,在某所一流学院读大三十二。”
“哦?”
顾维掀了掀眉毛:“看起来时眼社的传承还算不错嘛,社长一千多年都没换过旁系?”
“他们也不敢换呀,”槿有些微妙的瞥了顾维一眼:“最初那批时眼社成员都是小老头手底下的工头,后代基本上也都是混这行的,时眼社在不做研究的时候就在外头各种接单,每任社长手上都压着社员的工程款——这种情况谁敢换社长?”
顾维:“.?!”
不是,还能这么玩儿的?
目瞪狗呆.jpg。
“总而言之,这种理论听听就好,”随后槿挥了挥手,示意顾维别太在意这些小道学说:
“星海中各种各样的理论学派不少,有些学派甚至主张直接向异族投降.反正就当扩充阅历吧,不能尽信。”
顾维轻轻点了点头。
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槿说完后看了眼时间,伸了个懒腰:“还有啥要问的不?没事的话我得去机库修机甲了。”
顾维张了张嘴,原本想说没问题了,但话到临头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还有个问题差点忘问了静谧虹吸棱柱是啥时候发明的?另外除了诗谶星灵之外还有其他星灵吗?”
“静谧虹吸棱柱?”槿微微一愣,似乎对话题的跨度有点没准备好,不过很快还是说道:
“这玩意儿的来历一般人估摸着还真不知道.现如今静谧虹吸棱柱主要由几家知名的道具产商生产,但实际上它并非星海文明原创,而是一款考古成果。”
“它首次被考古发掘的时间差不多是在八十万年前,那会儿星海联盟正处在拓荒时期,成员国连现在的百分之五都不到,族群内最强盛的也只有一个七阶文明。”
“某次拓荒时联盟发现了一处超古代遗迹,在考察遗迹期间发现了一款原始版本的静谧虹吸棱柱对了,我记得我还有图来着。”
槿说着手指再次一挥,一张图片出现在了光幕上。
顾维凑前一看,发现照片的背景是一面相当古老.或者说原始的土墙。
土墙破破烂烂,丝毫看不出任何科技造物的影子。
土墙的正前方摆放着一个类似顾维穿越前培养豆芽的大缸,大缸上赫然便摆着一个顾维熟悉的静谧虹吸棱柱。
“这就是静谧虹吸棱柱的发掘现场了,一面土墙、一根静谧虹吸棱柱以及一个大缸,”槿伸手指了指土墙边缘一道有些模糊的字迹:
“大缸里面没有任何物体存在,土墙上的文字当时无法破译,但后来随着文明史资料越来越充足,这些文字也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后的守护者战殁之处,文明于此咽息,长夜再无破晓】。”
顾维眨了眨眼:“守护者?”
“嗯,上面写的就是【守护者】,”槿确认着点了点头:“没有性别,没有姓名,没有种族,没有遗体.此人的身份至今都是个谜团。”
“至于整个遗迹现场.后来经过资料比对,属于虚光文明时代——它也是星海文明在没接触到高塔上层的刻痕之前,找到的第一处顶级文明遗迹。”
“星海文明正是通过对其他部分墓室资料的解析定位,才得以肯定七阶之上还有路可以走。”
顾维静静听完,没有说话。
这个所谓的守护者.
会不会就是希恩族长呢?
从静谧虹吸棱柱的摆放位置上看还是有点可能的。
但是
后面那个“战殁”,让顾维莫名有点不舒服。
尽管附身的时候没有任何沟通交流。
但顾维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那位希恩族长是一个非常温润爽朗的男子。
就算与世长辞。
也应该是在一个静谧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书页上,随着最后一页的轻轻合拢,光躯目光转向窗外,青草如茵,树木婆娑,而后轻轻一笑,光芒渐渐淡去,悠然远逝。
而现在这段话
却让顾维感到了一股莫名的肃杀与悲壮感。
真的会是他吗?还是另有其人?
而就在顾维陷入沉思之际,槿的声音又传入了他的耳中:“至于诗谶星灵嘛这个族群一向神秘,这个族群差不多是在四十多万年前加入的星海联盟。”
“据我所知,目前星海中应该并没其他类似特质的星灵存在。”
注:
话说各位,有没有啥好听的新歌推荐一下,好久没更新歌单了,中文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