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空中运输
第237章 空中运输
“日产两万台手机。”
“那不就是年产几百万。”
随着第一个发现网络信号的人出现。
在随后极短的时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来自隔壁城市的电视新闻。
人们惊叹于那边工业产业的发达。
要知道,就算是在末世之前。
一座年产几百万台手机的工厂,也足以称得上是一座大厂。
而在末世,地面交通断绝,对外物资交流几乎为零,所有零配件都必须全部自产的现在。
那就更是近似于奇迹一般。
一般情况下,不要说和他们的地盘差不多的江河市。
就算是行省级别的都会城市。
也很难做到这一步。
“那边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生出了好奇。
“都能建造这么大的工厂了,那边的生活环境应该会更好一点吧。”
也有生活窘迫的人,萌生了一丝丝的向往。
但不管人心如何浮动。
在没有真正的走投无路之前。
普通人很难豁出一切,离开避难所去投奔远方的其他城市。
图门市地表。
两架快递级无人机,从刚刚建立起来的通讯信号塔旁边的哨塔处起飞。
朝着江河市所在的方向,一圈一圈的靠近。
一边履行着侦察的任务。
一边每隔一段距离,便在相对隐蔽的地方,投掷下一件经过简单伪装的小型监测器。
这是苏武从江河市那场超级地震开始,便养成的习惯。
尽可能的在地表上铺设监测网络。
收集各种数据,监控异常现象。
为可能到来的天灾预警。
毕竟,很多时候。
哪怕能提前一两分钟发现灾难出现。
结果都大概率会截然不同。
而在无人机铺开监测网络的同时。
苏武也没有放弃从其他渠道,来探查图门市的情况。
就比如,此时在图门市地界上,能够接触到的几个本地的广播电台。
和苏武的通讯信号塔不同。
限于设备性能的缘故,这些本地的广播电台。
只能播放声音。
传播的信息十分有限。
并且即使如此,对于位于地下避难所深处的大部分普通人来说。
他们一般也很难收听到这些广播。
这些广播电台真正面向的听众,最低也是那些有能力自己建造小型避难所的富豪。
随意的收听了一会儿后。
感觉这样继续下去效率不高。
苏武干脆转而让人工智能负责去监听。
随后,在同时监控几个广播电台十几分钟之后。
苏武勉强从人工智能那里,拿到了一份有关图门市的部分基础情报。
整个图门市。
目前主要由三股势力构成。
一个是在末世前,曾于东洲金融市场上市,拥有数百亿市值的企业级大型避难所。
一个是来自于本地的地头蛇家族。
最后一个势力最弱的,反而是原本的官方避难所。
三大势力,统治了整个图门市90%以上的人口。
就算是部分民间自己出资,自己修建的个人避难所。
大部分也基本都挂名在这三大势力之下,听从他们的调遣。
从统治力度上来说。
这三股势力中的每一股,都要比江河市曾经的官方避难所更加强势一些。
而这种倾向于地方帮派性质的统治。带来的自然是避难所普通人之间,更加剧烈的矛盾和不公。
从广播电台偶尔一两句轻描淡写的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消息进行分析。
整个图门市至今未能实现最基本的粮食自给自足。
甚至,还曾出现过不止一次的大规模饥荒。
“这么对比下来。”
“江河市的官方避难所,在过去做的居然还算是不错了。”
对于这种现实。
苏武一时间感觉有点难以评价。
想了想。
他暂时放下了和图门市各个势力接触的想法。
按照这些势力在本地的霸道作风。
6=9+
不管想要做什么事,到时候都少不了流血冲突。
不如尽量避开。
先把那些流落在外的难民,拉回自家的避难所再说。
现在还不是争斗的时候。
毕竟别的资源,早一点和晚一点拿到手区别不大。
可对于难民,要是去的稍微晚一点了。
那是真的会死给你看。
默默的看着监测网络的节点,一点一点的在地图上点亮和扩大。
苏武的目光。
不知不觉的又落在了新建的通讯信号塔那里。
通讯信号塔旁边的那座哨塔。
这个时候,其实也承担着一部分基地的作用。
快递级无人机从那里起飞,也从那里补充电量和各种监测设备。
同时在未来。
如果图门市那边的监测网络出现了问题,某个节点上的设备意外损坏。
也需要从哨塔那里出发进行维修。
另外,如果以后需要组建商队与图门市进行交易。
又或者,在图门市勘探和开采矿物。
也少不了以通讯信号塔那边为中心。
“等以后发展起来了。”
“这些在外地的通讯信号塔,作用应该会越来越重要。”
“只是一个哨塔负责守卫,似乎有点不太保险。”
苏武沉思着。
有心想要加强那边的武力和规模。
不过在斟酌了之后,出于成本和风险上面的考虑。
他又默默否决了这种想法。
转而选择了一个替代的方案。
那就是在哨塔旁边,建造一条简易的不超过50米长的小型飞机跑道。
通过使用飞行距离和运载能力更强的固定翼无人机。
来加强它们彼此之间,以及和农家小院这边的联系。
方便在未来有需求的时候。
可以快速的从农家小院这边,投送物资和支援力量过去。
“飞行速度不需要太快。”
“载重也不用太高。”
“能满足投送一台普通蜘蛛机器人,外加部分额外的弹药就够了。”
“可以定在600公斤级。”
“这样的话。”
“应该能大幅度的降低对飞机跑道的要求。”
“随便平整一下地面,甚至都不需要特别硬化,就能直接使用。”
按照需求,苏武很快就在资料库里,找到了一款差不多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设计图纸。
不过这张图纸并不能在如今的地表上直接使用。
必须还要为它设计防雨功能。
将原本使用燃油为动力,更换为全电驱动等等。
(本章完)
“日产两万台手机。”
“那不就是年产几百万。”
随着第一个发现网络信号的人出现。
在随后极短的时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来自隔壁城市的电视新闻。
人们惊叹于那边工业产业的发达。
要知道,就算是在末世之前。
一座年产几百万台手机的工厂,也足以称得上是一座大厂。
而在末世,地面交通断绝,对外物资交流几乎为零,所有零配件都必须全部自产的现在。
那就更是近似于奇迹一般。
一般情况下,不要说和他们的地盘差不多的江河市。
就算是行省级别的都会城市。
也很难做到这一步。
“那边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生出了好奇。
“都能建造这么大的工厂了,那边的生活环境应该会更好一点吧。”
也有生活窘迫的人,萌生了一丝丝的向往。
但不管人心如何浮动。
在没有真正的走投无路之前。
普通人很难豁出一切,离开避难所去投奔远方的其他城市。
图门市地表。
两架快递级无人机,从刚刚建立起来的通讯信号塔旁边的哨塔处起飞。
朝着江河市所在的方向,一圈一圈的靠近。
一边履行着侦察的任务。
一边每隔一段距离,便在相对隐蔽的地方,投掷下一件经过简单伪装的小型监测器。
这是苏武从江河市那场超级地震开始,便养成的习惯。
尽可能的在地表上铺设监测网络。
收集各种数据,监控异常现象。
为可能到来的天灾预警。
毕竟,很多时候。
哪怕能提前一两分钟发现灾难出现。
结果都大概率会截然不同。
而在无人机铺开监测网络的同时。
苏武也没有放弃从其他渠道,来探查图门市的情况。
就比如,此时在图门市地界上,能够接触到的几个本地的广播电台。
和苏武的通讯信号塔不同。
限于设备性能的缘故,这些本地的广播电台。
只能播放声音。
传播的信息十分有限。
并且即使如此,对于位于地下避难所深处的大部分普通人来说。
他们一般也很难收听到这些广播。
这些广播电台真正面向的听众,最低也是那些有能力自己建造小型避难所的富豪。
随意的收听了一会儿后。
感觉这样继续下去效率不高。
苏武干脆转而让人工智能负责去监听。
随后,在同时监控几个广播电台十几分钟之后。
苏武勉强从人工智能那里,拿到了一份有关图门市的部分基础情报。
整个图门市。
目前主要由三股势力构成。
一个是在末世前,曾于东洲金融市场上市,拥有数百亿市值的企业级大型避难所。
一个是来自于本地的地头蛇家族。
最后一个势力最弱的,反而是原本的官方避难所。
三大势力,统治了整个图门市90%以上的人口。
就算是部分民间自己出资,自己修建的个人避难所。
大部分也基本都挂名在这三大势力之下,听从他们的调遣。
从统治力度上来说。
这三股势力中的每一股,都要比江河市曾经的官方避难所更加强势一些。
而这种倾向于地方帮派性质的统治。带来的自然是避难所普通人之间,更加剧烈的矛盾和不公。
从广播电台偶尔一两句轻描淡写的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消息进行分析。
整个图门市至今未能实现最基本的粮食自给自足。
甚至,还曾出现过不止一次的大规模饥荒。
“这么对比下来。”
“江河市的官方避难所,在过去做的居然还算是不错了。”
对于这种现实。
苏武一时间感觉有点难以评价。
想了想。
他暂时放下了和图门市各个势力接触的想法。
按照这些势力在本地的霸道作风。
6=9+
不管想要做什么事,到时候都少不了流血冲突。
不如尽量避开。
先把那些流落在外的难民,拉回自家的避难所再说。
现在还不是争斗的时候。
毕竟别的资源,早一点和晚一点拿到手区别不大。
可对于难民,要是去的稍微晚一点了。
那是真的会死给你看。
默默的看着监测网络的节点,一点一点的在地图上点亮和扩大。
苏武的目光。
不知不觉的又落在了新建的通讯信号塔那里。
通讯信号塔旁边的那座哨塔。
这个时候,其实也承担着一部分基地的作用。
快递级无人机从那里起飞,也从那里补充电量和各种监测设备。
同时在未来。
如果图门市那边的监测网络出现了问题,某个节点上的设备意外损坏。
也需要从哨塔那里出发进行维修。
另外,如果以后需要组建商队与图门市进行交易。
又或者,在图门市勘探和开采矿物。
也少不了以通讯信号塔那边为中心。
“等以后发展起来了。”
“这些在外地的通讯信号塔,作用应该会越来越重要。”
“只是一个哨塔负责守卫,似乎有点不太保险。”
苏武沉思着。
有心想要加强那边的武力和规模。
不过在斟酌了之后,出于成本和风险上面的考虑。
他又默默否决了这种想法。
转而选择了一个替代的方案。
那就是在哨塔旁边,建造一条简易的不超过50米长的小型飞机跑道。
通过使用飞行距离和运载能力更强的固定翼无人机。
来加强它们彼此之间,以及和农家小院这边的联系。
方便在未来有需求的时候。
可以快速的从农家小院这边,投送物资和支援力量过去。
“飞行速度不需要太快。”
“载重也不用太高。”
“能满足投送一台普通蜘蛛机器人,外加部分额外的弹药就够了。”
“可以定在600公斤级。”
“这样的话。”
“应该能大幅度的降低对飞机跑道的要求。”
“随便平整一下地面,甚至都不需要特别硬化,就能直接使用。”
按照需求,苏武很快就在资料库里,找到了一款差不多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设计图纸。
不过这张图纸并不能在如今的地表上直接使用。
必须还要为它设计防雨功能。
将原本使用燃油为动力,更换为全电驱动等等。
(本章完)